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400000003

第三章

§§11. 讳疾忌医

战国时候有个名医叫扁鹊。

有一次,扁鹊去见蔡桓侯,临走时,他看出蔡桓侯生了病,就对蔡桓侯说:“您已经患病,只是病在表皮,只要及时治疗,很快就能好。”桓侯不相信自己有病,听了这话还很不高兴。

几天后,扁鹊又见到桓侯,经过观察,扁鹊发现桓侯病情有所发展,这次他郑重地劝告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不治疗会严重的!”桓侯还是不相信,而且越发生气了。

扁鹊再见到桓侯时,对桓侯的病情发出警告说:“您的病已经侵入到内脏去了,再不治,恐怕真的很危险了!”桓侯听了,生气地皱着眉头,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不久,桓侯又遇到扁鹊,这次扁鹊什么也没说就转身走了。桓侯感到奇怪,派人去问其中缘由。扁鹊对来人说:“你们国君不听我的话,没有及时治病,现在已经病入膏肓,没办法医治了!”来人大吃一惊,赶忙询问。扁鹊说:“开始病在皮肤时,敷敷药就能好的。发展到肌肉里,用针灸也还有效。病到了内脏,虽然费事一些,但用汤药医治还来得及。现在他的病已经发展到了骨髓,还有什么办法呢!”

五天以后,桓侯突然感到全身疼痛,卧床不起,此时才想起扁鹊的话来,连忙派人去找扁鹊,扁鹊早知桓侯已无法医治,提前到秦国去了。没几天,桓侯便病死了。

简 评

“讳疾忌医”这一成语由此而来。常常用来形容那些隐瞒或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正视别人批评的人。有病就医,有错能改,亡羊还可以补牢。所有的错误都是修正的越及时,改正的就越彻底。坦坦荡荡做人,光明正大做事。逃避不能当办法。

§§12. 黔驴之技

贵州本来是没有驴子的,有人用船载了一头驴运到贵州,但发现驴没什么用处,只好放在山下闲着。

山中有一只老虎,出来觅食的时候,猛然间看见又高又大的驴,因为从没见过这种长相的动物,老虎害怕了,急忙躲到林子里偷看着这个庞然大物。

后来,见驴子没有什么大动作,就慢慢走出来,一点点靠近,但仍然害怕,不知这只驴会什么绝技或者有什么本事。

老虎正想接近驴的时候,驴子突然大叫了起来,声音相当响亮,老虎被这么大的驴叫声吓怕了,赶紧逃跑,老虎以为这奇怪的动物一定能吃掉自己。害怕得很。

过了一会儿,驴子不叫了,老虎便停了下来,忍不住又回来看驴子,发现驴子叫声一直那样,熟悉了之后也没什么可怕的。熟悉了驴子的叫声,老虎就大着胆子在驴子的前后左右转,老虎一点点走近驴子,开始用虎掌拍打驴子的屁股,驴子大怒,撩起蹶子踢老虎,驴的后腿很有力,老虎被吓了一大跳。可是老虎不甘心,过一会还去引逗驴子,驴子还是用后腿踢老虎,几次三番之后,发现驴子也就这几下,叫几声,踢后腿。老虎得意了,于是,看准时机,凑上前去,狂啸一声,腾空而起,咬断了驴子的喉咙……

简 评

驴本来就那几下子,倒是老虎因为不了解情况开始很是恐惧。弄清楚状况之后,谁上谁下自然见分晓。处于劣势的驴子只能被老虎吃掉。看来若没有真本事,行走江湖还是很危险的。一旦原形毕露,马上就会陷入被动尴尬的局面,弄不好,连命都会搭上。名不副实,早晚都会露馅儿。

§§13. 刘生读书

清朝的时候,沧州有一个姓刘的书生,他性情很孤僻,不善于与人交往,更不愿意出头露面,他只有一个爱好,就是读书。每天,早上起床之后,便埋头苦读,一直到日落西山月上梢头才停止。书读得多,但用的少,又不和别人交往,所以,若让他讲古书,他可以滔滔不绝地讲得头头是道;若让他处理世事,却显得异常迂腐。

