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3200000009

第六章皮影

1.皮影戏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皮影戏的历史】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据说,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拍、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明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风雨劫难起落兴衰。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皮影戏的起源】

中国皮影戏起源于何时,因文献不足,无法确知。可确定的是最迟在北宋时,中国影戏已极成熟,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尚未发展成熟之际,宋代的影戏已能表演完整、生动的三国故事,一些记载宋人生活的著作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都述及宋代(主要是南宋)影戏的盛况,除了一些有名的艺人,南宋杭州甚至有「绘革社」的影戏组织出现。宋代以后至明清,影戏一直盛行,受到宫廷和民间的喜爱,普及全国各地,与各地曲艺、语言、习俗结合,发展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影戏艺术。

【皮影戏材质】

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的情况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制作材料也根据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在中国,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等等。

【表演形式】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

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要培养表演人才,甚至最终能组成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全中国目前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而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山区及农村。这样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渠道显然无法让皮影戏走入城市,乃至走向世界。

而相比之下,数字化的皮影动画却能克服上述种种的局限性。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皮影戏的原理,制作也相当的方便,可以根据观众的需要随意的进行修改。我们可以打破皮影戏作为传统艺术的沉重,而给它赋予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我们可以在动画中应用电影中各种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手法,可以用皮影戏的方法来演绎现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网络的技术,让皮影戏(而不仅仅是皮影本身)在世界各地流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一切都不需要制作者有多少雕刻、表演手艺,只需要有足够的热情,足够的创意即可。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把皮影戏制作成数字动画的初衷,我们也相信这样的表现手法能够赋予传统皮影戏新的生命及活力。

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所以戏班流动演出的优势很强。不论在剧场里还是在大厅、广场、庭院以至普通室内,架起影窗布幕和灯箱就能开戏。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五十出戏。演出完毕,全部行头装箱就走,辗转十分便捷,所以皮影戏自古就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形式,也是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

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常。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

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等。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到解放后,新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红灯记、龟与鹤、两朋友、东郭先生等等。

2.海宁皮影戏

海宁皮影戏始于南宋,清朝末期最为盛行。到本世纪80年代,有近八百年历史。据皮影戏艺人述: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不久,即有北方皮影艺人到临安戏场(当时称为瓦舍)演出影戏。海宁地近都城,皮影戏很快在境内传播。先是达官贵人、上层人士在寿庆、喜期、丧吊、宴会时请艺人演皮影戏。清光绪年间,朝廷下令禁止在阀门演出,皮影戏一度衰落,艺人大多转务农业。他们在乡间传统节日和民间婚丧喜事中演出,逐渐为乡闾喜爱,又趋繁荣。蚕户为求蚕花二十四分(求祈丰收之意),养蚕前由独家或几家合起来请皮影戏班演出,通宵达旦。演毕,由戏班揭银幕(桃花纸)贴上蚕匾,以示吉庆,再由蚕户给戏班桃花纸换上银幕,此谓蚕花戏习俗。皮影戏流入民间后,成为发展过程中的鼎盛时期。清末民初,全县有11个戏班,近百名艺人,分布在斜桥、盐官、郭店、石井、庆云、长安、辛江、周王庙等地。

解放后,传统习俗改变,皮影戏又转入业余活动。1954年,全县仅存四个业余性班团。1956年6月,浙江省成立木偶皮影艺术团。海宁的皮影戏以周王庙魏伯荣的剧团为基础,吸收其他班团艺人成立皮影队,常在外地为外宾和儿童演出。1958年改为浙江皮影剧团,下放到海宁县管理。50年代,皮影戏的剧目以神话、童话为主,景片照明废弃油灯改用电光,银幕也得到扩大。*****中,皮影戏停演。1980年,恢复皮影剧团,但操作人员不齐备,又后继乏人,业务也不景气。1982年停止演出。

海宁皮影戏有声腔、皮人脸谱造型、剧目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声腔古老。南宋初,皮影戏刚传人海宁时,唱腔比较简单,后来受昆腔和江南丝竹影响,形成海宁皮影戏自己的曲调。有三个系统:一是乱弹,高亢激越,一般用于开台戏和武打戏,用板胡、二胡伴奏为主,其主腔为三五七、文二凡、武二凡、文三凡、武三凡、回龙、叫王龙等;二是高腔,幽美姻雅,一般用于抒情叙述的正本戏,用笛子、二胡伴奏,其声腔有长腔、日出扶桑、深深下拜、上上楼、十八板、当头君官等;三是曲牌,包括锣鼓,用于特定环境的专用乐曲,有艳阳天、太极阴阻、祥云万道、倒地煞等。整个音乐曲牌曲调近百种,现在仅保留了四十余种。

其次是皮人脸谱造型颇具特色。其脸谱既接近于京剧,又不同于京剧。它按忠、奸、贤、义的不同性格,喜怒哀乐的不同表情来加以夸张、塑造。为了符合剧情发展,适应操作上的艺术需要,有时候同一个人物要换几次头面。

另外是剧目丰富,大戏小戏、文戏武戏,有近三百个剧目。好多剧目是其它剧种没有的,如《聚宝盆》、《后玉婿蜒》等。由于皮影戏剧目系老师父口传,一般艺人只能演二三十个热门戏,故剧目失传较多。现已搜集到的剧目243个,其中正本戏78个,开台折子戏(大多为武打戏)165个。

3.弦板腔

弦板腔是流行于陕西关中乾县、礼泉、永寿、兴平、武功、咸阳、户县、周至一带的地方剧种。据《乾县县志》记载:“该剧种起源于宋代,由民间流传的‘隔帘说书’发展而来”,是在西路皮影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弦板腔的主要乐器有“弦”(二弦和三弦)、“板”(又叫“呆呆”,分蚱板、二板两种),加上唱腔,故称“弦板腔”。其唱腔既豪放悲壮,高昂激扬,又委婉细腻,柔和清亮,能够表现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感情,具有浓郁的田园牧歌式的观众特色和民歌韵味。

据考:西路皮影弦板腔(东路是阿宫腔)曾盛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当时走红关中的就有“致和”、“杨五”、“换印子”、“天训子”四大皮影弦板腔名班社。“一挂牛四个人,绳子四条椽四跟”是当时的演出场面。牛车用作舞台,四根大椽撑在车厢四周,朝观众的一面挂上亮子(帐幕),亮子后面挂一盏亮灯,随着乐声响起,坐在前面的一人按照剧情舞动手中皮影,后面三人奏乐唱词,戏就开演了。

