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55200000088

第八章 东篱采菊见南山 醉中梦游桃花源(上)

陶家的五个儿子都已娶妻生子,陶渊明也年事已高,五个儿便各立家户,陶渊明就和小儿子阿通在一起。陶渊明最疼爱小儿子,阿通的媳妇也最贤惠,在五个亲家中陶渊明与小儿子的岳父家最投缘。

小儿媳妇是她的叔叔主动向陶家提亲的,陶家自然是很高兴这门亲事。她的叔就是陶渊明的好友,庞遵(字通之)。陶庞二人诗酒交往甚密,可为莫逆之交。

秋收结束了,这一年的收成一般。农闲无事,陶渊明酒喝得勤而且醉得多,有借酒浇愁的样子。

小儿媳妇开始想劝公爹少喝点,别伤身体;可是没效果,也就只好顺着公爹的意愿。陶渊明独饮时,醉;有人登门时,也醉;有知己好友来访,更醉。

江州刺史后军功曹颜延之,住在浔阳约一年的时光,期间与陶渊明交往甚为密切。颜延之敬佩陶渊明的人品和才学,陶渊明也喜欢颜延之耿直性格与诗才。二人互为知己随成忘年交。

颜延之把陶渊明当作是良师益友,颜延之隔三差五就来拜访陶渊明。陶渊明也是只要三日两头不见就会叨念这位青年知己。颜延之有时干脆搬来作邻居。二人饮酒往往是从早晨喝到晚上,醉了便睡,醒来再喝。

颜延之醉熏熏地说:“先生,我就不懂——古代隐士,都要隐姓埋名,藏匿山林江湖,不但远离闹市而且还要远离人群;但是,您却照样在尘世社会生活,照样交游,出入闹市结交仕宦……”

陶渊明醉了,头枕着东窗,把手放在那架无弦琴上。陶渊明每逢酒醉都会去抚弄这架无弦琴,他不精韵律也不会弹琴;但是,喜欢在这素琴上去欣赏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音乐,那神态同样很是陶醉。

现在他听到颜延之的问话,并没有抚琴,而是用手在素琴上敲打着节拍吟颂起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颜延之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先生,延之自愧不如啊,我没有先生的境界!”

“延年(颜延之的字),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喜欢静默,本性决定的。治世良才不能避世,江湖山野多贫贱之士啊!其实我少年时,专心攻读《六经》,立志济世救民;只是性格刚直,才学疏浅。细细思量,官场这碗饭是吃不了的。”

“学生处世的性格跟先生很相似,直言快语,不懂察颜观色,常得罪人。”

“宦海沉浮,需见风使舵。”

陶渊明与颜延之酒逢知己,话也投机,无所不谈。

陶渊明为人自然纯朴,所以他有很多朋友,僧道、儒、吏无所不交;还有许多农民朋友,这些纯朴的农民怀着敬仰和依赖的心情与陶渊明交往。即使在分别很久他们也会时时想起他,并且一有机会便前去探望。

陶渊明移居南村时的邻居田父这天大清早就来看望陶渊明。他敲陶家的柴门时,陶渊明刚下床,听到是田父的声音,赶紧出去开门,慌忙中衣服都穿反了。

“田大哥,这么早啊!”陶渊明开门迎接田父。

田父提着酒壶站在门口:“陶先生,好久不见。”

“快,请进。田大哥,这么早您有什么要事?”陶渊明把田父请进院内。

“没有什么,酿了一壶好酒,自己喝没意思,就来找陶先生了。”

陶渊明喊阿通来见田父。

阿通手里还牵着刚会走路的儿子来给田大爷施礼。

陶渊明将孙子抱过来,跟孙子说:“快喊田爷爷。”

小孙子很乖地喊:“田爷爷。”

田父把小孙子抱过来亲了一口,整理整理小孙子破旧的衣衫。

陶渊明把孙子抱回来说:“跟你爹去吧。我要跟田爷爷说话。”说着在小孙子屁股上“狠狠”地拍了一巴掌。

阿通拉着孩子走了。

“让你媳妇准备点简单的酒菜,我和你田大爷好久没有一起坐坐了。”陶渊明吩咐阿通。

“不忙,不忙,刚吃完早饭。”田父说。

“白瞪着眼坐?哈哈,端着杯子有话说吗。”

