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是日照当头之时,阳光散过。
一儒家打扮的人此刻正在道子面前滔滔不绝的讲述着什么。
侧耳细听,此人说话之风格,张口间仁义礼信,闭嘴时之乎者也。
道子是略喜二师兄的讲话风格,听的也算的上颇为认真。
先来单单谈论一下智妙子这个人:
万卷经书曾读过,六韬三略究来精。
胸中藏道将,腹内隐天兵。
三清殿九百九十一代二师兄,
“儒道”
杨坤明。
往往简单的评述是对一个人较好的概况,也能让人最快清楚这个人大体的样子。
......
约估莫一个时辰,二师兄才“简单了明”的说完了对道子所要进行的考验和其真意。
概括一下:智与其要性。
随后,二师兄便动手对身旁的石门施法,好似是此石门开启不易,好一会儿,二师兄略有疲惫的出言道:“门开,汝速进,某后跟来。”(某:我)
话音说完,石门顿开,道子听此,速入其内,怕有耽误。
待人进去后,石门却是没带半点犹豫的,哐的一声,便闭上了。
而二师兄其人,仍在其外。
道子还未来得及产生别的念头,就听见二师兄说:“某为让汝独进,实属不易也。”
!?
道子略带疑惑心念道:若让余独进,直言即可,何如此?
二师兄何等精明,也知其所念想,面带笑容,对石门内的道子解释道:“汝观旁。”
只见这石门后另有乾坤:
见有一座米山,约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约有二十丈高下。
米山边有一只拳大之鸡儿,在那里紧一嘴,慢一嘴,啄那米吃。
面山边有一只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长一舌,短一舌,舔那面吃。
左边悬一座铁架子,架上挂一把金锁,约有一尺三四寸长短,锁梃有指头粗细,下面有一盏明灯,灯焰儿燎着那锁梃。(1)
道子不知二师兄其意,问曰:“师兄,此何意也,不得解。”
二师兄回应:“今,考此三事也:一者直等鸡啄了米尽,二者黑狗舔得面尽,三者灯焰燎断锁梃,则汝过。过后出门也。”
此话一出,道子瞅瞅了鸡狗火三样东西,皆为凡物。
沉默了几秒,破口道:“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之中,子为师兄,欺诈同门在先,出口荒谬在后。
可知礼乎?
可有信乎?
可谈诚乎?
是为人乎?”
二师兄笑了笑,晓得道子其人其事,在此地丢了句:“汝出后,找他余师兄妹者即可。”就转身离去了。
也是感应到石门外二师兄已离去,道子尝试了用道术对门进行了几次浅在的尝试,变放弃了。
破点,必不在门,非是此巧也。
看着那只黑毛狗儿正用那瞪得像铜铃般的眼看着自己,道子心中对出去后要做什么,已有了决断。
此刻也无有它法,便盘腿打坐,静候无妨。
......
半日不到,终是起身,似是有所打算。
的确,二师兄对于这种小智的考验并非无解之法,若是无解,谈何考验。
这种级别的考验,也顶多是一小小的智力测试一般,更多的应是其他一些东西。或许是要培养其遇到事要动脑的习性。
道子斟酌了里里外外,思前想后,着手之处,便是对那三样东西进行超凡脱俗的处理。
当为破题之法。
决策已出,即是行动。
道子先是上去对鸡与狗进行了细微的观察:
果不其然,鸡和狗都略带些妖兽血脉,且狗的血脉中隐约有着一丝火性循环流注在其中。
道子顿了一下,就决断了次序的进行。
当其首要是要先对这只黑毛狗儿进行处理,可这说起来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并不是太容易的。
不仅需要有着细微控制力,不能使黑狗在超凡脱俗的过程中承受不住,尚未脱俗而崩殂,这其中既需用温和之物,这就很考验道子对其用的恰当思考与处理。
既要对事物的认识颇为全面,也需要有着搭配的想法。
除此之外,也需要激发其那丝火属性。
这都需要一丝丝智谋。
这过程不提也罢。
谁也不知黑狗儿到底吃了何种丹药,受了何种符箓,又或者经历了某些改变,终是堪堪成了那一阶灵兽。
几天后只能看见狗子没了什么毛了,头上也是长出一角来,每每看到道子,都控制不住的抖动几下。
道子也是松了一口气,也是庆幸狗子没有暴毙在这石门之中。
接下来也是轮到那只鸡了,鸡目睹了黑狗的遭遇,此刻那小眼睛瞟见了道子对自己的目光,也是咕咕咕的支愣了起来。
随后在道子的授意下对着金锁下灯芯进行加力:
黑狗头上的角周围出现一丝丝空气的波动,随着灵力的抖动步步牵引至灯芯处。
金锁明显受到了异动,不过盏茶时间,那锁梃便是断了开。
那鸡看到此更是颤抖不已,毕竟在三清殿这种灵气非凡之地,其智也颇有过平常。
然后便是突然跃起咕咕的叫,东跑西跳,却是撞倒在面堆里。
道子嘴角上扬,此或许乃天意也。
有了灵智的黑狗舔着自己的面堆,略带同情的看了看倒在米堆里的鸡。
可接下来,受到伤害的却还是黑狗:
不知是有了经验,也或许是鸡并未有激发火属性的要求,鸡却是没受到什么惨烈的过程就顺顺利利的成了那一阶的灵兽。
其过程之顺,让狗嘴里的面有了淡淡的苦涩之味。
之后,鸡也在完成剩下米堆的过程中,啄出了香甜的感觉。
但此景不得不提一句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大抵是如此的。
......
终是那狗舔完了面,鸡啄完了米,石门随后也是自然的开了。
或许这是一件小小的考验,但得晓得一件事,就是凡是需要先过脑子。
道子是径直回了自己的茅屋,既没真的去找二师兄,也没管那一同离开石门的一鸡一狗。
仍是明月挂天边,朦胧的月光扫满大地,天上的众多小眼睛也越来越亮了,犹如颗颗雪白的珍珠洒在一条黑绸带里,星星的渐许移动,是那珍珠在黑绸带里滚动。
花儿骄傲的抬起头,小草也板着身子,一阵阵晚风吹来,竟是相拥在了一起。
依然是桌子上些许的书,点着的灵灯。
还是那个人,却已过了数个春秋。
书也是换了:
《论如何看出敌是否有欺诈嫌疑》《关于对付骗子的谎骗论述》《正义概论卷三:骗子的言语对敌》
不论何籍,约一时辰。
待人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ps:(1)《西游记》第八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