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7200000018

二、十天干是一种十月星辰历的纪月符号

假定地支其基本作用就是用来表示空间方位继而表示一种星辰历的,这问题不大。但如果也这样来假定十天干的基本作用似乎就存在问题了。因为在表示空间方位时十天干中的戊、己总是被置于中间位置,十天干中只有八个字符位于周边八方的位置上,这很令人费解。

难道十天干从起源上说原本就与空间方位不相干,只是后来才被借用来表示空间方位,并且只是由于十个数与八方之间存在矛盾,才作为一种权宜之计而将其中的两个字符戊、己放到中间位置的?也或者十天干原本创造出来的确就是用来表示空间方位的,只是在创造十天干时八方的思想观念也早已存在,十方与八方的矛盾从一开始也就存在着,只是为了调和这种冲突、矛盾,后来才又常常在实际中将戊、己放到中间位置上去的?

后一种可能看来比较大,因为如果十天干从开始就与空间方位没有丝毫关系,那么后来怎么又会无缘无故地将它借用来表示空间方位?

八方的观念来自于“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这样的思想观念,十方则源于“整十”的数字观念,而“整十”的观念则又来自于人手有十指的现象。中国人“四面八方”、“整十”的观念的观念起源都非常早。能早到什么时候呢?

首先,可以上溯到六七前年的仰韶文化时期。

因为,在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有一种彩陶盆,即著名的“人面网纹盆”(图5-3),在这种盆的沿口上有八个线条符号分布在八个方向上,而且八个线条符号分为两种,相间分布,表现了非常明确、强烈的四面八方思想观念。

其次,“四面八方”的观念还可以上溯到七八千年以前:湖南洪江高庙遗址出土了约7800年前的刻有八角星纹图案的陶器,图案内侧是一个正方形,外面则是均匀指向八个方向由、弧线相交而成的角。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盆”的内侧还有一种10×10总数为100个方格的网格纹,这种网格纹则表明至迟到仰韶文化时期前期人们至少已经有了一到十这十个数的概念,而且具有强烈的“整十”数字观念和十进制观念。

“四面八方”、“整十”的数字观念既然起源都非常早,那么我们就可以猜想十天干就是在这两种观念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在区分方向时,我们首先会有“四面八方”的思想,而由“整十”数字观念影响而产生的与“十方”观念对应的十就又必然要以“八方”观念为基础进行构建,这样,十天干与八方之间就既会有一致的一面也会有矛盾的一面。下面我们就按这样的思路来分析一下十天干的字型。

首先,把十天干十个字符全部均匀、等距离地排列在代表天赤道的圆上,再标出每个天干字的甲骨文字形(图5-4)。然后,我们再这样来想:由于“十方”观念中没有“八方”观念中的那种正南正北方位,而强烈的“四面八方”观念的影响又使人们不由得总想要把“十天干”中的丁、壬代表的两方分别看作是正南正北方位,把所丁、壬所在的的直线看作是通过正南正北方向的直线。最后,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得出这样一个令人惊异的发现:每个天干字符的甲骨文字形与其各自代表的方位直接相关,也就是说每个天干字符的甲骨文字形就是以各自独有的形态来反映其各自代表的具体方位的,天干的本义就在于反映一定的空间方位顺序,是一种十月星辰历的纪月符号!

现在,我们就沿着这种思路来具体分析每个天干符号甲骨文字形的形态与其所表示的具体方位之间的关系:

十天干的第一个字甲位于正东方,甲的甲骨文字形□呈“十”字形,“十”字形的四个顶端分别指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表示这个位置是四正方向之一的正东方,是四面中的一面即东面。

乙的甲骨文字形□为似断非断、似连非连的东南和西北方向的两条斜线,斜线表示这个字代表的是东北倾斜方向上的位置,斜线画作两条则表示这是十天干中的第二个字,对应第二个位置。

丙的甲骨文字形□为一个半包围结构,这个半包围结构由一横两竖组合而成,半包围结构中间的两条斜线与外面有两个直角的半包围结构形成鲜明对比,表示这个字代表的也是倾斜方向上的位置——由于十方是建立在八方的基础上,倾斜方向上就要多一个位置,组成半包围结构的三条长线则划表示这个字是十天干中的第三个字且对应第三个位置。

丁的甲骨文字形□为一个“口”字形。十方虽与八方不同,但无非是倾斜方向上总共要多出两个位置而已,有了前面的丙(丙与反方向上的位置就是多出来的两个位置)现在的丁总应该到了要相当于正南方的时候了,因而由四条直线组成的“口”字形就表示这个字代表的是四面中的一面即南面,是正南方向上的位置。而“口”由四划组成则也表示这个字是十天干中的第四个字且对应第四个位置。

《尔雅·释鱼》说,“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在《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中郭沫若则赞同说,“乙之象鱼肠,丙之象鱼尾,可无庸说”,郭沫若还认为“丁当系睛之古字”、“鱼鳞谓之甲”,这都是一些明显的误解。