新中国成立后,弦板腔搬上了大舞台,逐渐发展成为优秀的地方剧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1954年7月,组织旧艺人建起了“灯塔剧社”。1955年1月易名“和平剧社”,有演职人员62名。1956年4月,省人民剧团向乾县调拨青年演员20余名,演员阵容大为改观,演出水平有所提高,改名“乾县人民剧团”。1959年乾县、礼泉、永寿三县合并,又改为“乾县第二剧团”。在剧本、板路、唱腔、身段、道白、音乐、场景各方面进行了改革,所排《紫金簪》、《九连珠》、《十二寡妇征西》等剧目走红关中,享誉陕甘,参加陕西省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颇得各界赞誉,并改名“乾县弦板腔剧团”。乾县弦板腔剧团的剧目创作成果颇丰,在省、地富有声望的优秀编剧丁明、张汉等先后改编和创作了《武则天》、《白马血盟》、《借驴》等古代剧和现代剧。成长起了李育亭等弦板腔独有的音乐设计人才,在名导演惠济民、郭景民等热情栽培下,涌现出刘智民、杨巧言、丁碧霞、徐俊锋、车秀花、王碧云等优秀演员。

“*****”中传统系禁演,改演“样板戏”与新编现代戏。1970年咸阳地区“样板戏”汇演,改团所排弦板腔《智取威虎山》获奖多项。1978年传统剧目解禁,乾县弦板腔剧团在继续演弦板腔的前提下,兼演秦腔。1979年改编后重新排演的弦板腔古典剧《紫金簪》,由本团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演员税小玲主演高寄玉,上演后,以其俊美的扮相,动听的唱腔和弦板腔优美的旋律受到广泛称赞,每每演出,场场爆满,曾被陕西省文化局列为“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剧目,并在陕西电视台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放。

1982年剧团分为一、二队。1983年初定名为“乾县第一剧团”与“乾县第二剧团”,多活动在甘肃一带。1984年将一部分演职人员转业,只留一个团。因受电影、电视、录象等多元文化的冲击,乾县及周边地区在大舞台上演弦板腔大戏的现象已不复存在。现在在乾县影剧院挂牌的乾县人民剧团是自负盈亏的演出团体,在县城还有一家以乾县弦板腔剧团老演员丁碧霞为首的演出队,这两个演出团体已经不再具有上演弦板腔全本大戏的条件,多以秦腔清唱服务于城乡的红白喜事,偶尔也唱弦板腔唱段。可喜的是在乾县马连乡一带,至今还有专门演唱弦板腔的自乐班经常在乡间为群众演唱,表明了弦板腔这一优秀的地方剧种深深地扎根于人民之中。由民间录音收藏的税小玲演唱高寄玉“哭簪”等唱段录音带至今在乾县城乡久放不衰,青年戏迷们在田间路途、街头院落时不时便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紫金簪本是金丝扭……”。

基于对本土乡音剧种的强烈热爱,尚且健在的弦板腔艺术工作者和广大群众多次建议乾县县委、县政府采取措施抢救这一濒临灭绝的优秀剧种。2002年春,乾县县委宣传部、乾县文化局、乾县文化馆曾邀请原弦板腔艺术工作者及各界名流,召开过一次“振兴弦板腔座谈会”,这次会议虽有良好的愿望,但因诸多因素,对弦板腔的振兴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4.孝义皮影戏

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我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

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

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纸窗子”。一般纸窗面积为1.75m×1.21m。纸窗糊制有严格的裁纸、毛边、对口、粘贴、平整等5道工序,其窗平整无皱雪白无瑕。

孝义皮影在明代之前以羊皮为雕刻材料,体高58~60cm,俗称“二尺影”。到清代,皮影体高缩至42~48cm,俗称“五尺影”,三岁牛皮为雕刻上等材料。孝义皮影造型粗犷,简练夸张,线条遒劲有力,极富韵味。

明清时为孝义皮影的鼎盛期,孝义境内皮影班社多达60多家,随后逐渐衰落。1956年成立孝义市木偶皮影艺术团,“**”时期撤消。1978年恢复皮影戏演出,曾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赴英国交流访问演出。1995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孝义皮影剧目丰富,现收藏有200余本,这些剧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具学术价值。对孝义皮影戏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探讨中国戏曲发生和演变的内在规律,了解皮腔原生态的唱腔结构。

皮影戏,这个曾经广泛流传于民间且被称作“中国最古老的电影”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历史长河中,从默默无闻到繁荣兴盛,又渐渐淡出……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热情的高涨,皮影戏出现了可喜的“回归”。

容纳“百川”的千年绝技

“真人借假人的影子迷人,假人借真人的唱腔抒情”“借虚事指点实事,托皮人渡化真人”……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而产生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

关于皮影戏的起源与形成,历史上无明确记载。

如今,多数专家学者认为,皮影戏开始于汉朝,主要依据《汉书·外戚传》的记载:相传汉武帝刘彻最宠爱的妃子李夫人过早去世,汉武帝思念不止,常常彻夜难眠。这时候,有齐人少翁深知汉武帝的心事。他花了3个昼夜,用皮子雕刻了和真人一样大的李夫人形象,涂上颜色,学着李夫人生前的动作,在室内挂起了一块白色方形帷幕,点上灯烛,让汉武帝坐在方帷外观看,少翁贴着帷幕操纵皮人,那影子就像真人一样……

从汉朝起,皮影戏慢慢发展,各地的乐调、民歌、唱腔、戏剧、雕刻、剪纸等艺术元素深深地融会其中,而因中国各地风俗的不同,皮影各具风格。

远播海外

皮影戏自诞生以来,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在国外也流传颇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孝义市皮影研究会会长侯丕烈告诉记者,到清代,皮影戏除了西藏、新疆等少数几个省区外,在国内许多地方留下了痕迹。与此同时,皮影艺术从元代起,就开始远播海外。

据介绍,在元代,皮影戏随军队传到了南亚。波斯(伊朗)历史学者瑞士德·安定曾说:“成吉思汗的儿子在位时,曾有演员到波斯,能在幕后表演特别的戏曲,内容多为国家的故事。”实际上,这位波斯(伊朗)历史学者说的是中国皮影戏。

皮影戏还传播至土耳其、泰国、缅甸等国家。在土耳其,皮影戏有“卡拉格兹”的别称。

18世纪中叶,皮影戏传到欧洲,各国艺术家对中国的皮影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1774年,德国文学家歌德曾在威兰博览会上把中国皮影戏介绍给德国观众,并在1781年8月28日他生日那天主持演出了皮影戏《米拉瓦的生平》。

渐被“尘封”

