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天意难测
一、严控大内
曹操见了衣带诏,与众谋士商议,欲废却献帝,更择有德者立之。
程昱建议:曹操所以能威震四方,号令天下者,以奉汉家名号故也(大势未变,立身之本不可轻弃),今诸侯未平,遽行废立之事,必起兵端矣。
操乃止,只将董承等五人,并其全家老小,押送各门处斩。
曹操带剑入宫,来弑董贵妃。
贵妃乃董承之妹,已怀孕五月。
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容,帝大惊失色。
操提及破指修诏之事,帝不能答,操叱武士擒董妃至。
帝请求曹操看在董妃有五月身孕的份儿上,希望曹操可怜董妃。
操坚决不允,董妃泣乞全尸而死,操令取白练至面前。
帝泣对妃言:妃于九泉之下,勿怨朕躬(敢作敢当,大丈夫!不敢承担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言讫,泪下如雨,伏后亦大哭。
操怒,叱武士牵出,勒死于宫门之外。
操谕监宫官:今后但有外戚宗族,不奉曹操之旨,辄入宫门者,斩,守御不严,与同罪(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又拨心腹人三千充御林军,令曹洪统领,以为防察(所有成大事的人,皆多管齐下)。
二、求人不如求己
操对程昱言:今董承等虽诛,尚有马腾、刘备,亦在此数,不可不除(斩草除根 —— 除恶务尽)。
昱答:马腾屯军西凉,未可轻取,当以书慰劳,诱入京师,图之可也(欲擒故纵,请君入瓮)。刘备现在徐州,分布掎角之势,亦不可轻敌。况今袁绍屯兵官渡,常有图许都之心。操一旦东征,刘备势必求救于绍。绍乘虚来袭,何以当之?
操则认为备乃人杰也,今若不击,待备羽翼既成,急难图矣;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不足忧。
操又问郭嘉:操欲东征刘备,奈何有袁绍之忧?
嘉认为:绍性迟而多疑,绍谋士各相妒忌,不足忧也。刘备新整军兵,众心未服,曹操引兵东征,一战可定矣。
操大喜,言明:正合吾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曹操起大军下徐州,孙乾得知后先往下邳报知关公,随至小沛报知刘备。
刘备修书一封,遣孙乾至河北向袁绍求援。
乾先见田丰,丰即引孙乾入见绍,呈上书信。
袁绍因幼子患疥疮,命已垂绝,不关心他事(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丰建议:曹操东征刘刘备,许昌空虚,乘虚而入。
绍仍以幼子之事拒之(成大事者,岂能受困于儿女情长),遂决意不肯发兵,并对孙乾表明:如果刘备不如意,可来相投,绍自有相助之处。
田丰以杖击地,跌足长叹而出。
孙乾见绍不肯发兵,只得星夜回小沛见刘备,具说此事。
刘备大惊,张飞献计:乘曹兵初至,先去劫寨,可破曹操。
刘备从飞言,分兵劫寨。
三、“得人心”的伪君子
曹操引军往小沛来,正行间,狂风骤至,将一面牙旗吹折(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操由此得知今夜刘备必来劫寨,遂分兵九队,只留一队向前虚扎营寨,余众八面埋伏。
是夜,刘备在左,张飞在右,分兵两队进发,只留孙乾守小沛。
张飞知中计,急出寨外。
八处军马杀来,张飞左冲右突,前遮后当,所领军兵原是曹操手下旧军,见事势已急,尽皆投降去了(人都言,刘备最得人心!然大势面前,仍然反叛。公道不在人心,是非在乎实力,更为贴切)。
飞杀条血路突围而走,只有数十骑跟定,寻思无路,只得望芒砀山而去。
刘备引军劫寨,突围而走,夏侯渊从后赶来。
刘备回顾,止有三十余骑跟随,早望见小沛城中火起,只得弃了小沛,欲投徐州、下邳,又见曹军截住去路。
刘备遂望青州路而走,正逢李典拦住,刘备匹马落荒,望北而逃(每每遇大难,弃众而走,最得人心,奇哉!),李典掳将从骑去了。
刘备匹马投青州,谭素敬刘备,即便开门相迎,细问其故。
刘备言兵败,相投之意。
谭一面发书报袁绍;一面差本州人马护送刘备。
至平原界口,袁绍亲自引众出邺郡三十里迎接刘备。
刘备拜谢,绍忙答礼并表示:今幸得相见,大慰平生渴想之思。
刘备表示:久欲投于袁绍门下,奈机缘未遇,今为曹操所攻,妻子俱陷,想袁绍容纳四方之士,故不避羞惭,径来相投,望乞收录,誓当图报(先生存,后发展)。
绍大喜,相待甚厚,同居冀州。
四、欲收关羽
曹操当夜取了小沛,随即进兵攻徐州,糜竺、简雍守把不住,只得弃城而走,陈登献了徐州。
曹操大军入城,安民已毕,随唤众谋士议取下邳。
荀彧建议:速取关羽。
操素爱云长武艺人才,欲得之,以为己用,想令人说之使降。
郭嘉担心:云长义气深重,必不肯降,若使人说之,恐被羽害。
张辽主动请缨:辽与关公有一面之交,愿往说之。
程昱献计:使关羽进退无路,然后用文远说之,关羽必归曹操矣。
预知昱计若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五回 降汉 高光
一、降汉不降曹
