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55200000085

第六章 南野开荒 西畴种田 (上)

天空晴朗,冬日的阳光格外温暖,这样的天气里,农夫喜欢到田里去走,至于是去做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只要到田里转一圈,回来心里就踏实,吃饭睡觉都舒服。

陶渊明在去西畴的路上,遇到了老邻居陶成。陶渊明称呼他三哥,三哥却称呼陶渊明为五柳先生。

“三哥早。”

“五柳先生早,应该称呼你陶县令,不习惯;还是老叫法,叫五柳先生吧。”

“三哥,现在已经不是陶县令了。”

“怎么?”

“做不来那县令,辞官为民,还是回家种田的好!”

陶成想了想,点点头:“生不逢时,生不逢时。回来也好,回来也好。酒娘家有个儿子昨天还为交不上私塾先生的修金哭闹呢。您回来孩子们读书就不用犯愁了。”

“三哥,我自己都一事无成……,恐怕误人子弟啊!”陶渊明说这话也并不全是谦虚的客套话,他真觉得自己缺乏在仕途上打拼的能力。

“先生这话过于谦虚了,教人子弟最重要的是道德文章,先生的道德文章哪一样也可以与古代圣贤相比啊!”

“无伯夷、叔齐之贤,更无管仲、乐毅之才,实在是羞言为人之师啊。”陶渊明说这话并不是在想拒绝教孩子读书,他是觉得自己的有官不做甘于耕田的做法不为他人接受。“也只能教些农家子弟认认字,读读书而已。名正言顺的开馆授徒那是万万不可以的。”

“就是,冬天农闲教三五个孩子识识字就行,也不图什么闻达显赫,光宗耀祖。”

“好,可以闲暇无事,就算领着孩子玩玩。”陶渊明就把这事应承下来。

陶先生弃官回乡,要办家塾的消息不胫而走,那些有学童的人家无比喜悦,尤其是那些因为贫穷而不能让孩子读书的人家,更是喜出望外。

陶先生教书不论穷富都可以入学,给先生的修金量力而行,一分不交先生也不会拒之门外。先生的道德文章闻名乡里,这样就连那些大户人家也争着把孩子送到陶先生这里来。

九间草屋腾出两间,简单地做一下整理,放上木桌方凳,挂上孔子像,就成了学堂。

开学这天一大早就有家长带着孩子来上学,有个孩子背着干柴来了。家长把修金或用财物代做束修的交给先生,然后学童向先生行拜师礼。轮到最后就是这个背干柴的孩子,其他家长都用奇特的目光看着这个孩子,再用疑惑的眼神瞧瞧先生。

陶渊明和蔼地招呼孩子:“来上学吗?”

“是,先生。”孩子怯生生地回答。

“大人来了吗?”

“没有。”

“大人怎么没来?”

“我娘不让我读书。”

“哦?”

“家里没有钱,交不起修金。”

“噢,……所以你就用干柴顶修金?”

“先生,我可以半天打柴,半天读书,先生家的柴火我就包了。”孩子怕先生不收,急得说话都有点结巴。

“喜欢读书吗?”

“喜欢。”

“为什么要读书?”

“不读书,不知礼!”

“啊!”陶渊明点点头,用赞许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个衣衫褴褛的孩子。“把干柴留下,很沉重的,就不要背回去了。明天再来学堂时让你家大人也来。”

“先生,你不要我?”孩子很紧张。

“要啊,怎么能不要?”

“谢谢先生,谢谢先生。”

孩子很机灵的磕头拜师。

“叫什么名字?”陶渊明亲切地问。

“我叫阿文。”

“噢,阿文、阿武,知道了。”陶渊明记起了三哥曾经说过酒娘的儿子喜欢读书而且很有天分,就是没有钱交修金。

同学们拜了先生后,又一起拜孔子,这就正式开学了。

先从《诗经》学起,先生读一句,学生就跟着读一句。朗朗读声从田园居里飘出来,在西畴,在南野的上空回荡。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阿文学得快,学完了诗以后,陶渊明又单独教他学《太史公书》(《史记》),陶渊明很喜欢读《太史公书》,因为自身的经历,每当读《太史公书》时都有很多感慨,于是就写下了《读史书九章》。

阿文见先生每每读书时都要掩卷长思,神情凝重,挥笔疾书,然后才能神情轻松如常。

“先生,您读书总是有所思?”阿文问先生。

“是的,读书如识人,先要识其面,然后要识其心,最后才能交其人。”

“先生是说,读书要深刻理解,有所心得?”

