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3200000010

第七章 泥塑

1.泥塑介绍

起源与发展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千年前。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

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动,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就是唐代杰出的代表。他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道子学成,惠之不甘落后,毅然焚毁笔砚,奋发专攻塑,终成名家。为当世人称赞:“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

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北宋时东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乐”在七月七日前后出售,不仅平民百姓买回去“乞巧”,达官贵人也要在七夕期间买回去供奉玩耍。

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其中著名的产地有无锡惠山、天津“泥人张”、陕西风翔、河北白沟、山东高密、河南浚县、淮阳以及北京。

制作工艺

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或蜂蜜。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见有单片模和双片模,也有多片模。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地区与分布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清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自张明山先生首创,流传至今已有180年历史。泥人张彩塑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能真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体态;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取舍得当;用色敷彩,典雅秀丽。泥人张彩塑适于室内陈设,一般尺寸不大,约40厘米,可放在案头或架上。它所用的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揉而成的“熟泥”。经艺术家手工捏制成型,自然风干,再施以彩绘。

无锡彩塑相传已有400年的历史。经艺人世代艺术实践,创造出享誉世界的惠山泥人。惠山泥人品类丰富,分为粗货、细货两大类。粗货又称耍货,主要以吉祥祈福为题材,采用模具印坯,手工绘彩,其造型夸张,线条简拙,整体丰硕稚胖,彩绘用笔粗放,色彩对比强烈。主要供儿童玩耍。细货是以手捏为主塑造艺术形象。内容大多以戏剧题材为主,故称手捏戏文。也捏佛像和反映现时生活的作品。一件作品从脚捏起,从下到上,由里到外,分段组合,一气呵成。在彩绘上则以细腻的笔触,从头到脚,从人物表情到衣服褶裥作精致的描绘。手捏戏文再现了戏剧演出的典型场景,突出戏剧人物的瞬间神态,造型生动,色彩艳丽悦目,装饰精美,历久不衰。是人们家居的装饰品和送礼的佳品。

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秃上底粉,再施彩绘。

做源人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货”玩赏的民间风俗,是中国泥塑艺术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至唐宋时代,泥塑艺术发展到盛期,著名泥塑有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菩萨,山西太原晋调的宫女等。至清代,泥塑形成南北两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泥人张”,南方有无锡惠山泥人。“泥人张”指天津泥人张长林,是捏塑世家,作品以写实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装饰,无不强调一个“像”字。其子张兆荣、孙张景桔继承祖业,为中国彩塑艺术做出贡献。惠山泥人又可分两类:一类“泥要货”供儿童玩耍、“大阿福”是最典型的作品。其造型丰满活泼、浑厚简练,色彩明朗热烈,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另一类为“手捏戏文”,主要塑造戏曲人物。这类泥人很注意种态刻画,造型适当夸张,表现技法精练,色彩纯朴、深厚,实有江南地方特色。现代著名艺人有胡新明、王忠富、于庆成等人。此外,陕西凤翔、河北白沟河、苏州虎丘等地亦为著名的民间泥塑重要产区。

2.安塞泥塑

安塞民间泥塑制作的主要材料是当地产的一种红色粘土,俗称红胶泥,先把胶土用水和成糊状,经地窖过淋,等余水渗干,把泥挖出在平板上,加适量麻纸或棉花,用木棒反复捶打,直到纸絮或棉絮在泥内分布均匀时,再用双手举泥在板上用力摔掼,到泥成总块,再掼成长方形,用塑料纸包严,三天后便可捏制。作者创作时,为了充分表现各自的审美要求,还得借助用柏木制成各种尖、细、圆、扁、方、斜、凸、四和多齿等大小不同的工具,通过点、按、挑、刻、画的手法和泥点、泥线的堆积去塑造各自认为最美的形体。

安塞现代民间泥塑,虽然是安塞民间艺术中的一朵新花,但她已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它虽源于面花,保留有面花的捏塑痕迹,但又能充分发挥“泥”的性质,通过多种不同工具和手法,把一个具体的形象刻画得丰富多彩。再加上她们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淳朴的认识,创造出了具有一定的气势性,传神性,情趣性和启迪性的似像非像的原母体造型,使安塞泥塑有了内在美,与这里的天、这里的地和这里的人形成了和谐与统一。人们可以从这有限的具体形象中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可以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和回味的余地。