程昱献计:差刘备手下投降之兵,入下邳,见关公,只说是逃回的,伏于城中为内应;引关公出战,诈败佯输,诱入他处,以精兵截羽归路,然后说之可也(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好汉难敌四手)。
操听昱谋,依计而行。
夏侯惇为先锋,领兵搦战,关公不出,惇即使人于城下辱骂(激将之法,诱敌之良策)。
关公大怒,引人马出城,与夏侯惇交战,惇诈败,关公约赶二十里,恐下邳有失,提兵便回。
两队军截住去路,关公夺路而走,两边伏兵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
关公不得过,战至日晚,无路可归,只得到一座土山(居高临下,攻守皆宜),引兵屯于山头,权且少歇。
曹兵团团将土山围住,关公于山上遥望下邳城中火光冲天。
那诈降兵卒偷开城门,曹操自提大军杀入城中,只教举火以惑关公之心。
关公见下邳火起,连夜几番冲下山来,皆被乱箭射回,捱到天晓,再欲整顿下山冲突,张辽来见。
张辽弃刀下马,与关公叙礼毕,坐于山顶。
张辽言明关公若死有三罪:刘备与关羽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备方败,而羽即战死,倘备复出,欲求羽相助,而不可复得,岂不负当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刘备以家眷付托于羽,羽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赖,负却备依托之重。其罪二也。羽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共备匡扶汉室,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其罪三也(遇事要多角度考量,要懂得换位思考,要将心比心,体会对方的感触。做人,要有高度,要有宽度,要大度,路才会宽)。
关公沉吟后向张辽问主意,辽分析:今四面皆操兵,关公若不降,则必死;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操;却打听刘备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羽宜详之(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绳之以法)。
关公提出三项约定,若曹操能从,羽即当卸甲;如曹操不允,羽宁受三罪而死。
关公言明三项约定:一者,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张辽应诺,回见曹操(擅自做主,职场大忌也),先说降汉不降曹之事。
操认为:操为汉相,汉即操,此可从之(做事要头脑清醒,不为假象所惑 )。
辽又讲第二项约定:二夫人欲请皇叔俸给,并上下人等不许到门。
操认为:于皇叔俸内,更加倍与之,至于严禁内外,乃是家法,也可以答应(不以小利害大利,不以小局害大局)。
辽又讲第三项约定:但知刘备信息,虽远必往。
操摇首,不愿同意。
辽认为:刘备待云长不过恩厚耳,曹操更施厚恩以结羽心,何忧云长之不服也?(礼义成君子,君子未必须礼义,名利治小人,小人不可无名利)
操听从张辽之言,愿从关羽三项约定。
张辽再往山上回报关公,关公请曹操退军,容羽入城见二嫂,告知其事,然后投降。
张辽再回,以此言报曹操,操即传令,退军。
荀彧恐关公有诈,操相信云长必不失信,遂引军退。
关公引兵入下邳,见人民安妥不动,径到府中来见二嫂,甘、糜二夫人听得关公到来,急出迎之。
关公将无奈投降曹操之事的来龙去脉详说于二嫂,特来请示嫂嫂的主意(上闻下达, 淡泊明志)。
二夫人只是担心:日后曹操不容关公去寻皇叔。
关公表示自有主张,二夫人也便不说什么了,关公辞退,遂引数十骑来见曹操。
操自出辕门相接,关公下马入拜,操慌忙答礼。
操设宴相待,次日班师还许昌。
关公收拾车仗,请二嫂上车,亲自护车而行,操欲乱羽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
关公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人须有志气、和气与浩然之气。志气为中,和气为表,内圣而外王)。
操见关公如此,愈加敬服,既到许昌,操拨一府与关公居住。
关公分一宅为两院,内门拨老军十人把守,关公自居外宅。
二、“美髯公”的由来
操引关公朝见献帝,帝命为偏将军。
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款待关羽,关羽将所送金银和美女均送予嫂嫂。
操闻之,又叹服关公不已。
操见关公所穿绿锦战袍已旧,即度羽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关公受之,穿于衣底,仍用旧袍罩之。
操笑问关羽如此穿衣之故,关公言明:旧袍乃刘备所赐,羽穿之如见备面,不敢以曹操之新赐而忘备之旧赐,故穿于上(我有我的骄傲和坚持,不需要为他人忍气吞声妥协退让)。
操口虽称羡,心实不悦。
操见关公有泪容,问其故,关公言明:二嫂思兄痛哭,不由羽心不悲。
操笑而宽解之,频以酒相劝。
关公醉,自绰其髯,操问云长髯有数乎?