戊的甲骨文字形□由一横外加四条斜线组成,众多斜线表示这个字代表的是倾斜方向上的位置,总共五条线表示这个字是十天干中的第五个字且对应第五个位置。

己字与甲在一条直线上,己的甲骨文字形与己现在的楷书字形一样,全部由横与竖组合而成,包含好几个直角,众多直线、直角表示这个字代表的是四面中的一面即正西方向上的位置。

庚与乙位置相对,庚的甲骨文字形□由二横一竖外加斜线与曲线组成,表示这个字代表的也是倾斜方向上的位置。

辛与丙位置相对,辛的甲骨文字形□由一横(或二横)一竖外加四条斜线组成,表示这个字代表的同样也是倾斜方向上的位置。

壬与丁位置相对,壬的甲骨文字形□主体部分就是一竖,一条垂直的线表示这个字代表的是四面中的一面即正北方向上的位置。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中说:“壬字,余以为乃卜辞及铭彝中习见之□若□字之转变,盖即鑱之初文。”针对郭沫若的这种认识,山东的王宁则发表了不同看法,他说:“鑱即石针,古人用以刺病,犹今中医针灸所用之金银针。但壬字甲骨文皆写作工形,无一例外者,若其为针,则两端不当为平笔,故此物非针明矣。今或有人认为乃纴之初文,为古代机缕之象形,亦非。壬字实碪之初文,碪字又作砧,《说文新附》:‘碪,杵之质也。’即捶砸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具,如打铁的铁碪,捣衣之石碪,切肉之木碪等等。碪之形多作工形,古今皆然,至今铁匠所用之碪仍为工形,故甲骨文之壬即碪之象形,实碪之初文。由声求之,壬、碪古音同在侵部,读音相似。”(王宁:《〈释支干〉辨补——〈释支干〉研究之四》,《郭沫若学刊》1997年第2期)显然,郭沫若和王宁的认识都是不正确的。

《易传·系辞》中说,天地人为三才,为构成世界万物的三种基本要素。因而,壬的甲骨文字形,上下两端的短横线实际上代表的是天与地,作为主体部分的一竖是一个顶天立地直挺挺自然站立的人的形象,代表的则就是人。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一下壬字的甲骨文字符的读音。

前面说过,在从总体上构建十天干时“人们不由得总想要把‘十天干’中的丁、壬代表的两方分别看作是正南正北方位,把所丁、壬所在的的直线看作是通过正南正北方向的直线”,因而这里就是把两端分别为丁、壬的竖直线段看作是一个简单的直立着的人。虽然当时未必已经有了人字的写法,但由于非常重要和常用,人这个词的概念和读音应该是已经早都存在了,因而,壬的甲骨文字符自然也就取了“人”这个词的读音作为自己的读音。而天干符号□由于处在代表直立的人的竖直线段上部顶端位置,恰似人的头顶,因而也就取了“顶”这个词的读音作为自己的读音。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当时“顶”这个词的概念内涵与读音当时是存在的,但不存在“顶”这个字的字形。虽然丁字产生时即与“顶”这个词就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但由于丁字是十天干专用字,因而,后来反而才又在丁字的旁边特意加了个作为人头象形的“页”字偏旁符合来专指人的头顶,再往后又进一步引伸出了物的顶端等一些含义。

这样,壬、丁两个字符的读音反过来也印证了我们前面说过的在从总体上构建十天干时“人们不由得总想要把‘十天干’中的丁、壬代表的两方分别看作是正南、正北方位,把所丁、壬所在的的直线看作是通过正南正北方向的直线”这个猜想。

癸与戊位置相对,癸的甲骨文字形□主体部分由两条交叉的斜线组成,表示这个字代表的也是倾斜方向上的位置。

至于组成癸之甲骨文字形的两条交叉的斜线的四个顶端的短横线则仅只是起装饰用而已。

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中赞同罗振玉、郑谊的认识,认为癸的甲骨文本义为三锋矛,他说:“知□之即戣,则知□、□亦必戣之变矣。”

而王宁不同意郭沫若的这种认识,他说:“癸非戣,亦非□之形变。……癸字甲骨文、金文的写法大略相同,呈倾斜的十字形,绝不类武器,故以为戣之初文固然不正确。实者,癸乃揆之初文,乃象矩形而有倾倚,即旋矩之形,《周髀算经》曰:‘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是古代方圆皆以矩度之也,故癸有揆度之义,《说文》:‘癸,冬时水土平,可揆度也’,《白虎通义·五行》:‘癸者,揆度也。’癸或径训揆,如《广雅·释言》:‘癸,揆也。’故癸乃象旋矩揆度之形,亦即《周髀》所谓之‘环矩’,实即揆之初文,其训度,即取自矩之用也。”(王宁:《〈释支干〉辨补——〈释支干〉研究之四》,《郭沫若学刊》1997年第2期)