安塞现代泥塑和安塞民间绘画、安塞剪纸一样,都是自我表现自我欣赏的民间艺术品,前面说过,它源于面花,广大妇女在捏百花时,从来不考虑透视比例,不求其样,比如捏雀雀燕燕和鸡,头都是一个样子;只是在身子、翅膀和尾部稍加变化便可分清是雀是燕还是鸡。捏塑老虎和狮子,只在头部和尾部变化便可说明是什么。从不细雕细刻,全靠她们平日对生活的认识,感觉和各自的审美意识,凭借灵心巧手,抓住既能表现其特征,又能表现其神韵的特点去塑造形象。

安塞现代民间泥塑是刚刚兴起的一枝民间艺术新花,但已初步形成安塞地域文化的艺术特征她不同任何地区的泥塑,已引起国内外艺术界的重视和赞赏,前景十分广阔。

3.聂家庄泥塑

聂家庄泥塑的历史

聂家庄泥塑,被称为高密“三绝”之一的聂家庄泥塑是聂家庄生产的泥玩具。聂家庄分东西聂家庄,地属高密县的姜庄镇,东西聂家庄聂姓为大姓,据聂氏家谱记载,从明朝万历初年聂福来制作“锅子花”(一种以泥巴做外衣,中间装火药,顶部留空,外形极似反扣锅底的玩艺,可作为礼花点放)进行销售谋生开始,便有人跟着仿效。到康熙后期,东西聂家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捏泥玩,而且开始由做“锅子花”向做泥娃娃、鸟兽虫鱼等家庭观赏品和儿童玩耍的泥玩具发展。清朝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进入全盛期,这一时期前不会动、不会叫、不会斗趣的“呆”玩艺,此时演化为会动、会叫、会斗趣的“活”玩艺,出现了叫虎、叫狮、叫猴、叫鸡等声形并茂,形象较为完美的艺术品。民谣说:“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此后又经过近200个春秋,使其完成由简单造型到复杂结构的演变,逐步形成现在具有声、形、色、动的艺术品,品种达150余个。

聂家庄泥塑工艺特点

高密姜庄镇聂家庄的泥塑造型憨朴,着色浓艳,在全国泥塑中别具一格。所塑事物,有静有动,并多能斗趣、发声。不少作品动静结合,形声俱备,雅拙中透精巧,憨朴中显灵秀,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中“叫虎”,竖眉瞪眼,昂首踞立,胸挂桃红大花,额涂朱笔大“王”,既威风凛凛,又娇艳可掬,用手拉送首尾,即有啸声发出。一物在手,平添无穷乐趣,实属国内泥塑中罕有之佳品。聂家庄泥塑无论是创作题材的选择,还是泥玩的造型、色彩的运用,都受到高密扑灰年画和剪纸艺术的深刻影响,扑灰年画和剪纸表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鸟兽虫鱼等,都可以在聂家庄泥塑中找到。在艺术造型上,聂家庄泥塑向剪纸靠拢,大胆夸张,注重神似,力求简约概括,似于不似,与天津“泥人张”注重写真的艺术手法大异其趣。在色彩运用上,聂家庄泥塑追求鲜明醒目而又柔和动人,用色少而精,以桃红和大绿两种基本颜色为主,却能把动物和人的神情衬托得恰到好处,又不失浓郁的民间情调,在这一点上,聂家庄泥塑与扑灰年画是一致的。聂家庄泥塑还吸收了扑灰年画上“明油”和“涮画”的技法,加强了泥塑作品色彩的亮度和晕化效果。

4.天津泥人张彩塑

天津泥人这种民间艺术,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就已享有很大声誉,而使这门艺术大放异彩,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独特风格的,当推“泥人张”。

泥人张彩塑创始人张明山(1826-1906年),自幼练就一手绝技,能在与人接触瞬间“触手成像”,而且形态逼真,令人倾服,遂得“泥人张”的誉称。他善于从静态中刻画人物,长于捕捉雕塑对象的精神特征。他的许多优秀作品珍藏在天津艺术博物馆中,北京故宫博物院和颐和园也藏有他的作品。

