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於厚者常获福,过於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袁黄 《了凡四训》
白话
春秋时代的大夫,他们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看到这个人的举止,听听这个人的言语,常从一个人的言语和行为去加以判断,就可推算出这个人的吉凶祸福,而没有不灵验的。一般来说,吉凶祸福的预兆,都是先从人的心里面产生,然后就表现到全身四肢上去。譬如说一个仁慈厚道的人,他在全身四肢的行为表现一定是稳重的;而心地刻薄的人,表现出来就是轻挑的行为了。一个人凡是偏于厚道的一定常得福;偏于刻薄的一定常近祸。绝对没有所谓吉凶未定,淼不可测的道理。一个人心性的善恶,必与天心互相感应。福之将至,可从其人宁静的心境,安祥的态度判断出来。祸之将临,也能从其人乖戾的行为发现得到。人若想得福而避祸,可以先不论如何行善,只要力行改过,自然就能向善。
家训史话
春秋时期,周天子是管理着诸侯各国。郑国是一个新兴国家,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平定了由兄弟共叔段引起的内乱,巩固了郑国的政权,使国家逐步强盛起来。郑庄公是一个雄心勃勃、才华横溢的国君,他认为要想称霸天下,必须和邻国搞好关系,于是派使者到陈国去,向陈国的君主提出了结盟的邀请。
陈桓公见了郑国使者,认为郑国无故求和,必是不安好心,就不同意。公子佗劝说道:“亲近仁者,善待邻邦,能使国家安定。如今郑国主动前来讲和,不该轻易拒绝。”陈桓公傲慢地说:“陈国是弱国,怎能轻易相信?宋国卫国都是大国,没听说郑国去讲和,怎么反倒先上咱们这儿来了?这显然又是郑伯的离间之计,必不安好心!况且咱们刚刚跟着宋国一起去讨伐郑国,倘若跟郑伯讲和,必然得罪宋国,得到郑国却又失去宋国,又有什么好处呢?”于是就拒绝讲和。陈桓公不听劝谏,继续攻打郑国。
陈桓公的傲慢无礼是两家结下两年后郑国强大起来,出兵伐陈,打得陈国大败。邻国见陈国吃了败仗,都坐视不救。
后来历史上评论这件事说:“善的东西不可丧失。恶的东西不可滋长,这话是针对陈桓公说的。滋长了恶而不悔改,接着就祸及自身,这时再要挽救,就来不及了。《商书》说过,恶的东西一旦蔓延开来,就像大火燎原,连接近都不可能,怎能指望扑灭它?”
古训今鉴
陈桓公的这个事迹就是成语“怙恶不悛”,说他是做事不厚道自讨苦吃。家训也是要告诫人们扬善去恶,除恶务尽,不留余患。陈恒公之所以败在郑庄公手中,是因为他不善待邻国,心地很坏,遭受失败理所当然,咎由自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