“不要死抠字眼儿,要看文章的精神实质,你拿去看看吧!”陶渊明把《读史书九章》递给阿文。

“谢谢先生。”阿文双手接过先生的文章。

放学时,阿文和同学们给先生鞠躬各自回家了。学堂里只有陶渊明的几个儿子,看看这几个孩子陶渊明本想以阿文为榜样再教育教育他们;但又一想,算了吧,批评得多了,他们已经有了逆反情绪了。可是心里有话又不能不说,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责子诗》: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正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人勤春来早,春天的脚步刚刚来到庐山脚下这片山野,西畴的水田仍然在静静地等着今年的春播。陶渊明想,天气已经暖和了,春播还需要一些时日,趁着空闲领家人到南野去开荒。

陶渊明早就看好了南野那片荒地了,于是他就准备好开荒的工具:锹、箕等。

这一天陶渊明和妻子起了个大早,妻子去准备早饭,陶渊明把晚上已经准备好的农具拿出来。也就在陶渊明起床的时候,就听到儿媳妇在喊着催阿舒起床。

“阿舒真是个懒汉,有他媳妇那样懂事就好了。”陶渊明说。

“都是你这做爹的教育不好。”妻子一听到陶渊明数落儿子的不是,就把责任推到陶渊明身上。

“顺其自然吧,顺其自然吧。”陶渊明一边说着一边穿衣下床。

儿媳妇走出房间和婆婆一起去做早饭。早饭准备好了,阿舒和阿宣他们也都懒洋洋地起来了,在父母的催促声中胡乱地洗洗脸,赶到厨房吃饭。

饭后,陶渊明带着几个大儿子去南野开荒,阿通留在家里跟娘一起准备午饭。阿通一听把自己留在家里,他不干了,闹着要去南野。

“让阿通弟弟跟着去吧。”嫂子给阿通讲情。

一听嫂子的话,阿通也不管爹答应不答应,挎着一个竹箕就跑了。

“要听话,不许乱跑!”陶渊明对着阿通的背影喊。

“知道了,爹,我一定听话。”阿通边跑边喊。

“慢点,等着我们一起走。”嫂子喊。

“好的,我等着你们。”听到嫂子的喊声阿通这才住下等着大人们。

南野是山脚下的一片荒草地,把杂草连根除掉,把乱石捡出来垒成墙防止水土流失,然后把土地整平了便是良田。开荒看似简单却是个力气活,可以说是九分汗水一分收获。

阿舒和阿宣哥儿俩力气比较大,负责搬石运土。阿通力气小但是腿脚轻快帮着往外运杂草,其他人负责翻土除草。阿通干得最卖力,大人铲除杂草阿通用竹箕往外运,不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

嫂子怕他累着,不停地提醒慢一点,阿通嘴里应着仍然一溜小跑地挎着竹箕运杂草。干着干着阿通脚步慢下来,嫂子过来接阿通手里的竹箕说:“看,累得满头大汗,歇会儿吧,擦擦汗水小心伤寒。”

“怎么样,草鸡了吧?说让你慢点还不听,干这么点儿活就熊蛋子了。”四哥阿端朝阿通做个鬼脸。

“谁草鸡了?你才熊蛋子呢!”阿通嘴上还是不服气。

“不草鸡接着干呀!”三哥阿雍激将阿通。

嫂子说:“不听你哥哥的,阿通弟才多大,干这么多活就很了不起了。爹,让五弟回家去拿水吧,出汗多了要口渴的。”

“好吧,阿通你小腿儿轻快回家拿水吧,快去快回。”陶渊明说。

“好的。”阿通高高兴兴地回家拿水去了。

陶渊明直起腰,拄着铁锹,看看阿通轻快奔跑的身影,心里叹道:“无忧无虑,童心可爱。”

