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多少次这么颓废了。
或许是昨日下了一场小雨,让他想起了他当年辞别了他那份在外人眼中求之不得的工作,而后自己孤身一人跑到了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们口中机会遍地的南方,去寻找解脱他贫困潦倒的生活处境的机缘的事。
他这个人生来就命不好。
他母亲刚过门,他那个所谓的奶奶杨氏就把他母亲当牛做马的使唤。
那时候,哪有第二天刚过门的媳妇就打扫厅厨,伺候公婆起居饮食等等干这个家务干那个活计的。
就是搁在古代那个女子地位低下相夫教子的时代不还有个婆媳相处期呀!
可是老周的那个所谓奶奶杨氏,她可不这么想。
这个媳妇林氏,本来就是她哥哥找不到媳妇啊!却看上了自家那个宝贝女儿老二,而当时她的那个不争气没出息的在家排行老三的大儿子也还没有找到媳妇,就勉为其难的和林家结了成换头亲。
虽然说自初祖德武皇帝以来,社会各方面都变了。
可是你这个当年碰到大灾饥荒,就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不得已跑去城里乞讨的林家,还不一定能配的上我的女儿,虽然我周家家道中落,不如孩子他爷爷那个富农时候了。
但怎么说我周家也是我那个老不死的公公靠着智慧,靠着他那死皮赖脸不知道怎么学来的兽医和人医兼得的医术,十里八乡的跑去给人家的兽呀人呀治病,深一脚浅一脚的慢慢攒出来家当后,和两个同族兄弟从原先的那个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地方跑出来后,买的荒山野岭一点点开垦出来的富农家境。
虽然传到我的儿子们,因为德武帝的“财富土地合理分配”等等原因,土地被收回去之后重新分给别人了,自家就只被留下了几亩光长草不出粮的破地。
但是我们也是富裕过的啊!
我那个老不死的公公还是偷偷攒了些家当,大灾饥荒年还是有余粮吃的,不会吃了上顿没下顿跑去乞讨的。
而且我怎么说也是和德武帝一样的解放者组织成员——虽然当时是积极的把那老不死的公公的土地解放给其他人以至于家道中落,但我好歹也算是有了个出身了呀!
你那个找不到媳妇的儿子,想娶我们家女儿当媳妇,可以啊!拿你家闺女来换啊!
这十里八乡,虽然不像古代了,但是换头亲还是有的。
林家不知道怎么的,还真拿自己的女儿和周家“换”了,结成了换头亲。
虽然说是林家想结这门亲,除了要把自己的闺女“嫁”给周家,还有准备新衣服新被子新家具等等反正只要是结婚要用的都得是新的,而周家娶你林家的闺女则没有这种要求了,有个半新不旧的衣服穿上结婚,难道不好吗?
你还敢跟我周家为你闺女结婚提三挑四不成,你还想不想让你儿子娶我周家的女儿结婚了?可能是这个原因吧!后来老周秃废的时候想起母亲的这婚姻。
总之,自从林氏嫁过来之后,就受到了老周那个所谓的奶奶的各种白眼。
林氏是个很懂事的女人。她知道她哥哥能娶到老婆不容易,毕竟她们林家家境的确不如周家,当年林家靠着那几亩地养活她和她哥哥都困难,遇到大灾饥荒年她父亲不得已只能和同村的人一起出去乞讨——毕竟她父亲是逃难后来搬到那个林家村的。
虽然她父亲的林和林家村的林是一个林,她父亲的祖先和林家村的祖先是亲兄弟。
但是毕竟是她父亲的祖辈搬离林家村的,而后因为离得太远交通不便,所以多年来都不曾走动而疏远了,她父亲后来又搬回来,遇到大灾饥荒年也不好向同村人求帮助,毕竟大灾饥荒年间都不好过,只能和同村人出去乞讨了。
而现在她又有一个很小的小她十几岁的妹妹,虽然因为各方面的原因现在地里粮食慢慢长的比以往多了,但是还是家境不行不如周家。
她哥哥能娶到媳妇,娶到周家的女儿,也不容易。
而且周家的儿子女儿们都是初中文化,虽然她哥哥也是初中毕业文化,但她只不过是小学都没上完的小学文化。
他哥哥也没有什么一技之长,而周家子却和他爷爷学了兽医有个一技之长,她公公也从他父亲周老爷子那里学会了人医,可谓是三代医学世家——虽然因为各种原因败了。
怎么说也是林家占了个便宜吧!
虽然都结婚了要之后生子一辈子生活在一起的不应该这么说,但事实的却是如此。
所以林氏也就当牛做马的忍受了。毕竟自己脑子笨不学好,小学都没毕业就辍学了被她妈妈赶去放羊补贴家用了。
她虽然刚嫁过来就被不友好的对待。
林氏本来也许就这么劳心劳力的过一辈子了。可惜的是周家有个小儿子,而自己也生了个儿子。
说到周家的小儿子,不得不提一句。周家的那个老周的所谓的奶奶杨氏,可真的是“偏大的爱小的,见不上中间的”。杨氏是对大女儿和小儿子那个爱啊!
