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酒的特点
中国药酒的应用延绵数千年,有不少宝贵的经验和方剂已失传,但人们对药酒的应用至今不衰,这是与药酒特殊功效分不开的。
① 药酒本身就是一种可口的饮料。一杯口味醇正,香气浓郁的药酒,既没有古人所讲“良药苦口”的烦恼,也没有现代打针补液的痛苦,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佳酿美酒的享受,所以人们乐意接受。
② 药酒是~~种加人中药的酒,而酒本身就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它能促进人体胃肠分泌,帮助消化吸收,增强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代谢,增加细胞活力。所以,中医认为其性热,走而不守,既有调和气血,贯通络脉之功,又有振阳除寒,祛湿散风之效,故《汉书·食货志》赞之为“百药之长”。
《本草纲目》引《博物志》记载,有王肃、张衡、马均三人冒雾晨行,一人饮酒,一人饮食,一人空腹。由于受寒和长途的疲劳,结果空腹者死,饮食者病,酒者健。此例也说明了酒的功效。
一些美国科研人员经实验认为,适量摄人乙醇(酒精),可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块斑中胆固醇的主要供给者,高密度脂蛋白,能与低密度脂蛋白竞争血管壁中平滑肌细胞浆膜上的受体,从而抑制血管壁平滑肌细胞摄取和蓄积低密度脂蛋白,进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美国科研人员还对1300名有饮酒习惯的人做了调查:每日饮酒不超过相当白酒30g的量,大约可使70%的冠心病人减少死亡。波兰的科研人员,通过对照尸检,动物实验,临床观察等方法探索研究,认为酒中的乙醇,对老年或中、老年人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显示了某种抑制作用。
以上这些资料都说明,适量地饮酒对人体有保健作用。
③ 酒又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媒,其主要成分乙醇,有良好的穿透性,易于进人药材组织细胞中,可以把中药里的大部分水溶性物质,以及水不能溶解,需用非极性溶媒溶解的有机物质溶解出来,起到更好地发挥生药原有的作用,服用后又可借酒的宣行药势之力,促进药物疗效最大程度地迅速发挥。并可按不同的中药配方,制成各种药酒来治疗各种不同的病证。
近年来,运用科研方法对某些药酒作了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证实药酒确有其独特的功效。
青海省中医院用虫草酒对健康成人血流变与微循环作了实验研究。虫草酒是以冬虫夏草为主要原料,辅以肉苁蓉、人参、枸杞子、何首乌等名贵药材,采用青稞酒精制而成,具有益气生精,滋阴壮阳,调养血脉,振奋精神,延年益寿之功效。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的流动性、黏滞性、变形性及凝固性的学科。血液黏度(V)和还原血液黏度(OV)是研究血液流变学的基本指标,总周阻力(RT)是反映血管状况的指标,此指标包含总外周血管阻力和血液黏度两个因素,并受平均动脉压(MAP)和每分心输出量的影响。血流量与血液黏度呈反比关系。影响血液黏度的任何一种因素发生变化,均可引起血液流动性及血流量的改变,使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实验表明,虫草酒能明显升高MAP,明显降低RI、V和OV,改善微循环(ALK),显著缩短半更新时间(ALT)和平均滞留时间(TM),提示饮用虫草酒能改善人体的血液流变性,即对血液流速可有显著的加快作用,从而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灌注,有利于向组织输送更多的氧和营养物质,亦有利于清除和输送组织中的有害物质。内外调和,气血和畅是延年益寿的一个重要条件。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心、脑、肾血管病,多源于“血不活,有瘀滞。”虫草酒具有畅通血流,消散瘀滞的功效,也为中老年的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
又如山东狗骨胶药酒,具有散寒镇痛,活血祛风,强筋壮骨作用,对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疗效,临床验证222例,总有效率达到97.7%。在126例血沉观察中,有血沉增快者93例(占77.5%),治疗后有61例(占65%)恢复正常,其余32例中有31例均有所下降。在107例抗“0”治疗前后对比观察中,治疗前抗“0”增高者有46例,治疗后24例恢复正常,21例有不同程度下降。