皮影艺术属于综合艺术,它融雕刻、绘画、戏曲、音乐为一体。然而,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这种传承千年的艺术格外脆弱。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电视机进入家庭后,这种曾经受宠的皮影戏被冷落了。

传承人老了,离去了,或者改从他业,那些老戏班里曾经传世的“家什”,竟然被搬到了古玩市场,变成了“卖品”。

“其实,老艺人看到无声电影时,就意识到危机来了。”朱文说。

据介绍,在皮影戏最繁荣的时期,仅山西省孝义市就曾有40多个皮影剧团,而现在早已不再演出了。

纸窗皮影戏,以孝义为中心流播、辐射在周围各县。流传在吕梁的孝义、汾阳、交城、交口、中阳等,晋中的平遥、介休、祁县、太谷以及晋东南的沁源等地。它是个很古老的影戏剧种,影戏艺人过去供奉黄龙,传说他是影戏之祖。黄龙是殷纣时人,《封神榜》上的十二门人之一,一次守城战中,他设空城计,用纸糊城门,内悬灯晃动影人,外敌疑城中兵多将广,惧而遁逃。后人传谓影戏之始。这种说法原不足信。也有影戏班供奉孔子的,很多人认为:可能是文人秀才主办的影戏班。

山西皮影戏还存在有另一个流派,那就是腕腕腔纱帘影戏。从唱腔音乐、故事脚本,到表演形式、人物造型都和陕西东路皮影类同,山西晋南和陕西渭南地区隔河相望,从气候条件、生活方式、风土人情都有颇同,长期以来,在经济上、文化生活上过往甚密,远在战国时期就结为秦晋之好。明末清初,陕西华县、华阴县的影戏就传到了晋南、顺山西从南到北,由运城地区(新绛县为代表,并周围各县),到临汾地区(曲沃县为代表,并周围各县),再到晋中地区(以孝义为中心,并周围各县)。腕腕腔纱窗影戏,由于它有委婉动听的音乐唱腔,演唱故事更符合群众的欣赏口味,纸窗改进为纱窗,使表演有很大的突破性提高,而玲珑剔透的人手物造型,以及大型景物的出现都使它声誉倍增,很快在山西蔓延开来。尤其在清乾隆年间,渭南地区落第举子李十三,创作了“十大本”,如《紫霞宫》、《火焰驹》、《春秋配》等,逐渐也在山西地区传播开来,同时,晋南人还过黄河到陕西购置影箱,有的去学艺,陕西雕簇皮影的艺人也到晋南来开业。皮影戏在晋南遍及城乡,蔚然成风。据新绛县志载,明末清初新绛县有影戏剧社十六个,活跃在民间,新绛县北王马村文家影戏班,子承父业百余年,誉满晋南城乡。1979年老艺人文徐丁又重操旧业,移值改编了《双报恩》、《白阳河》、《火焰山》、《三打白骨精》等二十多个剧目,寓情于影,颇受群体欢迎。

随着皮影戏的兴起,专门从事皮影戏雕刻艺术的“专业户”也相应产生,候马虎祁村北城李武昌家,南上官杨茂盛家就开有皮影雕刻作坊,还有流散串班售雕者,只杨茂盛一家就承揽有十多个皮影班的皮影人物的雕刻,影戏活动代代相传,遍及城乡,也远播于汾、平、介、孝。

民国初年新绛县高凤鸣从陕西学艺归来,在南大街开了一个作坊,专营皮影雕刻艺术品,数十年来高凤鸣积累了上千万影人脸谱,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皮影雕刻艺术,成为当时晋南皮影雕刻艺术的代表。生前他为晋南剧团雕刻了近百套戏箱,还培养了十几名青年艺人,谢君一是其中的姣姣者。(参考廉振华《晋南皮影》)

碗碗腔纱窗皮影何时传入到孝义?据“会刊”载“相传三代之老艺人王茂珠说,明末清初是我县最盛行之际,全县有(影戏班)一百一十余班,不仅活跃在我省各地,同时渡过黄河到达陕西,穿过雁门关到达内蒙古……”“明末清初”约在乾隆年间,此时时处乾隆盛世,陕西、晋南影戏都有处于鼎盛时期,孝义处“最盛行之际”当在理中,可惜到嘉庆年间皮影戏遭劫难,产生了二、三十年断代,所以产生了碗碗腔纱窗影戏清末年初传进孝义的说法。情况是:碗碗腔纱窗影戏吸收当地皮腔、汾孝秧歌、晋剧的滋养,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孝义独有的碗碗腔皮影戏,到清末民初形成了影戏的又一个鼎盛时期,境内有影戏班社六、七十个,同时也延伸到周围各县,行迹遍布三晋。如后营马四儿往文水徐家镇搭吉庆班;那庄耿老旺到文水于家堡搭宝盛班;后营钮善贡往汾阳东马庄、孙俊英去祁县、马员才往太谷等等,流传有"无孝不成班"的民谣。孝义境内一时异彩纷呈,影艺名人成出不穷;王宝栋等于竿工精熟,操技藏神;张立广铜音铁嗓。月惊星迷;井润元专说闺门戏,人称“小姐班”;李付德擅长喜闹剧,誉为“哈哈班”。此外,还有张万年、于吉荣、宋广德、耿富有等一批青年艺人,称为后起之秀,操、说、唱各有千秋,名声远播。

5.凌源皮影戏

凌源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红山女神的故乡,因大凌河的源头而得名。凌源位于东经118°,北纬41°,辽、冀、蒙三省(区)三县(市)交汇处,地处辽西走廊北通道的要冲。东邻喀左,西接河北省平泉县,南边是建昌县,北与内蒙的宁城县和辽宁的建平接壤。区位条件优越,101、306两条国家级公路穿境而过,京沈、魏塔二条铁路贯穿全境。凌源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古生物、地热、生态资源丰富。著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被列为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南部青龙河流域是省内最大的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

凌源秦汉时代就是县郡治所,自古为商贾云集、经贸发达之地。这里农业发达,物产丰富,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优质小杂粮等传统农产品久负盛名,水果产量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是全国最大的反季无公害黄瓜生产基地和球根类鲜切花生产基地,被誉为“北方花都”。

凌源皮影不仅是本市城乡人民喜闻乐见的乡土艺术,而且随着多年的经济往来,人口迁移,皮影戏班、皮影艺人流动演出等不同途径传播到省外的黑、吉、冀、蒙等地区,深受他乡群众的喜爱。

