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的五个儿子都已娶妻生子,陶渊明也年事已高,五个儿便各立家户,陶渊明就和小儿子阿通在一起。陶渊明最疼爱小儿子,阿通的媳妇也最贤惠,在五个亲家中陶渊明与小儿子的岳父家最投缘。
小儿媳妇是她的叔叔主动向陶家提亲的,陶家自然是很高兴这门亲事。她的叔就是陶渊明的好友,庞遵(字通之)。陶庞二人诗酒交往甚密,可为莫逆之交。
秋收结束了,这一年的收成一般。农闲无事,陶渊明酒喝得勤而且醉得多,有借酒浇愁的样子。
小儿媳妇开始想劝公爹少喝点,别伤身体;可是没效果,也就只好顺着公爹的意愿。陶渊明独饮时,醉;有人登门时,也醉;有知己好友来访,更醉。
江州刺史后军功曹颜延之,住在浔阳约一年的时光,期间与陶渊明交往甚为密切。颜延之敬佩陶渊明的人品和才学,陶渊明也喜欢颜延之耿直性格与诗才。二人互为知己随成忘年交。
颜延之把陶渊明当作是良师益友,颜延之隔三差五就来拜访陶渊明。陶渊明也是只要三日两头不见就会叨念这位青年知己。颜延之有时干脆搬来作邻居。二人饮酒往往是从早晨喝到晚上,醉了便睡,醒来再喝。
颜延之醉熏熏地说:“先生,我就不懂——古代隐士,都要隐姓埋名,藏匿山林江湖,不但远离闹市而且还要远离人群;但是,您却照样在尘世社会生活,照样交游,出入闹市结交仕宦……”
陶渊明醉了,头枕着东窗,把手放在那架无弦琴上。陶渊明每逢酒醉都会去抚弄这架无弦琴,他不精韵律也不会弹琴;但是,喜欢在这素琴上去欣赏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音乐,那神态同样很是陶醉。
现在他听到颜延之的问话,并没有抚琴,而是用手在素琴上敲打着节拍吟颂起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颜延之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先生,延之自愧不如啊,我没有先生的境界!”
“延年(颜延之的字),有人喜欢热闹,有人喜欢静默,本性决定的。治世良才不能避世,江湖山野多贫贱之士啊!其实我少年时,专心攻读《六经》,立志济世救民;只是性格刚直,才学疏浅。细细思量,官场这碗饭是吃不了的。”
“学生处世的性格跟先生很相似,直言快语,不懂察颜观色,常得罪人。”
“宦海沉浮,需见风使舵。”
陶渊明与颜延之酒逢知己,话也投机,无所不谈。
陶渊明为人自然纯朴,所以他有很多朋友,僧道、儒、吏无所不交;还有许多农民朋友,这些纯朴的农民怀着敬仰和依赖的心情与陶渊明交往。即使在分别很久他们也会时时想起他,并且一有机会便前去探望。
陶渊明移居南村时的邻居田父这天大清早就来看望陶渊明。他敲陶家的柴门时,陶渊明刚下床,听到是田父的声音,赶紧出去开门,慌忙中衣服都穿反了。
“田大哥,这么早啊!”陶渊明开门迎接田父。
田父提着酒壶站在门口:“陶先生,好久不见。”
“快,请进。田大哥,这么早您有什么要事?”陶渊明把田父请进院内。
“没有什么,酿了一壶好酒,自己喝没意思,就来找陶先生了。”
陶渊明喊阿通来见田父。
阿通手里还牵着刚会走路的儿子来给田大爷施礼。
陶渊明将孙子抱过来,跟孙子说:“快喊田爷爷。”
小孙子很乖地喊:“田爷爷。”
田父把小孙子抱过来亲了一口,整理整理小孙子破旧的衣衫。
陶渊明把孙子抱回来说:“跟你爹去吧。我要跟田爷爷说话。”说着在小孙子屁股上“狠狠”地拍了一巴掌。
阿通拉着孩子走了。
“让你媳妇准备点简单的酒菜,我和你田大爷好久没有一起坐坐了。”陶渊明吩咐阿通。
“不忙,不忙,刚吃完早饭。”田父说。
“白瞪着眼坐?哈哈,端着杯子有话说吗。”
阿通媳妇很麻利地把下酒菜办好了,让阿通给公爹送来。
陶渊明说:“田大哥,家里没有什么可以招待您的美味佳肴,全是青菜和豆;有愧于您新酿的好酒啊。”
“很好很好,不是为了吃菜,是为品酒;要是光吃山珍海味了,也就喝不出酒味来了。”田父看看这素淡的下酒菜,再用鼻子轻轻地闻闻弥漫的酒香,嘴角上溢出了一丝笑。
“田大哥,您今天来好像不只是为了来送酒给我,还有什么喜事要告诉我吧?”
