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子云:“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此诚然也。看来,人之善恶系于目者甚显,非止眸子之明暗有人焉,其视人也常有一种彷徨不定之态,则其人必不正。我朝满洲耆旧,亦甚贱此等人。
——爱新觉罗·玄烨《庭训格言》
白话
孟子说过:“没有比人的眼睛更能表现一个人的为人的了。眼睛不能掩盖、隐藏一个人内心的邪恶。胸中一团正气则眼睛明亮,胸中不正,那他的眼睛就昏暗不明。”确实是这样的。看来,人的善恶与眼睛的关系是太明显的了,不仅是从眼睛的明暗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善恶正邪来,从他看人时的犹豫彷徨的神态,也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心术一定不正。我大清朝中的满洲故老,也都非常看不起这种人。
家训史话
在古代,人们通常根据一个人的眼神去判断他的品行是否端正,性格如何。三国时期的刘邵写的《人物志》中就写道:“故仁,目之精,悫然以端;勇,胆之精,晔然以强。然皆偏至之材,以胜体为质者也。故胜质不精,则其事不遂。是故直而不柔则木,劲而不精则力,固而不端则愚,气而不清则越,畅而不平则荡。是故中庸之质,异于此类。五常既备,包以澹味;五质内充,五精外章,是以目彩五晖之光也。”
不同的貌色反映了不同的精神特征,人的精神在貌色上的显现,最重要的是眼神。仁者的眼神端正而充满诚意,目不斜视;勇者的眼神有如火焰,气势逼人。然而,不论仁者还是勇者都属于偏材,他们只是在某一方面很有才能。一个才能偏向某方面的人,如果不用其所长,做事很难成功。所以直而不柔的人过分倔强,强悍而不懂得收敛的人过于粗暴,有主见却固执的人很容易变成刚愎自用的愚蠢之人,虽有气势但表达不清的人做事把握不住分寸,有智慧却欠缺平常心的人往往失于放荡。
具备中庸之质的圣人与上述各类人不同。因为其气质具备了仁义礼智信五常,所以表现出平淡无味的风格;同时由于五行之气充足,精华内敛,其精神也与众不同,目含五彩之光。
古训今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个光明正大、心地无亏的人,眼睛必然明亮,目光必然有神;一个人如果做亏心事,一般都不敢正眼看人,眼神也不自在。在听人讲话时,注意观察他的神色,就可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人的喜怒哀乐、忧惧嫉恨等等,各种感情总要流露出来,即使想隐瞒也不能完全隐瞒住,所以观察一个人的面部表情、颜色,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及情感。
康熙在庭训中告诫儿孙“眼不正,心必邪”,是为了儿孙后辈在识人用人上走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