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又称黄婆,她是元代杰出的纺织技术革新家。
黄道婆生于上海乌泥径镇(现在的华径镇)的一个穷苦人家。那时候,她的家乡便从闽广地区传来了棉花种植。到了黄道婆记事的时候,棉花种植已经普及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等地,不少妇女学会了棉花纺织技术。黄道婆由于世道多难、家境贫寒,而且很小就失去了全部骨肉亲人,孤苦无依,砍柴做饭、洗洗涮涮,拿针用线,一切都是她自己奔波料理。她心灵手巧,好学好问,肯动脑筋,善于琢磨。大人干的活计,她看了便能举一反三,迅速通路入门。本地有人经常穿着棉布衣裤锄草犁田,邻居会纺线的妇女,早就告诉黄道婆,那种棉线布厚实柔软、经久耐用,干活的人穿用极为合适。黄道婆听着总是十分注意, 沉思不语,而后,便抓紧向纺棉的成年人学习。起初,她不会干,弹棉絮,弹得不透不净;卷棉条,卷得松紧不匀;纺棉纱,纺得粗一段、细一段。可是,她毫不气馁,坚持练习,争取学会操作。
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困苦,黄道婆一个孤女尤为不易,便给一个有田地人家当了童养媳。黄道婆成年累月起五更、爬半夜,侍候全家人的吃喝穿戴,四季当中,耕耘割藏,她都是和牛马一起出归。虽然年纪很轻,可她的劳动经验相当丰富。丰富的经验, 使她更加聪明。她每天被家里活累得筋疲力尽,也还是硬挤时间继续练习纺织技术。没多久,她便熟练地掌握了全部操作工序:剥棉籽,敏捷利索;弹棉絮,蓬松干 净;卷棉条,松紧适用;纺棉纱,又细又匆;织棉布,纹均边直。
棉花会纺了,布会织了,好学好想的黄道婆又发现了问题:棉花去籽这样用手指一个一个地剥,实在太慢;现在弹棉絮的小弓,才一尺半来长,还是线弦,须用手指 来拨动,弓身小,没有劲,线弦容易断,手指拨弦费力气,以这样落后的技术纺纱织布,怎么能供上那些干活人穿衣服的需要呢?有一天,她看到了从闽广运来的棉布,色泽美观,质地紧密,后来又看到海南岛的黎族、云南高原上的彝族所生产的匹幅长阔而洁白细密的“慢吉贝”、狭幅粗疏而色暗的“粗吉贝”等,黄道婆有了这样南游学艺的志向。
恶劣的时势家情更催逼她加速动身,她的家乡乌泥径,是南宋统治集团重点搜刮地区两浙西路属地。这几年,许多人贫苦至极,便抛家弃业,飘泊天涯,另寻活命地方。黄道婆的婆家没有破产,但她却还免不了挨打受骂、夺寝禁食,无法继续存身,逃到了尼姑庵,得名黄道婆。
崖州的木棉和纺织技术强烈地吸引着黄道婆,她便海南落了脚。为了早日掌握黎家技术,她刻苦学习黎族语言,努力和黎族人民打成一片,虚心地拜他们为师。她研究黎族的纺棉工具,学习纺棉技术,废寝忘食,很快就熟悉了黎家全部织棉工具,学成了他们的先进技术。但她还是深钻细研,刻苦实践,三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一个技艺精湛的棉纺织家。
经过了改朝换代的战乱,蒙古征服者已统一全国,实行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经济开始好转。听说故乡安定下来,黄道婆不由又想起那里棉织业的落后情形以及乡亲们的困苦生活,决心回家去。
她一心无挂,只抱着造福于民的善良愿望,不顾晚年体力衰微与生活孤单,回到家乡马上投身于棉纺织业的传艺、改良和创新活动。黄道婆找到工匠,按着海南的纺织机的样子,对棉纺织工具与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制造了新的擀、弹、纺、织等工具,从而大大提高劳动效率,这一整套技术的改革及成果的应用推广,使松江一带的棉纺织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江南棉织业中心。时有“淞郡棉布,衣被天下”的谚语。
黄道婆死后,乡人怀念她,尊她为黄娘娘,建有“先棉黄道婆祠”。
简评:
“衣被天下”的松江布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更蕴含着黄道婆这位棉纺织革新家的心血和精力,黄道婆的贡献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穿”在人们心里的位置可能是仅次于“吃”。人们怀念她,是因为她的热心,她的探索,给人们带来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