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400000004

第四章

§§17.开卷有益

这个成语来源于《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宋初,宋太宗赵光义命令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

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这部书在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故定名为《太平总类》。宋太宗给自己规定每天至少要看两到三卷,一年内要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

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

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过于繁忙有所耽搁,他也会抽空补读,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的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

简 评

开卷则有益。读书时一生的事业。宋朝皇帝尚且如此,普通人该怎么做不言而喻。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毕竟有限,有些要借鉴其他人的经验,读各种不同的书,随着知识面的扩大,见识广博,人就会变化,世界观、价值观也会变化。强迫自己读书,坚持不下来的时候,想想这个故事,相信“开卷有益”。

§§18.南岐之见

南岐位于四川省一个山谷里。由于交通不便,这里消息也闭塞,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近乎封闭生活,对外界的认知非常少。

由于水质不好,凡是吃南岐水的人久而久之都要患一种颈瘤病,就是人颈项上都长出很大的肿瘤,脖子显得很粗。所不同的就是年长的人长得大一点,年轻的人长得小一点而已。

长年厮守在同一个山沟里,彼此又都患同一种病,习惯成自然,因此,彼此间粗脖也就见怪不怪,他们都认为人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有一天,很偶然地来了一个外地人,这之前几乎没有人来过南岐。结果,他一进寨子,便被人们围了起来,南岐人感到好奇,他们看惯了粗脖子的人,来了一个脖子不粗的人把他们吓住了。他们惊异地打量着这个外地人的脖子,半晌说不出话来,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后来一位妇女嗤笑着说:“他的脖子,有多瘦!真难看,太难看了。”她这一说,其他人也开始指指点点,嘲笑着这个外地人。

外地人无端受到嘲笑,感到纳闷,他知道南岐人都患了颈瘤病。于是,他耐心地对南岐人说:“你们不要笑了,该笑的是你们自己。你们脖子上的大包不是天生的,是一种病,叫做颈瘤病!”

“什么?”南岐人听他这么一说,笑得更起劲了,“病?我们的脖子粗是病?难道病是人人都有的吗?”有的南岐人有了怒意。

“是的,确实是病,我怎么会骗你们呢?正常人的脖子是不会这么粗的,就像我的脖子。”外地人摸着自己的脖颈耐心地解释着。

“你才不正常呢。”一个南岐人终于忍不住了。他说:“你看看,你看看。”边说边把身边的人一个一个往外地人眼前拉,“这都是粗脖,没有一个像你那样细脖的,就连孩子也不例外。”说着又把一个长颈瘤的小孩拉到前面。“你说,到底是谁不正常呢,是你一个人,还是我们大家!”这个南岐人说得慷慨激昂,似乎有理有据。“只有你脖子细,有毛病的是你!”周围的人都随声附和。外地人哭笑不得,只得再一次地说:“相信我。你们确实是患了颈瘤病。你们不去查找患病的原因,寻找良药加以治疗,反而认为我脖子细,这太可笑了。”南岐人看这个外地人气急交加的样子,更加来了情绪,嘲笑、议论得更来劲了。

一个妇女对外地人说,“我们乡里的人不论男女老少,个个都是这样的。我们祖祖辈辈也都是这样的人,从来没人说过我们不正常,更没有人说过我们得什么病。你不仅说我们有病,还要我们去摘掉瘤,太莫名其妙了。”其他人也随声附和。

看着这些南岐人,这个外地人怎么解释也没用,无可奈何只得悻悻地离开这个地方。

简 评

不要因为大多数人怎样你就觉得应该怎样。有时候大多数不一定是正确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南岐人的悲剧在于他们的封闭,封闭的环境只能产生狭隘的认识导致认识上的局限性。敞开视野,放眼四方,增加自己的见识。学习也不能局限于一隅,要广泛涉猎,多方面了解。

§§19.识鹅断案

明万历年间,钱若赓任临江府的知府。他精明干练,勤于公务,很有政绩,远近闻名。

一次一个乡下人到城里办事,顺便在乡下拎了一只鹅准备在城里卖掉。他进城后,就把鹅寄放到一家旅馆里,并同店主说好,待他办完事,回来取鹅。店主满口应承,这乡下人就放心地去办事了。可是,等他来到这家旅馆讨鹅时,那店主却变了脸,并一口咬定这乡下人没在这寄放什么鹅。乡下人一听急了,看到院里正有四只鹅在悠闲踱步,他仔细看了看,就指着一只鹅说:“你怎么能抵赖呢?这只鹅就是我的呀。”店主却耍赖说:“我养了一群鹅,凭什么说这是你的鹅。”说着,把乡下人赶出了门。乡下人很气愤,又不甘心白白地让店主把鹅抢去,就大声同店主讲理,可是,他人老实嘴又笨,确实也没有什么证据能证明鹅是自己的。乡下人越想越气,无可奈何,就去郡府门前击鼓告状。

