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400000001

第一章

§§前言

传承和发扬人类文明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只有我们不断扩大视野,更新知识,才能认识世界,传承文明。本书以求知为主题,讲述先人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古人认为求知第一是要尊重老师。榜样如程门立雪的杨时,为不吵醒老师休息,在雪地默默等候数时。

第二,学习应该讲究循序渐进,不能只求一知半解,半途而废者多不成器。如“一箱破砚”这个故事中的年轻人,学书法却中途弃学而去,当看见老师给的一箱子破旧砚台,才明白求知之路的艰辛漫长,自己才学不到九牛之一毛,懊悔之余能幡然醒悟,回去潜心学习书法才得以有所成。榜样如“纪昌学射”,练习眼神花费三年,练习不眨眼睛花费两年,不畏惧这份求知过程中的枯燥单调,能坚持下来,能勤学苦练,结果自然不会令人失望。再看“楚人驾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还没有学到驾船本领就盲目自大。结果被淹没在风波里。

第三,求知要注意知行合一,注重实践。光是知道并不代表会做。例如那个看到别人下棋自己就跃跃欲试、指指点点的钱大昕,轮到自己上阵却惨败收场。又如爱好读书的刘生,虽然喜欢读书,书本可以倒背如流,但是并未有实践,不管是治军还是修水利,都缺乏经验。知识要用才能发挥效用。不仅读书,还要实践。才会学有所用。

第四,求知过程要勤奋刻苦,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就自己创造条件。历史上刻苦勤读最好的例子莫过于车胤囊萤、孙康映雪,还有后来的凿壁偷光。都说明一个道理:真正想求取知识的人,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学习。古人的这份勤奋刻苦的精神今天读来依旧鼓舞万分。的确,学习是不需要借口的事情。

第五,求知的方法上需要注意融会贯通,懂得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死守教条,最终害人害己。“郑人买履”、“邯郸学步”、“按图索骥”都是刻板教条的典型。这些人的榜样则是“庖丁解牛”:掌握事物知识的规律,按照规律办事,看到知识之间的联系,然后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地运用知识,如“画龙点睛”抓住重点,才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第六,求知讲究心态,一份坚持、一份沉稳、一份决心,一种意境。求知不是最终目的。求知的过程也是修炼心态的过程。不为求而求。如“师文学琴”,师文并非为会弹弦而学,而为意境。琴能达意,能表人。也正因为这份求知的心态,才有师文弹琴的与众不同。这是一份心态。李白年少好玩、逃课,然遇见“铁杵磨针”遂为这份坚持所震动,终为诗之巅峰。

“詹何钓鱼”钓的就是一份沉稳,不疾不徐,不骄不躁,常年如此,这份踏实用在求知上一样受用。更有“愚公移山”者,下定决心来移山,岂有不成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愚公的话似乎还尚在耳畔回荡,他家族老老少少坚实的脚步,步步印在华夏儿女的心理。

这些都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更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让我们带着“愚公移山”的决心、改造浮躁的学习心态,秉持严谨的态度,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知行合一,为中华文明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铁杵磨针

李白,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自小却是个调皮爱玩的孩子。常到街上闲逛,读书不怎么用功,还常常逃课。

一日,李白又不想上学,东逛逛,西遛遛,就来到了城外边一条小河边。觉得外面风光大好。

李白在小河边越玩越有兴致,走着走着,看见河边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手里拿着一根铁棒,一个人在石头上反复磨着。

李白很好奇地问:“老奶奶,你在做什么?”

老奶奶抬头看看李白,低头继续磨铁杵,告诉李白说:“我在磨一根针,绣花针。”

李白吃惊地问:“这么大、这么粗的一根铁棒,怎能磨成针呢?”

老奶奶笑笑说:“孩子,这根铁棒是很粗,但总是会越磨越细,只要我下定决心,天天磨下去,还怕磨不成针吗?”

李白听了这番话,再看看老人的满头白发,心里收到了强烈震动。顿时觉得内心惭愧。他回到家里,翻开书本,仔细认真地读起书来。

从此以后李白发奋学习,饱读诗书,其一生所作诗篇无数,存世诗文千余篇。被后世称为“诗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简 评

而今逃学翘课对有些学生来说是常有的事,像李白这样逃课遇见磨铁杵的人今天恐怕少见了。但是出得校门外,社会上处处是努力拼搏奋斗不息的人们。我们并不鼓励逃课,故事的精髓在看见铁杵磨针这一件小事,在翘课的李白这幼小心灵里引起的震动。 “诗仙”的称号不是凭空就能得来的。你想达到多高的境界,就要付出多少汗水。有道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伯牙学琴

伯牙酷爱弹琴,但技艺不高,便拜连成为老师。伯牙逐渐掌握了弹琴的技巧,但弹琴时还时常伴有杂念,不能进入忘我的状态,技艺水平很难达到运用自如,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的老师也在考虑用什么办法才能尽快提高伯牙的琴技。