有人在研究龟龄集酒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同时,对比观察了龟龄集原始粉,龟龄集升炼药粉的影响,发现三种药剂,都能显著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并对小鼠溶血抗体的产生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以药酒的作用为最佳。
目前,国内外都在探索安全而有效的降血脂药,我国医务工作者选用人参、丹参、五加参(即刺五加)、三七等药,制成三参酒,用于治疗37名高脂血患者,结果表明,对胆固醇、叫旨蛋白、三酰甘油三项指标,均有明显的下降作用,一个月疗程组降脂有效率为77.5%,2个月疗程组,降脂有效率为97.4%。
以上这些现代科研方法,同样证实中国药酒具有良好的治疗保健作用。
④ 中国药酒适应范围较广。由于药酒具有以上所讲这些优点,所以其治疗范围几乎涉及临床所有科目。如内科的风湿病,偏瘫(中风后遗症),阳痿不用<性功能减退或障碍),咳喘(呼吸道感染);妇科的闭经、痛经、不孕、干血痨、产后腹泻、产后眩晕、乳腺炎;儿科的佝偻病、风痫;外科的闭塞性脉管炎;皮肤科的湿疹、鹅掌风、过敏性皮炎、麻风病、银屑病、白癜风;伤骨科的跌打损伤、骨折;口齿科的牙痛、龋齿;五官科的耳鸣、耳聋、失音、目视昏暗等,总计百余种病证。当然,其中有些可能是古代某一医家个人的经验,是否能普遍应用,还须进一步验证,但历时千百年,流传至今,服用的人积累起来也不会少,所以总体来看,当以可取者多。
随着中医和西医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目前还出现不少新的,以现代病名为治疗内容的药酒。如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扩宫药酒,避孕和抗着床用的避孕药酒,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银杏叶酒,治疗囊虫病的囊虫灵,抗骨刺药酒等等,反映了中国药酒在近期新的发展。
5.由于酒有防腐、消毒作用,当药酒含乙醇40%以上时,可延缓许多药物的水解,增强药剂的稳定性。所以药酒久渍不易腐坏,长期保存不易变质,并可随时服用,十分方便。此外,药酒还能起到矫臭的作用,如乌梢蛇、蕲蛇等经制成药酒后,可减弱腥气。
(2)药酒的服用
① 限量服用,由于药酒中含有一定量乙醇(亦称酒精),摄入过量,会损害人体健康。所以必须正确使用,才能充分发挥药酒的功效,避免其危害人体。
长期过量饮酒会损害健康,甚至带来严重后果,这在古代早有认识。《内经·素问》中批判了“以酒为浆”的生活方式,后世又提出了不少预防措施,如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就有不少醒酒、解酒方。明代李时珍更明确指出:“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失精,生痰动火。俗夫沉酒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邦亡家而陨身亡命,其害不胜言哉“!”因此,在《普济方》中还专列了解酒、恶酒等专门章节。
酒精(即乙醇)是一种水溶性小分子化合物,在消化道中,以简单扩散的方式被迅速吸收,高浓度酒吸收速度比低浓度酒要快,空腹状态会加快吸收。吸收后,绝大部分在肝脏被氧化分解,在醇脱氧酶的作用下,氧化成乙醛,又经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乙酸进入血液,加入乙酸代谢过程中,最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乙醇在体内氧化可产生一定的热量被人利用(1克乙醇可产生7千卡热量),有些人饮少量酒也容易醉,主要是体内缺少醇脱氢酶的缘故。有些人虽然酒量较大,但长期过量服用,也会使脂类代谢发生障碍,造成肝内脂肪堆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长期过量饮酒,在消化系统还会损害胃粘膜和小肠的超微结构及吸收功能,使硫胺素、维生素B12、叶酸等吸收减少,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
乙醇还是一种致畸因素,它可以通过“胎盘屏障”从母体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脑细胞分裂及组织器官的细胞发育,造成胎儿发育迟缓、畸形及智力发育障碍。
