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55200000089

第八章 东篱采菊见南山 醉中梦游桃花源(下)

刘裕独揽辅政大权以后,江洲刺史走马灯似的换——前年是颜延之,去年是檀韶,今年又换上了王弘。

王弘与陶渊明同在刘裕幕府中供过职,是同僚也算是有旧;只因彼此志趣不同,没有深交。但是王弘对陶渊明还是十分敬重的,所以一到江州就想拜访陶渊明。王弘是行伍出身,以辅国将军身份任江州刺史。

王弘出行免不了仪仗车马随行,王弘了解陶渊明,如此兴师动众地登门造访,难免惹得他不愉快,还是请陶渊明到江州府来吧。

作为刺史要请动陶渊明也绝非一件容易事;于是王弘就想到了一个人,只有派这个人去请才可能有几分把握。这个人是陶渊明的知己好友还是亲家,阿通的叔岳父庞遵,江州府的庞参军。

刺史找到庞遵后,庞遵欣然受命,立即前去陶渊明家。由于忙于公务庞遵好久没有跟陶渊明相聚了;所以庞遵一到陶家,陶渊明自然是喜不自胜。

二人酒逢知己又加久别重逢,自然是无话不谈、千杯不多;但是,庞遵说到王刺史邀请一事,却遭到了陶渊明的拒绝。至于原因很简单,就是年老多病行动不便,懒于与官场交往;对于王刺史的为官和为人陶渊明并无非议。庞遵知道陶渊明的脾性,也不再强劝,只是喝酒谈些别的事情。

回到江州府后,庞遵把情况如实地向王弘做了汇报。

王弘问:“陶先生真的是闭门不出了?”

“也不是,他只是好清静,在幽静的山林里他还是经常走动交游的。约了陆修静道士,过几天又要去东林寺的。”

“那么说陶先生是对我王弘有看法了?”

“刺史大人言重了,渊明先生是不会违心地恭维任何人的,对于大人他还是有所褒扬的,这是很难得啊!”

“好,有了。陶先生不是要去东林寺吗?那天你备好酒菜,我们就在半道上恭候他。”

“好,这个办法好。”庞遵很赞许王弘的想法。

庞遵按照王弘的吩咐,准备了美酒佳肴,就等陶渊明去东林寺这一天设宴途中。

如期,陶渊明找了两个学生用篮舆(用藤、竹编织的小轿)抬着前往东林寺。走到中途一片林荫之下,忽听前面有人喊:“渊明兄,小弟在此恭候多时了。”

陶渊明视力不好,听声音知道是庞遵,前行几步让学生落了轿,说:“通之(庞遵的字)贤弟,有何事在此?”

“备了酒菜在恭候渊明兄。”

“是好酒,不曾开坛酒香已经飘出来了。”陶渊明吸着鼻子说。

“还去东林吗?”庞遵有意问陶渊明。

“没有什么要事,本来就是喝酒聊天;既然贤弟把酒菜摆在这山林之中,又何必舍近求远呢!东林寺,改日不迟。”说着陶渊明席地而坐。

“渊明兄这真的就要喝了?”庞遵问。

“庞参军是真情,我怎么能不以真情相应呢?”说着就要开坛倒酒。

庞遵见陶渊明急不可待的样子笑了:“兄长且慢,你就不想知道这酒的来历吗?”

“我只想知道酒的去处,不想知道来历。”

二人开心大笑。

“二位在些喝酒,好兴致啊,如此快乐可否让王某同享?”身后有人高声说话。

庞遵说:“就等酒的主人同饮同乐了。”

陶渊明不知道来人是谁,也不搭话。

“陶先生,陶参军,还记得王弘吗?”来人直言快语地问。

“是辅国将军王刺史啊!”陶渊明坐着未动,“请坐!”

庞遵起身,请王弘坐下。王弘也不客套,在陶渊明对面坐下。

庞遵说:“是王刺史让备了上等酒在此恭候渊明兄的,借此叙旧。”

陶渊明说:“山村野夫,敢劳王刺史?真是感激啊!”

