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谏诤之徒,以正人君之失尔,必在得言之地,当尽匡赞之规,不容苟免偷安,垂头塞耳;至于就养有方,思不出位,干非其任,斯则罪人。故表记云:“事君,远而谏,则谄也;近而不谏,则尸利也。”论语曰:“未信而谏,人以为谤己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
白话
从不谏净的人,在于纠正国君的过失的,一定要处在能够讲话的位置,尽其在匡正辅佐之责,不容许苟且偷安,装聋作哑。至于侍奉国君,应各司其职,考虑问题不要超出自己的职务范围,如果超越自己的职位去冒犯国君,那就会成为朝廷的罪人。所以《礼记、表记》上说,“侍奉国君,关系疏远却去进谏,那就形同谄媚了;关系密切却不去进谏,那就是无功受禄。”《论语、子张》上说;“没有取得国君的信任就去进谏,国君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家训史话
包拯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一出侧杀陈世美的案例,包拯为官刚毅,执法严峻,不畏权贵,当时京城流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包拯升任天章馈待制,担任了谏官的职务。一上任,包拯就以唐代著名谏官魏徵为师,精心选定魏徵的三篇奏议,用蝇头小楷抄写了一遍,呈奏宋仁宗,希望皇帝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包拯在做谏官时,对朝政发表许多意见,让皇帝在许多重大的决策中避免了严重的失误。包拯对于自己的这一段经历曾做过十六字的总结:“披肝沥胆,冒犯威严,不知忌讳,不避怨仇”。
张尧佐是宋仁宗宠妃张贵妃之父张尧封的堂兄,志大才疏,为人浅薄,却凭借张贵妃的这层裙带关系,在仕途上春风得意。最初,张尧佐被委任为“三司使”。包拯极力反对,向皇帝谏议说,像张尧佐这样的人,就连小官也没有资格做,更不用说“三司使”这样显赫的大官了。但是,宋仁宗一心想讨张贵妃的欢心,不但不理会包拯的谏议,反而又加封张尧佐为节度使。包拯非常痛心,继续上谏,坚持怒责张尧佐,可是仁宗仍然置若罔闻,到了第二年,更加封张尧佐出任宣徽南院使。包拯第三次向皇帝进谏,痛加陈词,甚至在朝廷上跟皇帝当面辩论起来,终于迫使皇帝罢了张尧佐的官。张贵妃老大不高兴,一再在仁宗耳边吹风,为其伯父张尧佐说情。宋仁宗告诉她说:“包拯进谏时,唾沫直溅到朕的脸上!你只知道宣徽使、宣徽使,就不知道包拯他还在当御史!”
古训今鉴
“在其位,谋其政”,包拯当御史则直言进谏,当知府则勤政为民。颜之推所言之意也是如此,“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反而言之,做事情要对得起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