乙醇对神经系统来说,又是一种麻醉剂,小剂量可使大脑抑制功能减弱,大剂量可麻痹延脑的“生命中枢”,从而产生危险。慢性酒精中毒,还会造成精神错乱,记忆力、学习能力的减退等。
长期过量饮酒,易损害心脏,引起以左心室肥大为主的心脏增大,及多种心功能异常。
可见,过量地摄入乙醇是有害的,为了寻找一个对肝脏安全的饮酒量,有人根据大量的病理资料研究了乙醇消耗量与肝损害的关系,每日饮酒量,以相当于每kg体重饮服1g乙醇量为预防肝损害的安全量上限。若饮酒量超过每kg体重2.5g乙醇量,肝损害率就会显著升高。根据这个上限,相当于60kg体重的人,每日饮60%的白酒100g,为了安全,乙醇的每日摄入量须限制在45g以下。
因此在饮用药酒时,可以参照以上,根据药酒度数,限制每日的摄入量。
② 辨证服用,中医治病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二个病人同患一种病,譬如感冒,医生分别处以温、凉两种药性相反的解表药,各自服后都达到同样治愈的效果,这就是辨证用药的特点。
药酒的使用,也应根据中医的理论,进行辨证服用,尤其是保健性药酒,更应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强弱、嗜好等选择服用。因为,一般治病的药酒,大都功效主治比较明确,而且患者也总是在经过医生明确诊断后再选择服用。保健性药酒,由于多以补益强身为主,因而对选择不够重视,若使用不当,易产生不良后果。所以服补益酒前,必须先弄清自己的体质状况。
一般中医将身体虚弱者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大类。通常气虚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呼吸短促,动则气喘,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脉弱或虚大等。血虚主要表现为头眩目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唇舌爪甲色淡无华,脉细数或细涩等。阴虚主要表现为口渴、咽燥、虚烦不眠、便秘,甚则骨蒸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阳虚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冷汗虚喘、腰膝酸软、泄泻水肿、舌胖而淡、脉沉而迟等。
当然,进一步还可按脏腑辨证的原理,分成脾气虚、心阳虚、肾阳不足等。此外,辨证时还需注意分清真实假虚。所以,虚证同样也应当根据医生诊断,确诊性质,随后选方服用合适的药酒。
补益药酒的配方制备要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体虚服用者也必须根据这一原则,针对自己的体质状况,选择服用。
③ 因人而异,注意禁忌,前面已讲了根据自己的体症进行辨证服用,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其实中医辨证论治所讲的范畴更广,它还包括人的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个体差异和时令节气等。因此,服用药酒时还须因人而异,注意每个人的酒量大小。
若平时惯于饮酒者,服用药酒量可以比一般人略增一些,但也要掌握分寸,不能过分。不习惯饮酒的人,在服用药酒时,可以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到需要服用的量,也可以冷开水稀释后服用。
性别方面:妇女有经带胎产等生理特点,所以在妊娠期、哺乳期就不宜使用药酒。在行经期,如果月经正常,也不宜服用活血功效较强的药酒。
年龄方面:年老体虚者,因新陈代谢较缓慢,在服用药酒时可适当减量。相反,青壮年由于陈陈代谢相对旺盛,用量相对多一些。对儿童,古代有用药酒治疗佝偻病等。但儿童生长发育尚未成熟,脏器功能尚未齐全,所以一般不宜服用,如病情确有需要,也应注意适量。
此外,有肝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及酒精过敏者,都应当禁用或慎用药酒。
饮酒时忌服某些药物由于有些药物会增强酒精的毒性,或者产生副作用,或者影响药效,所以还应当注意饮酒后12小时内不宜服某些药物,或者服了药物12小时内不宜再饮酒。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能增强酒精毒性的药物,有降压药肼苯哒嗪,利尿药利尿酸,抗抑郁药闷可乐等;第二,饮酒会影响药效,有抗惊厥药苯妥英钠,降血糖药甲苯磺丁脲和胰岛素等;第三,饮酒能增大药物产生副作用,有降压药胍乙啶,利尿药双氢克尿塞、氯噻酮以及灭滴灵、阿斯匹林、***、利眠宁、安定、冬眠灵、非那根、奋乃静、苯海拉明等;第四,能造成乙醛中毒的药物,有痢特灵、硝酸甘油、灭滴灵等。
