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迁(1593~1657)原名以训,字观若,明朝灭亡以后改名为迁,字孺木,浙江海宁县枣林人。他是明清之际一位著述谨严、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
谈迁家境贫寒,但自幼就酷爱历史,这种独特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无减,因此,在弱冠之年谈迁就读了大量的史书。他逐渐认识到不读史就难晓古今沿革和兴替,不读史就不能很好地治国平天下;史贵真实,学用经世。他阅读史书,勤奋不苟。谈迁处在明朝腐朽没落后金崛起的动荡时期,明朝的官员们声色犬马、结党营私;无视女真雄视中原、破国亡家近在旦夕的危机。耳闻目睹这一切,谈迁深感自己手中的笔越来越沉重了,他决心终生不做官,用真实的笔触写下这时代的巨变,留给后人永世的借鉴。
谈迁勤读史书,并非徒留耳讼,炫耀人前以为博,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来重新审视历史,力求心得。读史过程中,谈迁发现明朝的实录中有好几朝的实录在内容上有失实、歪曲的现象,而且各家编年史中又多有讹舛疏陋、肤浅冗沓的弊病,于是,他决心亲自动手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的明史。
谈迁的编写工作始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中,用了六年的时间完成了初稿,以后陆续加以修订,清顺治二年(1645),他又续订了明末崇祯、弘治两朝的史事。为求真求善,谈迁修订增补初稿就花了长达二十六年的时间。
岂料两年后,1647年8月,书稿被小偷盗走,意味着谈迁到处访书借抄,饥梨渴枣,市阅户录,广搜资料,终于卒五年之功而完成的初稿是找不回来了。谈迁决心趁自己的脑子和手还好使,起笔重写。又经过了五年时间,终于将《国榷》重新编成。这时谈迁已62岁了,为了定稿,他竭力把那些因时间太久而印象模糊的事迹弄清楚,只身一人带着仅有的一点银两携书稿来到北京,去访问那些明朝遗老、豪族、宦官,并亲自到那些故址旧迹踏查。谈迁已白发苍苍,两眼昏花清苦的生活使他只能穿粗布衣衫,在那些达官贵人眼中,他只不过是个穷秀才,常常遭到冷遇。可他心中有足乐事,哪管世人的睥睨和奚落,谈迁还是坚持完成了夙愿。他这样偌大年纪,还走访了“十三陵”,登上了香山,对那些古迹,反复考察,哪怕是一块残碑,一截断垣也不放过。他就是这样在北京呆了整整三年。离京后回家对书稿继续进行修订,直到自己满意,才正式定稿。成书后的第二年,这位一生矢志为自己的著述事业而不懈奋斗的老人与世长辞了。
谈迁编著《国榷》,主要根据列朝实录和邸报,再广求遗闻,参以诸家编年,所采诸家著述达百余种。他对实录和诸家著述并不轻易相信,采取慎重态度,取材广,选择严,能择善而从。这就为其编著工作增加了一层难度。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国榷》关于万历以后明朝以及后金史事的记载,多为他书所不传,加之当时没有刊行,没有遭到清人篡改,所以史料价值较高,
为了著成这部史书,谈迁从1621年动笔到1656年定稿,没有丝毫懈怠,前后用了三十五年时间。他的一生是在穷困的环境中度过的,直到晚年,仍靠办些文墨事务,代写应酬文章来维持生活。他这种百折不挠、求索攻坚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受到了后人的景仰和称道。
简评:
偷书的贼是在是可恨,但谈迁有不被厄运所打倒的信念,坚持不懈走向最初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