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认为气质的生理基础是人的高级神经系统的活动类型,是人的神经系统先天固有的一种特性,而性格的生理基础则是以高级神经系统类型为基础在后天形成的一种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具有派生的性质。巴甫洛夫说:“类型是动物神经活动上一种生来的、体质性的东西——即介诺铁勃。可是动物从出世之日起,就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各式各样的影响,并且不可避免地必须以一些一定的活动来应答这类影响。而这些活动,往往都会终身地巩固起来,所以动物之最后的现存的神经活动,是由于类型方面诸特征和外在环境有条件地引起的诸变化之间的一种混合物,这就是非诺铁勃,也就是性格。”(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研究论文集》,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
由于气质是高级神经系统类型的心理行为表现,性格是人的先天神经类型特性与后天社会环境之间的“合金”,两者既有区别又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气质和性格的区别是明显的:第一,气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类型具有先天性,比较难于改变,而性格的生理基础是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即动力定型,它是后天形成的,因而比较快而容易一些地被改变;第二,气质相同不一定性格完全相同,相同的气质类型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点,而不同的气质类型则又可能形成相同的性格特点;第三,一般而言,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却有好坏之分。因为不同气质的人都可能会对社会做出比较大的贡献,而性格因具有伦理道德评价的意义而可以区分为好坏。
气质和性格的联系则是:第一,气质所代表的神经系统类型作为性格形成的自然生理基础,其特点必然制约着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的形成过程,从而使某些性格特点难于或易于形成;第二,在神经系统类型相同即气质类型相同的情况下,即使形成相同的性格,也都必然会留下不同气质类型特点的烙印,比如,同具有乐于助人的性格品质,胆汁质者往往是满怀激情、雷厉风行地去助人,而粘液质者则可能是不动声色默默地去助人等;第三,某一些气质特征如敏捷、细心、执着等,在实践中如果被人们的经验所补充与所肯定,就可能成为其性格特点的一部分,就难以再彻底区分开究竟是气质特点还是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