1951年,凌源三道河子乡皮影艺人李凤武,在内蒙古通辽演出时,竟然贴出了“天下第一黑头大王李凤武”的海报,他的演唱也确实得到了当地观众的赞赏;1952年,乌兰白乡皮影艺人白俊山曾到锦州市葛福班执艺,1954年加入锦州市皮影社,1966年调回喀左县皮影团;三家子乡王国丰影班多年来活动在内蒙古林西、宁城和河北省青龙县木头凳一带;三家子乡皮影艺人崔吉林,因家乡当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于1960年携带着心爱的皮影箱,迁移到黑龙江省青冈县定居,1974年参加黑龙江省皮影会演荣获操纵表演一等奖。

近年来,因关内各地皮影演员严重不足,凌源艺人李海奎、马秀琴、王攀、张翠荣、马占荣等20多位演员应邀赴迁安、遵化、玉田、丰润等河北省各县影班演出。李树广被乐亭县皮影团接纳为正式成员。黄宝艳、李海奎、范春荣、马秀琴等,多次应河北省“百灵音像出版社”约请,参加演唱,录制了大量皮影戏光盘,投放市场后,成为音像行业的抢手货。仅上述几例,可窥见凌源皮影活动区域之广,影响之深。据史料记述,早在宋代由纸影进化为皮影,易雕刻而不致损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戏曲艺术形式。宋理宗端平二年《都城记盛》载:“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为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由此可见,皮影戏已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

明代,朝阳地区所辖朝阳、建平、凌源、喀左等地均属乌良哈牧场。当时土著民族是否有本地的皮影?它又是什么形态?尚无资料证实。《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中言道:“滦州影戏创于明万历间,地点乃关东。”“于康熙间始入关而后盛行于各地。”皮影艺术界人士共识,现在流传在辽西一带的皮影为中国北方皮影戏的一支,属滦州影派系,由明万历年间滦州安各庄黄素志兴创。黄素志是位通诗书、喜绘画、精雕刻、崇佛教多才多艺的秀才,因屡试不第,愤而出关游学辽阳,于此兴创了这派皮影。他以宣扬教化为宗旨,依《宣讲拾遗》为底本,改羊皮为驴皮雕影,独树一帜,后在清代随皇室入关,得到权贵的重视,皮影戏逐步发展起来,流布于河北、东北、内蒙古,逐渐形成了:影人造型、用料、雕镂、色彩、装置、卷本类同,又因流传地域不同,受民歌、民间音乐、民族习俗、语音调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声腔音乐、演唱风格、白话韵味各异、地域特点十分明显的中国北方皮影戏。凌源皮影也不例外,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越来越突出乡土特点。不仅演唱讲究快马清刀,道白方言韵味浓重,就连影戏开演之前,为招引观众所打的“一封书”、“一板到底”、“八锣住”影通,节奏快,火暴热烈,也明显区别于关内影班的“慢通”,地方特点更加突出。

解放前,凌源皮影班更换演唱场地,所有的家当用两头毛驴一驮便可出发。一头驴驮上蓬、围、杆、杖和演员的行李,另一头驮上皮影上箱和下箱。顶灯人提着灯具,就可轻松地去某地演出。

1、影台:解放前,影班只带台板以上的蓬、围、杆、杖,从不带影台。每到一地,都是当地民众张罗搭台。说也简单,用农村打场用的四个碌碡做立柱,横担上两根檀子,再摆上一副棺材料子板或是两扇车大门,约六尺见方、三尺高的台座就搭成了。前台从百姓家借两张高桌,中间夹上一块压箱板子(影班自带专用木板),连缀系牢。台座四角竖起四根六尺高的立柱,行话叫“抱柱子”,上面架上蓬架,用绳系住。演出前上好布制蓬顶,台的左、右、后三面挂上围子,开演时支上影窗(现称银幕)。这样,影台就搭好了。只要锣鼓一响,影戏就开演了。

1958年以后,影人尺码加大了,当年的小影台便不适用。由那时起,为方便群众,影班自带台座及杆杖。有的用三角木支架,顶起两根木梁,有的用专制的铁支架,上面铺平自带的台板,前台搭上专用的台案,台面上系好专用杆杖蓬架,便完成演出前搭台准备工作。现在,如用1尺6寸高的影人,台面应为4米见方,距地面约1米至1.2米,影窗也随着加宽加长。现在多数“抱柱子”用一寸铁管,蓬架的横顺梁有的用木方,有的用竹杆,也有的用铁管。影蓬的拱顶仍延用四根1.5寸宽的竹劈。蓬盖多用防雨性能好的凡布,围子多用较结实、防寒性能好的小凡布或白粗布。

2、银幕:影窗,现又称银幕,是皮影戏必备的工具,它直接影响着影人的清晰度和影戏的演出质量。解放前,影窗是在5尺长、2.5尺宽的长方形木框上糊上两张粉莲纸制成。操影要十分小心,不可碰破窗面。解放以后糊影窗用料有了改进,有的用漂白布,后来用白的确良,近年又有人试着用灯箱布。如用1.6尺高的影人,影窗通常为3米至3.2米长、1米至1.4米宽的长方形。为便于表演,影人增高影窗也相应加大。

3、灯具。随着历史的发展,皮影戏用来照明的光源也有变化。传说原始的皮影戏用一个马勺,搭上四五根棉花捻子,以蓖麻籽或线麻籽油做燃料,照明演影。后改用薄铁片焊油箱,再焊上六、七根油管装灯捻,用豆油或麻油点燃照明(凌源文化馆珍藏有实物)。随着科学发展,四十年代后才用上了戴罩的煤油灯(当时称洋油灯)、汽灯、电石灯(俗称玍石灯),直到五十年代末,凌源多数地区才用上电灯(白质灯泡)。七十年代,皮影戏台上开始应用碘钨灯或是日光灯,这种光源平而白,演出效果好,银幕上看不到影人的手条和脖条,使皮影银幕干净利落。其弱点是,影人稍离开银幕影子就不实,产生虚幻的感觉。所以,拿线者要根据新的光源重新练功,影人必须紧贴银幕,切忌远离,才能达到所需的效果。

4、影箱。影箱分为上箱和下箱。上箱为存放影人、影件所用。内装各种场片、车船、马匹、蟒、靠、铠、褂、袍、衣等;每个影箱必有70—100个戳子、400—600个头茬。头茬依据影人身份、地位、性别的不同,分装在官纱、王帽、帅盔扎巾、反王扎巾、文武生头、文武旦头、神仙妖头六个影包内。另有两个包:盛装劈头甩发及各种小型的杂包和演出前挑选本戏所用头茬的随手包。