“没有刺史,只有王弘。当年我们一同供职时,先生还是风华正茂,多年不见先生看老了。”王弘的话很真诚。

“是啊岁月不饶人啊!”陶渊明感叹道。

“先生写诗,喝酒兴致不减当年吧?”王弘问。

“哈哈,不行了,常醉常醉;逢喝必醉。”

“先生有‘虎溪三笑’的佳话,今天王弘有幸与先生同饮,也留一段‘林荫三醉’的佳话?”王弘说着举杯邀请陶渊明、庞遵。

“好,林中三醉,不醉不归。”

三人同饮。一直从日出东林喝到日薄西山。三人真的林荫三醉了。

陶渊明要下山回家,王弘不应,一定要陶渊明到江州府痛饮几日。

陶渊明说:“盛情我领了;但是,我的脚不好,有点溃烂不敢走路,行动起来不方便。”生怕王弘不信,说着把鞋子脱下来将溃烂的脚丫子伸给王弘看。

王弘说:“哈哈,无所谓,让你的学生回去吧,我让两个强壮的士兵用轿子抬你,你就坐坐刺史的大轿吧。”

“哈哈,坐就坐吧。我坐着轿子比你坐要舒服得多了。”陶渊明真的上了轿子。

“哈哈!”

“哈哈!”

刺史、参军都开心地大笑。

陶渊明坐着轿子到刺史府住了数日,王弘陪陶渊明饮酒数日。

陶渊明自从弃官归田以后,就决定远离喧嚣的官场,将自己心志寄托于酒和田园山水之中,以图逍遥自在。可是朝廷里的尘嚣之声却像风一样,时时吹到他的耳边;你可以不问,但不能不闻。

去年年底刘裕弑君,杀晋安帝司马德宗,立司马德温(代字)为晋恭帝。这晋朝的皇帝简直就是刘裕手中的一个玩具,高兴了玩一玩,不高兴扔掉。明眼人知道晋的气数已尽,改朝换代就在眼前的事了。

这朝廷到底是姓司马还是姓刘,陶渊明好像不太在意。谁也没有听到他为国家兴亡而发过感慨,也没有见过他为朝廷或者说是皇帝的命运而夙夜忧叹,悲天悯人。人们只看见他“杯里乾坤大,酒中日月长”的逍遥。其实酒这忘忧之物、消愁之物并没有彻底融化陶渊明沉积于内心深处的郁闷。

秋天来了,东篱的菊花开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饮菊花酒的节日,菊花可以养生增寿。爱菊爱酒的陶渊明却在这个特别需要菊花酒的日子里断了酒,又没有钱出去买酒。

重阳节这个美好的节日,却让陶渊明平添了几份愁怅与无奈。为了排解愁闷,他来到东篱边菊花丛中,灿烂的菊花让陶渊明眼前一亮,浓郁的花香沁入肺腑。他嘴角上有了微笑,坐在菊花丛中,充满深情的目光看着一朵朵花,一枚枚花瓣。花儿朵朵也在微风中与陶渊明絮语。

人解花意,花知人心。采一朵黄花,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个中滋味别人不解,慢慢地陶渊明仿佛有了些许醉意。诗情油然而生,乘兴取来纸笔,一挥而就,《九日闲居》,诗成之后又添上序。

“ 九日闲居 并序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菊花丛中饮酒赋诗好兴致啊,先生真是活神仙!”有人说话。

陶渊明一看,是刺史王弘来了,“哈哈,可惜没有酒啊!”

“看先生的神情已有三分醉意。”

“空食菊花,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看样子我今天真是来对了,我带来了上等的菊花酒。这菊花酒就该送给爱菊爱酒的人,非先生莫属了。”

王弘一来陶渊明就知道有酒了,笑着说:“以前只听说王刺史对待百姓像对待自家的亲人一样,百闻不如一见,今天可真见识了,真是能体察民情啊。好官,确实是好官啊!”说罢二人都开怀大笑。摆开酒菜,陶渊明和王弘又是一场豪饮,不醉不休。