关公实言:约数百根,每秋月约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纱囊裹之,恐其断也。
操以纱锦作囊,与关公护髯。
早朝见帝,帝见关公一纱锦囊垂于胸次,帝问之。
关公对答:羽髯颇长,曹操赐囊贮之。
帝令当殿披拂,过于羽腹,帝赞:真美髯公也!
因此人皆呼为“美髯公”(名人说的话叫名言;普通人说的话,无论多么有道理都是废话)。
三、宝马配英雄
曹操将吕布所骑赤兔马并鞍辔送与关公,关公再拜称谢。
操不解:操累送美女金帛,公未尝下拜;今操赠马,乃喜而再拜:何贱人而贵畜耶?
关公解释:羽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备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操愕然而悔。
操问张辽:操待云长不薄,而云长常怀去心,何也?
辽往见关公,辽问关公:关公在曹操处,不曾落后?
关公表示:深感曹操厚意,心念刘备,未尝去怀。
辽不解:刘备待关公,未必过于曹操,关公何故只怀去志?
关公解释:羽固知操待关公甚厚,奈羽受刘备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必立效以报曹公,然后去耳。
辽问关公:倘刘备已弃世,关公何所归乎?关公表示:愿从于地下。
辽知公终不可留,乃告退,回见曹操,具以实告。
操感叹关公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
荀彧宽慰:关公言立功方去,若不教关公立功,未必便去。
操然之。
四、不听良言
袁绍欲进兵赴许都,便商议破曹之策。
田丰劝谏:前操攻徐州,许都空虚,不及此时进兵;今徐州已破,操兵方锐,未可轻敌。不如以久持之,待操有隙而后可动也。
绍因问刘备的意见,刘备却表示:袁绍若不讨之,恐失大义于天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无道理)。
绍遂欲兴兵,田丰又谏。
绍怒,田丰顿首言明:若不听臣良言,出师不利。
绍大怒,欲斩之,刘备力劝,乃囚于狱中。
沮授见田丰下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乃会授宗族,尽散家财,与之诀,众皆下泪送之。
绍遣大将颜良作先锋,进攻白马,沮授劝谏:颜良性狭,虽骁勇,不可独任。
绍不听,大军进发至黎阳,东郡太守刘延告急许昌。
曹操急议兴兵抵敌,关公闻知,遂见操请求参战。
操婉拒,关公乃退。
五、关公再现高光
操引兵分三队而行,先提五万军亲临白马,靠土山扎住,见颜良前部精兵十万,排成阵势,操骇然,令吕布旧将宋宪出战颜良。
宋宪领诺,战不三合,颜良斩宋宪于阵前,魏续想为宋宪报仇,操许之。
交马一合,颜良劈魏续于马下,徐晃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
诸将栗然,曹操收军,良亦引军退去。
程昱向曹操举荐关羽来战颜良,操恐关羽立了功便去。
昱分析:刘备若在,必投袁绍,今若使云长破袁绍之兵,绍必疑刘备而杀之矣,备既死,云长又安往乎?
操大喜,遂差人去请关公。
关公即入辞二嫂,二嫂希望关羽今此去,可打听皇叔消息。
关公领诺而出,直至白马来见曹操。
操讲明情况,关公请求观之,操置酒相待,忽报颜良搦战。
操引关公上土山观看,操与关公坐,诸将环立。
曹操对关公大赞河北人马,关公认为其如土鸡瓦犬耳!
操又指认颜良给关公看,关公举目一望,认为颜良,如插标
卖首耳!
操劝关公不可轻视,关公起身许诺:去万军中取颜良首级,来献曹操。
张辽提醒: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关公睁眼,果要杀人),蚕眉直竖,直冲彼阵。
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
颜良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传言:关羽与颜良的武艺本身不一定相差甚远,只不过关羽的马快,颜良没来得及反应,所以才会被关羽一招了结!),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青龙偃月刀,据说宋朝才有之物。此处“刺”更应是槊、矛之类的冷兵器,刀用斩、砍、劈,方为合适)。
关羽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
曹军乘势攻击,死者不可胜数,马匹器械,抢夺极多。
关公纵马上山,众将尽皆称贺。
关公献首级于操前,操大加赞赏!
关公谦虚: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操大惊,告知众人: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好脑子不如烂笔头)。
颜良败军奔回,半路迎见袁绍,报说被赤面长须使大刀一勇将,匹马入阵,斩颜良
而去,因此大败。
绍惊问:此人是谁?沮授指出:此必是刘刘备之弟关云长也。
绍大怒,唤刀斧手推出刘备斩之(生死大事,岂可只听一面之词)。
预知刘备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