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盛世。此后大清王朝治下的中国快速的沦为西方世界的半殖民地直至全面殖民地。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大清王朝没向历史上的强汉盛唐那样实行开放政策,敞开胸怀和国门拥抱世界。反而实行的是禁锢思想、闭关锁国。结果使国家、民众对世界一无所知,科技和创新全无,全面落后于西方世界。
大清王朝准确地说是锁国,没有闭关。清王朝如果闭关就完全隔离在世界之外,和世界没有一点联系了。清王朝没有那么办。还是开了关。不过这个关只限于广州一地,广州有贸易十三行负责和外国进行贸易往来。其余地方没有开放。这也是后来林则徐禁烟为什么到广州的原因。
怎么个落后法?举几个例子说说:在政治上,当时欧罗巴州也就是欧洲的英吉利国——英国、法兰西国——法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特别是英国更早,在17实际中期,也就是中国的明、清交际之时就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当时还是大清朝皇上当家的封建制度,而且是封建社会末期的封建制度——高度集权的封建制度,几乎走向了反面的制度啊。这是政治制度方面。
军事方面。军事方面就更别提了,西方世界都用上了火器兵器,比如毛瑟枪、榴弹炮,到了枪炮时代。那大清朝呢?这个在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古老民族,此时还处于冷兵器时代呢,还是大刀、长矛、弓箭呢,虽有一些火炮也是黑火药弹砂的落后火炮,这样的火炮还是经由葡萄牙引进的,到了中国叫“红衣大炮”。可这种炮在引进时就被西方淘汰摈弃了。这样的炮和西方的榴弹炮没法子比。更为重要的是,西方由于摈弃了刀剑等冷兵器,使用枪炮等热武器,领先进入热武器时代,在军事上有了先进的军事作战理论和完备的军事训练方法,这才是最要命的。
再说思想文化方面,西方世界特别是法国发生了在资本主义世界都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涌现出来大批的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们著作丰富。他们的学说和理论对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深远。反观中国,由于当时的大清朝统治者的禁锢思想,除了在文学上有一部小说《红楼梦》以外,在哲学、思想等方面几无建树。
再说科学技术方面,西方世界在自然科学的数学方面、化学方面、物理学方面、电学方面、地质学方面、天文学方面等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立了完备的学科体系,使知识变成了科学。反观咱处在清朝的中国呢,别说建立学科体系成科学,连化学、物理都没听说过。你说这差距得有多大,就好比和孙猴子比翻跟斗——十万八千里都不止啊!
中国知识分子都干嘛去了?都在当时的朝廷的思想高压之下,大部分知识分子都在苦读四书五经和怎么写好八股文以期中举入仕,或者去搞没有什么用的理学和考据学去了,这个出不了事,丢不了性命哪。总之没干什么实际有用的事。
或许有人不明白清朝为什么要实行禁锢思想、对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保持高压呢?其实说白了就是要维护大清朝廷的统治。因为清朝的建立者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当年大清趁明朝的崇祯皇帝在北京的煤山上吊自杀,李自成进北京建立大顺政权,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镇守山海关的原属大明朝的将领吴三桂开关让清军进关和李自成打仗,结果进关的清军不但打败李自成,还来了个顺手牵羊,夺取了原属于大明朝的天下建立了统治华夏200多年的大清政权。当年清军进关时把家属等都算上才20来万,相对于动辄过亿的汉族和其他民族,满族是的的确确的少数民族。在夺取大明政权的过程中,虽然当时也顺应时势采用了一些受百姓欢迎的政策措施,但也有许多地方由于清王朝建立者是少数民族、当时被称为狄夷之族,而不被汉族上流知识分子认可,从而激烈的反抗清政权,致使清军在打天下时发生屠城。像史书记载“七日扬州、三屠嘉定”就是证明。这更激起好多上层知识分子的不满和反抗。明朝灭亡,大清朝廷建立,天下基本稳定后,明朝的知识分子好多也不合作,纷纷归隐山林、或著书立说、或继续从事秘密的反清活动。为了维护大清在思想领域的权威性和排他性、清初的几位皇帝屡兴文字狱,打击知识分子。向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诗句,清朝廷认为是知识分子有意讥讽朝廷,大逆不道,一个字“杀”。上个世纪有个电视剧叫《宰相刘罗锅》,里面就有文字狱的故事情节,当然了,那是艺术加工了的,不过也可从里面窥一斑而见全豹。所以大清朝廷才对知识分子采取高压政策。
最后说经济方面。
经济方面,大清王朝不能不说强大,据说当时大清王朝的GDP占世界总量的30%,还有说50%的,总之是很大。清王朝的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清王朝的对外贸易主要还是延续2000年的老三样丝绸、茶叶、瓷器。这三样在当时是处于垄断地位,世界上没有别的国家能够撼动中国的地位。就这三样物品,大清王朝就把世界上几近60%的金属白银集中到中国。
很吊诡,大清王朝的经济如此强大,怎么会落后?
如果世界都是一样的封建政治经济制度,清王朝当然不落后。西方世界、特别是英国已经领先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再后来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后来纷纷跟进,时代不同了,这些先后进入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最后都成了工业制造业强国。特别是美国,等到一战、二战后,美国成了世界工业制造国的执牛耳者,那也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基础。
清王朝通过传统的三大宗对外贸易物品,赚的银钱无数。贸易商人们也赚的盆满钵满。商人们赚来的这些天量银钱干嘛用呢?主要是用来他们的奢侈享受,也就是买地、盖房子、造园子。
那么大的大清王朝就没有一个想着扩大规模,发展生产,向资本主义发展吗?
即使有也办不到。
大清王朝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不许国民出国。即使有困苦民众因生活所迫侥幸出国,也只是到现在的东南亚,准确的说到现在的菲律宾、印尼等国。要说到欧洲的英国、法国等国去,估计是困难的。即使有去的,那些人还回来,他们说的话有人听,有人信吗?
广州贸易十三行的贸易商人们能冒清王朝的政策风险出国吗?肯定不会。
清王朝赚的银钱干吗去了?也用来享受去了。
清王朝的经济是自己自足的农业经济,英国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而且英国是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制造业国家,是机器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模式,工业对农业,清王朝能不落后吗?中国近代史从一定角度说就是被外国工业文明打击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
一句话总结,清王朝的落后实际上是思想上的落后。为什么这么说呢?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