泥人张彩塑属于室内陈列性雕塑,一般尺寸不大,高约40公分左右,可放在案头或架上,故又称为架上雕塑、彩塑艺术是一个涉及面极广,运用于各种环境装饰的艺术形式,有着服务社会、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它所用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柔而成“熟泥”,其特点是粘合性强。辅助材料还有木材、竹藤、铅丝、纸张绢花等。塑造好的作品应避免阳光直射或置于炉火周围,正确的晾干方法应是自然风干。“泥人”彻底干燥后要入窑烘烧,温度要达700摄氏度左右,出窑后经打磨、整理即可着色。彩塑的用色,现在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过去的颜料为水粉色,覆盖力差容易爆裂、脱落、褪色,不能长久保存。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使用丙稀色,尽管价格较贵,但优点很多,覆盖力强,不爆裂、不脱落、不易褪色,干后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水冲洗,一件完整的作品一般需要30天左右。

目前“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有两个创作组和一个生产组,在古文化街设有“泥人张”彩塑门市部。工作室还承接了河北省安国药王庙、北京戒台寺、颐和园、天坛、邯郸“黄粱梦”以及天津天后宫和戏剧博物馆等单位的大型彩塑作品的创作和制作任务。

“泥人张”艺术世代相传,彩塑艺术不断发展。第二代张玉亭(1863—1954年)继承父业,善于从动态中表现人物,其作品更多反映劳动人民,讽刺揭露黑暗势力,艺术成就极高。张明山、张玉亭的作品曾获巴拿马赛会的金奖,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的荣誉奖,并在南洋各地展览会上获得奖状、奖牌20余件。“泥人张”第三代张景祜(1891—1967年)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创作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为彩塑艺术开创了新的途径。如今第五代传人张乃英以及彩塑专业人员的一些优秀作品已为国家收购和博物馆收藏定期陈列,部分作品并选送外国展览。日本芦屋市恩巴“中国近代美术馆”于1983年曾为“天津泥人张彩塑”建立了陈列专室,展出作品58件。

彩塑艺术已经由一个家族的民间技艺发展为社会性的艺术事业,同时为国家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4.

5.淮阳泥泥狗

泥泥狗又称“陵狗”,是淮阳玩具的总称,为纪念伏羲、女娲抟土造人育万物而制,是伴随着宗教祭祀和古老民俗诞生并绵延流传至今的“真图腾、活化石”,被誉为“天下第一狗”。泥泥狗用泥捏制而成,涂以全黑底色,再以红、黄、白绿、粉红无色,绘出点线结构的图案,造型浑厚古朴,似浊实巧,墨底彩绘,艳而不俗。泥泥狗的塑造已超越了自然中的现实形体,那些随艺人的直觉实绘在神秘、怪异形体上的图案符号,释放出一种原始图腾艺术的魅力,使古老的泥塑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感。

淮阳“泥泥狗”,就伴随着宗教祭祀和古老的民俗而诞生,并传承至今。“泥泥狗”是淮阳泥玩具的总称。“泥泥狗”又称“陵狗”,当地人说它是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若购买“泥泥狗”赠送亲友,可以消灾、祛病,颇为神圣。

淮阳“泥泥狗”造型古拙、怪诞,色彩艳丽,以黑色垫底,周身施以五彩纹饰。品种约有数百种,多为奇禽异兽或人、兽同体,诸如“人面猴”、“人面兽”、“猴头燕”、“九头鸟”、“人头狗”、“双头狗”、“多头怪”等等。其中,“人面猴”的形象被视为“人祖猴”,其造型肃穆、神圣,绝无一般玩具中动物猴的顽皮神态。

6.敦煌泥塑

敦煌泥塑历史:魏晋南北朝

敦煌莫高窟以其丰富多彩的壁画而成为敦煌艺术中的耀眼部分,但就石窟艺术而言,建筑、雕塑、壁画三者是互为依存的统一整体,其中雕塑部分由于是佛教供奉的主要神灵,在石窟中处于显著的位置,因而是石窟艺术的主题。莫高窟因系沙砾性岩石,质地疏松,不宜雕凿,所以佛像多为敷彩泥塑。保存到现在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彩塑约729个,其中“影塑”456个。从造型风格的变化来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以孝文帝太和改制为界线。改制前的作品风格较多地保留有外来佛像艺术的痕迹;改制后的佛像造型更多地受中原“秀骨清像”艺术风格的影响。