钱若赓完乡下人的叙述,又看乡下人老实敦厚、又急又气的样子,心里开始琢磨审理这件案子的方法。

他就下令把那店主和四只鹅一起带来。然后把鹅分别关在四个地方,每个地方给鹅配一张纸,一支毛笔,一方砚台,见大家很奇怪,便说,这是让鹅自己找主人。这一来,大家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让鹅识主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城里的老百姓,都十分惊奇,觉得这可是件新鲜事,就连差役在内,对知府钱若赓独特的审案方式,也觉得不可理解。一时间,人们都涌向衙门看热闹,议论纷纷。

钱若赓不动声色,,布置完以后,就退堂用餐去了。

人们都怀疑这鹅案能否断出来。乡下人更显得焦急难耐,他也怕这方法是唬骗自己的,而店主则暗暗窃喜,他想,鹅怎么能自己招供呢,看你这场戏怎么收场,这乡下人的肥鹅我是要定了。看着坐立不安的乡下人,他不由得得意地笑了。

过了一会,钱若赓派人传问:“鹅招供了没有?”差役强忍住笑说:“没有,大人,没有一只鹅招供。”大家一听,哄堂大笑,只有钱若赓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仍是不动声色。

稍后钱若赓走出内室,亲自下堂察看鹅的状况。他观察之后微笑着说:“它们已经招了。”见大家惊异,他伸手指向一只鹅,肯定地说:“这就是乡下人的鹅。”

大家很是疑惑,那个店主心理开始心虚起来,他暗自嘀咕钱若赓怎么会分辨出自己的鹅和乡下人的鹅呢。见大家迷惑不解,钱若赓慢条斯理地说:“我并不认识乡下人的鹅,但是,我知道,乡下的鹅吃什么,城里的鹅又吃什么。乡间的鹅大多吃野草,而城里的鹅大多喂谷子。吃野草的鹅拉出的粪便,颜色发青,而吃谷子的鹅拉出的粪便,颜色发黄,若确定鹅的主人,无须问人,只看鹅粪便知。”他这么一说,人们恍然大悟,一致称赞他的机敏。

店主不得磕头认错,承认自己拿了乡下人的鹅。

简 评

断案也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平时的常识善于运用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钱若赓是个富有生活经验的官吏,他能从鹅的生活环境和食物上确定鹅之归属,这是他深入生活,细心观察研究生活的结果,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再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就会行动自由,使人变得聪明,处理问题公正。

§§20.一箱破砚

古时候有一个年轻人,他从小酷爱书法,所以整天埋头练字,他崇拜很多著名的书法家,被他们精湛的技艺所折服,经常在他们的作品前欣赏,流连忘返,后来他决定拜一位书法家为师,一个书法家见这个青年言辞恳切,且又聪慧过人,勤奋肯学,就同意收他为徒。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青年人学习了几年,便感到自己已掌握了书法精髓,认为自己书法技艺大有长进,,因此不再像原来开始求学时虚心认真,他觉得老师的教授越来越平淡,没有可学的东西。老师看透了他的心思,于是提醒他还应该继续努力深造。青年认定了自己已精通书法,没有必要再呆在这里当学徒。当他提出想离开老师,出去闯荡时,他的老师也并没有感觉到奇怪,劝说之后,见青年人去意已决,只能让他随自己心愿离去。在他要走的时候,老师交给他一个贴着封条的小箱子,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要离开这里了,我没有什么好送给你的,你就把这个小箱子带走吧,你以后会用得着的。”说完老师回去继续练字。

青年人一心只想离开,接过箱子,便辞别老师,踏上了归途。一路上,他心情好极了,想到自己的前途禁不住哼起了小曲,就这样,走了一段路以后,感到肩上这箱子越来越重,他心里开始嘀咕起来:“这箱子这么沉,里面装了什么宝贝?干脆打开看看。”好奇心驱使他停下脚步,把箱子取下来,。他发现,箱子的封条贴得很松,于是他轻轻把封条撕开,撬起箱盖。待他睁大眼睛往箱里看时,不禁目瞪口呆。原来箱里装的不是什么宝贝,而是满满一箱旧砚台!

青年人满肚子不高兴,老师送给我这些不中用的旧砚台有什么用呢?但细一想,老师学富五车,留一箱看起来无用的砚台,一定自有他的道理,于是他便细细观察面前这箱“宝贝”。箱子里一共有几十块砚台,他一块块地翻弄,突然发现,所有的砚台中间,都被磨出了一个大窟窿,非常显眼。他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满满一箱旧砚台都是老师一生勤练不辍的产物!

年轻人此时心绪翻腾,出神地盯着那一块块磨穿的石砚,不禁回忆起平时老师那一丝不苟练功的情景,他默默地盖上箱盖,庄重地把箱子重新放到肩头,然后回转身,朝他来时的路走去。

书法家送走了自己的学生后,便呆坐在椅子上出神,他知道,学生的书法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他想用这一箱旧砚台来教育年轻人,他相信,他的学生会理解这一番苦心。“咚咚咚”脚步声近了,接着,熟悉的身影映入他的眼帘,他一阵欣喜,“终于回来了”,他和学生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从此,青年依旧虚心地向书法家学艺,并不断把老师教给的知识,融进自己的书法作品中去。终于一代书法大家。