有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伏案研读了整整一年。书上的兵法、条目都烂熟于心,他自以为弄通了兵法,可以统帅精兵了,于是每天异想天开,寻找大显身手的机会。事有凑巧,他居住的地方附近有一伙农民由于受不了官府压迫,聚众造反,他听说后,感到真是天赐良机,这正是自己施展本领的机会,便纠合一队乡兵,自命为首领,亲自率兵去镇压。可惜他打仗的理论知道不少,却没有一点实践经验,除了纸上谈兵,并不懂得真正用兵的谋略,更无从处理瞬息万变的战事。初次交锋,就溃不成军,被对方彻底击败,这个自命不凡的“指挥官”也险些送命。但是这次失败他没有总结出自己的失误,他仍执迷不悟,我行我素。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发现一本关于水利的书,再次闭门苦读一年多。再次把书中写的背了个滚瓜烂熟,自我感觉很好,这次自命为水利专家,雄心勃勃,他把打仗遭惨败的教训忘了个干干净净。以水利专家自居,认为自己能把千里贫瘠的土地改造成肥土良田。他在家闭门不出,精心绘制了一幅水利工程图,苦思冥想,又附了个详细说明,呈送给州官。事情也巧,那位州官新官上任心肠颇热急于踢开头三脚,看了他的设想,以为他可以成就一番大事,就破例批准他在一个村庄里做实验。他一听,欣喜若狂,迅速实施他的计划,可是按他设计的图纸刚刚掘通沟渠,就遇上了一场大雨,倾盆大雨连降几天,造成洪水泛滥。水从四面八方顺着渠道灌进村庄,到处一片汪洋,田地淹没了,房屋倒塌了,村民无家可归。水不但没修好,还引来祸患。

简 评

知、行合一才能运用自如,死啃书本,只会僵化、教条。这则故事取自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看似简单,意义不浅。难得刘生这份读书心,可惜太过了。善读书,不能死读书。刘生可悲、可叹,亦可怜。可惜至死不悟。

§§14.磨平砚眼

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叫陆庐峰,喜文墨、擅书法,热衷于文房四宝的鉴赏和收藏。

一天,到市场闲逛,逛到一家店铺,看到柜台里摆着一方石砚。只见这方石砚上面有一个凸面,约有豆粒大小,中间黑如点漆,四周密密环绕着无数淡淡的晕纹,乍一看,奇巧无比,细一瞅,宛如八哥鸟的眼睛,玲珑剔透,煞是好看。陆庐峰知道这个是著名的叫做“鸜鹆眼”的砚台。他向店主问价,店主说的价钱很高,陆庐峰无可奈何,只得极惋惜地把砚台放下了。回去路上,他一直想着这件事,若能得到那个砚台多好啊。想来想去干脆狠狠心舍重金购砚。到家后他急忙叫过门生,再三叮嘱门生到那家店铺将那方砚买回来。

门生走后,陆庐峰想着可以得到喜欢的砚,心里欢喜非常。因此等的也很是焦急。不一会门生带着砚回来了。陆庐峰急不可待地从门生手中接过石砚,定睛一看,笑容立刻凝在了脸上,这方砚不是他刚才在店里看到的那块。

“这不是我想要的砚台。快送回去,把我看中的那方砚买回来。”他对门生生气地说。

“没错,这就是你要的石砚。”门生肯定地说,并说出自己买砚的那家店铺的特征、位置。陆庐峰听了心想:“没错啊,是我告诉的那家店铺。但这块砚……”。他又一次拿起这方石砚仔仔细细地看起来。这“鸜鹆眼”怎么没有了呢?凸起的那块地方是平平的。“不对,这不是我要的那块砚,我刚才相中的那块砚台上,分明有鸜鹆眼,这方砚上什么也没有”他大声对门生说。可是门生却不急不恼,笑眯眯地说:“你甭着急,听我慢慢说,这块砚确实是你相中的那块。”门生边说还边显出很得意的样子。原来,门生拿着银子边走边想,他不明白陆庐峰为什么拿这样多钱买一方砚台,等到把砚台拿到手里,仔细看看,觉得确实挺好,但在他眼里,美中不足的是这块砚的面上有一个“难看的小疙瘩”。“把这小疙瘩磨掉就完美无缺了”他就自做主张地让石匠把砚台上的凸起部分磨平了。并把买砚剩的钱付了石匠的手工费。门生以为,自己这事做得漂亮,一定会得到赞许。谁知,由于他的无知,弄巧成拙,使一块名砚丧失了应有的价值。

陆庐峰听完门生的叙述,又气又恼,指着门生大喊:“你……你……”想到门生的本意不坏,又说不出话来,只得暗自叫苦,后悔不该叫门生去办这件事。这事困扰了他很长时间,使他一直郁郁寡欢。

简 评

无知导致枉行。陆庐峰能认出好砚,是因为他知道什么是好的。门生此次弄巧成拙,门生自以为是,更是门生无知导致的。真正懂得了知识,再用知识去指导自己的行动。知与行相辅相成,想想那些因为无知导致的悲剧,令人毛骨悚然。

§§15.庖丁解牛

梁惠王时期有个杀牛很厉害的人。据说一气呵成。这人叫庖丁。一天庖丁为梁惠杀牛,只见他手按着牛,肩靠着牛,脚踩着牛,膝盖抵着牛。瞬间皮肉分离,到在牛身上自由挥舞,一会牛就解好了。这简直如同一串乐曲一般。