雕塑在石窟中的位置对整个石窟艺术起着主导作用,窟内壁画是围绕这些塑像而展开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一般有菩萨胁侍左右,组成一佛二菩萨的形式组合。佛像有弥勒像,释迦、多宝并座等,早期佛像以交脚弥勒像为常见。体态较大的佛像通常被置于正壁,以圆雕手法表现,体态较小的佛像被置于窟内南北两壁上端或中心方柱四壁,以圆雕或影塑相结合。形象的位置摆放与与其身份地位密切相关,神或人以他们不同的身份地位被置于不同的角度,如佛均以正面形象放置,并有一定呈式化的坐式,显得庄严神圣,菩萨则以半侧方式摆放,胡人则多以侧面形式出现。

北朝后期雕塑组合出现了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的五身组合,逐渐演以隋唐出现的一铺七身或九身的群像组合。随着有中心方柱的“支底窟”的减少,佛像均以固定的组合模式被置于正壁。这也是外来文化逐渐民族化的过程。

敦煌泥塑制作工艺特色

敦煌雕塑在制作上分泥塑和彩绘两个过程,所以又称彩塑。泥塑阶段除几个唐代巨佛为石胎泥塑外,一般都是用木头作身架,外面用谷草、芦苇或芨芨草捆扎身架,塑泥一般有两层,里层用草泥粗塑,外层用纸浆泥或棉花泥精塑,塑造完毕,干后上色即完工。影塑部分一般先用模型塑好,然后贴在壁上,经描绘后有浮雕效果,这种工艺兼有彩塑和壁画的功能,使得三维的彩塑和二维的壁画在石窟内的组合更加协调和浑然一体。塑像造型圆浑,形体结构以外来佛像粉本为主,呈式化较强,效果统一完整,但不够精确。造型技巧还保留着石雕手法,没有充分发挥泥塑自身特有的舒展性能。魏晋南北朝时期塑像的形体比例有一个渐进过程,佛像菩萨的身段渐趋修长,至西魏由于中原审美观念的影响,人体比例夸张到高峰。

敦煌泥塑风格造型特点

在塑像造型特征上,孝文帝改制以前的塑像,脸型长方,鼻挺额平,颈长,肩宽胸平,衣着式样为右袒式或通肩式,菩萨梳有高髻,上身半裸,神情端庄。受外来影响以及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影响较重。孝文帝改制以后,中原审美观念给敦煌人物从造型到服饰以全面影响。南北门阀世族享有世袭的高官厚禄,并有家学,文化素养很高,思想上崇尚清淡玄学,过着孤傲独立,任性不羁的生活,并以清瘦为美,这也是“秀骨清像”审美意识的社会基础。受之影响塑像形体扁平,脖颈细长,脸型瘦长,整体形象瘦而不失骨法,对形体结构的表达能力有所增强。塑像服饰部分也融入了中原汉式衣冠,佛像内穿交襦,后套对襟袈裟,腰围长裙,肩披裟巾交于胸前,南方洒脱的“秀骨清像”在这一时期得到体现。

另外在北朝末期的北周,由于北方民族的统一及南北文化交流的加强在雕塑造型上出现了“面短而艳”的新形式,佛像呈头大,体壮,脸型方阔的特征,标志着莫高窟艺术风格的又一次转变。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战乱纷争动荡不定的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不断对文化造成冲击和影响,敦煌所处位置虽相对稳定,由于大文化背景的作用对其石窟艺术不断施以影响,使这一时期的艺术呈现丰富多变的面貌。

7.北京泥塑兔爷儿

北京泥塑

北京有泥塑脸谱是久负盛名的,但这门艺术也经历过一段沧桑。

据老人讲,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北京各大庙会的玩物摊上就有脸谱出售。那时西城有位姓桂的满族人,爱好京剧,能诗善画,尤其爱好京剧脸谱。他每月领了俸禄钱粮,吃饱了没事可做,就用胶泥塑了一具脸型,晒干后,用它做模子,翻出些泥坯,模仿舞台脸谱勾画上色,经过不断改进,越做越精细,送给亲友,很受欢迎。后来,闻名求其绘制者渐多,人们称呼他“花脸桂子”。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满族人没有地方领俸禄了,桂老先生眼看着自已那点家底越来越少,便开始做脸谱售卖。白塔寺的玩物摊很多,有个摆摊的姓李,一看脸谱很稀罕,就收下了,当天被一个顾客全部买走。此后,送去多少脸谱就收多少,大有供不应求之势。

