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绕村庄,杨絮飞扬,东门外一条南北方向的路,村子外有一座环绕村庄的夯土城墙,村里人为了出入方便,便有了东西南北四道门,南边为南门,北边为北门,西边为西门,东边的为东门,原来每个城门口都有一座高大的城门楼子。后来城门楼子拆了,大门也被人们拉走了,但人们的称呼习惯改不了了,于是东西南北门变成了地方的代名词。比如谁家住在北门附近,就说他家住在北门口,住在外边便说北门外。我家住在东门外。和城墙隔着一条路。对面据说以前有一个魁星阁,至于是什么样子,我也没有见过,只是听说过,它在某个时期给拆毁了。再后来村子里分地基,盖房子,盖到了村外,夯土城墙有些多余了,有人家便把把城墙给拆了,拆下来的土填了地基,和了泥,盖上了新房子,和我家成了邻居。城墙只不过是变了个样子,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
邻居家旁边是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的饲养处,队里的牲畜在这里集中喂养。后来包产到户后牲口分到了各家,这儿便闲置了。饲养处里有一口水井,住在东门的人家都来这里挑水。我的母亲每天清晨都会在晨雾中把水挑回来,把家里的水缸装满水,满足一家人的生活需求。
井上有一个轱辘,把水桶系在扣子上,抓住轱辘上的木把慢慢的放钢丝绳,大人放的快,轱辘就转的快,铁皮水桶触到井底的水面发出“嗵”的一声,要等水桶吃满水,才可以摇动轱辘,慢慢的摇上来。等到水桶出井,一桶甘洌清亮的井水便呈现出来,村里人称这水叫“清麻凉水”。
环村城墙外有一条环村路,环村路两边是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东门外和北门外靠近城墙的是一行,另一侧是三行,也有两行的;南门外和西门外两侧的路边都是一行。每个路口两侧的白杨都长得特别粗壮高大,象魁梧的士兵守卫着家园。
我想我们村的是不是以前是一个军事要塞,四边城墙,外侧还有白杨树,只有城门一封任何人不得出入。如果敌人来攻,高大的城墙便是他们最大的障碍。
出东门,一条笔直的乡村土路直通田野,路得右边是生长着粗壮的梧桐树,不是法桐,好像是泡桐,树叶很大,春天开的一串串粉红色的喇叭状的花。小时候,我们经常把花摘下来,抽出花蕊来吃,甜甜的,但有股怪味。路的左边没有任何东西,紧挨着村里的田地,种了树会影响地里收成,但路边会长好多刺蓟,刺蓟长大后开出粉色、白色的花,招惹的蝴蝶都来了,我们去捉它,但又害怕扎着刺,所以不停的用衣服去打。可是遇到黄色的蝴蝶或者彩色的,即使是被刺扎着,也一定要把它捉住。如果没捉住,又扎了满手刺,看着飞远的蝴蝶,心里真是失望极了。
春天里,爸爸骑着飞鸽自行车在漫天飞舞的杨絮中带回我喜欢的《故事大王》;夏天里,高大的白杨树给我们遮挡阳光;秋天里,姐姐穿着洁白的连衣裙在飘落的黄叶里放学归来;冬天,姑姑穿着鲜艳的嫁衣在飞扬的在雪花中改嫁他村。
我的童年满满的回忆都在这里,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从此再无这样杨絮飘飘,再无这样黄叶飞舞的童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