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600000006

第6章 《战争中的威尔珂》译者附记

勃尔格利亚文艺的曙光,是开始在十九世纪的。但他早负着两大害:一是土耳其**的凶横,一是希腊旧教的锢蔽。

直到俄土战争之后,他才现出极迅速的进步来。唯其文学,因为历史的关系,终究带着专事宣传爱国主义的倾向,诗歌尤甚,所以勃尔格利亚还缺少伟大的诗人。至于散文方面,却已有许多作者,而最显著的是伊凡跋佐夫(Ivan Vazov)。

跋佐夫以一八五0年生于梭波德,父亲是一个商人,母亲是在那时很有教育的女子。他十五岁到开罗斐尔(在东罗马尼亚)进学校,二十岁到罗马尼亚学经商去了。但这时候勃尔格利亚的独立运动已经很旺盛,所以他便将全力注到革命事业里去;他又发表了许多爱国的热烈的诗篇。

跋佐夫以一八七二年回到故乡;他的职业很奇特,忽而为学校教师,忽而为铁路员,但终于被土耳其**逼走了。革命时,他为军事执法长;此后他又与诗人威理式珂夫(Vel^ish-kov)编辑一种月刊曰《科学》,终于往俄国,在阿兑塞完成一部小说,就是有名的《轭下》,是描写对土耳其战争的,回国后发表在教育部出版的《文学丛书》中,不久欧洲文明国便几乎都有译本了。

他又做许多短篇小说和戏曲,使巴尔干的美丽,朴野,都涌现于读者的眼前。勃尔格利亚人以他为他们最伟大的文人;

一八九五年在苏飞亚举行他文学事业二十五年的祝典;今年又行盛大的祝贺,并且印行纪念邮票七种:因为他正七十周岁了。

跋佐夫不但是革命的文人,也是旧文学的轨道破坏者,也是体裁家(Stilist),勃尔格利亚文书旧用一种希腊教会的人造文,轻视口语,因此口语便很不完全了,而跋佐夫是鼓吹白话,又善于运用白话的人。托尔斯泰和俄国文学是他的模范。他爱他的故乡,终身记念着,尝在意大利,徘徊橙橘树下,听得一个英国人叫道:“这是真的乐园!”他答道,“Sire,我知道一个更美的乐园!”——他没有一刻忘却巴尔干的蔷薇园,他爱他的国民,尤痛心于勃尔格利亚和塞尔比亚的兄弟的战争,这一篇《战争中的威尔珂》,也便是这事的悲愤的叫唤。

这一篇,是从札典斯加女士的德译本《勃尔格利亚女子与其他小说》里译出的;所有注解,除了第四第六第九之外,都是德译本的原注。

一九二一年八月二二日记。

《黯澹的烟霭里》译者附记

安特来夫(Leonid Andrejev)以一八七一年生于阿莱勒,后来到墨斯科学法律,所过的都是十分困苦的生涯。他也做文章,得了戈理奇(Gorky)的推助,渐渐出了名,终于成为二十世纪初俄国有名的著作者。一九一九年大变动的时候,他想离开祖国到美洲去,没有如意,冻饿而死了。

他有许多短篇和几种戏剧,将十九世纪末俄人的心里的烦闷与生活的暗淡,都描写在这里面。尤其有名的是反对战争的《红笑》和反对死刑的《七个绞刑的人们》。欧洲大战时,他又有一种有名的长篇《大时代中一个小人物的自白》。

安特来夫的创作里,又都含着严肃的现实性以及深刻和纤细,使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和。俄国作家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如他的创作一般,消融了内面世界与外面表现之差,而现出灵肉一致的境地。他的著作是虽然很有象征印象气息,而仍然不失其现实性的。

这一篇《黯澹的烟霭里》是一九○○年作。克罗绥克说“这篇的主人公大约是革命党。用了分明的字句来说,在俄国的检查上是不许的。这篇故事的价值,在有许多部分都很高妙的写出一个俄国的革命党来。”但这是俄国的革命党,所以他那坚决猛烈冷静的态度,从我们中国人的眼睛看起来,未免觉得很异样。

一九二一年九月八日译者记。

《书籍》译者附记

这一篇是一九○一年作,意义很明显,是颜色黯澹的铅一般的滑稽,二十年之后,才译成中国语,安特来夫已经死了三年了。

一九二一年九月十一日,译者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正值盛夏

    正值盛夏

    那年盛念遇见了夏安阳,从此她年少时便只倾心一人
  • 浪琴酒剑

    浪琴酒剑

    垂死的边缘触摸到世界的边缘,知晓了世间一切不公的来源,受到神明的指引开启重置人生。
  • 团宠女主
  • 大唐西宁王

    大唐西宁王

    皇权旁落太监强,藩镇割据党争忙。瓜分豆剖鹰虎顾,江河日下是晚唐。————————————————
  • 年少与爱

    年少与爱

    待你领略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
  • 茫秋

    茫秋

    初中校园里的惊鸿一瞥,让唐嘉蔚陷于学长沈弋。青春年少时的他们,双双在迷茫之中,不知道自己的梦想与方向。从单向追逐到双向奔赴,他们在彼此的陪伴里成长,成为了最好的自己。“我会陪着你的,沈弋。”【校草x学渣】的双向甜文(很短)
  • 红门无界

    红门无界

    即便褪去曾经的身份,在事故灾难面前他们仍会逆行而上。行业有别、“红门无界”。他是一个人,他把各行各业的人联系起来,他们是一群人。他叫安泉,一名退伍消防兵……
  • 壹百零八

    壹百零八

    一段记录108位群员而写的故事
  • 从永夜滑轮开始
  • 娘娘没钱啦

    娘娘没钱啦

    世人皆知唐家小姐只爱那白花花的银子,可世人不知,却不知为何,后来,唐家小姐进了宫,长安城再也不见那少女,再后来......传闻说,皇上被绿了?!!!边疆打仗了,为的是唐家小姐?!!!传言终究是传言,太平盛世,在传奇的也只是过往罢了,他们是活在说书人口中,也活在了彼此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