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兄弟姐妹六个,前五个都是男的,最后老六是女的,父亲排行老二。兄弟五个中父亲的个子最低,可是他的心地特善良。我生下来没有见过爷爷,听奶奶说他早就去世了。
兄弟五个的命运各有不同,老大成家后在乡信用社上班,老三过继给奶奶的妹妹,就是我的老姨,全家去了内蒙古,很少见面,听爸爸说他接了老姨夫的班,在铁路上工作,这些年我只见过他一两次。老四招亲给了本村,离东门外不远,我每天上学,都要经过他家门口,和我的堂兄一块去学校。老五最小所以留在了家中,姑姑改嫁到了本村。这下家中就剩下了弟兄三个,俗话说:小时候兄弟,长大了仇人。老大媳妇厉害,我妈比较软弱,家中还留着老五。妯娌之间不和睦,天天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吵架,奶奶整天就在家断官司。父亲也不会说话,天长日久也不是办法,只好搬出了老院子,寄宿在好朋友的家中。大伯有固定的工资,家里相对来说宽裕些,后来在西门外盖了房子,也搬出了老院子。
父亲的朋友姓肖,长的高大魁梧,皮肤特别的白。他比父亲年长几岁,我喊大爸,其实就是伯伯的称呼,不过这样喊比较亲近些。
在我的童年里,我对这个陌生的大伯的感情比较亲近,他一直贯穿到我的童年结束,直到现在我一想起他仍然是他那张和蔼可亲、笑眯眯的脸。而那个真正有血缘关系的大伯我却从心底里说不出有多少好感。
理所当然,大爸的妻子就叫大妈了。她在村里的供销社上班,是个售货员。可是是因为职业的关系,脸上经常挂着微笑,一张灵巧的嘴能说会道。她对我们全家特别好,尤其是我这个小不点。他们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我和姐姐在一个院子里一块玩,大人们也很高兴,天长日久,他们的爷爷、奶奶便成了我的爷爷、奶奶。一个院子里住着两个不同姓氏的人,而且关系相处的非常好,真是不多见。爷爷套着牛车上地,我便坐在平车上一块去,大妈要去供销社上班,我便跟上一块去,吃饭时,有时我就去了他们的饭桌上,坐在那个蓝色的小板凳上,高兴地叫唤着,吃着。我也不知道大爸是做什么工作的,但感觉这个人不一般,每次回来总给我带些糖果。
我们一家人住在西屋里,父亲每天外出干活,母亲留在家中照料我们兄妹俩。有时,父亲和母亲都要下地,姐姐便照顾我,我们就和大伯家的哥哥、姐姐一块玩,年长的叫凯哥,年龄小的叫小哥,姐姐叫静姐姐,就这样我一直这样称呼他们,直到离开他们家,见了面我也一直这样称呼。静姐姐带着我在井边和泥巴,我们把胶泥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小哥和我在院子里玩争地盘,最后看谁的地方没有了,凯歌那时候已经上了中学,所以我和他玩的机会比较少。
有一次晚上爸爸、妈妈很晚了还没有回来,我和姐姐两个人留在屋子里,我想爸爸、妈妈,就一直又哭又闹,姐姐也拿我没办法,就拉了电灯吓唬我,说外面有狼,再哭狼就把你抓走吃了,正巧外边有门上有声音响动,吓得我立刻停止了哭,悄悄的钻进被窝,头也不敢露出来,等爸爸妈妈回来我已经睡熟了。后来我才知道是小哥哥在门外吓唬我的。
时间悄悄的流逝,转眼间,我们来大伯家已经两年了,这两年爸爸一直在努力的打拼,为我们寻找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寄居大伯家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不久后爸爸在东门外买了一座院子,这院子原来是村里的库房,父亲和另外一家合伙买了下来,然后从中间砌墙分开了。我们在左边,他们家在右边。房屋是现成的房屋,里面稍做改造,便有了我们的新家。做了新炕和炉灶,粉刷了墙壁,然后从大爸家把生活用品和家具拉了过来。当时村里也没有机动车,哥哥姐姐们招呼着用平车一趟趟的送到东门外,幼小跟在后面蹦蹦跳跳,不知成年人世界里的离别之意。最后一趟我突然想起了蓝色小板凳,这个小板凳对我来说不高不低,坐在饭桌前吃饭刚合适,两年了,我对这个板凳似乎有了感情,我抱着它不肯放手,大伯大度的把它送给了我,在场的人都笑出了声。现在这个板凳妈妈还一直保留着它,我每次回家看到它,都情不自禁的想起大伯。虽然坐上它已经不合适了,但我仍然会坐一坐,寻找着当年的情景。
搬出来之后,我们还经常去大伯家玩,大伯也经常去东门外看我们,还给我带些糖果,小哥哥和静姐也不时的过来,和我玩捉迷藏、玩扑克牌。大伯家因为大妈在供销社上班,所以搬到了供销社去住,一方面看住货物,另一方面小哥哥和静姐上学比较近。姐姐和小哥哥是一个年级,在村里的中学上学,晚上下自习和村里的几个人相跟回家,因为我们家住在东门外,是离学校最远的了,所以父亲如果晚上没事,就会去供销社里在大爸家等姐姐放学回来,然后我们一起跟上再回家。在等姐姐的时间里,父亲和大伯喝茶聊天,我在一旁看着电视,村里有黑白电视机的没有几家,我能看到电视算是不错的了。当时正是83版《西游记》热播的时候,因为是供销社所以村里没人来。若是在其他有电视机的人家中,早早的就坐满了人来看电视。一部《西游记》让我着迷,而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更让我笑得前仰后合。
后来大妈不在供销社干了,在南门口自己经营了一家小卖部。再后来小哥哥参加了工作后住到了市里,他们全家都搬走了。有一年我回老家,看到了那所老院子,屋顶正中间塌了一个洞,已经没人居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