王弘大醉而归,陶渊明也不送行。王弘走后陶渊明取出那张素琴,双手抚琴,面对东窗长啸而歌:“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陶渊明的家境每况愈下,虽然刺史王弘常常送酒;但是家中无酒的时候常有。时常有邻居及南村旧邻邀请陶渊明到家中做客,有的人酿了酒也会请陶渊明到家中品尝。陶渊明有时醉在主家,有时也醉在半路上。有一次出去喝酒,回家时在途中醉得不能走了,便找了一块巨石睡下了。陶渊明醉后这一睡,这块普通的山石便因此成为留芳后世的“醉石”。以致千年以后,人们还要慕名而来观光凭吊。

前面说过刘裕缢死晋安帝后扶持晋恭帝即位。恭帝在位只有一年多一点,刘裕让恭帝照着他拟好的禅位诏书宣读一遍,这样晋恭帝便让位了。刘裕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被贬为零王的恭帝,还是没有保住性命,刘裕先是两次用毒酒没有得逞,最后干脆让人用被褥将恭帝闷死。

司马的江山姓了刘,晋改为宋。仕人中也就有了分化,有人做了晋的遗民,有人做了宋的新宠。早已归隐田园不问世事的陶渊明仍然今朝有酒今朝醉。

当然也有后世说陶渊明此时改名为潜,寓意是不仕宋,这只是一家只说,关于名字的事有许多争疑,也就不去考究了。

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忽略,那就是陶渊明写的一首诗:《述酒》。诗人写诗理所当然,陶渊明“述酒”更是在情理之中了;但是,这《述酒》诗名为述酒,其内容却与酒无关,甚至连一个“酒”字都没有。

全诗以隐喻曲折的手法,写了东晋偏安江左,初始人才济济辅佐晋帝,后来篡逆不断直至刘裕弑帝以宋代晋的历史。表达了对篡逆者的愤慨,对晋与晋恭帝的痛惜。

《述酒》诗写完后,陶渊明有吐而后快的爽然;但是,这种爽然很快便消失了。宫廷的杀戮、官场的凶险、民间的疾苦,哪里才是真正没有压榨,没有剥削,耕织自足,平等互爱的自由乐土呢?陶渊明真梦想有一方世外乐园。

怀着如此梦想的不只是陶渊明一人,很多士人都怀有这种梦想。南阳刘子骥就是当年来浔阳拜会陶渊明时告诉陶渊明,有一处世外桃源。

这天有人带来了刘子骥的消息,此人也是一位儒雅之士——善交贤士、乐山好水,人称柳生。柳生这次特去南阳拜访刘子骥,回来后专程来访陶渊明。

“子骥先生身体可好?”陶渊明问。

陶渊明这一问,柳生脸色立刻阴沉下来。

“子骥先生……?”陶渊明发觉柳生脸色不对。

“子骥先生去世了……”

“……子骥先生,心胸豁达,身体一向很好;虽然年岁高些,但也不该就这样驾鹤西去啊!”

“先生可知道桃花源吗?”柳生问陶渊明。

“听子骥先生说过,具体不详,那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

“我去南阳拜访子骥先生,不巧先生出游多日,我就在南阳住下。等到子骥先生出游归来,先生已经病了。幸亏我在南阳住下,要不难得见他最后一面。”柳生的眼前有些湿润。

“先生年事已高,就不该出游了;山岚瘴气、风餐露宿,年轻人尚且经受不住。”陶渊明很为刘子骥惋惜。

“陶先生有所不知,子骥先生是为了去寻找桃花源。”

“桃花源在哪里啊……,哪里有桃花源……?”

“陶先生就没有想过去探寻桃花源吗?”柳生问。

“到哪里去探寻呢?当年子骥先生来浔阳,我们一起去东林寺拜访慧远师祖,路过康王谷(在庐山大汉峰下)时,见到谷内土地平旷,水塘清幽,桑林茂密,田间的小路互相连通,谷底是谷帘泉,瀑布从山顶而下。先生说这康王谷真应该是桃花源啊!”