阿通去的方向,有一个少年的身影急速走来,阿雍和阿端看清来人是阿文。阿文远远地喊:“先生,先生,开荒也不喊我一声。”

“阿文?……”陶渊明不知阿文来做什么。

“先生,俺娘让我给您去送酒。”

“送酒?”陶渊明问。

“是啊,俺娘说,等三月三文人聚会时您好喝的。”

“三月三还没到呢,你娘就是想得周到。”

“听师母讲您来南野开荒,所以我带着锹来了。”

“你在家里多帮你娘做活,她一个人很辛苦的。”

“先生,这几天我家没有什么事做,我家没有田地。”阿文说着已经抡起了铁锹,这孩子虽然年少,但是做农活很有架式。

“好学如颜回,好农耕如樊迟,孺子可教也。”陶渊明赞叹道。

“爹,您歇会儿吧。”阿舒媳妇说。

“好,都歇歇吧。”陶渊明也觉着累了。

“我们年轻,您先歇歇吧。”

“都歇歇,有的是时间干。”阿舒说。

于是大家都停下手里的活,到树下歇息。

陶渊明的妻子和阿通送来了午饭,大家都集在树下准备吃午饭。

“娘,没有给我爹带酒吗?”儿媳妇问。

“还能不带吗?不带酒你爹的饭能吃进去吗?”

儿媳妇盛上饭先端到陶渊明眼前:“爹,我再给您去拿酒。”

“你们先吃吧,上午太累了。吃完早点休息。”陶渊明接过饭放在眼前。

儿媳妇把酒递给陶渊明。

“你吃吧,我先躺会儿。”陶渊明斜倚着身子半躺着。

“老头子,这滋味比坐在县大堂上怎么样?”妻子奚落陶渊明说。

“身累不是累,心累才算累。”陶渊明倒是很自在。

“很舒服吗?很舒服躺着捶腰干什么?”妻子看见陶渊明在捶腰很心疼,接着抱怨说,“哪有你这样的读书人,有官不做喜欢种田!”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古代贤者避世之士,荷条丈人、长沮、桀溺,他们怀抱清高之志,隐于乡野山村,躬耕自食;我要做他们的弟子。”

妻子不再辩解。陶渊明自斟自饮,自得其乐。

阿文看见先生十分惬意,便问:“先生为什么做官不如耕田开心呢?做官衣食无忧,耕田常常衣食无着。”

“你看看林中的鸟儿,快乐不?它为什么快乐,自由;再想想笼中的鸟儿,虽然有人供给食物,也不用担心天敌的伤害,可是有哪只鸟儿喜欢呆在笼子里?没有自由啊!”

“先生是要保持一份天性?”阿文象个成人一样思考问题。

陶渊明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敲着酒杯轻声吟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午后,又加上陶渊明的妻子,人手又多了,劳动的效率也就更高了。

南野这片新垦的田地,陶渊明种了豆。新垦的土地旧草除了根新草又疯长起来,要经过几年的精心耕耘后才能成为良田。第一年播种,杂草比庄稼长得还要茂盛。除草就成就了首要任务。每当栖在桑树上的公鸡啼鸣时,陶渊明就带着家人去南野锄草。日落西天,村子里炊烟直上时才能收工回家。望着暮色中轮廓模糊的村庄,拖着沉重的脚步,犬吠声从深巷中传来,村里人家的窗户已经透着淡淡的烛光,月光把人影拉长后铺在两旁高草的狭道上。

邻居来告诉陶渊明,西畴的稻田好灌水了。

陶渊明又驾着一叶扁舟,飘飘悠悠到了西畴。

西畴是另一番景象,水稻长势喜人。阳光下的稻田,露珠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像是一方织锦上点缀着无数的珍珠。微风轻拂,绿油油的稻田如同碧波荡漾的湖水。稻穗刚刚秀出,嫩嫩的像襁褓中的婴儿般可爱,让人想亲吻一下。

溪水汩汩淙淙欢快地流进了稻田,陶渊明站在田埂上,欣赏着清水在滋润稻禾的情景,有母亲哺育婴儿的温馨,这使他沉浸在自由与幸福的快乐之中。

喝饱了水的稻田,阳光下泛着新绿。看看这绿,既不是浓得化不开的墨绿,也不是淡得经不起风吹的嫩绿;这是泛着油光的翠绿,这种绿让人心醉。陶渊明自语道:“稻穗初秀,翠色染人。清风送怀,洗尽胸中污秽,好畅快啊!”

