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林本来不想打扰妈妈,劳碌了一辈子,不管是死亡选择了她,还是她选择了死亡,就应该让她的灵魂早早地安息,平静地走出经营几十年的生活。可现实告诉他,妈妈的过往有重重疑点,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其死因,还原一个真相。否则,等一切化为灰烬,证据将随之化为乌有。
作为儿子,他责无旁贷,不能消极的任由事态的发展和发酵。
他小心翼翼地将信封打开,生怕稍不留神,惊醒妈妈的睡梦,打搅那未曾远去的灵魂。
林林:
我亲爱的儿子。
这些年来,妈妈一直把今天这个日子看得很重要,不知有多少次,你总是瞪着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向我寻求答案。
其实,我对这个日子的理解和诠释,同样是少之甚少。我只知道,这个日子在你爸爸沉重的记忆里刻骨铭心,与绿柳相傍相依的小河,根植在他的生命中,始终荡漾着他的心旌。起初我浅显并错误的以为,因为他姓柳,名柳树,才会对柳树情有独钟。
一个偶然的机会,说确切些,是我刻意地跟踪了他。
那是许多年前的清明节,不知是天气变化还是工作紧张引起的不适,你爸爸阴郁的心空中布满了乌云,沉默的像是一座千年的墓碑。他神情恍惚地独步到秀水桥头上,望着西下的夕阳吹起了久违的笛子。那笛声凄凄哀哀幽怨悲凉,仿佛是有意撕裂心弦,让其血淋淋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在痛极中自我惩罚以得到释放。我被那如泣如诉的笛声触动了,从自我鞭挞到缠绵悱恻,然后化作浓重忧伤的旋律中,聆听到了身为男人那触景生情,长梦欲醒的懊悔和哀叹。我登时心痛不已,腌制在苦涩的泪水中。不等我上前与他分享凄婉而又撕心裂肺的感受,笛声戛然而止,只见他双手合十,默默地对着美丽的夕阳,也许是在诉说,也许是在为谁祈祷。
“夕阳西下,断肠人咫尺天涯。”我把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改编成了我当时的处境。
你爸爸有一支笛子,他总是珍藏在身边,视为珍宝,不让人随意触摸。此时,我不禁想起了俞叔牙和钟子期,原来他心有所寄,这笛声也是专属的。我猜想,这支笛子对于他来说寓意深刻,不光有美好的回忆,可能还会有一份难以忘怀的执念。那是他心中的挚爱,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一句话,他只有面对知他懂他的人时,才会让笛子发声。
夜幕拉开,倦鸟归林,聒噪洗尽,月上柳梢头,他心无旁骛地走下桥头,沐浴着初春的寒凉和湿气,漫步在柳荫里,犹如走入他心灵中的童话世界,如孩子般的兴奋而又愉悦。
不可否认,这里的意境是很美的,我想起了你爸爸喜欢的一首诗:“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是的,这太像那首兰溪棹歌里写的意境了。
抬头看看天空,月色秀朗。清明时节刚刚飞落一幕烟雨,小河的水更加清澈,泛起袭袭凉意。不解人间愁和乐的鱼虾,在水中摇头摆尾的游弋,觅食嬉戏。青青的绿柳倒映在水中,微风吹来,如西施浣纱般细绦弄影摇曳生姿。河水与明洁的月辉遥相辉映,显得更加朦胧而又缥缈,真的如坠入人间仙境一般。
他用手梳理着绦丝一样的柳条,像梳理情人的一头俊美的发丝,那样的陶醉和神往。他好像在与谁说话,说了好多好多,似乎把许多年积郁在心中的话一股脑全倒了出来。虽然我听不见他都是说了些什么,可是我知道他是在抒发内心的情感,不绝如缕荡气回肠。从我们相识以来,我从来就没见过他说过这么多的话。
几声嘎巴脆响,是柳枝折断的声音。不多会儿,在月光中他把个球形的东西抛来抛去,并嘟嘟嘟地吹着柳笛,吹了好多我听不懂的旋律,那种疯癫状的欢快不禁让人嫉羡。
影影绰绰中,我几乎看呆了,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其间。他把柳球当成绣球,向空中抛掷着。多么希望,那是抛向我的绣球。
正在我充满遐想的时候,只听一声悲哀的长嗥,带着原始的野性,似虎啸又像是狼嚎,让人听了即心痛,又毛骨悚然心中发怵。他大叫道:叶子,你在哪里?回答我,你在哪里!叶子我对不起你,原谅我好吗?原谅我!
…………
我怕自己失控,再也不忍听下去了,因为挂念着你,悄悄地回家了。我像是一粒背负苦难的因子,游走在你爸爸的心灵深处,终于探出了他深藏的秘密。我总是幼稚的以为,再美好的过去,再浓重的情意,都会经不起岁月的磨砺,记忆神经会在时间面前,衰老和挫败。我错了,与血液和成长交织在一起的爱,是一棵种植在心中的小树,郁郁葱葱,优美茁壮,纯洁年轻没有瑕疵。它在遐想中,编织未来和憧憬,用想象的翅膀飞翔在理想的灵空。脚步永远无法替代畅想,现实向梦幻要缴械投降。
我真正明白了,我与你爸爸虽然共居一室,在感情世界里却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那天,我一夜没有入睡,你爸爸也一夜未归。
有好几次我想拿起外衣到小河边去找他,可我还是忍住了。他既然不愿意让别人窥探内心的秘密,作为妻子何必违背他意志,打破他内心的美好。我想,他不愿告诉我,总有他的道理。我虽然委屈,却不愿勉为其难地让他为我做出什么。我只拥有他这个人,却没得到他的心,干嘛还要把他的心撕碎。
第二天一大早,我在运河的岸边找到了他。他铁灰着脸,一夜之间像是老了许多。我没有埋怨,也没有责怪他的彻夜不归。
那是我们回洪洲城的第一个春天。
其实,我一直放不下这件事,它戳痛了我。我表面上看似并不在意,也没有询问什么,却如鲠在喉,心中结了一个难以解开的结。我想知道叶子是谁,这个假想敌,为何与我的生活如影相随,固执地盘踞在我的命运中?作为妻子我用好多年的努力,来维护家庭的和睦和夫妻间和谐,有诗为证:“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我真的想知道,他们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几天以后的一个傍晚,我神使鬼差地来到了秀水桥上。在距离桥头大约一百米处,我看到夕阳映照下的一个美丽的剪影。从那人的背影看,我猜测她一定很美,而且是一个高雅而又充满忧伤的女人。我在后边观察她,琢磨她,心想也许这就是那个所谓的叶子吧。
这种想法一露头,我的好奇心马上就疯狂地旺盛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