下箱盛装本班的影卷、武场乐器、所用备品和随手工具等。

5、武场乐器。班鼓,即戏剧所用单皮鼓,又称崩鼓。下腔直径25公分,上蒙猪皮,中间鼓面发音部分直径5公分,用键敲击,发出“嘎嘎”清脆的响声。

响板,也有人叫水板,用乌木、铁犁、红木、黄杨等不同材料制作。由三块同样大小的板组成一副响板。长27公分,中间宽5公分,下端宽7公分,竖向中间起棱,称为板牙。用后面一块板的板牙部位击打前面两块捆在一起的板,发出响声标示唱腔的节拍。

鼓、板在皮影戏中不仅起节奏作用,也有搂腔打挂的伴奏作用。

大锣。从前影台上所用的大锣多是小光奉锣,调高而清脆。锣的口面为26—28公分,锣光响点为6—8公分。当前,借鉴兄弟剧种的经验,文戏用苏锣。一般苏锣口面为30—32公分,锣光响点为12—14公分,音色浑厚柔和。武戏用奉锣,观众俗云听着精神。

铙钹,是武场乐器中必备的打击乐器,与大锣同用。其直径19.5公分。

手锣,有人叫它“镟子”,是武场中主要乐器之一,与大锣、铙钹合奏。特别在影戏中旦角上下场单独使用时,声音幽默、诙谐。解放前,皮影戏使用的手锣多为小光高调,其口面直径为21.5公分,锣光响点为5—6公分。现多数影班使用中光手锣,调门略低,锣光响点为7—8公分。

堂鼓。影班使用的堂鼓大体上分两种,一种是白色鼓腔,两面蒙**(类似长白猪)皮的高调堂鼓;二是红漆鼓腔,两面蒙牛皮,一敲发出咚咚声响的中音堂鼓。鼓高均为35公分,鼓面直径为22公分。在皮影戏中,“打通”、升堂、点将、武打等许多场面必用,是武场乐器中一件主要乐器。

6、文场乐器。1940年以前,皮影戏主要伴奏乐器是“小京崩”,即小三弦。1940年以后皮影戏应用铜筒蟒皮四弦伴奏。1960年以前的琴弦多用丝弦,以后逐步改用钢弦。在凌源通用调高为F,两条外弦同度定G,两条内弦同度定C,以2—5弦指法演奏,最高音用到,最低音为里弦空弦5。演奏时,按弦手指戴金属套,使声音更加清脆明亮。琴筒长17公分,内径6.5公分,琴担子(琴杆)长90公分,上按四个弦轴。琴弓装两绺马尾,分别通过两根二弦、两根老弦之间,向外用力可同时拉响两条外弦(二弦),向内用力可同时拉响两条里弦(老弦)。演奏时所发出的双声悦耳动听,别具风格。

唢呐。皮影戏多用八寸黑杆唢呐,又名“三机子”。多用在摆朝、点将、迎娶、打尾声等场面。它也是皮影戏必用的乐器。

滦州皮影始创于关东,发展于河北,又传入东北三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由于通商、移民、艺人流动等各种因素,滦州影戏流布各方。一是从乐亭经渤海北上流传到丹东、大连;二是出山海关经锦州流向东北;三是由迁安、迁西出冷口,经青龙、宽城的商贾小路流向关外;四是出京东,经喜峰口流传到承德、平泉、凌源等地,逐渐繁荣发展。此乃皮影戏由关内传播到东北及内蒙古的四条主要通道。

但凌源皮影何时、何地由何人通过哪条路线传入?首先传给哪个影班或哪几位艺人?目前,尚未见资料证实。

1994年,凌源刀尔登乡著名皮影艺人郭永山亲述(韩琢记录),河北省迁安县“任八老爷”的影班,总是围绕长城在关内外演出,因此被众人称为“护城班”。班内艺人艺术精湛,且有一定文化水平。该班主要艺人有:汤满(弹三弦,在关内号称汤半台)、张秀峰(打鼓)、王安泰(掌上线)、任庆龙(字耀先,打鼓、唱小儿)、邓春林(号邓老林,掌上线)。艺友们演出之余,精心锤炼卷本,共商演艺,坚持常年活动,深受欢迎,名震关内外。1928年,“护城班”应凌源三道梁子村皮影班主宫万里的邀请,曾到凌源的刀尔登、三道梁子等地演出。1933年,郭永山住刀尔登温朴斋班,请来了原“护城班”皮影艺人邓春林、任庆龙、王云阁、刘朝卿(字向臣,弹三弦)等关内外艺人,聚会凌源温朴斋班同台演出,切磋技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此为民国年间,河北省皮影班社及艺人从迁安出冷口,经青龙流动到辽宁凌源之一例。

1937年,冷口外河北青龙县王子店乡皮影艺人佟敏祖孙三代,为避难逃荒来到凌源。祖父佟秀章,号佟老布,掌上线唱小儿,父亲佟凤洲,打鼓唱大。佟敏门里出身,12岁从事影艺,习得拿、贴、打、唱,样样精通,雕刻影人更为关内外著名。初来凌源,祖孙三代搭班唱影以此谋生。1949年与艺友建立了凌源县皮影社,1957年凌源县建立皮影团,佟敏就成了大家公认的艺术骨干。1959年,天津宝坻皮影艺人娄永昌到凌源皮影团工作,主功唱髯。他声音甜润苍劲,授徒凌源的许子林,直到“**”才返回故里。表面看,艺人们搭班唱影为的是糊口谋生,实质也传播了皮影艺术。

民间皮影艺术的传承,无论雕刻影人,还是拿、打、拉、唱各种艺术的传承,都是以师带徒,或是举办专门的科班来培养人才。解放前,如以师带徒,经中人介绍,立下生死合同——“车前马后,投河觅井,与师无关……”,随班流动,边唱边学,学业期满先为师父效力三年,方可搭班从艺,以此谋生。专门科班,一师众徒,边演出边学艺,影价比成人班略低,所有收入归师父所得,或两年、或三年几个学员一起出科,就这样皮影艺术才得一辈一辈的传承,一代一代的发展。解放后,取消了从前的老规矩,但传承方式略同。

目前,凌源尚有影箱23部,皮影艺人150多位,他们不仅在本市演出,还流动于毗邻河北、内蒙等地演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促进了艺术交流。早在1979年,凌源皮影团参加朝阳市首届皮影汇演,现代戏《双喜临门》,神话故事戏《白蛇传》均荣获一等奖。1991年,参加辽宁省首届皮影戏调演,演出传统戏《火焰山》一举夺魁;1994年参加省调演,现代戏《红嫂》获二等奖;1998年参加省第三届皮影调演,传统折子戏《红莲除霸》获得一等奖。1998年中秋节为来朝阳参加“一展一会”的埃及、俄罗斯等7国外宾专场演出,深受外国朋友的欢迎。