“也没什么大喜事,咱俩边喝边说。”田父举起了杯子,一口喝完了,“要说喜事吗,也有。今年的收成好,明年的吃穿费用就不愁了。先生今年的收成呢?”
“一般,我老了,阿通他们又不中用。”
“是啊,先生现在的境况,不如前几年了。”田父的酒劲上来了,话多起来。
“恐怕是要一年不如一年了!”陶渊明叹气。
“先生,您这人哪里都好,就是有一点儿——太倔!凭您的贤能怎么能住在这么矮小的茅檐下?看您的孙子,穿得还不如我那小孙子呢!我家祖辈都是草民,我的大儿子去年在浔阳郡谋了个官差;他大字不认识几个,跟您怎么比?可是现在我家就不用为吃穿而操心了。”田父越说越激动也容不得陶渊明插嘴了。
陶渊明对这种劝说听得多了,习以为常,也懒得辩解了;只是专心地喝酒。
“人家都说您是高尚的隐士,穿破烂的衣服,住低矮的茅屋,这高尚又有何用?入乡随俗,官场上大大小小那么多官员都能随波逐流,先生为什么不‘同流合污’呢?”
陶渊明不想让田父再父再说下去了:“很感激田大哥的劝解,也理解大哥的诚心;但是我的本性决定了,我不会委曲求全,随世沉浮。如果违背了的心志去做事,那不是更委屈了自己吗?我宁肯身子受屈也不能让心灵受屈,让自己的心灵受委屈那岂不是太糊涂了。
田大哥,我给您讲个故事,有两个朋友常住在一起:一个为官,一个为民。为民的经常独醉,为官的谨慎地出入官场滴酒不沾。两个人都嘲笑对方,醉的不理解醒的,醒的不理解醉的。
我看那醒的谨小慎微,唯唯诺诺,这样太愚蠢;那个随心所欲,狂放不羁,有酒则醉的反而聪明。要我说那个醉客到了晚上应该点上蜡烛继续喝!”
田父已经醉了,晕晕乎乎,舌头僵直说:“对,接着喝,应该点上蜡烛接着喝!”
陶渊明说:“田大哥,您喝吧,我要睡觉了。”说着倒下就睡了。
田父嘴里念念叨叨不知所云。
东篱菊花开了,灿烂的一片,五彩缤纷,簇拥堆雪的白菊,黄金挂甲的金菊,千姿百态的野菊……
陶渊明对菊花情有独钟。春天种菊,为菊花除草浇水;夏天为菊整枝,灭虫;秋天,结蕾含苞以后更呵护备至。
陶渊明爱菊不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愉悦而去观赏菊花,而是把菊花看作是知己与之交心。摘一朵带露 的菊花,酿一壶菊花酒——东篱之下,菊花丛中,席地而坐,饮一口菊花酒,嗅一嗅菊花香,菊花知人心,人知菊花意;还有什么忧愁烦恼?还有什么出仕与遁世?一切都做烟消云散。一杯又一杯,杯尽壶见底了。
炊烟渐上,夕阳落山,归鸟噪林。陶渊明仰躺在东窗下,嘬口长啸,清气廻肠,这才是真正的快意人生啊!
家中少酒,只有半壶了。这半壶酒,陶渊明提起来又放下,如此三番就是舍不得喝;不喝又觉得想。“算了,出去走走!”陶渊明决定出去散散步,走到柴门又折身返回屋内,提着这半壶酒出门了。
东篱的菊花已过盛期,陶渊明穿过东篱到了东园。经霜以后,园中百草已衰,只有亲手栽的青松经霜之后绿叶凝翠高杖卓然。陶渊明站在青松对面想:刚栽上小树苗的时候,杂草野蒿都欺负你,把你淹没了。
现在严霜折百草,却看出了你的铮铮风骨。如果把你栽植在树林里呢?没有谁会注目你,现在独自立在东园,谁见了也会觉得你奇特。你也是我的朋友啊,是朋友就请同饮一杯。说着陶渊明把半壶酒挂在松树枝上,离开几步,看看这半壶酒。“可惜啊,缺酒;要不真当与你同醉。”
“哈哈,陶先生,我俩可否同醉?”问话的是张老汉。
陶渊明朝张老汉笑笑说:“人想醉,可壶中无物啊!”