梁惠王赞叹地说:“啊!妙极了!你的宰牛技术怎么能精熟到这般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我研究牛的肢体,对这个的研究远远超过了对于**牛的操作技巧钻研。我开始宰牛时,所看见的都是一只只完整的牛,经过三年的学习研究,我掌握了牛的肢体结构,任何一只完整的牛在我眼里,我能看到的就是它的内部结构和脉络,也就是把它看成许多部分的组合,而且了解它各部分之间组合的规律,因而在我的心目中,没有完整的牛。到了现在,我对牛体的各个部位,已经了如指掌,不用再细看哪里是骨头哪里是关节。时间长了就靠感觉,顺着牛身上自然的纹理,劈开筋骨之间的空隙,导向骨节间的窍穴,依照牛的自然结构去用刀,一些支脉、经脉、筋骨肉、肌腱以及筋脉交结的地方,我的刀刃没有一点妨碍,更不用说那些大骨头了。好的厨师每年要更换一把刀子,因为他是用刀解剖牛;普通的厨师每月要换一把刀子,因为他是用刀去砍骨头。到今天为止,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用它宰的牛已有几千头了,可是,刀刃却像新刀刚刚在磨刀石上开了刃一样。尽管如此,每遇到难下刀的地方,我也格外小心不敢大意。每一刀下去,都力求精确,直到一条牛完全解完。”

梁惠王听完,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一番话,懂得了很多道理。”

简评

一切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掌握了规律,事情就会好办得多。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不掌握方法,学起来自然费劲。找到学习的规律方法,自然驾轻就熟。别光低着头闷声读书,抬起头来看看周围,寻找出规律,实在不行,看谁优秀就向谁请教方法,勤学多问,就是学习的捷径。

§§16.求琴习筑

古代人喜欢抚琴弄乐。这不仅在富有的人中间流传,贫苦的人也以此求乐。在一座深山里,住着一个姓齐的山民。这山民虽然日子过得艰辛,但很有情趣,喜欢音乐。他听说有一种叫琴的乐器,弹起来声音很美。于是渴望得到一把琴,听听美妙的音乐,并且能学会弹琴。于是他便四处打听,见人就问琴是什么形状。一天,他又碰上了一个从山外来的人,这个人见过琴,就告诉他琴的样子是前宽后窄,上圆下方;头高尾低,琴表面覆盖着丝弦,用手弹拔,就会演奏出清越优雅的声音,十分悠扬悦耳。这个姓齐的山民听了这一段描述,脑子里就深深地印上了“上圆下方、前宽后窄、头高尾低”的形象。他高兴地对那个人说:“好,我记住了。”

过了一段时间,他外出办事,在路上遇上了一背着一种叫筑的乐器的人。他眼睛一亮,立刻跑到那人跟前,仔细地打量着“筑”,背筑的人便取下筑来由他观看。他左瞅右瞧,摇摇头说:“这琴也不是前宽后窄呀,上圆下方也不对。”他不甘心,又把筑翻了个个,看了半天,挠挠头说“这哪是头高尾低呀?”手指顺着筑弦一滑,侧耳听了听,自言自语地又说:“声调也不是清越优雅。”尽管他觉得这乐器同别人介绍给他的不一样,但他仍然坚信这就是他渴慕已久的琴。于是他让背筑的人教他学会这乐器。背筑的人经不住他的一再恳求,就接受了他的邀请,做了他的老师。

自此,姓齐的人如愿以偿,每天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下了大功夫练习,清晨,太阳刚出来,他就坐到了筑旁鼓筑,傍晚,夜幕降临,他才住手。就这样,经过三年,水平大大提高,技艺也日臻成熟。自己不免有点沾沾自喜,觉得弹“琴”不过如此而已。

又过了一段日子。有一天,姓齐的人在家里兴致勃勃地鼓筑,有一个人从他窗前经过,正是那个向他介绍琴的样子的人。这个人听见筑声没奇怪,但看了看鼓筑的人便十分奇怪,他想,这不是一心要学琴的人吗,怎么倒鼓起筑来了?正愣着,姓齐的也看见了他,不禁洋洋自得地对他说:“你看几年不见,我弹‘琴’的技术不低了吧。”边说边拉他进屋。那人这才清楚姓齐的是求琴习筑了。便对他说:“你弄错了。你弹的这个不是琴,这个叫做筑。我告诉过你琴的样子,这个筑和我描述的琴相差太远了,声音也不同,琴声没有这般嘈杂!”说完,长叹了一口气。

