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就到了公元277年。
在顺利的培植起杨家党之后,司马炎立刻做出了第二步计划,那就是为了让他的低能儿子继承皇位,把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都排除出中央。
我们在前面说过,在西晋刚刚建国的时候,司马炎打算把所有的皇族亲王都扔到地方上去,让他们自行选择官吏,用意就是镇守地方。可实际情况是,由于司马炎的宽容,绝大多数亲王们都集中居住在首都,根本不能对他们的封国造成什么实际影响,各个封国的机构设置,也远远没有齐备。根黑苗正的士族,都争着抢着去朝廷里做官,却把给亲王做属下当做一种耻辱,在亲王手下做属官的,几乎全是出身低微的人。除了几个担任都督(军区司令)的亲王,绝大多数亲王们,都在洛阳城里清谈、喝酒、搞女人,根本没有起到维护西晋王朝的作用,而且在司马攸还活着的情况下,这些人一旦在司马炎死后支持司马攸,还会起到一句屁话定江山的坏作用。
所以,司马炎下定了决心,要把所有的皇族、尤其是司马攸赶出洛阳,当然,为了维系人心,他不能亲自出面来扮演这个漠视皇族亲情的大恶人的角色,也不能一下子就暴露出赶走司马攸的意图,所以他需要自己的亲信,也就是支持司马衷即位的杨家党、荀勖、冯紞出头儿来做这件事,然后一点儿一点儿、深藏不露的培植自己的势力,最后完全压倒司马攸。
相对于杨家党来说,荀勖、冯紞支持司马衷当太子比较偶然,从他们能和贾充打成一片就可以看出,他们做人做事是以利益为基本点的,连当时作用非常重要的名声他们都可以不要。他们支持司马衷,也同样不是为了忠心,而是为了自保,他们非常清楚的知道,司马攸一向看不起他们这两个只会钻营的活宝,一旦嫉妒憎恨他们的司马攸当了皇帝,他们基本就是掉脑袋或者蹲监狱,而对于杨家党来说,他们的利益和太子司马衷是绑在一起的,司马炎这么扶植他们,就是为了让他们保住司马衷,司马衷倒台了,他们也就跟着完蛋了。为了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杨骏、荀勖这几个人联合在一起,在司马炎的幕后操纵下,开始绞尽脑汁想办法把司马攸排挤出中央。
最先出阵的是杨家党的重要成员杨珧。由于政治斗争越发紧迫,杨珧现在已经不再隐居,也不担心什么未来的忧患了,他积极的联络了一批人,正式向司马炎上书,请求把已故司空裴秀当初建立五等封建的思想真正贯彻下去,把所有居住在首都洛阳的亲王遣返回各自的封地。
中国的五等封建制度,其实是周武王当初分封诸侯的时候创立的,为了巩固自己的国家,他把大量土地划出来,分给一部分同姓亲族和功臣,让他们拱卫中央,形成大大小小的附庸国。这些被分封的人,一共分为五个的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等到后来春秋战国天下大乱,很多诸侯王都不鸟周天子,甚至连王爵都造出来了,直到秦朝统一六国,又重新搞了一个二十等爵制,把爵位分成了二十等,最高和第二高的爵位就是侯爵,分别是列侯和关内侯。笼统的说,列侯就是有封地(至少是名义封地)、有属官(至少是名义属官)的侯爵,关内侯就是只吃俸禄的侯爵。
西汉和东汉也延续了秦朝的二十等爵,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这些爵位的途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简单,爵位也就越来越不值钱,到了曹操时代,除了列侯、关内侯,其他那十八等爵位几乎快要被人们忘记了,曹操审时度势,干脆只保留了列侯、关内侯,然后又搞出了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侯等等既没有封地、也没有俸禄、只是为了封赏部下方便的挂名侯爵。曹魏帝国成立以后,正式废除了二十等爵,建立了新的爵位制度,在这个制度里,只有王、公、和各种侯爵,其中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只有俸禄,其他挂名侯爵,仍然是连俸禄也没有。
司马昭灭蜀以后,为了大肆收揽人心,创造更多的爵位,就按照裴秀的建议,开始以恢复周朝的五等爵位为借口,建立了新的爵位制度。爵位按照大小排名,依次是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关中侯、关外侯、其它杂七杂八的名号侯爵,通过这个排位大家就可以看出来了,这个时候所谓的侯爵,其实是很不一样的,有的高、有的很低,不是说侯爵就一定比伯爵高。西晋建立之后,除了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以外,其它的王全是皇族,公、侯、伯、子、男这些新创立的五等爵位,主要是给在西晋担任高官的士族,再往下的侯爷们,就是给一般士族、普通官员的了。
因为官爵太多太滥,根本不可能给每一个爵爷都搞一块儿封地,实际情况是,除了司马家族的王爷、侯爷们,还有外姓人里的郡公、县公、郡侯(特级侯爵),才有实际的封地,其他爵爷们都是没有封地的、甚至很多连俸禄也没有,爵位还是像以前一样的泛滥成灾。有的大臣就建议,干脆取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五等爵位,但是也有的大臣建议,真正实行五等爵位,让所有的爵爷们都有真正的封地,但是因为这两种建议都太难实行了,所以西晋的爵位制度就这么不伦不类的延续了下来。
杨珧重提裴秀的五等封建思想,可和裴秀的出发点完全不一样,是把亲王们都赶到地方上去,让这些人、尤其是司马攸没有在洛阳城逗留的理由,至于这些封国是不是足够强大,能不能起到护卫中央的作用,这倒不是最重要的。
杨珧的奏折是这么写的:“古时候分封诸侯,主要是为了保护王室,如今东吴帝国还没有被灭掉,各地地方官的责任都很重大。可是,现在镇守地方的亲王们,如果把精力放在镇守地,就没有精力管理他们的封地,这样搞得镇守地和封地都管不好,两边都不合适。另外,现在我们各个军区的司令,有的还是外姓人,应该再加派皇亲国去监督他们,但是现在大多数的亲王们都集中在首都,就失去了守卫的本意,不利于江山社稷的万年稳固。”
杨珧的话,理由饱满、充分,句句说到了司马炎的心坎里,司马炎非常满意,杨珧7月份写了奏章,只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司马炎就已经把成型的亲王遣返实施方案给拿出来了,从这一点上我们就能看出,司马炎遣返皇族其实是早有预谋,杨珧只不过充当了前台报幕的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