柳生说:“可惜康王谷并非世外,也就不是子骥先生要找的桃花源。”

“当时对于先生说的桃花源我并不在意。我带先生去桑落洲(在安徽宿松县境内,当时属澎泽)时,先生见到水路夹洲,洲前十里左边豫山耸立,右边木森林茂密。洲上有桑林,处处桃花盛开。子骥先生又是感叹,桑落洲若不是战火连绵倒也像是一处桃花源啊!听到先生又一次提到桃花源,我便产生了好奇。”

“先生给你讲过桃花源的来历?”柳生问。

“讲过,先生临终前没有告诉你桃花源的事?”

“告诉我了,先生还告诫我不要去探寻桃花源,他说不要惊动那些处于自由幸福生活中的人们;一旦找到了桃花源也就破坏了这方世外的乐土。”

“是啊,不应该探寻什么世外桃花源。”

二人边说边喝,柳生醉了,陶渊明早醉了,什么时候睡着了都不知道。只是迷迷糊糊地听到有人喊:“五柳先生,走,老夫带你去桃花源。”

陶渊明想,刚才还说不去探寻桃花源,怎么又有人找他去桃花源呢?

“你去吧,我不去,南阳刘子骥都没有找到桃花源。”

“上船吧。”来人不由分说就把陶渊明拉上一叶扁舟。

陶渊明一看原来是渔父,渔父告诉陶渊明,自己是武陵人,以打渔为业。

扁舟如箭,很快就进入一条小溪,溪水两岸是桃林,没有杂树。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清风吹来,溪水两岸便是纷纷扬扬的桃花雨。溪水在一座山前终止了,桃林也到了尽头。

渔父把小舟栓好,上了岸,在荆棘丛中找到一个洞口。洞口狭小只能容一人进入。陶渊明跟在渔父后面在昏暗的洞里往前走,一会儿前面有光亮照进洞里,再走十几步豁然明亮,已经走出洞口。

“啊!”陶渊明不由地一声惊叹。这是一处光明的天地!天格外地高,格外地晴朗。再看看这广袤的田野,绿油的稻田像一块翠绿的织锦平铺在那里。一座美丽的水塘,白鹭和水鸥,时聚时翔。塘畔是片片桑林。桑林间坐落着一排排整齐的房屋,炊烟袅袅,鸡犬相鸣,一派祥和气象。村头的北边有垂钓的老人,草坡上有放牧的少年,渔歌和着牧童的笛声形成优美的田园曲。耕种的农夫和采桑女子,脸上都充盈着欢乐。

陶渊明想,这就是刘子骥要找的桃花源。

桃花源的人见到渔父和陶渊明都热情地邀请到家里去做客。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走过来。

正当老翁要跟陶渊明说话时,忽听有人说:“陶先生,真不好意思,咱俩从日东喝到日西,我不胜酒力,让您见笑了。”

是柳生在说话,柳生把陶渊明推醒。

陶渊明睁开眼一看,渔父不见了,桃花源不见了,只有他和柳生守着酒后的一片狼藉。

“可惜,可惜!你为什么要把我吵醒呢?”陶渊明埋怨说,“我正要到一位老丈家去赴宴,你却把我吵醒了,这酒也就喝不成了。”

“先生,我们还在醉着呢,又想喝酒了,您真是酒中神仙啊!”

“今天没有喝成,以后就难有机会了!”陶渊明很是惋惜。

“你又梦到什么名酒佳酿了?不就是一个无聊的梦嘛!”

“你知道我梦见了什么?在梦中我进入了桃花源,有位老丈请我到他家去喝酒……”

“你梦见了桃花源?那里的人家跟我们一样吗?”柳生问。

“跟当年刘子骥告诉我的一样,他们还穿戴着秦时衣冠,祭祀时还保留着古代的仪式,一切还是依照古法,一切顺其自然。如果真能踏着清风,飞到化境般的桃花源,找到知己好友一起生活该多好啊!”