继“花脸桂子”之后,又相继出现了许多泥塑脸谱艺人,比较有名的如登如霖、李荣山、赵友三、石家兄弟、马成子等。这些老先生在脸谱艺术上各有风格,各具特色。

从二十年代后期起,泥塑脸谱除在各大庙会上出售外,又发展到东安市场,各玩具商店和艺术品商店等都有经营,很受顾客欢迎;尤其是到京的外国人,回国时都想带些富有北京特色的泥塑脸谱馈赠亲友。

二十年代后期,由北平丙寅采油公司东家傅某出资,开办了北平教育模型公司,聘请赵友三等人为技师,制作教学模型、泥塑脸谱彩塑沁泥人。同时,东安市场丹桂商场开设了松竹梅商店,专卖泥塑脸谱,生意兴隆,除少数内销外,大部份供出口。他们还重金聘请著名京剧演员侯喜瑞、朱斌仙等为他们设计脸谱,大大丰富了北京的脸谱艺术。

正当北京脸谱艺术呈现空前繁荣的时候,“七七”事变爆发,许多商店作坊倒闭,大部分做脸谱的艺人被迫改行。李荣山被迫去卖报,汪崇斌去拉黄包车,还有的去当小工以及闯关东。北京泥塑艺术顾显凋零。

日寇投降后,又由于法币贬值,物价一日日涨,脸谱生意仍无起色。据说李荣山老师傅上午出卖力气,下午在家做点泥人、泥鸟;有时等米下锅,不得已到街头闹市,在地上铺一***纸,摆上几个泥人、泥鸟、脸谱叫卖,以勉强维持生活。

兔儿爷的历史

泥玩“兔儿爷”是老北京中秋节俗的标志之一,是一种人身兔面的泥玩具,说是“兔面”,也不完全是兔脸,只有嘴是三叉形的兔唇,其它部位更象人脸。兔儿爷的起源已难考证,至少明代就已经流行了。明朝人纪坤在《花王阁賸稿》中云:“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清代此俗更盛,兔儿爷的品种也更多,一般形象都是金枪红袍,雄踞在黑虎、白象、麒麟等身上,讲究的还有张伞盖或背插纛(音“倒”)旗的,像戏台上的武将,猛一看,威风凛凛,细看却是以性情温顺见称的兔子,令人忍俊不止。民间艺人别具慧心的创造,表现出北京人的浪漫心性和乐观幽默性格。而以兔儿爷为题材的歇后语,象兔儿爷拿大顶----窝犄角;兔儿爷掏耳朵----歪泥;兔儿爷着雨----一滩泥等等,更是表现出北京地方语言的诙谐特点。

旧时京华,中秋节前半个月,东安市场、前门五牌楼、东四、西单等地,都有售卖兔儿爷的摊子,摊上架设数层楼梯式的木架,逐层增高,上面摆满大大小小的兔儿爷,人称“兔儿爷山”,为花团锦簇的团圆佳节,增添了烂漫色彩和欢乐气息。

兔爷的产生

先给您讲一个传说故事: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闹起了瘟疫,几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么药也不见好。月宫中的嫦娥看到人间烧香求医的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到人间去为百姓们消灾治病。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来到了北京城。她走了一家又一家,治好了很多病人。人们为了感谢玉兔,都要送给她东西。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这样,玉兔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病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女骑上狮子、老虎,走遍了北京城内外。玉兔消除了北京城的瘟疫,就回到月宫中去了。可是,她那美好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了北京人的心中。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人们还亲切地称她为“兔爷儿”、“兔奶奶”。

传说终归是传说。兔爷儿的产生,其实源于人们对月神的崇拜和对神话的确认。有关月亮的传说在此产生重要影响。月中有兔的传说始于春秋时代。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反映了神话的内容:一弯新月中并置着口衔灵芝的蟾蜍和奔跳的白兔。这说明汉代仍流传月中有兔子的神话。河南郑州出土的西汉晚期画像砖“东王公乘龙”也出现了玉兔捣药的形象。1968年,江苏省丹阳市发现了一座南朝佚名陵墓,墓中出土了两块画像砖,分别表现月亮和太阳,月亮砖中有一棵树,树下有一只捣药的玉兔,杵臼毕具,十分生动。

