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7200000011

第一节 太极八卦与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

太极八卦本来是反映月相周期变化规律的,它与其它易图符号一起都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最初的产生应该是有天文历法方面的实用意义的。但后来,人们从先天太极八卦图及其所反映的月相周期变化过程中又悟出了更多的东西,这就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并且再后来人们反过来也还又把太极八卦图看作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象征符号。

人们为什么能从先天太极八卦图及其所反映的月相周期变化过程中悟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呢?因为首先月相周期变化过程明显地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部三个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月相周期变化过程可以说是先天自然之易。

月相周期变化过程中怎样体现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呢?

如果我们以朔月为月相变化周期的起点,则朔月为事物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肯定阶段。月亮发光(月亮反射日光)的条件是日月不能在地球周围的同一个方向上,朔月时日月恰在同一个方向上,日月距离最近、两者合而为一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地、月是不断运动的,日、月在一个方向的状态中又包含着不在一个方向的因素,也就是月亮不发光状态中又包含发光的因素,这体现了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规律;新月时日月距离变大了,月亮开始发光,这是对朔月的否定,而新月变化为上弦月、凸月,日、月距离愈变愈大,月亮发光面积也愈来愈大,这是量的积累、变化过程,及至从凸月到望月,日月距离最远,整个月球表面都发光,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完成了对朔月状态的彻底否定,因而从朔月到望月这一个过程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的过程,其中又有量变与质变;望月否定了朔月状态,但月相的变化过程并未结束,只有对望月状态的再次否定,月相变化才能完成一个周期,因而又经过十七日的凸月、二十三日的下弦月、残月、朔月的步步量质与质变过程,自然界又实现了对望月的再次否定,因而这一整个过程体现了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规律,也再一次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

如果我们以望月为月相变化过程的起点,那么望月状态中的对立统一规律体现得会更有特点:尽管望月整个月面都发光,但月中还有不太明显的阴影,这就更显示出发光中同时伴随有不发光因素(即阳中有阴)望月被朔月取代将是必然不可避免的趋势……

实际上,天体运行、月相变化都是一种周期性的东西,封闭的圆上任何一点都可作为起点。如果以新月为月相变化周期的起点,那么新月时月亮表面发光部分占小部分,大部分则为晦暗部分,这首先体现了阴阳对立又统一的规律,随着月相不断变化,原来发光的小部分会成为晦暗部分,而原来晦暗的大部分又会变成发光部分——这就是十七日前后位于东北方向的凸月(十七日前后黎明时出现在西南天空新月的位置,表示凸月的艮卦与表示新月的兑卦其卦象相反)。凸月是对新月的否定,凸月再变为新月则又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其中同样也还体现着质量互变规律。实际上我们还可以以任何一种月相为周期变化过程的起点,则在天空相对冲位置的月相总是对起点月相的否定。

《周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意谓阴阳对立又统一是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由于先天太极八卦图本身也有象、也有自己的结构,因而人们不仅能从月相变化中领悟到阴阳矛盾变化规律,更能从先天太极八卦图中领悟到,而且由于先天太极八卦图是一种相对比较抽象的符号,其中表现出来的规律就更具有抽象性、一般性,更容易使人们将这些规律上升为哲学规律,使之具有真正“道”的性质。

对于远古时代的人而言,他们也许比较容易能从先天八卦图中悟出“道”,而哲学思维水平提高了的后代人们反而可能不好理解先天太极八卦图了——其原因是古人知道先天太极八卦图与月相周期变化的关系,而后代人们难以看出先天太极八卦图与月相周期变化的关系,所以难以完全理解先天太极八卦图,也难以看出其中蕴含的哲学意义。

古人什么时候已经开始能从先天太极八卦图中悟到一些辩证法思想呢?

据《山海经》,“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烈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这就是说,以六十四卦为基础形成的经文夏朝时即已产生了,称为《连山易》,而商时的六十四卦及相应的经文称为《归藏易》,周时的六十四卦及相应的经文称为《周易》。

《周易》原文现在还存在着,但《连山易》、《归藏易》的具体内容都早已失传,现在已无法知晓了。根据北宋元丰年间发现的古书《三坟》,我们现在仅能知道《连山易》八卦的名称分别为君、臣、民、物、阴、阳、兵、象,《归藏易》的八卦名称分别是天、地、金、木、水、火、山、风。在《周易》之前尚有《坤乾易》,其具体内容现在虽也亦无法知晓,但它的八卦名称则也可肯定分别是天、地、云、气、日、月、山、川[1]。显然《连山易》、《归藏易》、《坤乾易》各自的八卦名称也都是两两相对的,由此可以看出可能从夏朝时开始人们已经能在先天八卦图的启发下产生一些阴阳矛盾思想了。因而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也许从夏朝时就已经开始萌芽,并在《连山易》、《归藏易》、《坤乾易》中都开始有所体现了。

