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得了一块宝玉的宋人,把宝玉献给宋国的大夫子罕。子罕不接受。这个献宝玉的人说:“我把这块宝玉给雕琢玉器的工匠看,雕琢玉器的工匠认为是真的宝玉,所以我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当作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
所以宋国年高有德的人说:“子罕不是没有宝,而是他所当作宝的东西与别人不一样。” 现在拿百两黄金和黄莺来给婴儿看,婴儿必定选择黄莺;拿和氏璧和百两黄金来给鄙俗的人看,鄙俗之人必选择百两黄金;拿和氏璧和合于道德准则的至理之言来给贤德的人看,贤德之人必定选择合于道德的至理之言。
人的知识愈精妙,他所选择的也愈精妙,人的知识愈粗陋,他所选择的也愈粗陋。子罕所当作宝的东西真是到了极致的境界了。
简评:
子罕以廉为宝的故事出自《左传》,献玉人的行为大有“鲜花配美人,宝剑赠英雄”的意思,宋子罕却是不贪婪,不收取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当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时,不妨算一下账,我们的选择会得到什么,又会失去什么,或许就会经得住考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