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润琨闻声向右边走廊望去,在盈盈的月光下,只见一位十五、六岁年纪的少女向他缓缓行来。
她的双颊晕红,肤色白腻,容颜清丽,眼睛晶亮含情。巧鼻下红唇含笑,身穿淡粉绣凤紧身袍袖绸缎上衣,下罩草青色烟纱丝裙,左边腰间悬佩一把金鞘宝剑。发髻上斜插碧玉金钗,两鬓青丝飘垂,玉体窈窕娇艳动人。
“多谢美赞!润琨方才顺口而吟,让小姐见笑了也。”润琨拱手说到:“请问小姐芳名?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就寝?”
“嘻嘻……,原来你便是李润琨李少侠。”她左手轻握腰间剑柄,望着润琨笑道,“少侠哥哥真是文武双全、一表人才,我乃爱新觉罗氏,少侠哥哥就叫我承欢吧。早就听说了少侠师兄妹的事,令承欢仰慕不已。白天知道少侠哥哥住在悦来香客栈,便寻了来也。嘻嘻……”
润琨没想到眼前这位女子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和硕和惠公主,生父是十三爷胤祥,明史案发,生母由于怕连累夫、女,投井自尽。雍正喜其聪慧可爱,收为养女,封和硕和惠公主,留住宫中,是令人敬羡的大清国公主。雍正七年十月下嫁多尔济塞布腾,雍正九年十月初三日去世,年方十八岁便香消玉殒。
润琨心想,正史、野传中都没有记载这位公主患何病去世,后人猜测是因为生父十三爷早亡,悲伤所至。又有传说和硕和惠公主从去世至出殡,遗体是用一张黄巾盖面,无人见其面容。他怎么也想不到,在将来的一天,机缘巧合,承欢与游钓特别行动组穿越到异时空中,经历了一番激动人心的人生,这段故事将在本书后面章节中讲述。
“原来是公主驾到!公主深夜怎么出宫到此的?不担心皇上降罪么?”润琨抱拳一揖,问到。
“嘻嘻……,少侠哥哥不必多礼!叫我承欢可矣。承欢自幼失去额娘,被带进宫,处处小心,迎合她们,受到皇上……嗯,父皇的看重,收为养女。有幸得到后宫一位妃子痛爱,并传与武功。最近偷听到父皇欲将承欢下嫁给多尔济塞布腾,这人华而不实,令人厌恶……。承欢今夜施展开轻功,趁守城卫兵疏忽,越过几道城墙,来寻少侠哥哥。哼哼!本宫才不怕父皇怪罪呢!唉…承欢是个苦命人儿……”和硕和惠公主眼含泪光说到。
润琨与承欢走到院中大杨树下,在大青石条上坐下。家庭连遭不幸,久居内宫的大清公主,如遇知己,将久藏心底的苦水,一股脑倒了出来。
此时的和硕和惠身上,已没有了大清公主的矜持,展现出的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少女。润琨静静地听着她的倾诉,时不时出言安慰几句。
“唉~,也不知怎么回事,承欢一见李少侠,便忍不住说些心事,让少侠哥哥见笑了啦!”公主抹去脸庞上的泪痕,站起身来,露出笑容说:“嘻嘻……,知道少侠哥哥卯时还要进宫,快回房睡会儿吧,承欢走了!”
和硕和惠公主言毕,转身向后一跃而去,消失在庭院阴影之中。
润琨望着承欢离去的方向,长叹一声,掏出手机一看时间,已经是凌晨两点二十分,转身上楼回到厢房内。见武状元、龙飞和舒允睡得正香,便轻轻上床,盘腿调息。
清朝早朝时间是五更天,即清晨六点左右,都要五更上朝,那时的皇帝和大臣都比较勤政、辛苦,有些大臣家宅住的远怕迟到,半夜三更就起床往朝。 以往雍正帝喜在颐和园早朝,路远,大臣们更起得早,幸好这次早朝要扩大议事,在皇宫内的养心殿,要近得多,游钓特别行动组人员可以多睡会儿。
大概过了不到一个时辰,楼梯响起有人上楼的脚步声,接着门外传来丫鬟的喊着:“武状元、李少侠……,老将军和夫人在楼下客堂候着,请各位快带上随身行头,下楼去用早点。”
众人忙起床背上背包下楼,来到客堂,见吕燕陪朱将军、老夫人坐在靠椅上饮茶。吕燕见众人进来 说到:“时辰不早,快用了粥好进宫去。”
这时丫鬟端上青瓷碗盛的小米粥,大家接过几口便喝了。吕燕送众人出了客栈大门,门口路边停着三辆带厢的马车,都套着两匹马。另有一匹乌黑的高头大马,是武状元昨日骑来的坐骑。
众人拱手向吕燕辞别后,将军和老夫人、双剑仙姝登上前面第一辆马车,润琨、龙飞、舒允和三名女特种兵乘坐第三驾车舆,陈红她们坐上中间那辆。武状元跃上那匹骏马,当先开路,随着几名驾车马夫的吆喝声,一队车马顺着街道朝着北方驰去。
这时月亮已经西斜,天空的星辰还眨着眼睛,路上人迹渺渺。穿过几街过桥,不一会儿便来到一座城门前。
此时天还未明,不少坐轿的文官和骑马的武官已陆续来到,纷纷落轿下马,从午门口经过卫兵盘查进入皇宫。上早朝,在这段路上是不允许骑马坐轿的,所以一行人,借着宫里沿途悬挂的大小灯笼,游钓特别行动组成员,小心谨慎地跟在老将军和武状元身后走着。
一路上雨萌给润琨低声介绍,今晨早朝之地养心殿是一组建筑群,正门叫遵义门。殿东隔一条长街就与乾清宫相接,北侧面是西六宫,东南紧接军机处。这一组建筑由两个院落组成。遵义门内有琉璃影壁,后面就是外院,四周建值房,院北过养心门,里面是内院。院子的当中是一座壮观的大殿,金色琉璃瓦屋顶,高高的台基,这就是养心殿。
通过遵义门,来到养心殿院门外,有侍卫把守。只有武状元与将军随众朝官进入,老夫人、双剑仙姝及润琨等人在外等候。
不一会儿,听到钟鸣,接着净鞭三响,“皇——上——驾——到!”太监一声尖锐的吆喝后,传来文武百官撩袍行礼跪拜齐呼声:“恭请皇上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礼毕,传来一宏厚的男中音:“众卿平身!”而后是皇上与各大臣议事之声。
润琨等这会虽没亲眼见到雍正皇帝,已感觉到帝王的威仪。润琨从史料和相关电视剧中了解到,雍正是一位贤明的、勇于改革的帝王,但是也有人判给雍正不少罪名,比如弑父、逼母、谋兄、弑弟、杀子等等,任何一宗罪都彰显出他的暴戾冷酷。但是更多的史记和文学作品都证明雍正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一个国家统治者不能心太软,康熙王朝后期实施仁政,许多污吏宵小就钻了政策的空子,搞得天昏地暗。若不是雍正强扭乾坤,乾隆皇帝怎能沾到康乾盛世的光。无须多说乾隆帝的迷糊,后世之人,要求真正的心腹知己,应懂得雍正也。润琨立于养心殿外,浮想联翩,心潮起伏。联想到武则天的无字碑,不禁心中吟道:
“ 是非功过终成空,千批万评亦枉然。
呕心沥血无怨语,名留青史后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