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记》云:“昏定晨省”者,言为子之所以竭尽孝心耳。人当究其本意,不可徒泥其辞,必循其迹以行之,如朕子孙众多,逐日早起问安,汝子又早起问汝之安,日暮如此相继问安,不但尔等无饮食之暇,即朕亦将终日不得一饭之暇矣,决非可行之事。由此观之,凡人读书俱究其本意,而得之心可也。
——康熙《庭训格言》
白话
《礼记》上说:“昏定晨省”,是说作为儿子的应该对父母竭尽孝心。对于这句话,应当推究它的本意,不能够仅仅拘泥于字面的说法,要遵循本意的轨迹去实践。比如我有众多的子孙,你们每天都早起向我问安,你们的儿子又早起向你们问安,到了傍晚又是如此这般的问安,不但你们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就是我也将整天得不到吃一顿饭的时间,这绝对不是可行之事。从这一点看来,凡是人读书都应该推究作者著书的本意,领会在心中才行。
家训史话
战国时期,秦国有个人叫孙阳,精通相马,黑马白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
有一天,孙阳外出打猎,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突然向他走来,在他面前停下后,冲他叫个不停。孙阳,摸了摸马背,断定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专注的看着孙阳,眼神充满了期待和无奈。孙阳觉得太委屈了这匹千里马,它本是可以奔跑于战场的宝马良驹,现在却因为没有遇到伯乐而要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这次事件之后孙阳深有感触,他想,这世间到底还有多少千里马被庸人所埋没呢?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目的是使真正的千里马能够被人发现,尽其所才,也为了自己一身的相马技术能够流传于世。
孙阳的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他想,有了这本书,还愁找不到好马吗?于是,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画的图形去找,没有找到。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在野外发现一只癞蛤蟆,与父亲在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非常像,便兴奋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马蹄短了些。”父亲一看,又好气又好笑,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蠢,悲伤的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古训今鉴
康熙这则家训教育子孙不可拘泥于形式,如果按照圣人所说的晨昏定省,那他这个皇帝就什么事情就别做了。
“昏定晨省”只是形式,重要的是孝顺老人的真心,人人都学二十四孝那是件很恐怖的事了。读书学习也是这样,一定要领会思想要义,而不是专门在章句辞藻、形式花样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