阿通媳妇很麻利地把下酒菜办好了,让阿通给公爹送来。

陶渊明说:“田大哥,家里没有什么可以招待您的美味佳肴,全是青菜和豆;有愧于您新酿的好酒啊。”

“很好很好,不是为了吃菜,是为品酒;要是光吃山珍海味了,也就喝不出酒味来了。”田父看看这素淡的下酒菜,再用鼻子轻轻地闻闻弥漫的酒香,嘴角上溢出了一丝笑。

“田大哥,您今天来好像不只是为了来送酒给我,还有什么喜事要告诉我吧?”

“也没什么大喜事,咱俩边喝边说。”田父举起了杯子,一口喝完了,“要说喜事吗,也有。今年的收成好,明年的吃穿费用就不愁了。先生今年的收成呢?”

“一般,我老了,阿通他们又不中用。”

“是啊,先生现在的境况,不如前几年了。”田父的酒劲上来了,话多起来。

“恐怕是要一年不如一年了!”陶渊明叹气。

“先生,您这人哪里都好,就是有一点儿——太倔!凭您的贤能怎么能住在这么矮小的茅檐下?看您的孙子,穿得还不如我那小孙子呢!我家祖辈都是草民,我的大儿子去年在浔阳郡谋了个官差;他大字不认识几个,跟您怎么比?可是现在我家就不用为吃穿而操心了。”田父越说越激动也容不得陶渊明插嘴了。

陶渊明对这种劝说听得多了,习以为常,也懒得辩解了;只是专心地喝酒。

“人家都说您是高尚的隐士,穿破烂的衣服,住低矮的茅屋,这高尚又有何用?入乡随俗,官场上大大小小那么多官员都能随波逐流,先生为什么不‘同流合污’呢?”

陶渊明不想让田父再父再说下去了:“很感激田大哥的劝解,也理解大哥的诚心;但是我的本性决定了,我不会委曲求全,随世沉浮。如果违背了的心志去做事,那不是更委屈了自己吗?我宁肯身子受屈也不能让心灵受屈,让自己的心灵受委屈那岂不是太糊涂了。

田大哥,我给您讲个故事,有两个朋友常住在一起:一个为官,一个为民。为民的经常独醉,为官的谨慎地出入官场滴酒不沾。两个人都嘲笑对方,醉的不理解醒的,醒的不理解醉的。

我看那醒的谨小慎微,唯唯诺诺,这样太愚蠢;那个随心所欲,狂放不羁,有酒则醉的反而聪明。要我说那个醉客到了晚上应该点上蜡烛继续喝!”

田父已经醉了,晕晕乎乎,舌头僵直说:“对,接着喝,应该点上蜡烛接着喝!”

陶渊明说:“田大哥,您喝吧,我要睡觉了。”说着倒下就睡了。

田父嘴里念念叨叨不知所云。

东篱菊花开了,灿烂的一片,五彩缤纷,簇拥堆雪的白菊,黄金挂甲的金菊,千姿百态的野菊……

陶渊明对菊花情有独钟。春天种菊,为菊花除草浇水;夏天为菊整枝,灭虫;秋天,结蕾含苞以后更呵护备至。

陶渊明爱菊不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愉悦而去观赏菊花,而是把菊花看作是知己与之交心。摘一朵带露 的菊花,酿一壶菊花酒——东篱之下,菊花丛中,席地而坐,饮一口菊花酒,嗅一嗅菊花香,菊花知人心,人知菊花意;还有什么忧愁烦恼?还有什么出仕与遁世?一切都做烟消云散。一杯又一杯,杯尽壶见底了。

炊烟渐上,夕阳落山,归鸟噪林。陶渊明仰躺在东窗下,嘬口长啸,清气廻肠,这才是真正的快意人生啊!

