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力文和龙哥干掉了一整瓶56度廉价白酒,当然力文喝的要多些,他不敢让龙哥喝太多,不然龙哥来个酒壮老鼠胆,来上几句牢骚,家法就难免了,那条擀面杖已经安静地躺在那有一段时间了。龙哥现在腰也不太好,几天坐不了凳子,真得要了他的老命。
凌晨五点半,闹钟又在宿舍中玲玲作响,力文奋力睁开了还是有点微红的双眼,挣扎着离开了那张还很温暖的床。
今天周二,英语早读。不知道何时,哪位领导发明创造了这让全国英语和语文老师天天都在骂的东西。每个学校虽然都有规定的时间,但每个年级的大领导基本都不会放过篡改它的权利。我规定我的年级要比学校的早十分钟,他一看我们怎么能落后呢,我们要比他们早十分钟,班主任们也会在此之上在提前不同的时间,在大多数的高中校园循环反复着这样的攀比之风。而实际操作中的老师和学生们只能默默地咬牙遵守,在心里默默地骂。
力文没去吃早饭,胃酸翻腾的厉害,他的胃病时常会在酒后发作,难受的很。他到达教学楼时,只有几个教室散射着微弱的灯光,办公室里还是黑漆漆的。力文的办公桌在最里面对门的位置。他每年基本都会第一个抢到这样的好位子。这儿的好处是,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可以及时发觉领导们的驾临,第一时间准确地闭上不该张的嘴,点击掉所有与教学无关的电脑页面,这样会少挨很多无妄的摧残。大约十几分钟之后,办公室里陆续开始闪现奔跑着的人影,有的嘴里还是每天的那些唠叨,有的是还冒着热气的包子等各种食物。这个年级一共16个班,12位英语老师,三男九女,这是英语学科的一大特点。在大学时,力文的班级是32女4男,每次男子篮球比赛还需要女生上场打主力,至于足球赛,基本上是女足对打其他系的男足,力文和其他哥仨一直坐在替补席的板凳上摇旗呐喊,这也是当时大学里的一道奇妙风景。
最后到办公室的还是赵倩,英语组备课组长,照例LV包随意地一抛,保温桶里大补汤的香味立刻飘散在整个屋子里。
“组长,今天又是什么好东西啊?怎么这么香。”打扮很是时髦的刘丽大声地问到。
“小丽,过来尝尝,我公公从国外带回来的燕窝,味道还不错。”赵倩给刘丽盛了一小碗。
每天本组两个最为时髦的女人都会像今天这样,分享着价值不菲的各种大补汤粥。赵倩和刘丽都是北京人,并且还是高中同学。一起上学时,刘丽明显要比当时的赵倩风光的多,她不光成绩好,还是班级干部,家里条件也没有几个人可以比得上,也是唯一的独苗,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赵倩呢?没有一样可以比得过刘丽啊。每次成绩排名在她后边,自己连课代表都没能入选上,家庭条件虽然不算差,但是她有一个弟弟,把爱集于一身的弟弟。后来,两个人家里都把她们的工作安排在了现在她们曾经的母校,刘丽刚开始发展的比赵倩要好,人漂亮家里有关系,小嘴甜起来不知道得多少个加号,各种展示课获奖自然的是一个接一个,学校的领导们大会小会夸个没完,后来没几年就成为了学校最年轻的备课组长。赵倩在这过程中,一直都是个看客,心有不甘,也只能望门兴叹。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怎么会有现在这样的局面呢?让结局大转的每个人都能猜的出来,男人。一个矮矬却富的公子哥看上了赵倩,赵倩心有向往,但最终还是嫁给了现实。这个公子哥是一个没啥志向的公家小干部,在父母的不断安排下到了现在的位置。但厉害的是赵倩的公公,他原来是个集团大老板,最辉煌时,整个区几乎所有公家单位一些工程都是他的,其中的关系和利益是平常人想象不到的。赵倩每天在家和单位都会骂几句老公的不好,但是在公公面前连说句话都不敢。他公公在儿子结婚不久就让赵倩替代了风光正盛刘丽的位置,本来想过几年在使把劲让她更上一层,但不知道是儿子的基因,还是刘倩的肚子,一直不争气啊。三十几了还没让老人报上孙子,老人也就无心其它的事了。后来在千般努力下,赵倩终于有了,老人报上了唯一的独苗孙女。老人不甘啊,现在每天使劲给赵倩补,不光是不差钱的事,他需要孙子,那多的东西将来不能让它变了姓氏。
赵倩和刘丽一直在众人面前很是亲密,老同学,新老备课组长,时髦好姐妹,都是互相见证了彼此辉煌的人。
女人啊,都是有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