有一天,连成对伯牙说:“我有一位老师,名叫房子春,家住东海之滨,他很有谋略和见识,善于陶冶人的情趣,我送你去他那吧,也许他能帮你改变目前的状况。”伯牙听老师这么一说,顿时喜上眉梢,很高兴地接受了老师的建议。

于是,他俩立即启程赶赴蓬莱山,一路上,伯牙谈笑风生,好不舒心。他们顺利到达蓬莱山,放下行装,安置好住处后,成连见伯牙兴致蛮高,就对他说:“我去拜见老师,你先不要离开这里,感到烦闷就弹弹琴解闷,我们很快就回来。”说完便撑船远去。

伯牙送走老师,略作休息,想到一会可以获得著名老师指点琴艺,不禁心花怒放。于是即兴弹了几曲,但是心里都不是很满意。等了好久,老师还不回来,于是伯牙走到大海边处,放眼望去,海天一色,空旷邈远;海浪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地拍打崖岸,飞溅出无数美丽的浪花;身后林木深幽,郁郁苍苍,衬着深蓝色的海水更显得雄浑、古朴、凝重;空中海鸥飞来飞去,不时鸣唱,撕破这静静的空间,好一幅辽阔、深邃、壮丽的美景跃然眼前。

伯牙望着美景,心潮澎湃,海水涌过来,鸟儿飞来。此时他不自觉地坐到琴前,和着涛声,伴着鸟鸣,急速地弹起琴来。他完全沉浸在这大自然的韵律之中,情感的波涛在他手指下翻转流泻,边弹边唱,边看边弹,似把流水弹成乐曲,把乐曲幻化为流水;似把森林弹成乐章,把乐章叠印成森林;音符像啁鸣的小鸟,小鸟像跳跃的音符……就这样,他弹到自己不能自持。当琴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他已泪流满面。似乎到此,伯牙才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原来老师是要改变他的意境和情趣。

过一段时间老师连成回来了,见伯牙如醉如痴的样子,他略略点头,含笑不语,在伯牙身边站了一会后,便把仍沉浸在音乐旋律之中的学生唤醒。伯牙见到老师,两人并未多言,似乎眼前的一切景象都说明了一切。

简 评

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一个新的方法拔高。此时该修炼的也许并不是知识,而是心性,学习的心态。伯牙学琴三年,技艺无法到一定水平,但是卡在那里不能出新。来到蓬莱“仙境”后,触景生情,喷发出新的灵感火花,新的琴音在他手下呼之即出,从而使弹琴的技艺大有长进,一方面说明环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求知要有一定的方法。伯牙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当然,伯牙的成功,还在于他平时打下的基础,蓬莱之行只是他成功的外力。假如没有三年的努力,要想在任何“仙境”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3.越人造车

从前,越国还没有见过车,也不知道车是什么样。有一天,一个越国人远行,走到晋楚交界的处,见到了一辆车。

其实是一辆已经破损得十分厉害的、报废的车:辐条已经腐烂,车轮还缺了一个,车輗也已经折断,车辕坏得很严重。已经日晒雨淋了很久,更显得破败不堪。这是一辆被人们丢弃的破车。本来这辆破车已在这停了多日,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没见过车的越国旅游者听说这就是“车”,心想:“虽是破车,但家乡人也未曾见过,让他们见识见识啥是车也好。”想到这,他就雇人雇船,把这辆破车运回越国。一是让家乡人感到惊奇,二是夸耀一下自己的见多识广。

经过一路颠簸,这辆勉强运到越国,到越国后也快散架了。越国人这样一件“怪物”十分惊奇,纷纷前来观赏。旅游者骄傲而自豪地向众人介绍:“这就是车,你们以前从来没见过的车!”围观者赞叹不已,但是对车的破烂不堪没有任何人提出疑问,都认为车就是应该是这个样子。既然有了车的样子,越国人自己也要开始制造车。他们埋头苦干,“依样画葫芦”。经过数月的辛苦劳作,终于造出了许多同这辆破车相差无几的车来。

就在越国人陶醉在自己能造车的喜悦中时,有一天,从晋国和楚国来了两个人,他们到越国后,见到了越国人为之骄傲的车后,啼笑皆非。面对这些破破烂烂、不能使用的破车,他们好心地告诫越国人,说这种车是不能跑路的,这样的车是不能使用的。本来他们想详细地告诉越国人该怎样造车,可越国人误解了他们的意思,认为这两个人在欺骗他们。越国人并没有听从他们俩人的意见,并且认为他们一定是别有用心。还是觉得自己造的车就是好车,就是车本来该有的模样。

不久,敌国进犯越国。越国人听到战斗警报,纷纷披挂上阵,并自以为这回靠自己造的车必胜无疑了。他们登上车,立即驱动车子前进。但这些车本来是模仿破车造成的,根本不能用。一启动开关,各部件就开始“嘎嘎”作响,纷纷掉落下来。有的车勉强跑到阵地前,就再也不动了。最后这些破车都稀里哗啦散了架:掉轮的掉轮,折辕的折辕,把车上的士兵摔得东倒西歪,七零八落,队伍一片混乱,纷纷逃命。还有人想利用这些破车,捡起掉下的轮子往车上安,七手八脚安好几辆,有的刚启动几步,就“咣当”一声全散了,有的还没启动,就这边修,那边坏;这边往里装,那边往出掉,弄得狼狈不堪。敌方见状感到良机已到,大举进攻。越国将士早已被破车搞得焦头烂额,见敌人冲过来,慌忙招架,被打得一败涂地,溃不成军。