由于没有正确看待癸之甲骨文字形中的短横线,郭沫若等把此字形理解为了三锋矛,而王宁等则把此字形理解为“旋矩之形”,这都是不正确的。

概括起来讲,十天干是在强烈的四面八方观念基础上形成的,与八方具有难解难分的联系,其构形特点是,以竖或横与竖的组合形成的字符来代表东西南北四正方向上的位置,以斜线、曲线或横、竖基础上加斜线、曲线形成的字符来表示倾斜方向上的位置。另外,十天干前半部分中的乙、丙、丁、戊这几个字在创制的时候不但考虑了各个字符所代表的空间方位的特点同时还考虑了十天干可以作为序数数字使用的特点,这几个字每个字字形中还可以看到各自相对应的序数的影子。

通过对十天干十个字符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十天干是一次性创造完成的。

热门推荐
  • 能懂废柴穿越记

    能懂废柴穿越记

    她程臣不过一个小小肥宅,最大的梦想就是抱着纸片人吃着基友做的饭每天醉生梦死,遭了多大的天谴让她一举穿到澧朝,然后开启和小将军相看两相厌的互打斗殴时光。“你给我过来!”程臣摔着鞭子虎虎生威。“你个泼妇,我怎么会娶了你!”小将军躲在假花后面,指向程臣的手指气得发颤。“有本事去和离啊。”“去就去,谁怕谁啊?”程臣刚迈出腿,就被鞭子缠住“啪”的一声摔倒在地,疼的她眼泪都要掉出来,偏偏对面那个人还恬不知耻地在哈哈大笑。小将军刚想走,不知道什么时候鞭子也缠在了自己腿上,他看向程臣,刚刚还被自己称作泼妇的女孩脸上现出一个甜蜜的微笑,他顿感不妙,果然下一秒自己也被扯在了地上。小将军保持蛤蟆趴到姿势想了想,笑得灿烂地对对面那个同样趴在地上的人说:“你说,我们这算不算殊途同归啊?”
  • 雪鹰领主之分身无数

    雪鹰领主之分身无数

    初始宇宙,万千世界之一,夏族世界无数领主之一———雪鹰领,身为领主次子,拥有哥哥雪鹰领主的保护及关心。而主角却不是原来的“弟弟”了,而是来自未知地方的一个灵魂,却也带来了,无敌分身之法。故事从这儿开始了,且看一个灵魂无数“小人物”的崛起吧!
  • 盖绝恒宇

    盖绝恒宇

    我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奈何明月照沟渠,事事无成。华夏大地的神秘之地-------昆仑山,发生变动,我穿越在异世大陆,是纪元的循环,还是神秘之手的安排,既然在前世我无法有所作为,那在这个以武为尊,只要肯努力,肯拼命的世界,我不用拼爹,我拼自己。看我在逆境中一步步成长,揭开宇宙之谜,打破万族僵局,小人物也有大梦想,宇宙种族万千。看我脚踏各族天才,亲迎至亲好友。触我红颜,虽远必诛。让万族颤栗,武道为尊,弱者人人践踏,强者一怒,一拳破山河,一脚碎九霄。
  • 轮回之时空重生

    轮回之时空重生

    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朝代这是一个神仙打架的世界未来人、过去人、地心人、移民人、外星人……一方还未唱罢一方即将登台但历史的车轮似早已命定般的轮回就像谁也不能阻止地球走向覆灭
  • 带你走到世界边上

    带你走到世界边上

    大大咧咧任锦辞帮助AIG1021(而已)开发情感也是为了自己救出父母,在行动过程中,冰冷的AI一步一步变得鲜活,可他们也正牵扯出一个巨大的计划……
  • 医国

    医国

    医分三品,下者庸医,大病治不了,小病治不好;中医术医,又称衣食医,可以运用一些传统的治疗方法,救治病患;上者道医,他们上可医国,下可治病,太平年间悬壶济世,动乱年代治国领兵…………
  • 中玄大陆

    中玄大陆

    天赋异禀,修炼上百年,终达至尊,封号剑卦可奈何被小人出买,囚于深渊,忽间天地异象光道直冲深渊,秦淮终逃深渊,可终为尽毁,何去何从?
  • 穿成反派权臣的黑月光
  • 天下无恙

    天下无恙

    乱世浮沉,群雄并起。人命如草,何人终局。刀剑染血,烽烟难绝。马革裹尸,方得安宁。那一日他们终于在乱世中见得安宁!那一刻他们终于在安宁中绝了乱世!海晏河清,却不能功成身退。但他无憾了。世人将永远传颂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结束了百年乱世,开启了天下凝一的盛世。
  • 北地虎啸

    北地虎啸

    小白一个妖族活在人族的地界上,还活的挺滋润,这事儿不知道羡煞多少妖,可又有谁能知道小白为了活的滋润做了多少事!收了多少条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