简 评

知一二便得意非常,知三四便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是者处处见,却个个不招人喜欢。真才实学是靠辛苦努力岁岁年年磨练出来的。没有哪一个书法家时天成,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浅尝辄止,终难成大器。

同类推荐
  • 颜氏家训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张宝瑞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金蔷薇文化沙龙主席。1952年8月23日出生,13岁开始文学创作;文革期间创作了《梅花党》《一只绣花鞋》《落花梦》《13号凶宅》《叶飞三下江南》《绿色尸体》等手抄本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当代悬疑小说开山鼻祖”。长篇小说《走投无路》是作者根据2004年一个亲身经历的恐怖故事创作的。
  • 不能被错过的爱

    不能被错过的爱

    不能被错过的爱 楠木嘉
  • 去明朝看风景

    去明朝看风景

    本书作者是在文化界享有盛誉的知名历史小说作家,擅长文字表达,行文常常简洁而到位。近年来在明史领域颇下工夫,对明朝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角度独特的剖析。本部书稿是作者自2006年以来所写的十八篇明朝历史随笔的集结,表达了作者的历史观,即一个朝代,凡君子在政坛上占据主导地位,则政治清明,国泰民安;若小人当政,则国衰民弱,生灵涂炭。作者认为明朝后期政治之所以衰败乃至亡国,就是因为朝廷中君子见离,小人多如过江之鲫之故。
  • 精彩小说5

    精彩小说5

    本书选取《鬼谷子》与《人物志》名言片段,进行白话翻译,选取历史故事加以诠释佐证,以便更好的理解先贤圣人的智慧。《鬼谷子》又名《捭阖策》,理论非常详细俱体,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是研究社会政治斗争谋略权术的书,可以称得上治人的兵法书。《人物志》则是一部系统品鉴人物才性的纵横家著作,也是一部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三国魏刘邵所作,南北朝时西凉刘炳曾为之作注,本书参考刘炳的注解,但是不选取作为内容。书中讲述的识鉴人才之术、量能用人之方及对人性的剖析。
热门推荐
  • 有了第二次机会的她

    有了第二次机会的她

    开局即死,他们之间还有无故事?
  • 异世魔王传

    异世魔王传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露出了震撼的表情。巫马信月竟然能够单凭着肉身之力,便抵挡住了这么多黑袍人的攻击,而且还将对方全部打趴在地上,简直太恐怖了!
  • 我在春天等你

    我在春天等你

    这是一场事业的博弈:输了全部,却赢了你。这是一个怀旧的爱情故事:再次翻开尘封的回忆,才发觉,原来曾有个人爱她绵远深厚。这是一次心灵归宿的徘徊:是对现实的屈从,还是遵循情感的指引?(《哪一种爱不疼》纸书版《你是我最美的相遇》七月火热上市,各大书店、网站有售!内有华丽番外《夏主播的“大绯闻”》)(《春天》群:2-3-2-1-6-6-0-0-2,敲门暗号:春暖花开。)
  • 穿越之极品书院

    穿越之极品书院

    仲夏,墨红色的天空,像极了一位嗜血的魔头在咆哮着,企图吞噬一切,伴随着雷电闪耀,只见一个失魂落魄的男子,在街边缓缓显形,像行将就木的老年人,撑着拐杖指着天空大喊,表示对命运的不满。 “轰!轰!轰”突然间一道灯光闪下来!What?华朝?What?上学?What?我娘子也要上学?What?我还是学院夫子?……
  • 星际屠龙战士

    星际屠龙战士

    宇宙时代的工程兵青山,在一场意外事故中,飞船坠毁,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这里有的只是暴虐强大的恐怖异型!斗气极致的巅峰强者!残酷无比的生存厮杀!为了活下去,青山只好奋起抗争,在生物电脑蓝月的帮助下,凭借手中轩辕大剑,和华夏武学轩辕七绝,挣扎求存,历经磨难百战余生之际,最终博采众家之长剑术大成,斩魔屠龙!成为一代战神
  • 恶魔快递

    恶魔快递

    末世小说,美女会有的,外挂会有的,丧尸会有的,魔兽会有的,末世前到末世后,一切都会有的。新书在纵横,《使徒佣兵》欢迎捧场……
  • 太极天尊

    太极天尊

    这里不是净土,这里有阴谋,有厮杀,有热血,当然还有亲情。一个少年,背负血海深仇!在报仇途中却发现这世界居然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食天地灵气,他们御剑飞行,他们缩地成寸,翻云覆雨无所不能,他们叫做修真者!且看这少年怎般在这神奇世界崛起!(作者保证每天一更,不定期爆发,咳咳,不定期哈!喜欢的可以收藏,可以签到啥的)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繁华深处少年归

    繁华深处少年归

    一部人性与欲望的斗争,一部商业奇才的成长奋斗史。
  • 末世!

    末世!

    沈舟本是一名XX中初二学生,却一觉醒来世界末日,丧尸成群,就连父母也一同被感染为丧尸,让这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拯救世界!!让我一个初中生去拯救,你再逗我玩呢?”……【这是一个P话编不出来的作者,作者本人也挺震撼的,但谁让作者有那大病,凑合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