为使姓齐的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琴,这个人借了一张琴来让他见识见识,并亲自弹拨了一两支曲子给姓齐的听,悠扬的琴声,真像泉水清溪,珠落玉盘,十分悦耳,不料姓齐的听了乐曲却紧皱眉头说:“你不要哄骗我,我弹的才真是琴。”然后,他不等那个人张口,便又说道:“你弹的这声音平淡无奇,粗糙得如土槌敲土鼓,无味、枯燥。我的‘琴’弹出的声音如凤啭鸣,像箫笙齐奏,若燕赵美女迷人的歌声。我会一直弹着我的“琴”取乐!”那个弹琴的人听了姓齐的这番话,叹着气走了。

简 评

想习琴,却弹筑。齐姓人这份求知的急切心理确是难得的,但是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即使再努力也是南辕北辙了。求琴习筑,说明对知识不能先入为主,且要对知识的理解力求探知究竟。囫囵吞枣拿过来就用难免事与愿违。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历史互通:开启时空通道

    历史互通:开启时空通道

    苏子安激活了系统,可以打开不同历史平行位面的时空通道。不同朝代,不同名人,不同文化,古今之间,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公元626年,突厥兵临长安城下,李世民即将遭受渭水之辱。李世民:“@苏子安,恳求苏上仙救我!”苏子安:“大秦虎师,大汉铁骑,大宋岳家军,大明神机营,够了吗?”孙思邈:“@华佗,晚辈欲请教先生开颅之术,不知可否?”苏子安:“@华佗、@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你们搞个中医讲座吧,顺便了解一下西医,我开直播!”李白:“@李清照,清照妹纸,喝酒吗?”苏子安:“@李白,别撩了!听说你有上万首诗失传?快写出来!”全国中小学生:“我咬牙切齿的谢谢你!”某大佬:“各位皇帝做生意吗?红薯土豆,坦克大炮一应俱全,拿石油矿产来换吧!”
  • 留下她的回忆

    留下她的回忆

    他们 是双向奔赴但却没能说得出口,是错过离别后的成为了你,才懂得活下去的意义,带着她的回忆好好活下去
  • 宇宙武者:杀戮星空

    宇宙武者:杀戮星空

    主角李云龙是一个谨慎、小心、阴险和心狠手辣的人,面对侵略地球的宇宙巨兽,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和亲朋好友,李云龙不得不如此行事。宇宙之中,除了宇宙巨兽之外,也有更多的危险,例如更加强大的外星文明。面对种种威胁和危险,李云龙小心翼翼地铲除自己的敌人,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重生之罪恶克星

    重生之罪恶克星

    正义感爆棚的大学生王小凡,在举报黑帮罪恶交易后,遭到了残酷血腥的报复,却被玉葫芦救了一命,重生后的他成了黑恶势力的噩梦。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 重生后成了嗜血王爷的医妃

    重生后成了嗜血王爷的医妃

    医妃,古言,王爷,甜宠,丑女逆袭,冰冷刺骨的湖水将薛卿云带到了异世界,被人下毒?无妨,她医术高超,解毒只需分分钟。被人嘲笑?没关系,看她慢慢打脸。、看她如何凭借一手医术在京城混的风生水起,还顺便拐来个王爷夫君。
  • 穿书成了还珠格格里的金锁

    穿书成了还珠格格里的金锁

    明明长得比小燕子和紫薇还要美,却是小姐身子丫鬟命!一朝穿越,21世纪的职场白领金晨晨,变成暑假神剧《还珠格格》的貌美如花的丫鬟金锁。虽然都是姓金,但是金锁的命运一般般啊。没有嫁给心爱的大学士之子、御前带刀侍卫福尔康。反而是嫁给了在京城开饭店的柳青。不过就福尔康那种心机boy,金晨晨还看不上呢。紫薇其实是白莲花,小燕子就是汉子婊。金晨晨最喜欢的就是忠诚善良的容嬷嬷。可是皇后和容嬷嬷的下场有点惨。看女主如何搅得原本的还珠格格天翻地覆……
  • 青花瓷茶叶盒

    青花瓷茶叶盒

    我最珍贵的,在我看来便是我那一去不返的青春,之后,记忆退化,往后的岁月记不那么清楚,而那段青春却越发深刻,挥之不去,我将它藏于这四四方方的青花瓷茶叶盒里,越来越少提及的,每每打开都会走一遭的青春。
  • 我能完成心愿

    我能完成心愿

    毕业后的张白本以为平静的生活就要降临……不成想海星上超凡因子浓度上升,有野心者企图颠覆政权,称王称霸!有古代强者肆意横行,化身灾难!有超凡者觉醒能力,方圆万里沦为火海!当秩序与混乱碰撞,当人与神的界限变得模糊,当轻易得到的超凡力量变成终极恐怖…那一刻,人们的心愿出奇的一致。那一刻,人们来到了理想国。这是一段一个普通人获得金手指致力于过上平静的生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