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蚕,或受之寒。是勤可以免饥寒也。至于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若俭约不贪,则可以养福,亦可以致寿。若夫为官者,俭则可以养廉。居官居乡只廉不俭,宅舍欲美,妻妾欲奉,仆隶欲多,交游欲广,不贪何以给之?与其寡廉,孰如寡欲?语云:“俭以成廉,侈以成贪。”此乃理之必然矣!
——爱新觉罗·玄烨《庭训格言》
白话
平民的生计,就在于勤,有了勤就什么也不会缺少。世间如果有一个人不从事农业生产,就会有一个人因此而挨饿;如果有一个农妇不从事养蚕,就会有一个人因此而挨冻。所以说,勤劳可以帮助人们免除饥寒。
至于说人生一世所能享受的衣、食,所能得到的财富、禄位,都有一定的气数。如果能够勤俭节约不贪心,就可以因此颐养福气,也可以使自己延年益寿。如果是做官的人,节约则可以使他保持和养成廉洁的操守。或在位做官,或闲居在家,如果只注重廉洁而不懂得节俭,想要使宅院宽广漂亮,使妻妾尽心尽力侍奉自己,使仆役增多,使自己的交游广泛,那么,不贪污,又能从哪里得到一切呢?与其寡廉,不如少欲。古语云:“节俭能使人变得廉洁,奢侈能使人变得贪婪。”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
家训史话
清末中兴名臣曾国藩是个十分复杂、争议颇多的历史人物,梁启超评价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曾国藩在德行上世人皆钦佩,他为政清廉,生活勤俭,一致为后人称道。
曾国藩三十多岁已官至二品,后来做到总督、大学士,他仕途中大部分时间身居高位。就是这样一个享有显爵厚禄的高官,生活非常俭朴,他每餐只需一道青菜,被时人誉为一品宰相。有次出席盐商安排的宴会,他见山珍海味罗列满桌,始而震惊,继而沉默,只随意取食了面前的几样菜。他后来对人说:“此皆民之膏血,一食千金,吾不忍食,且不忍睹。”就穿的方面来讲,曾国藩平时极少添置新衣,三十岁过生日时,缝制一件黄马褂,家居不轻穿,只在新年时穿几天,珍藏三十年,还像新衣服一样。再说住的方面,九弟曾国荃在湘乡老家新建房屋一座,花去七千两银子。曾国藩获悉后严加斥责,并在信中明确表示:“吾此生誓不住新屋”。他说到做到,终生未履新屋一步。不仅对自己十分苛刻,他对家人要求也非常严格。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有一天看到两个小女儿在争吵哭闹。原来,家中只有一件丝绸裤子,姐妹两个争着穿,就上前解劝道,如果明年自己继续任总督,就再买一件,到时每人一件,孩子们听后破涕为笑。
古训今鉴
俭朴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小而言之,修身养性,砥砺精白德行;大而言之,教化世民,培育良风美俗,这与封建时代士子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是一脉相承的。良政美德真的可以穿越时空,历久弥坚,曾氏教化之功可见一斑。
康熙在这篇庭训中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蚕,或受之寒”、“俭以成廉,侈以成贪”,可见康熙的头脑是比较清醒的。勤俭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平民百姓,只有勤、俭都具备,才能安居乐业;权贵官吏只有节俭,才能廉洁而不贪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