如果说“天下第一爆”的设计者们真的创造了一个当代“珠海神话”,那么,在这个“神话”的扉页上我们读到的却是文化的内涵。
这是科学的“神话”,科学的背景是文化。
翻开炮台山“神话”的扉页——进入炮台山施工现场,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副极有韵味的对联:
斗顽石降风浪军民奋战炮台山
振中华扬军威保驾护航做贡献
横批是:打响亚洲第一炮
字字铿锵,落地有声!
这是“天下第一爆”的设计者们的宣言。
这是炮台山的墓志铭。
在这个宣言的后面,“天下第一爆”的设计者们集中了中华民族所有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
总指挥孔宪洪的体会尤其深刻。
他和王述俊以及工程部人员反复研究了洞室的布置,因为每条洞室都担负着特定的爆破功效。那些洞室标在炮台山图纸上,密密麻麻如同蜘蛛网,上下两层,错综复杂。
施工进度上不去的因素很多,从工程本身来说,难度太大,难以克服。一条洞打着打着,流沙出现了,堵不住,土办法止不住,科学办法代价太高,时间不允许。还是王述俊想出了用树枝草杆等护顶的方法,比较经济,也利于抢工期,但有的地段不行,只好改道,或另择位置。
有的洞室岩石坚硬而有韧性,穿过风化层后,越是往里岩石越硬,硬度在21级以上,进度十分艰难。
客观上也存在许多问题,经常停电、停水,台风暴雨,无法作业。
有的工程队想方设法抬高价格,以进度压指挥部,颇有点趁火打劫的味道。
“天时、地利、人和”在这里变得一文不值。
唯一庆幸的是指挥部内部非常团结,珠海地方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