当然,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源头还是经传合一的《周易》:由《周易》本经——即狭义的《周易》(相对于《连山易》或《归藏易》及经传合一的《周易》而言)奠定其基础,由《易传》对其进一步予以推阐、发挥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哲学概念、范畴等。

《周易》中的八卦分别代表天、地,山、泽,水、火,风、雷八种性质两两相反的事物,并由此产生了八种象征意义: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为什么《周易》中八卦要这么取象,要配这么八种事物,一直以来人们都没有搞清楚。比如,有的人认为卦象源于卦形,八卦的卦象与卦形是有关连的:乾卦纯阳刚健,故为天;坤卦纯阴,故为地;震卦有一阴爻在下,呈动荡不已的样子,故为雷;巽卦二阳一阴,上刚而不柔,故为风;离卦上下皆阳,一阴呈中虚状态,故为火;坎卦一阳刚居中,二阴柔居外,故为水;艮卦一阳在坤之上,二阴双峙而中虚,故为山;兑卦一阴见于二阳之表,故为泽[2]。

依卦形来说明卦象显然是不正确的,其中有限多矛盾与牵强附会之处。其实八卦的取向还是与月相变化直接相关:

由于坤卦代表的是朔月,朔月时月亮夜间随太阳隐藏在地平线下,不见踪影,因而坤为地,商易以坤卦为首,故名《归藏易》;艮卦代表新月,新月是月相从无到有的状态,总是傍晚时出现在西南天边,与西边天际的群山接近,因而艮为山,夏易以艮卦为首,故名《连山易》;与朔月相对的是乾卦代表的满月,满月整夜都在天空运行,又因为日月星辰都是在天空作环周运动的,因而以乾卦为首的周之易称《周易》;坎卦代表的是上弦月,傍晚上弦月出现在南中天时,太阳正在落山,气温开始明显下降,这与水的性质相似,故坎卦为水;而上弦月黎明时在南中天将要隐去时,太阳在东边天际也正在升起,气温开始迅速上升,故代表下弦月的离卦为火;巽卦表示的十二日的凸月,总是傍晚时出现在东南天空,而东南方是春天夏季风吹来的方向,春天又是树木萌发的季节,因而巽为木、为风;巽卦相对的是震卦,表示二十七日的凸月,由于春雷与春风相伴随而性质相异、对立,故巽为风,则震为雷;艮卦对应的为兑卦,艮为山,为地上隆起部分,则兑为地上低洼地带,为泽。

八卦代表的八种事物及由此产生的象征意义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得到反复印证,它们是六十四卦取象与象征意义的基础,六十四卦每卦的取象与象征意义就是由构成它的两个单卦推导出来的。

八卦首先代表八种基本事物,但却又不局限于此,它们实际上又是八类事物的代表符号,这表明《周易》中八卦虽起源于月相但又已不局限于月相,卦爻之阴阳已不再仅仅代表月相变化中的晦与明,此时先天太极八卦图中包含的规律已真正具有了“道”的含义。

道的意思有两种,一是基本含义,指“道路”;另一种是引申意,指“规律、规则”。中国人把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称为道,特别是指事物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即哲学规律。一个“道”字也表明中国人的最初哲学思想是与月亮在沿着周期运行道路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的月相变化规律、与先天太极八卦图密切相关的。可以说先天太极八卦图是从月相周期变化这一具体现象到一般的“道”之间的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讲,先天太极八卦图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先天太极八卦不但对《连山易》、《归藏易》、《坤乾易》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周易》形成的重要基础。很大程度上应该说正是出于周时的人们对先天太极八卦图的认识与理解,使得《周易》中的确具有了很多具有普适意义的哲里,蕴涵了十分丰富的哲学思想。

最基本的易图即先天太极八卦图最初不过表示的是月相周期变化过程,由于人们可以从先天太极八卦图中直接体悟到一些辨证法思想,因而反过来人们又可以把太极八卦图作为普遍哲学规律的象征符号。