“先生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张老汉急匆匆地走了。
陶渊明说:“那我就在此恭候了。”
不一会儿张老汉回来了,而且后面还跟着五六个人。
“陶先生,我回去一说您在东园赏景品酒,大家就都来了。”张老汉指指身边的人说。
“是啊,先生儒雅之士,我们这些种田的粗人也跟先生学学。”跟从的人说。
“荣幸荣幸,谢谢各位。”陶渊明向众人道谢。
张老汉指挥众人把酒摆放好,四周放上铺草。大家都推陶渊明上首坐。
陶渊明说:“大家送酒给我喝,应该是大家坐尊位;其实要我说大家随便坐,都是要好邻居何必分什么长幼尊卑?随便些,这样喝酒也痛快,说话也随意,怎么样?”
“好,就这样,不拘束。”众人同意。
于是大家随便围成一个圈坐下。
众人开怀畅饮,尽情地说笑。说植桑养蚕,说春播夏耕,说秋收冬藏,谈寒霜之苦,论人生短长。或开怀大笑,或长吁短叹。说尽人生百味与世态炎凉。
尝尽了世间冷暖之后,更觉得人生有百惑难解。营营一生,艰苦经营,唯求富贵,怎么能得到富贵呢?众人把这个疑惑请教陶渊明。
此时的陶渊明已经醉了,语无伦次地说:“我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甚至我这个人现在有没有也不清楚了;哪里还知道什么富贵不富贵呢?忙忙碌碌地去追求富贵与名利,愚蠢愚蠢,杯中岁月好,酒中有真味啊!”
“是啊,陶先生放弃了县令而不做,回家种田,逍遥自在地喝酒……”
“酒中有真味,酒中有真味……”
“喝……”
醉了的已经倒下,坐着的继续喝。
陶渊明晃晃悠悠地站起来,离开东园,沿着小径来到东皋,登高四望迷迷糊糊,云烟朦胧。
陶渊明觉得心中压抑,不吐不快;于是他张开双臂敞开胸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腹部膨胀,然后握起拳头,收紧腹部,让气流从口中涌出,做一声长啸:“嗷——功名利禄安足贵,唯有酒中有真味!”
长啸一声,陶渊明觉得身体轻松了很多。
今年的新酒酿好了,陶渊明立马唤来两个童子帮着煮酒。酒炉上热气缭绕,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经不住酒香的诱惑,酒煮好赶紧吩咐童子抬来酒坛,准备好漉酒巾。陶渊明将酒下炉了,酒坛有了,却没有找到漉酒巾。童子说:“先生我家有漉酒巾,我回去拿吧?”
“不用了,那得等多久啊!有了。”
两个童子四处找漉酒巾,疑惑地看着陶渊明。
陶渊明把头上的葛巾摘下来,罩在酒坛上,吩咐二童子:“用手抓牢,开始漉酒。”
两个童子手拉紧葛巾的四个角,陶渊明用勺子舀着倒在葛巾上。酒糟被葛巾滤住,酒流到酒坛里。漉空酒后,倒掉酒糟。陶渊明把湿漉漉的葛巾一拧酒就流下来,舍不得浪费了;于是一仰脖子酒流到口里。“好酒,好酒。”咂嘴称叹。
两个童子看见先生的样子拍着手笑。
陶渊明把拧干的葛巾抖抖,将皱折伸开,又戴在头上。微风一吹葛巾上还散发着酒香。吸吸鼻子,酒香便进入肺腑。“好酒,好酒。”又是赞叹。
“哈哈,先生真是风流雅士啊!”陶渊明葛巾漉酒的事被这位前来拜访的朋友看到,这位朋友是浔阳郡的一位将军。将军好酒而且海量,千杯不醉,见陶渊明新酿的好酒自然乐得开怀;于是二人相坐对饮。一会儿陶渊明就醉了,把手一摆说:“我醉了,想睡觉,你自己喝吧,走的时候也别喊我了,别耽误我睡觉。”身子一歪直接睡着了。
将军也不说话,自斟自饮,看看坛中酒已经不多了,“算了,留给先生喝吧,下次再来我多带些上等好酒给先生。”起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