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侠,到这儿落座,朕有事相商。”汉武帝抿了口茶水,放下茶杯,指了指身边的空椅,望着润琨说道。
润琨听刘彻竟然让自己与其并肩同坐上首,心想这大汉王朝之国君竟如此看重自己,呵呵,且上前听听他老先生有何事相商。
“谢陛下恩典!”润琨起身拱手一揖,径直走上前去,坐于汉武帝身边靠椅上。
道童随即将润琨的茶杯端上,放于上首椅前几案上。立于一边的宦官苏文,斜睨着他,眼中恨得快喷出火一般,润琨瞄见,心中不禁一阵窃笑。
“朕此番南巡,收获颇丰。而最大收获便是少侠了也,呵呵呵……。”刘彻开怀大笑,竟然将润琨视为南巡最大收获,并让他同坐上首,可见对润琨的看重。
“感谢陛下龙恩!润琨惶恐。”润琨忙站起身来,欲伏拜谢恩。
“少侠平身归座!今日在此道观之内,不必过于拘礼。呵呵……。”刘彻笑道。
“谢陛下!”润琨拱手作揖,退回落座。
下方众人均望着这位少侠与当朝帝王并排而坐,心中惊叹万端。
“朕起驾归宫之后,拟下旨任少侠为御前侍卫,随朕左右。日后立功之时,再加官进爵。”刘彻侧首望着润琨说,“刘昀都护告知少侠师妹功夫亦高,待回长安,安排至皇后身边护驾可矣。少侠另两位师兄弟,待朕回宫再做道理。”
润琨听刘彻如此说,心道真是厉害,竟打算将游钓特别行动组全体收编。哼哼,我先答应下来,择日启动金属球,来个集体消失,哈哈,那才好玩儿呢。想到这里,他起身拱手回道:“谢陛下!润琨等谨遵圣旨。”
“呵呵……,好!坐下吧。”刘彻满意地招呼润琨归座,然后对坐于下首的清谷说道:“朕此次南巡,见道长容颜未衰,体健如三载之前,实乃仙风道骨也!呵呵……。”
“无量天尊!贫道乃至文昌宫,均承蒙陛下恩典。贫道自幼进入道家之门,谨受师传,修炼精、炁、神,调息累年,想终究归根脱胎。经三年乳哺,九年调婴,小功见成。可是如此只落得个身轻体健,若要乘鹤西去,步入仙籍,仍不知时日也。”清谷道长说出自身修炼心得,与刘彻谈论道家宗旨,是越聊越投缘。
润琨心想,史料记载,汉武帝刘彻在文化上采用了唯心主义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没想到他对道教修炼也很感兴趣,看来历代帝王都热衷于修仙、求长生不老,只不过史料没有详细记载下来罢了。
在座者均静听二人交谈,直到小道童走进客堂,禀报素席已摆好为止。道长方起身相请,众人移步至对面食堂内就餐。
餐毕已是午后时分,又回客堂品茶。刘彻一时兴起,想荡舟邛海,便出了文昌宫,顺着原路下山。苏文传旨,让两名侍卫先行到邛海边,征集几艘画舫和木船。
待一行人下了泸山,行至海边,已有两艘画舫、七只小木舟停靠于岸边,每艘船上都有两名艄公。
润琨、刘都护、秦猛校尉、苏文及四名贴身侍卫同刘彻乘一艘画舫。屠龙飞、舒允和陈红她们乘坐另一艘画舫。其余侍卫除留下几人看守车舆马匹外,都分乘于七只木舟上。
当侍卫们都登上小木船后,刘彻所乘的画舫方起行。陈红她们乘坐的画舫紧随。载着侍卫们的小船跟在后面。天空白云朵朵,风和日丽,荡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微风拂面,心情感觉非常舒畅。碧波拍打着船弦,几只野鸭在水面游荡,见一群船划来,惊慌地扑腾着翅膀,溅起一路水花,飞向远处苇丛中。
画舫和小木船在水面漂荡,舟船上的人或立或坐,欣赏着秀美的景色,呼吸着清新湿润的气息,感到心旷神怡。
刘彻屹立在船首,对身后的一名侍卫说:“传令后面舟上的侍卫返回海岸,骑马将车舆行至对岸东北方向等候,今日天气真适宜泛舟,朕欲游至邛海最幽深之处的山脚下也。”
后面侍卫得旨返回,只有两只小船的侍卫留下紧随护驾。润琨心想,这汉武帝真如史料所记,喜欢游历,性情豪放。刘彻边和刘昀都护聊着邛海水域治理情况,边遥望远处几艘撒网的渔船。
这时,画舫右舷前方不远外的水面忽泛起诡异的波纹,就像有大鱼在水下翻腾一般,突然在汹涌起中出现了一个墨绿色的一团,朝画舫快速游来。小船离岸越来越近了。
“水中是何物?!”润琨问一名摇橹的中年艄公。
艄公拼命地调整船头方向,边惊恐地说:“好像是传说中的水鬼!会将船撞翻沉!……。”
“请陛下进船舱!”一名侍卫拔出宝剑说,苏文立即扶着刘彻手臂走进船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