家中少酒,只有半壶了。这半壶酒,陶渊明提起来又放下,如此三番就是舍不得喝;不喝又觉得想。“算了,出去走走!”陶渊明决定出去散散步,走到柴门又折身返回屋内,提着这半壶酒出门了。

东篱的菊花已过盛期,陶渊明穿过东篱到了东园。经霜以后,园中百草已衰,只有亲手栽的青松经霜之后绿叶凝翠高杖卓然。陶渊明站在青松对面想:刚栽上小树苗的时候,杂草野蒿都欺负你,把你淹没了。

现在严霜折百草,却看出了你的铮铮风骨。如果把你栽植在树林里呢?没有谁会注目你,现在独自立在东园,谁见了也会觉得你奇特。你也是我的朋友啊,是朋友就请同饮一杯。说着陶渊明把半壶酒挂在松树枝上,离开几步,看看这半壶酒。“可惜啊,缺酒;要不真当与你同醉。”

“哈哈,陶先生,我俩可否同醉?”问话的是张老汉。

陶渊明朝张老汉笑笑说:“人想醉,可壶中无物啊!”

“先生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张老汉急匆匆地走了。

陶渊明说:“那我就在此恭候了。”

不一会儿张老汉回来了,而且后面还跟着五六个人。

“陶先生,我回去一说您在东园赏景品酒,大家就都来了。”张老汉指指身边的人说。

“是啊,先生儒雅之士,我们这些种田的粗人也跟先生学学。”跟从的人说。

“荣幸荣幸,谢谢各位。”陶渊明向众人道谢。

张老汉指挥众人把酒摆放好,四周放上铺草。大家都推陶渊明上首坐。

陶渊明说:“大家送酒给我喝,应该是大家坐尊位;其实要我说大家随便坐,都是要好邻居何必分什么长幼尊卑?随便些,这样喝酒也痛快,说话也随意,怎么样?”

“好,就这样,不拘束。”众人同意。

于是大家随便围成一个圈坐下。

众人开怀畅饮,尽情地说笑。说植桑养蚕,说春播夏耕,说秋收冬藏,谈寒霜之苦,论人生短长。或开怀大笑,或长吁短叹。说尽人生百味与世态炎凉。

尝尽了世间冷暖之后,更觉得人生有百惑难解。营营一生,艰苦经营,唯求富贵,怎么能得到富贵呢?众人把这个疑惑请教陶渊明。

此时的陶渊明已经醉了,语无伦次地说:“我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甚至我这个人现在有没有也不清楚了;哪里还知道什么富贵不富贵呢?忙忙碌碌地去追求富贵与名利,愚蠢愚蠢,杯中岁月好,酒中有真味啊!”

“是啊,陶先生放弃了县令而不做,回家种田,逍遥自在地喝酒……”

“酒中有真味,酒中有真味……”

“喝……”

醉了的已经倒下,坐着的继续喝。

陶渊明晃晃悠悠地站起来,离开东园,沿着小径来到东皋,登高四望迷迷糊糊,云烟朦胧。

陶渊明觉得心中压抑,不吐不快;于是他张开双臂敞开胸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腹部膨胀,然后握起拳头,收紧腹部,让气流从口中涌出,做一声长啸:“嗷——功名利禄安足贵,唯有酒中有真味!”

长啸一声,陶渊明觉得身体轻松了很多。

今年的新酒酿好了,陶渊明立马唤来两个童子帮着煮酒。酒炉上热气缭绕,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经不住酒香的诱惑,酒煮好赶紧吩咐童子抬来酒坛,准备好漉酒巾。陶渊明将酒下炉了,酒坛有了,却没有找到漉酒巾。童子说:“先生我家有漉酒巾,我回去拿吧?”

“不用了,那得等多久啊!有了。”

两个童子四处找漉酒巾,疑惑地看着陶渊明。

陶渊明把头上的葛巾摘下来,罩在酒坛上,吩咐二童子:“用手抓牢,开始漉酒。”

两个童子手拉紧葛巾的四个角,陶渊明用勺子舀着倒在葛巾上。酒糟被葛巾滤住,酒流到酒坛里。漉空酒后,倒掉酒糟。陶渊明把湿漉漉的葛巾一拧酒就流下来,舍不得浪费了;于是一仰脖子酒流到口里。“好酒,好酒。”咂嘴称叹。