战争结束了,越国人也开始觉得这仗败得似乎与这些车有关系。但他们仍不知道可以使用的车是什么模样的。

简 评

人贵有自知自明,如果不懂,就要谦虚地请教行家。逞一时之能,失一世之利。求知之人更要有怀疑的精神。不要见到什么就是什么。没有怀疑精神,万事都不会进步。越人战败,败在他们的无知却强装有知。偏处一隅,一叶障目,已是愚昧,却当聪慧,必然身受其害。

§§4.井底之蛙

一口枯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出来玩耍,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鳖。

青蛙就对海鳖夸口说:“您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玩累了,就回到井里休息一会儿,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身子泡在水里;或者在柔软的泥地里玩一会儿,也很舒适。那些蟛蜞和蝌蚪,谁也比不上我。而且,我是这个井里唯一的主人,在这里十分自由自在。请您到井里来参观一下好吗?”

那海鳖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海鳖探头往井里瞅瞅,只见浅浅的井底积了一摊长满绿苔的泥水,还闻到一股扑鼻的臭味。海鳖皱了皱眉头,赶紧缩回了脑袋。青蛙根本没有注意海鳖的表情,挺着大肚子继续吹嘘:“住在这儿,我舒服极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栏上乘凉;深夜可以钻到井壁的窟窿里睡觉;泡在水里,让水浸着两腋,托住面颊,可以游泳;跳到泥里,让泥盖没脚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滚。那些小虫子、螃蟹、蝌蚪什么的,哪一个能比得上我呢!”青蛙唾沫星儿四溅,越说越得意:“瞧,这一坑水,这一口井,都属我一个人所有,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乐趣可以算到顶了吧。海鳖兄,你不想进去观光观光吗?”海鳖感到盛情难却,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还没能全部伸进去,右腿的膝盖就被井栏卡住了。海鳖慢慢地退了回来,问青蛙:“你听说过大海没有?海的宽阔,哪止千万里;海的深度,哪止千来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没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旱,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海是这样大,以至时间的长短、旱涝的变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发生明显的变化。青蛙弟,我就生活在大海中。你看,比起你这一眼枯井、一坑浅水来,哪个天地更开阔,哪个乐趣更大呢?”青蛙听傻了,鼓着眼睛,吃惊地呆在一旁,久久没有说话。”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帝国丹心

    帝国丹心

    一个市井流氓,突然成了暴君转世。更有一纸神秘通辑令,悬赏重金买他项上人头。他要如何躲避追杀、觉醒前世,洗刷“暴君”的冤屈和耻辱?他要如何平定乱世,重登九五?
  • 龙影千域

    龙影千域

    我的善意,是留给善良的人的!你们?不配!!善良的人要在这个世界里生存下去,就要比恶人更狠,比蛮人更横,比阴人更黑!
  • 药仙身边唯一最强凡人弟子

    药仙身边唯一最强凡人弟子

    十五岁少女公孙梦历尽千辛万苦,走向了盘踞着魑魅魍魉的碧云山。就算死也不愿回头的她,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山中的药仙为自己炼制魅惑人心的情药龙凤丹。在被山中妖魔野兽追逐中而晕倒的公孙梦在苏醒后,看到的是一头长着翅膀的狼和一个棕袍少年,难道这少年就是她一直在寻觅的药仙吗……
  • 神图师

    神图师

    神图大陆,修图之风盛行。少年高晟,虽天赋异禀,却整日寻欢作乐,纨绔之名远扬,凭空浪费大好天赋。作品从纨绔开始,且看后续,再行分晓。
  • 龙王之邪王
  • 堕入深渊的末世

    堕入深渊的末世

    黑暗的深渊笼罩了全球,这已不在是普通的末世,所谓的丧尸已经开始了不同的进化!而存活下来的人类找到了能与之抗衡的武器――神兵!但面对各种强力的丧尸变异体,人类存亡危在旦夕,是生是亡只在一瞬息!
  • 我的神宠是双生人鱼

    我的神宠是双生人鱼

    方云天觉得自己真是倒霉悲催,先是被公司开除,接着被房东赶出去,然后又得到了一个废柴神宠双生人鱼。但是,没想到的是,这双生人鱼却给他带来了意外之喜。
  • 御兽:我能俘获无限神兽

    御兽:我能俘获无限神兽

    剑一心穿越到全兽大陆,御兽师的世界,却没想到这里的御兽师觉醒年龄仅限十八岁。虽说穿越到这身无父无母且已经超过十八岁的身躯,但起码有一个平平无奇的系统也不错。为什么是平平无奇的呢?只因别人家的系统有无限流,有成神流。但我家的系统却只有海王流,等等..海王流??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