夜幕降临,弯月东升。田野里一片静谧。月光与流水谱成了无比动人的旋律,这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是天籁之音。

扶着竹杖,伫立在月光下的田埂上,欣赏着大自然的杰作。陶渊明感到悦耳清心,自己的性情和心志都得到了净化的升华。心想,自己从小苦读圣贤书,而且也拜过德高望重的老师;可是又有谁能像流水给我这么多的教诲与启迪呢?

智者乐水,孔子每逢遇到水都有所悟,流水胜过我所有的老师!

春天轻轻地走了,夏天又悄然而至。这个夏天来得特别安详而宁静,等农夫把锄头挂起来以后,这才觉察到已是孟夏季节了。

看看南山,山下的村落和豆田染成了一幅浓墨山水,灌了水的稻田,稻禾在明镜似的水面上随风摇曳,像是跳跃的诗行。

细雨随着微风潜入山林、村落,把浓绿的草木滋润,于是这绿浓得如同要流下来似的。湿漉漉的空气包围着村落,村落也变得悠闲而慵散。

农舍里的炊烟扭着旋儿升起来,摇摆几下就被湿润的水气压下去,消失了。栖在桑树上的鸡把头藏在湿漉漉的翅膀下睡觉,黄狗蜷缩在窝里即使有陌生走过也懒得理睬。

男人们喝完酒以后,顺势一躺就打起了响亮的酣声。勤劳的女人做着手工活,好做饭了到菜园摘回菜来做饭。

村落边那个独立的农舍便是陶家的田园居。枝叶扶疏的桃李榆桑环绕着这个农家院落。与人和谐共处的是树上的群鸟,晴朗的天气,鸟儿们日出时欢噪而飞,日落而归。逢到雨天便躲在茂密的树叶下,像呆在家里的主人一样清闲。

同类推荐
  • 三国东吴传

    三国东吴传

    三国题材的小说都叫人写吐了,我想写点不一样的,现在的网文只会胡乱改编来刷流量,而我却不想如此,毕竟每个人都各有所爱。我相信真正懂三国的人会喜欢这部作品,茫茫之中能看到这部作品就是缘分。我翻阅了几乎所有关于这段历史的典籍,也亲身走访了很多地方,请教了诸多学者、当地居民等,为的就是丰富公元184年到280年的故事,使老本演义和三国志更加细致。可能本人才疏学浅,其中参杂错误,还请各位看官多多点评。
  • 天勺

    天勺

    该作品以孟氏祖孙五代人生轨迹为主线,以命运走向为载体,呈现出从公元1914年到2014年的百年形态与历史画卷。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 昼夜生