近年来,为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挖掘、抢救、整理民间艺术遗产,凌源市文化馆从1988年开始着手中国北方皮影戏影卷搜集整理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已经搜集到传统及现代影卷3300卷,达3400万字。为我国民间艺术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其数量之多,作品之工整,可为全国之首。

1992年辽宁省文化厅命名凌源为“皮影艺术之乡”。1996年***命名凌源为“中国民间皮影艺术之乡”。1999年辽宁省文化厅拨专款资助凌源建立了融皮影雕刻艺术、业绩成果、影卷珍藏、演唱操作为一体的“凌源皮影艺苑”,使凌源皮影基地建设更上新的台阶。我们有理由相信,凌源皮影艺术在新世纪的曙光里,必将走出中国、享誉世界。

6.华阴皮影戏

皮影是用家畜皮刻制的人物影像,借助灯光投影屏幕表演的一种戏曲,通常叫灯影或皮影戏。据历史学家顾颉刚考证,皮影的发祥地在陕西。

陕西民间有一个传说,似乎说明了皮影的来历。据说西汉时,文帝刘恒的幼儿由一位宫女照看。一天太子哭闹不止,聪明的宫女便用梧桐树叶剪成人形,借着透进纱窗的阳光,一面用手舞动梧桐叶子,一面口哼小曲,太子马上转哭为笑。

皮影的原型是用纸剪的,后来才改成用皮刻制。据宋朝《梦梁录》等书记载:“京师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影,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皮影在汉代已经出现,到了宋代已相当流行,京师常见、“设帐张灯”上演“影人戏”。到了元代,蒙古军队中有皮影班子随军,一直传到中亚国家。

华县皮影制作精细,玲珑剔透,深受民间喜爱。其制作过程是:牛皮或驴皮经浸泡后,刮铲成半透明状,再打磨、摹画、雕刻、着色、熨平、缀合。华县皮影造型以人物为主,兼有景物和道具。人物高约1尺,大头突额,色彩艳丽,图案精细。人物的颈、肩、腰、膝、肘等十处有轮盘牵线,活动自如。通常以五官反映人物的性格,如以平肩和皱眉区分阳刚和阴委,丑角多用圆嘴、吊眉和冲天鼻,形象夸张诙谐。

旧日,华县城乡有数十个皮影班子,一个班子5人,小车一推,背篓一背,随时可外出演出,逢上庙会、结婚、祝寿、小孩满月,一盏明灯,两张方桌,几块木板就可搭台表演,演出时,操纵提线的人称“签手”,在屏幕后表演打、跳、翻、跑各种角色。唱腔多为碗碗腔。伴奏的乐手司掌琴、弦、钹、鼓等乐器。5人一班配合默契,演得有声有色。

农闲时,华县皮影经常流动演出,在电影没有普及的年代,是一种民间喜闻乐见的戏曲节目。1949年起华县光明皮影社曾长期在西安演出。1975年华县皮影进京上演博得好评。198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为华县皮影摄制纪录片《皮影轻骑队》。

近年来由于现代视听媒介的普及,皮影戏演出的机会少了。皮影作为一种工艺美术品也为人所爱,一些外国游客尤喜收藏。德国皮革博物馆和日本民俗博物馆都有华县皮影陈列。

7.陆丰皮影戏

陆丰皮影戏是我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潮州皮影的惟一遗存,陆丰市皮影剧团是广东省惟一的专业皮影剧团。陆丰皮影戏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又得海陆丰民间习俗的孕育,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逼真,优雅可观。

陆丰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碣石湾畔,南濒南海,毗邻港澳,介于深圳与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陆丰皮影就在这座小城栖身,它的历史悠久,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普及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战乱时期,其他戏剧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戏班仍活跃在周边乡镇,可见皮影戏的群众基础深厚,有很强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复兴和发展,在绘画、音乐、制作、表演、效果及舞台灯光等方面,都为世人所瞩目,所到之处,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少年儿童更为喜爱。演出区域不断扩大,不但到过粤北地区的各市、县及广州等地,还在福建几个市、县留下足迹。1975年之后,多次赴京参加及演出,所演剧目如《战恶兽》、《鸡与蛇》、《龟兔赛跑》、《飞天》、《鸡斗》、《哭塔》等广受好评。陆丰皮影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

8.唐山皮影戏

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通常认为滦州影戏初创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唐山皮影戏的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

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现存至少500多部。其中“连台本”有130多部,单本剧也很多。剧目有《五锋会》、《二度梅》、《青云剑》等。皮影传统剧本的文学结构为人物出场有上场“诗”,下场“对”。其格律常用“七字句”、“十字锦”、“三赶七”、“五字赋”、“硬散”、“大金边”、“小金边”等。这些唱词结构都是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其结构的基本单位,每段唱词一般都是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唐山皮影以乐亭方言为基础,以唱功见长,风格独特,为板腔体。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凄凉调、悲调、游阴调、还阳调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赶七等各种腔调。

皮影的雕刻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装杆几个步骤。刀口和上色是最能体现雕刻艺人水平的地方。人物造型分为生、小、大、鬓、丑等。

唐山皮影的剧目内容是深层剖析当地社会民俗民风、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历代唐山皮影艺人对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从未间断过,这些经验是今人和后人的宝贵财富。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现在,能够进行皮影戏剧本创作的人不足10人,皮影艺人年龄偏大,找不到徒弟传承,欣赏皮影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少。唐山皮影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9.冀南皮影戏

冀南皮影戏主要分布于河北南部,是宋代中原皮影戏重要的嫡脉。皮影造型古朴,体制简练,雕绘结合。冀南皮影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对白口语化,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演出时以板胡、二胡、闷笛、三弦、唢呐、笙等乐器伴奏,武场另配有鼓、锣、镲、号、梆子等。

【基本特征】

一、冀南皮影戏是宋代中原皮影戏重要的嫡脉,它与河南皮影及豫北梆子腔有着重要联系。

二、冀南皮影戏造型古朴、雕绘结合,造型体制简练,体现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风貌。

三、冀南皮影戏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四、冀南皮影戏班社与传承依然保持传统的习俗,基本体现原生态皮影戏表演形式。