酒后忌洗澡,据病理学家观察和检测,人在饮酒后,体内储备的葡萄糖在洗澡时会因体力活动和血液循环加快而大量地消耗掉,造成血糖含量大幅度下降,从而导致体温也较快地降低。同时,酒精抑制了肝脏的正常生理活动能力,妨碍了体内葡萄糖储存的恢复,于是,造成机体休克,严重危及生命。因此酒后忌洗澡。
此外,由于药酒的配方组成不同,功能性味有异,所以往往附有服用的注意事项,如外用还是内服、忌口、禁房事等,服用时应当遵守,不能疏忽。
只有根据上述的要求,合理地使用药酒,才能避免药酒的副作用,发挥其优点和特长,达到应有疗效。
(3)常用药酒简介
长生固本酒、养生酒、读书丸浸酒、五精酒、十全大补酒、百益长春酒、大补药酒、状元红酒、参茸酒、仙灵脾酒、枸杞酒、周公百岁酒、何首乌回春酒、五加皮酒、黄精酒、菊花酒、参苓白术酒、茯苓酒、首乌金樱酒、定志酒、养荣酒。
① 药酒选取中药的原则
一般是选补益药,补益药分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和补阳药。
常见补气药:人参、党参、大枣等。
常见补血药: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等。
常见补阴药:枸杞子、黄精等。
常见补阳药:鹿茸、蛤蚧、冬虫夏草等。
常见祛风湿药:白花蛇、五加皮、威灵仙等。
② 人参枸杞酒
原料:人参、枸杞子、熟地黄、冰糖和高粱白酒。
人参功能与主治:大补气血、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等症。
枸杞子功能主治:有补益肝肾、益精明目、养颜益寿之效。用于劳虚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清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症。
熟地黄功能与主治: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用于血虚引起的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腰酸脚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肾阴不足,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熟地黄有补血、乌发、壮腰膝、强视力的作用。在泡制过程中,需浸泡10~15日,每日搅拌一次,加盖密闭。酒中加冰糖,不仅能调味,还能起到清热生津,缓酒热的作用。
人参枸杞酒适用于:诸虚劳损之食少,乏力,自汗,眩晕,失眠,腰痛;病后体虚及贫血,营养不良,神经衰弱。无病的人常饮也能起到强身益寿的作用。
③ 首乌酒
原料:首乌酒的原料有高粱白酒、制首乌、生地黄。
制首乌功能与主治: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用于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神经衰弱,高血脂等症。
生地黄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在泡制过程中,先要将首乌和生地黄洗净,完全晾干后再放入瓶中。隔三天搅拌一次,泡上10~15天就可以了。
首乌酒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眩晕,乏力,消瘦,腰痛,遗精,须发早白,神经衰弱,病后体虚。其他的如海马酒、蛤蚧酒等都能起到较好的疗效。
④ 杨梅泡酒解腹胀
秋天时节,人们常感津少口渴,食积腹胀,可以试试杨梅泡酒。用50~60度白酒浸泡杨梅,加入适量佛手片,泡15天即可,腹胀腹痛或非细菌性腹泻者均可食用。每次吃3、4颗杨梅,每日2~3次。但要注意杨梅性温、味酸,不宜多食。孕妇及大便秘结者忌食。《本草纲目》记载,杨梅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溃恶气。
⑤ 泡制药酒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有些小技巧,按照中医术语来讲,比方一些坚实的中药如金、石、蚌、壳类的,像我们说的海马、蛤蚧这类的,要泡的时间长一点。相对比较松散的、果实类的,像枸杞子不妨泡得时间短一点。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尽量保持中药的完整性。你要想急速地把药酒泡成的话,不妨把它剪碎,或者做成饮片,这样,中药的有效成分容易浸泡出来,需要时间相对来讲也比较短。