    昼夜生

    生逢若水,昼夜不息,小女子身处乱世,谋成败,量得失,都言麻雀小,涅槃也可跃凤枝。
  • 王爷与奴才

    王爷与奴才

    无了,我总认为作品最好直接看内容简介是不用写的,或者没有用的
  • 三国:开局我想见貂蝉

    三国:开局我想见貂蝉

    一个人从二十岁,一觉醒来变成了六十三岁,这大概没有人能接受吧?毕竟青春无价,多少钱也换不回逝去的青春啊。主角就是这样,睡了一觉,就穿越三国,变成了六十三岁的陶谦。年纪大点倒也没什么,穿越嘛,不是都有系统加成的吗?于是主角就喊了一声,还真有系统,只不过系统出来只说了一句话:“不好意思,系统锁定,请宿主十年后尝试唤醒。”主角心里一千个握草,还真是倒霉催的。没办法,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啊,好在陶谦是徐州牧,徐州六郡六十二州县都归他管,金钱、权利、美女都有,最主要手下有三万兵马,于是主角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一统天下。“谁说的六十三岁不能驰骋沙场?”“谁说的六十三岁对女人没兴趣?”“把貂蝉给我请进城来,我要看看她究竟有多美!”十年之后。主角:“系统快来!”系统:“恭喜宿主成功唤醒系统!”
热门推荐
  •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刘元穿越三国,本以为蛰居小酒馆,签到满三年,就能回到曾经的繁华盛世。没想到却被刘备发现,能够听到这位绝世高人的心声。“刘元兄弟!跟我走吧!”听过抬棺打仗的,没听过带着酒馆打仗的。不去!我要做咸鱼。“刘元兄弟!知道白玉美人糜贞嘛?我亲自为你撮合!”“什么?糜贞!”刘备名下的女人,我真的能得到嘛?那岂不是说,貂蝉,大乔,小乔,孙尚香……我是那贪色忘义的人嘛!我是那见到美女走不动道的人嘛!我是那……好吧我是!什么时候动身!
  • 网游之刀锋之影

    网游之刀锋之影

    瓦罗兰大陆上的巅峰刺客刀锋之影——泰隆,其肉身陨落在一次失败的刺杀行动中,他在瓦罗兰大陆上的传说就此终结同时,在地球上流行的一款全息网络游戏中,一个传说正在兴起刀下生,刀下死——那是一个属于刺客的传说游走于刀尖之上——那是一个属于泰隆的传说这个传说名叫——刀锋之影书友群已建,群名称为:网游之刀锋之影,群号是:547908134 热爱网游,支持作者的朋友请加群订阅的同学请加群,凭订阅截图可以领红包哦!
  • 穿越而来的女汉子

    穿越而来的女汉子

    她肆意洒脱放飞自我。他冰冷沉默夹缝里生存。一次相遇,她的跳脱让他耳目一新,她的笑声让他内心回暖。那就一起战斗吧,手起刀落快意恩仇,勾肩搭背把酒言欢。似兄弟似爱情的东西生根发芽!
  • 修真帝国

    修真帝国

    为什么盘古开天未死,出现在这个世界中?为何西王母不在瑶池,会出现在自己寝宫之中?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修真的尽头,无人可以成仙,北辰星能否打破牢笼?主角北辰星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这个修真世界,成为一个修仙世家的子弟。带着特殊而又神秘的使命,开始了自己的修真之路。争霸天下,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修真帝国!新书开始上传,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求鲜花!!!求收藏!!!拜谢!!!
  • 绝宠悍妃

    绝宠悍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顶级杀手,睿智狠辣,双手沾满鲜血,因厌倦杀人,苦心谋划,炸毁了整个基地,与所有人同归于尽!她是世代忠良的叶家大小姐,却为庶出,生性懦弱怕事,最爱的男人和自己的妹妹大婚当日,将她打死,抛尸乱葬岗……他们新婚之夜,她却失身于八皇子,一个人人都道是软弱没用的八皇子!一朝重生,软弱不再,她从此锋芒展露,狂妄无比,大放异彩!面对妹妹暗害,侧妃争斗,皇后迫害,她见招拆招,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从此人人闻风丧胆,避她三丈之远。
  • 快穿:狐仙老祖天天撕系统剧本

    快穿:狐仙老祖天天撕系统剧本

    狐仙老祖在渡劫时被自己的同门师妹陷害惨死,一朝重生逆袭归来,左手金手指呼风唤雨、右手金算盘颠倒乾坤还时不时掉个马,各个位面的反派大佬们齐齐膜拜。众人不解问其原因,她娇羞掩面:“还不是因为我娇养了他们,真是怪不好意思的。”众人更加不解,看着三千位面最牛大佬一把将她揽在怀里狂吻。甜齁了!“我们怪不好意思的好吗?打扰了二位。”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凡小二

    凡小二

    即使遇到再多的困难也要努力虽然人的命天注定 运气有时候会改变一生的幸福 善良总归是有好报的 人一定要善良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奇杰拉

    奇杰拉

    社会底层的挣扎、人间的罪恶,到底谁可以审判?
  • 开局被甩,我获得亿亿现金

    开局被甩,我获得亿亿现金

    深情的沈科被女友甩掉之后,意外开启了神豪系统。且看沈科如何走向走向世界巅峰,书写独属于他的完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