【艺术价值】

冀南皮影属于宋代中原影戏一支嫡脉,较多地保持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面貌,它相比陕西皮影、唐山皮影,在造型、剧本、唱腔、演出形式等方面有着非常强烈的差异,更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冀南皮影戏造型粗犷古朴、线条简练、雕绘结合,充分体现着古代中原影戏的造型特征、体现着我国皮影戏的早期特征。冀南皮影戏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具有口语化、方言化的特征。

对于冀南皮影艺术的保护和研究是对我国皮影艺术历史、流传和现状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全面认识。对于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中国当代民间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濒危状况】

冀南皮影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时至今日却陷入十分尴尬的生存境地,大多数皮影艺人年事已高无法演唱,中年艺人特别是年轻艺人很少,影戏箱也越来越少,有的班社只留下道具,而艺人已经没有了。据在冀南6个县的统计,现在尚可演出的皮影戏班社已由解放初期的100多个减少至10余个,皮影艺人由过去的近千人减少到100余人,演出剧目从过去的200多个减少到30多个,而且演出场次越来越少,演出范围越来越小。传统的皮影表演技艺难以得到传承,其唱腔、口传剧目、雕制方法等,几乎面临失传。

10.阿宫腔

阿宫腔,也称北路秦腔。因唱腔具有翻该遏低的艺术特点,亦称遏宫腔。流行于礼泉、富平、兴平、咸阳、泾阳、三原、乾县、高陵、耀县、铜川、临潼等地。

阿宫腔原为皮影形式演出,1960年搬上大舞台,在常腔、表演、音乐伴奏以及舞台美术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仍保持了原有的艺术特色。据老艺人段天焕回忆,清嘉庆、道光年间,阿宫腔已由礼泉传播到渭北一带,演出的剧目有《范雎相秦》、《玉瓶赠金》、《祥麟镜》、《四贤册》等。与原秦腔唱调相比,有“三放不如一遏”的艺术效果,遂取名“遏工小调”,艺人们称为“遏工”。至清同治、光绪年间,又相继出现许多皮影班社及名艺人,演出剧目主要有《滚龙床》、《红拆书》、《铁冠图》、《艘孤》、《清河桥》等。

阿宫腔的特点是娴雅婉转,钢劲有力,缠绵激昂,拖腔带有“噫咽”之音,并以假嗓翻高唱出。

1940年前后,由于国民党政府黑暗腐败,加之连年遭灾,阿宫腔戏班相继解散,仅有段天焕一个戏班艰难地挣扎到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富平县人民政府为抢救阿宫腔剧种,组织以段天焕为首的老艺人成立民乐皮影戏社,积极进行演出活动。1958年又将富平县三团改为富平县阿宫剧团,创作、改编、演出《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玉瓶赠金》、《女巡按》、《锦香亭》、《王魁负义》、《四贤册》、《白蛇传》、《翰墨缘》、《金鳞记》等传统戏及《鸡毛信》、《雷锋》、《红石钟声》、《八一风暴》、《三姑娘》、《两家亲》等现代戏。并于1961年赴京进行汇报演出,受到戏剧专家及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阿宫腔的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已经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有六百余本。剧目的唱词浅显朴实、生活气息浓厚。取材于历史的剧目,大都为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昏庸腐败、荒淫无耻、残忍凶暴以及批判卖国求荣、表彰民族气节的戏,如《七箭书》、《重耳走国》等;取材民间故事的剧目,多为反映伦理道德、男女爱情、抨击忘恩负义与颂扬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清官戏,如《西厢记》、《金鳞记》、《王魁负义》、《女巡按》等;取材现实生活的剧目,大都是抨击恶势力和恶少劣妇的讽刺喜剧,如《三婆娘顶嘴》、《屎巴牛招亲》、《打锅》、《抹牌》等。

阿宫腔角色行当生、旦、净、丑俱全;表演基本沿袭了秦腔程式,并采用了皮影某些特有的表演动作,显得独特别致。同时,在表演上有塌城、剑出鞘、踢打等武打特技。

阿宫腔属板式变化体音乐。声腔分欢音与苦音。欢音表达明朗、轻快的情绪,苦因表达悲伤、凄楚、怀念、愤慨的情感。其唱腔保持了阿宫腔腔调,惟净角揉入眉户某些曲调;旦角又吸收了碗碗腔行腔技巧,突出阿宫细腻、婉转、刚柔并济的特点。唱腔板路有[二六]、[慢板]、[二倒板]、[箭板]、[一叠腔]、[三不齐]和单句送等;常用的曲牌有[一起清雪]、[迁仙客]、[春宴开]、[点绛唇]等。伴奏乐器以板胡替代原二股弦领奏,增加了音响效果;武场面以梆子击节,配以鼓板、牙子、小锣、绕钹、大号等。

9.

11.碗碗腔

一、简要描述

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又名“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击节乐器小铜碗和演皮影需用灯盏照亮子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即月琴)而得名。l958年易名“华剧”,一般仍称“碗碗腔”。碗碗腔在形成过程中吸收老腔的艺术成分较多,为与老腔相区别,关中东府人又称其为“时腔”。主要盛行于陕西大荔、朝邑、渭南、西安、户县、绥德、米脂、洋县、西乡等地。山西晋南及晋中的孝义,河南西部的灵宝、陕县、卢氏,甘肃的兰州等地也有流行。

二、历史沿革

碗碗腔的形成年代,无文字记载可考,据调查,清乾隆年间(1736--1795)渭南人李芳桂曾作有剧本“十大本”,就其唱词结构分析,可断定当时碗碗腔的主要唱腔已经形成。《重修华县志稿》载,在同州(治今大荔)一带:“清末演唱者二三十家”,而各地又形成了洋县碗碗腔、陕北碗碗腔、西府碗碗腔等不同分支。

洋县碗碗腔相传在乾隆时由洋县万家宫艺人雍朝杰所创。雍原为皮影桄桄戏艺人,赴渭北演出中,在朝邑(今大荔)学得碗碗腔后,与桄桄唱腔结合,后其子雍可敬(猫娃)与徒弟福娃又吸收了道情唱腔,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皮影碗碗腔。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已发展为十余箱班,辛亥革命前后又有发展,取代了皮影桄桄戏。其流行地区主要在洋县东乡。陕北碗碗腔相传清末在绥德义合镇形成,流行于绥德、米脂一带,唱腔上受晋剧影响较大。西府凤翔碗碗腔有早于东府(同州)碗碗腔之说,清中叶后盛行,流行于凤翔、千阳一带。此外,光绪三年(1877)前后,大荔一带艺人因荒灾,逃荒入山西,遂形成山西的碗碗腔。