毕竟大女儿是她的第一个孩子,初为人母当然爱自己生的孩子,而且在那个年代生女没生子是会被人偷偷耻笑的,会被在背后说三道四的。
虽然周家的老爷子杨氏的公公从来都没有哪怕一日区别对待过她,哪怕杨氏的公公婆婆在他们独子的老婆生了第一个孩子的时候那个高兴,那个喜欢啊!杨氏也不知道怎么的认为她被区别对待了——可能是她接受的那种重男轻女的思想让自己误会周老爷子和她婆婆了。
(无名站在岁月长河上看着这段历史过往,心里没来由的想到:“杨氏自己被封建思想毒害,不去真真实实看实情,不去看她的公公婆婆怎么说怎么做,而且思想偏执的想她公公婆婆在区别对待她,可是真的可怜之人可恨啊!”
不过也是,毕竟那时候的人都那么想,德武帝刚立国不久,新思想新进步还没有普及,也不怪杨氏胡思乱想了。)
而小儿子更是自己的心头肉。毕竟是自己生最后一个,之后就没再生了。
后来杨氏的小儿子不想学医而是想学木匠,觉得学医没出息,自己的爷爷父亲哥哥都学医的,也就那样啊!
也不管他爷爷老生常谈的起家史,也不看为什么什么原因让家境败了。
小儿子就是想学木匠,觉得木匠受人尊重,虽然医生也受人尊重,但是自己的父亲哥哥不还得尊重他母亲杨氏的那个远方亲戚木匠吗?
他不会去想他父亲哥哥尊重那个木匠,是因为他父亲和他哥哥是因为受到了他爷爷的良好教育和良好的家风,而去因为那个木匠是杨氏的远方亲戚的原因而被他父亲哥哥尊重的,而不是因为那个木匠蹩脚的手艺。
当杨氏听到她小儿子想学木匠的理由的时候别提多高兴了。
看看还是自己的小儿子体贴上进啊!不像他那没出息的三哥她的大儿子,就只会学医还想着上高中,没看到自己的家境是什么情况吗?
学习好能上个高中有个屁用,学医看病有个屁用,还不如不去上那个高中辍学去挣钱给自己小儿子交学木匠的学费,买木匠要用到的刨子,锯子,凿子,木锉,锤子,钻子,墨盒墨具以及磨砂纸等等。
至此因为各种原因,杨氏让他的那个能上高中的第三个孩子大儿子初中毕业就辍学不去上高中了,让他跟着他爷爷周老爷子去十里八乡行医赚钱。
后来那个没出息的大儿子说是要跟人去军队帮忙做活,起初杨氏不愿意让他去,他去了家里地里活谁干啊!难道让他的宝贝小儿子干不成?
可是听到能赚到比行医还多的钱的时候杨氏就同意了,大不了让老头子老婆子多干一些地里的活就是了,也不能苦了自己的小儿子,小儿子还在上学呢!
虽然学的不好还很差。
再说了死老头子怀的很,你行医就行医吧!还很多时候不要钱或者让那些没钱的人家把钱先欠着等有钱了在给。
你药材都是自己漫山遍野挖的或者找人收购的,本来就无论给人还是家畜看病,也不学学人家城里的医生收收诊费,药材还买的那么便宜,本来就赚不到几个钱,还让那些没钱的人家欠着,一年到头来赚的钱都不能给我和我的宝贝小儿子添几件新衣服,让他多干点活也没什么。
后来杨氏的那个小儿子初中毕业后没事干四处溜达了一圈后,在杨氏兴高采烈的满怀期望的期盼下,拜了杨氏那个手艺蹩脚的远方木匠亲戚为师。
而杨氏的大儿子也被从城里军队上叫了回来,反正大儿子又不是军人,虽然在跑到军队上帮工的时候从那些军人身上学会了一些“花拳绣腿”的什么擒拿手之类的。
但你又不是军人你学那些有个屁用啊!虽然说当时军队上有人看到杨氏的大儿子有那么个什么潜力说可以引荐他参军。
可是杨氏想:你参军了家里的活谁干啊!难道让我的那个宝贝小儿子不成?
你大姐已经嫁人了,还是嫁了个一穷二白家徒四壁连个破房子住的地方都没有的人,现在还跟着那个男人在城里四处打工为生呢!家里是指望不上你大姐和你大姐夫了,还得帮衬着她们不是。
要不是你大姐非要嫁给那个男的,我又爱你大姐的那个紧,不想让你大姐难过,我才不会把你大姐嫁给那个男的呢!
至于你二姐,典型的吃白食的家伙,好吃懒做。老太婆又刚过世了,家里的活还指望你回来干呢!你参个屁的军。参军有个屁用,还不如回家干活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