在民间,老百姓们都遵守着“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约,所以,祭月多由妇女承当。通常总是跟在母亲身边的小孩子非常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产生了专供儿童祭月用的造像:兔爷儿。

小孩买回兔爷儿也像成人一样供养祀拜。清代乾隆年间杨柳青印制的木版年画中,有一幅“桂序升平图”,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儿童拜兔爷儿的情景:图中兔爷儿高坐案上,西瓜、石榴、桃和月饼供放于前;两童子跪拜,一童子击磬,神态动人。这种民间节令习俗也传入宫中,皇家也按民间习俗供奉兔爷儿。清末徐柯在《清稗类钞·时令类》中说:“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故宫博物院现藏多种兔爷儿,那就是皇家小儿祭月的遗物。

兔爷儿既然为儿童专用,就不免带有玩具色彩。通常供奉之后,就成了孩子们的玩具,于是又出现了牵线操纵可使手臂活动的活动兔爷儿。据《春明采风志》记述:“其制空腔,活安上唇,中系以线。下扯其线,则唇乱捣。”与兔爷儿同时上市的还有多种兔子造型,如“兔子山”,一群小兔集于山石之上,形态各异,持诸般乐器吹吹打打,情同庆典;有活动小兔,下安弹簧,稍有碰动,即乱颤乱抖,活泼有趣;还有一种“兔儿奶奶”,大概是兔爷儿的“配偶”,一副老妇人的装束,与兔爷儿并排供奉。山东济南市则盛行“兔子王”,也是泥塑成型,兔首人身,两臂抱拢,执药杵,作捣药状。

8.泥塑如何收藏

泥塑和面塑是中国民间彩塑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民间泥塑又以取材的简洁、造型的生动、想象大胆夸张深为人们喜爱一些精品力作也被许多收藏家看好。

泥塑作为我国传统的工艺,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泥塑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很多分类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题材分类,像泥塑的人物、动物、花鸟、建筑物等,还有各种器物,比如说小盆,小碗,小茶壶;如果从工艺上分类就是手捏成型的泥塑作品、模印成型的和半捏半印的,比如说做一个骑马人,人物是模子印的,马是捏出来的,然后把人物再安在马上,因为泥塑作为一个中国传统的很重要的工艺美术的品种,具备很强的艺术价值,艺术性很高,所以它那个作为一个收藏的选题还是挺重要的,一般泥塑都是三分塑七分彩,做好了以后要上底色,然后加饰彩绘,最后完成这个作品。也有一部分是保持泥土本色,不加彩绘的泥塑,像这样的作品都反映了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的成就,反映了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创作风格,是我们工艺美术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间艺术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民间泥塑的地方特色非常鲜明,每个地区间有着很大的差异,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像无锡泥人,造型非常圆润,色泽比较典雅,做工也都很细,体现了江南泥塑秀美甜润的艺术风格;陕西凤翔的造型就非常简洁,色彩非常响亮,大红大紫,体现了一种喜庆,热烈的气氛;河北的题材比较多样,造型比较小,比较活泼;河南的淮阳、浚县这些地方泥塑的特色更为鲜明,比较古朴,另外有很强的神秘感。

具有收藏价值的泥塑作品可以分三大类,第一类就是名家名作,著名艺人,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等创作的作品,比如像无锡柳家奎先生,做的《我爱北京天安门》,阿富等;第二类就是那些濒临灭绝的,濒临失传的泥塑品种,比如说像兔儿爷这是中秋节用的,兔子山的作品现在很少生产了,市场上较多的是复制的,那么原作品收藏价值就比较高,第三个就是现在各地生产的精品,那些粗制滥造的和地方特色比较弱的,收藏价值相对就较弱。

现在一般对泥塑作品的评判可以掌握两个基本的标准,一个是它的审美标准,就是一定要体现它的艺术性,可以分析它的造型,分析它的色彩,包括表现的题材,这就需要不断的提高收藏者的鉴赏水平;第二个标准就是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主要是指泥塑的工艺,材料,他们所造成的作品的特性。