柳生沉默不语,可能他此时也向往着理想中的桃花源。

同类推荐
  • 少年青衣

    少年青衣

    江风穿越到富庶人家,却没想刚过来就碰上了,突厥人南下!血战匈奴三百里,而后隐姓埋名凯旋而归,做起了富家小公子。什么?!未过门媳妇儿要悔婚?莫欺少年穷啊!江风道:算了,丢了一枝花却拥有一整片花丛,美哉。江风不过想要成为个咸鱼纨绔,花花世界,却总事与愿违。“皇上,我是真不想当官啊!”“公主,我是奉行一夫一妻制的啊!什么?你说你可以做小?!”“诶,不过做点小买卖,怎么就成了姜国首富……”
  • 痞官李鸿章

    痞官李鸿章

    从一个浑浑噩噩的小痞子到如日中天的中堂大人的传奇人生。与咸丰皇帝、慈禧太后从素不相识到政坛密友的神秘故事。被人唾骂与受人尊崇的幕后轶闻。
  • 大秦:开局我爹是王翦

    大秦:开局我爹是王翦

    社畜青年穿越大秦,亲爹王翦,系统觉醒!谁想到睁眼就被通知已经造反?秦始皇让你接任商鞅和吕不韦的班,怎么不死在车裂下边,或成穿越过来最大难题?
  • 露河的故事

    露河的故事

    《露河的故事》说明一,时间:主要人物李良的出生到死亡二,地点:中原某省一小山村,一条主要河流一一露河三,情节:露河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通过主人公的各种作妖,不务正业,最后终将失败,惨死于爆炸现场。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人终究应该善良、勤劳、正直。通过三对婚姻来说明这个问题,其中父母这一对的婚姻用作正面的、对比的作用。同时,也想全景展示农村夸度百年的面貌。
热门推荐
  • 花店里的德鲁伊

    花店里的德鲁伊

    一场流星雨引发的“事故”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豪门囚爱:惹上恶魔总裁

    豪门囚爱:惹上恶魔总裁

    顾廷琛把一沓钞票放在桌上,讥讽的看着她,“一万一次做不做!”陆兮兮的死死的咬着牙,“就算卖也不卖给你!”从她倒在血泊中的那一刻,脑海中无限回想的只有他的那句话……陆兮兮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你吗?因为你廉价又百搭!
  •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刘元穿越三国,本以为蛰居小酒馆,签到满三年,就能回到曾经的繁华盛世。没想到却被刘备发现,能够听到这位绝世高人的心声。“刘元兄弟!跟我走吧!”听过抬棺打仗的,没听过带着酒馆打仗的。不去!我要做咸鱼。“刘元兄弟!知道白玉美人糜贞嘛?我亲自为你撮合!”“什么?糜贞!”刘备名下的女人,我真的能得到嘛?那岂不是说,貂蝉,大乔,小乔,孙尚香……我是那贪色忘义的人嘛!我是那见到美女走不动道的人嘛!我是那……好吧我是!什么时候动身!
  • 焚心无念

    焚心无念

    因果孽缘无穷尽,茫茫劫数不可逃。
  • 玄幻:我一剑重回十万年前

    玄幻:我一剑重回十万年前

    再战一次新书《镇国天师,开局执掌封妖榜》
  • 冰霜天才

    冰霜天才

    本来有着大好前程的女子误入异世界,开始了她在异世界的摸打滚打并且意外拐走了一个容貌双全的贵公子的故事……非魂穿!非魂穿!!
  • 苗疆少年与汉族少女

    苗疆少年与汉族少女

    少女与少年的浪漫爱情故事,是一个跨越种族的爱情故事。前期青春校园文,后期病娇文
  • 武道元始

    武道元始

    古元带着记忆中的《道德经》《易经》《奇门遁甲》等很有生命力的知识来到奇怪的地方,开启了一个不一样的修炼世界。一切都等待着创造。万物方生方死,天地同高同卑。让我们跟随古元的步伐,去领会奇异精彩而又哲思的世界。
  • 黑山羊与红苹果

    黑山羊与红苹果

    当五百年前的一只黑山羊突然出现在了大都市里;当现代与五百年前存在了时空重叠;当这个世界的时空是一个闭合的莫比乌斯环;当两个时空的物质相互渗透;当巫女的魔法推倒大楼;当航母战舰攻陷王国,一切的一切都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