事实上,先天太极图后来就是被道家改造成我们通常所见到的太极图,从而看起来更均衡、更具有美感,不过它与原来反映月相变化的目的当然也更远了,但同时它的哲学象征意义则无疑又更强了——以至太极图干脆就变成为阴阳矛盾辨证思想的专用象征符号了。太极图对中国人而言其象征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是十分丰富而深刻的,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相比绝不在其下,太极图也绝不是像黑格所说的是一条蛇在咬自己的尾巴那样简单。

至于八卦、六十四卦,大概《易传》形成时人们已经不能知道它们的真正起源了,因而被一些人认为完全就是为了哲学象征目的而被创作出来的。比如《周易·系辞》就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德,以类万物之情”;“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变化),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系辞》还提出各种具体能看得见的物体的物质表现形态比如卦、爻符号本身等都为“器”,隐藏在事物具体形态之中而又不依赖于具体事物的普遍适用的一般规律为“道”,说“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按《系辞》作者的意思,八卦六十四卦也是人特意创造出来的“器”,是专门用来体现象征“道”的一种符号体系。《系辞》甚至还提出了“观象制器”(模仿卦形而制造了各种工具器物)的思想观点。可以说,《易传》在很多方面是非常杰出的,但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与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1]王赣、牛力达、刘兆玖合著《古易新编》,黄河出版社,1988,第一版。

[2]王玉德、姚伟钧、曾磊光著《神秘的八卦》,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第二版。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大清圣士

    大清圣士

    古有国士无双,清有圣士林聪!这是康熙对林聪一生的评价。工地上班的林聪劳累致猝,魂穿清初,附身在一位与自己同名的七品县令身上,从而踏上了一条艰辛的仕途。
  • 这个兵王会算命

    这个兵王会算命

    800年前,他是太子、天下兵马大元帅。800年后,转世为兵王。为救人提前退役。当了记者,得罪权贵被陷害入狱,不得不绝地反击。为洗清冤情越狱,为保护家人和爱情,重新走上战场。穿越千古的爱情,延续千年的仇恨。家传的八字、大六壬绝学,一代兵王靠着算命术,在绝地杀出一条生路。法律不能给我公道,我就自己讨回公道。法律不允许娶5个老婆,我就自己建立一个国家,制定法律。铁血柔情,碧血黄沙,命理奥秘、生死兄弟……。正义和爱情,一个都不能少!
  • 三略

    三略

    三略 (汉)黄石公
  • 天诀传奇

    天诀传奇

    是谁打破了幽冥森林的寂静?耀眼的电光划破了黎明前的黑暗,彼岸花无声无息的落了,谁又记得骑白虎的少女斑驳的泪?青葱玉指弹着锦瑟乐弦,娇艳红唇吹着幽凄洞箫,南柯旁的老人们在博弈,棋子上沾着鲜红的血迹……《天诀传奇》给您展现一个不一样的江湖传说,谱写一首首动人的英雄史诗。qq群:557841043 欢迎大家前往一起讨论小说剧情
  • 迫害妄想症

    迫害妄想症

    正当我百无聊赖的码字时,响起了敲门声。
  • 魔法喵

    魔法喵

    异界揽金,他造钢琴,开音乐会,制雪糕。他为帝皇作3D画,在文豪面前作诗词;战争之地开酒馆,皇宫之内斥御厨……却因遇她、为她,拼尽此身,只为守护!然而,苦苦的追寻,坚定的等待,留下的只有无尽沉沦中沉重的叹息!
  • 造反:为了娘子的皇后之位

    造反:为了娘子的皇后之位

    隋末乱世,风云动荡,各路反王磨刀霍霍这是一个地狱模式开局的乱世求生游戏一个来自21世纪的一个工科屌丝魂穿。偶遇女主长孙无垢,一见钟情大唐的李二陛下也在这时重生了,想提前找到自己的皇后。于是一个穿越者和重生者的碰撞开始了。隋末乱世因此变成了两者的争霸李太玄同学为了能让自家娘子能做皇后开始了一段开挂的人生建工厂,造枪炮截胡李二的机缘最后建立一个新大唐的发家史
  • 周史演义

    周史演义

    《周史演义》旨在呈献给读者一幅姬周历史画卷,以正史为长轴,以轶闻为宽幅,以故事为画面,描摹出一段绵绵悠长的周王朝兴衰史。
  • 林深雨亦朦

    林深雨亦朦

    可能这就是她的劫吧
  • 暮然回首一切未变

    暮然回首一切未变

    江慕绾本该通过比赛,以碾压的成绩向家里证明她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却被小人陷害,失去最终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