在收藏方面除了我们掌握评判标准,掌握鉴赏标准以外,还要注意保存,防潮、防震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因为泥玩具牢度很差,另外最怕的就是水,所以注意好防潮,注意防震,另外一个就是一般的收藏家不太注意的问题,就是要注意避光,民间泥玩具的很多色彩都是品色,这个品色很怕光,所以最好是装在一个避光的环境里保存,这样对保护它的色泽,保护它的艺术品相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在投资方面主要就是现在有很多作品的作者已经不在了,另外有些品种已经面临着失传了,不再生产了,这样的东西相对的经济价值就比较高。

热门推荐
  • 芒果酸奶哈尼度

    芒果酸奶哈尼度

    “你这人是听不懂人话么?”“听得懂”“那你就是不讲道理”“很多事情都要讲道理,唯独关于你的,我不想”
  • 钝吟杂录

    钝吟杂录

    钝吟杂录 【清】冯班
  • 糖炒板栗

    糖炒板栗

    顾念本打算在六一前瘦到八十斤,可惜太懒,一不小心还胖了两斤。遇到许有有的时候,还一不小心动了凡心。
  • 死亡与荣耀

    死亡与荣耀

    《雨风工作室》出品死亡……可怖的死亡。我用死亡换来荣耀……我愿遵从骑士信条,以十字长剑的荣光发誓。从一个小小的神殿骑士,成为开国大帝,这是一段充满血汗的历程。且看雷恩率领勒马骑士团纵横大陆……死亡荣耀强力推荐以下书籍:《迷·越 》《刀魂传》《穿越演义》收魂社【收魂殿】QQ群:51327666 收魂社【泰山殿】QQ群:80608310收魂社【阎罗殿】QQ群:25766826 收魂社【都市殿】QQ群:86099419收魂社【转轮殿】QQ群:76061344注意不可一号多群哦。
  • 异界锻造师

    异界锻造师

    神风大陆曾因某人的到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岁月变迁,斗转星移,神风大陆变化后的格局已经成型,但看似平静的生活下总有许多暗流涌动,危机四伏,就在世界的平衡即将被完全打破之时,又一位少年降临在神风大陆之上,从此在异界不断成长,锻炼自我,展开了一段传奇的经历......
  • 开天神尊

    开天神尊

    补天石,刑天墓,到底蕴藏着怎么的秘辛?玄冥殿,血神祭,是否真能召回远古强者?我以我身补苍天,这是何等的胸襟与豪迈!万年已逝,有谁能够承担起这延续的使命?洛晨穿越而来,揭开上古众神之密,重启逆天封神之战!
  • 望西山读书笔记
  • 对你乃是自生爱意

    对你乃是自生爱意

    女心理师穿越到东离国,遇上温柔如水却有PTSD的书楼老板,女心理师不受束缚,随意而为,爱上了就追,不喜欢就赶,什么家国大事才与她无关,她愿意护着他,而他也愿用尽所有去爱她。本文无男二,无三角恋,始终男女主,别的支线看心情。
  •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宇宙海盗集团和黑暗帝国两个主要的黑暗势力集团的战争即将打响!海盗四魔将,黑暗五魔将,汪氏家族,陈氏家族,汪氏家族,李氏家族,杨氏家族等家族即将在各大星球展开激烈的激战,争夺宇宙霸权。
  • 异界邪魔战神

    异界邪魔战神

    喜好探险的拳术高手穿越苍莽大陆,面对未知的世界,该何去何从?斗气和古武的完美融合,意外获得的成神之书……,凭借着独特而强悍的能力,马格开始了他梦幻一般的征战之路,在一片血腥的杀戮中,以大义为名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在十一门徒的摇旗呐喊下,信仰基石越来越稳固,教会越来越强大,最终踏上屠神之旅!精彩的武技系统,土属性的坚守如山,木属性的生生不息,水属性的无所不容,火属性的强猛狂野......使得战斗变得充满悬念,套用一句老话来说,那就是:一切皆有可能!而马格行事无所顾忌,到处沾花惹草的作风,也让他被神圣教廷冠以“逆端魔头”的罪名,民众的平等和神的至高无上,到底谁能获得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