泡制时间:7~15天
一般每日服2~3次,早晚或早午晚各一次。药量根据药酒的度数和个人嗜好,适当调整。女性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不宜饮用,儿童不宜饮用。保健药酒以秋冬季饮用为宜,炎热夏季则以火为生。患有肝脏病、高血压病、肾炎、肺结核和某些心脏病患者应当禁用或慎用药酒。对酒精过敏者,不应服用中药药酒。
从医学的角度讲,酒是一种极好的药物,而且还是中药制剂中无法替代的媒介。对于酒的用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把酒作为主药,有的用作辅助;有的可以内服,有的用来外敷。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
(4)药酒的作用与选用
药酒的选用,除了要了解前面所讲的“药酒的适用范围和禁忌”外,还要熟悉药酒的作用,并选用适宜药酒。
① 药酒的作用
药酒的作用,包含有“酒的作用和药物功效”的双重作用。由于每种药酒都配入了不同的中药材,因此药酒的作用也随之而异。
就其总体而言,药酒的作用非常广泛,既有补益人体之阴、阳、气、血偏虚的补性药酒,也有祛邪治病的药性药酒,其作用也有区别。如以补虚强壮为主的养生保健美容药酒,主要作用有滋补气血、温肾壮阳、养胃生精、强心安神、抗老防衰、延年益寿。以治病为主的药性药酒,主要作用有祛风散寒。止咳平喘、清热解毒、养血活血、舒经通络等。疾病不同,作用亦异。
药酒,是由酒与药物配制而成。然而药物的配入,是有针对性的和选择性的,都是按特定要求加入的,因此配入酒中的药物不同,其药酒的作用也不同。如药性药酒,是以防治疾病为主的药酒,在配方上都有严格细致的要求,是专为疾病而设的;补性药酒,虽然对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主要是对人体起滋补增益作用,促进人体健康,精力充沛,预防病邪袭人。但也有一定要求,是专门为补虚纠偏,调整阴阳而设的。因此每一种药酒都有不同的作用重点,都有其适应范围,难以尽述。每一药酒的具体作用,可参阅应用篇。
由此可见,药酒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其另一主要作用,酒入药中,可以反佐或缓和苦寒药物的药性,免除了平时服药的苦涩,也为人们所乐于接受。如有很多善于饮酒的人,常用人们日常食品配制药酒。既有医疗作用,又有滋补保健作用,乃一举两得之功,真可谓善饮也。
② 药酒的选用
选用药酒很重要,一要熟悉药酒的种类和性质;二要针对病情,适合疾病的需要;三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四要了解药酒的使用方法。
1.气血双亏者可选用龙凤酒、山鸡大补酒、益寿补酒、八珍酒、十全大补酒等。
2.脾气虚弱者可选用人参酒、当归北芪洒、长寿补酒、参桂养营酒等。
3.肝肾阴虚者可选用当归酒、枸杞子酒、蛤蚁酒。构圆酒等。
4.肾阳亏损者可选用羊羔补酒、龟龄集酒、参茸酒、三鞭酒等。
5.风寒湿痹、中风后遗症等病症可选用驰名中外的国公酒、冯了性药酒和其它对症药酒。
6.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风湿所致的肌肉酸痛者可选用风湿药酒、追风药酒、风湿性骨病酒、五加皮酒等。如果风湿症状较陉者可选用药性温和的木瓜酒。养血愈风酒等;如风湿多年,肢体杯木,半身不遂者则可选用药性较猛的蟒蛇药酒、三蛇酒、五蛇酒等。
7.骨肌损伤者可选用跌打损伤酒、跌打药酒等。
8.阳痿者可选用多鞭壮阳酒、助阳酒、淫羊藿酒。青松龄药酉、海狗肾酒等。
9.神经衰弱者可选用五味子酒、宁心酒、合欢皮酒等。
10.月经病者可选用妇女调经酒、当归酒等。
在预防疾病上,古人和民间也早有实践,如重阳节饮用菊花酒,可抗老防衰;夏季饮用杨梅酒,可预防中暑;常饮山植酒,可防止高血脂的形成,减少动脉硬化的产生;长期服用五加皮酒、人参酒则可健骨强筋、补益气血、扶正防病等等。
总之,选用药酒要因人因病而异。如选用滋补药酒时要考虑到人的体质,如形体消瘦的人,多偏于阴虚血亏,容易生火,伤津,宜选用滋阴补血的药酒;形体肥胖的人,多偏于阳衰气虚,容易生痰、怕冷,宜选用补心安神的药酒。选用以治病为主的药酒,更要随证选用,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为宜。总之要选用有针对性适宜药酒。药酒既可治病,又可强身,这并不是说每一种药酒都能包治百病,患者随意拿一种药酒饮用,就可见效。饮用者必须仔细挑选,认清自己的病症和身体状况,要有明确的目的选用,切不可人用亦用,见酒就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