建国前,陕西的各支皮影碗碗腔先后衰落。西府碗碗腔大致在20世纪30年代已告绝迹,其余也在建国前夕消失。建国后,经有关部门的挖掘、抢救,各支碗碗腔先后发展为戏曲剧种。其东府、西府两支于建国初期由陕西省戏曲剧院搬上戏曲舞台,继而洋县人民剧团将洋县碗碗腔发展为戏曲形式。1960年,陕北碗碗腔也改为舞台剧。各支碗碗腔均整理、改编了一批剧目,并在音乐唱腔、表演艺术、舞台美术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造。其主要演出团体先后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剧团(兼演眉户和碗碗腔)、大荔碗碗腔剧团以及榆林、兴平、洋县等地的碗碗腔剧团。

三、艺术特色

碗碗腔表演上主要运用我国戏曲的传统程式,适当吸收皮影戏中人物的表演动作。演唱时,小生、小旦、青衣真假嗓结合,吐字多用真声,拖腔多用假声;老生、须生、老旦、小丑全用真声;花脸多用喉音和脑后音。演出中并有重唱、齐唱、伴唱等形式。唱词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也有五字句和“三不齐”(长短句)。通常为上下句结构,也有“单句送”,即七字句上、下句的唱段,结束时只唱一个上句,曲调慢声而下。

在皮影碗碗腔阶段,各支派均有不同特点的音乐唱腔。如“西府“的板式与秦腔相近,除滚板外,还有花音、苦音之别。板式有侵板、,尖版(垫扳)、二六、代板、飞板、喝场和韵白等,其慢板与“东府”相近,余均有差异。“洋县”唱腔以微调式为多,板式有安板(软、硬)、添板(软硬)、二六(软硬)、代板、快板、急板、嘹子、滚板等。“陕北”唱腔风格近似晋剧,有慢扳、二六板、流水、大起板、铃子、导板、还阳板等。发展为舞台剧后,主要板式有慢板(亦称“西路”、“南路”)、东路(亦称“北路”)、二八板、慢紧扳、紧板(亦称“流水板”、“二六板”)、飞板、滚板(滚白)、闪板、扬句子,垫板(尖板)、观灯、过关、导板序子等。彩腔有花花腔、叠腔等。每种唱腔又分花音(欢音)、哭音(苦音)两大腔系,唯不滚白、叠腔只有哭音,观灯、过关只有花音。这两类腔系,各有其不同的音律、音阶、调式和表现功能。一般说来,花音擅长表现欢快、明朗的情调,哭音则主要表现悲伤、哀怨的情绪。慢板与紧板,又有“三不齐”(“西厢调”)的特殊唱法。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曲牌、板式和锣鼓音乐。如〔杀妲己〕、〔梵王宫〕、〔重台〕等。

伴奏乐器弦乐器有月琴、硬弦(二股弦)、板胡,管乐器有唢、马号(喇叭),打击乐器有梆子、铜碗、边鼓、堂鼓、铙钹、铰子、手锣、大锣(勾锣)等。演唱时,由月琴碗碗领奏,硬弦、板胡伴随。

碗碗腔的剧目相当丰富,现已抄录在卷和出版的就有二百四十多种。其中的《香莲佩》、《春秋配》、《十王庙》、《玉燕钗》、《白玉真》、《紫霞宫》、《万福莲》、《蝴蝶媒》、《火焰驹》、《清素庵》即所谓“十大本”,简称“佩配庙钗真,宫莲媒驹庵”。

碗碗腔的著名名艺人有史长财、段转窝、王平安、李俊民、李五喜、张立儿、疙顶、王四贵、王凤堂、金奎、雷文立、参苗子、齐喜、王曼、一杆旗(杜升初)、朱哼、谢德龙等。民间流传说:“齐喜王曼参苗子,一杆旗歪脖子”。足见这些人在群众中是享有盛名的。

热门推荐
  • 回到过去之第七号当铺

    回到过去之第七号当铺

    小兔被雷劈死后回到了十三岁并遇到了来自七号当铺的神秘男子达姆。为了成为七号当铺的员工小兔开启了穿越时空改变委托人命运的旅程。其间,她结识了舍弃爱情换取美貌的练习生多米;想要变成男生的小芬;为爱变成老婆婆的虫虫;做猪做狗也要挽救妻儿性命的男子...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动人故事。小兔最终能否通过职前考核成为七号当铺的一员?她又能否回到十三岁改变自己的人生?
  • 救醒与迷失

    救醒与迷失

    时婳在经历雷劫时,不慎掉进了无人能回的万丈。破万空的神兽混沌救了她。为了报恩,需得她进入万千小世界收集气运。但真相似乎不仅如此,在找寻真实的同时,总有一人陪着她。随着一切揭开,他的深情有点让人招架不住。开始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神明
  • 春秋公羊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公羊传 【战国】公羊高
  •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宇宙海盗集团和黑暗帝国两个主要的黑暗势力集团的战争即将打响!海盗四魔将,黑暗五魔将,汪氏家族,陈氏家族,汪氏家族,李氏家族,杨氏家族等家族即将在各大星球展开激烈的激战,争夺宇宙霸权。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封神:开局上交遮天副本,平定黑暗动乱

    封神:开局上交遮天副本,平定黑暗动乱

    林枫穿越洪荒,成为截教一名不起眼的外门弟子。封神将至,截教即将破灭。好在林枫觉醒了大世界副本系统,开局就将副本上交通天。一叶遮天世界,三霄联手平定黑暗动乱!圣王世界,赵公明获取神话级龙象镇狱劲!……等到封神劫起,诸圣来袭,齐齐算计截教之时才发现。截教弟子,居然全成圣了!?
  • 通天剑箓

    通天剑箓

    这世间有神,高高在上。凡人之力,又如何比肩神灵?。吾心有一剑,可劈山断海。杀神...
  • 关于穿越后成为反派白月光

    关于穿越后成为反派白月光

    某天睡前看了一部小说,惊叹于最大反派的悲惨,悲惨童年,悲惨一生,悲惨结局,就没个好的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成为了反派同门师姐叶子婷,看到大反派的样子,不禁怀疑这些弟子是怎么下的去手的!
  • 记忆之都
  • 世说缘语

    世说缘语

    我用我的双眼看这个世界,不仅仅看见神仙妖魔人鬼,不仅仅看见生衰交替的万物,我更想看见的是情和缘。不可以不在乎谁对谁错,不可以不在乎用血泪浇铸的仇恨,不可以不在乎因误解而放弃的爱情,只是不在乎有没有人能够在寂寞的路上一起走。本作品首发于17K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