两个童子看见先生的样子拍着手笑。

陶渊明把拧干的葛巾抖抖,将皱折伸开,又戴在头上。微风一吹葛巾上还散发着酒香。吸吸鼻子,酒香便进入肺腑。“好酒,好酒。”又是赞叹。

“哈哈,先生真是风流雅士啊!”陶渊明葛巾漉酒的事被这位前来拜访的朋友看到,这位朋友是浔阳郡的一位将军。将军好酒而且海量,千杯不醉,见陶渊明新酿的好酒自然乐得开怀;于是二人相坐对饮。一会儿陶渊明就醉了,把手一摆说:“我醉了,想睡觉,你自己喝吧,走的时候也别喊我了,别耽误我睡觉。”身子一歪直接睡着了。

将军也不说话,自斟自饮,看看坛中酒已经不多了,“算了,留给先生喝吧,下次再来我多带些上等好酒给先生。”起身走了。

同类推荐
  • 浴血蓝棒山

    浴血蓝棒山

    这是一件发生在黑龙江省宝清县一个真实的故事。1937年7月12日,牡丹江驻宁安三道河子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李文彬被抗联策反。李文彬杀死八名日本教官、缴了五十名督战队的枪械,率部(一百五十人连同家眷共计七八百人)起义加入抗联5军,改编为抗联5军警卫旅。之后,转战牡丹江、宝清,直至1938年3月18日小孤山激战,抗联牺牲12位烈士。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此山命名为“十二烈士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宝清县政府在“十二烈士山”上设立了标牌。1991年,修建了永久性纪念碑。1999年,“十二烈士山”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十二烈士山”已成为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秘林国的故事
  • 蒙古帝国族群的后裔们

    蒙古帝国族群的后裔们

    简述目前生活在中国境内及境外的蒙古族和蒙古涵化民族的前世今生历史。蒙古族为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
  • 昼夜生

    昼夜生

    生逢若水,昼夜不息,小女子身处乱世,谋成败,量得失,都言麻雀小,涅槃也可跃凤枝。
  • 南北朝传

    南北朝传

    自东汉末年以来,天下纷乱,群雄割据,四方扰攘,经过百余年的战争,晋武帝统一中国,天下归一。然而皇室政风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以至于黎民怨声载道,外敌窥视中原。八王之乱使晋室元气大伤,内迁诸戎趁机作乱。在长安失守后,士大夫们衣冠南渡,皇族成员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延续晋之国祚。中华大地上开始了新的战争,究竟是怎样的融合,鹿死谁手,拭目以待。
热门推荐
  • 大侠一炷香

    大侠一炷香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十米。。。无根骨,无福缘,年轻卧底穿越异世界成唯一废人。主角梦碎,却又有罕见归虚体魄护身,潜能激发,一炷香内,百毒无用,万法不侵!一品渡劫甘拜下风,农家村妇却可追他落跑整条街。。。漫漫人生路,且行且珍(无)惜(敌)
  • 风起剑落

    风起剑落

    时空门大开。启风穿越玄幻世界。妖兽横祸,他持有一剑。剑芒一闪,天下安定。简介无力,请移步正文。有女主有系统。
  • 罪于生

    罪于生

    我想活下去,作为普通人活下去,平凡就好,苟且就好。可世间想我消失,一刻不能耽搁地消失,坏掉就好,残忍就好。所以我只能逃,直到末路穷途,但是我不想逃,因为我没有不好……这里是灰星,宇宙中渺小至极的一粟;这里是灰星,银河外灰色笼罩的一点;我在灰星的青山森林,包围住整个城市的青山森林……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请不要推开那扇门

    请不要推开那扇门

    讲述了侦探王成身边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 穿越到山海经

    穿越到山海经

    这是一本记录真实的道家文化,改编成小说形式,传承中华文化,道家思想,道家密事,仙道密闻等。上古的文明,多彩的神话,神兽,仙兽,兽人,上古巫神,仙宫保卫战,空间外魔战,远古仙魔战斗等密闻。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末世Online

    末世Online

    阴魂不散的丧尸;无处不在的猛兽;为了生存不折手段的同学;末日来临之后,每一个人都站在了命运的三岔口;是引颈就戮还是绝地逆袭?身世迷离的孤儿徐一辰踏上一条饮血之路。
  • 零942314

    零942314

    书名《零》后面的乱码完全是因为同名太多了,突然出现在古老东方古国的少年,竟然在无神之国自称神明,他会和奴隶少女之间发生什么故事呢?“只有我能拯救你,也只有你能救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