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瓷概述
所谓青瓷,其釉是以氧化钙为主要助熔剂的高温石灰釉,这种釉含2%的三氧化二铁,在氧化气氛中烧成时呈青色或青绿色,故称青瓷。
青瓷是中国瓷器中最古老的品种,可以说青瓷的起源就是中国瓷器的起源。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勤劳聪慧的商代先民就烧制出所谓的“原始青瓷器”。东汉晚期,长江下游地区的古越国人(今浙江东北部地区)烧造出了成熟的青瓷器。两汉及以前的青瓷被称为早期青瓷,这一时期青瓷的总体特点是原料处理和坯泥炼制还比较粗糙,釉色不稳,工艺简单。六朝时期是中国青瓷烧造的蓬勃发展时期,这时的青瓷烧造地域已扩大到江、浙、闽、赣、湘、鄂等省。各地瓷窑烧制出了各具地方特色的青瓷产品,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讲述型经管图书的特点是:作品的内容大多相对独立,各篇章间的内容彼此联系较弱,因此可以采用图书摘编和改编为主的方式进行。
2.六朝青瓷特征
六朝青瓷的器形丰富,常见的器形有盘口壶、虎子、魂瓶、香熏、水盂、唾壶、鸡首壶、烛台、青瓷羊形器、灯、砚、尊类等。
六朝青瓷是我国瓷器中的瑰宝,在我国瓷器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其胎质坚致、造型典雅、釉色清纯,有极为丰富的文化与艺术内蕴,因此,每件完整而精致的六朝青瓷器,其拍卖估价在10多年前就达30万港元以上,有的甚至高达百万元之巨。高品味的六朝青瓷器一向被海内外收藏家所珍视和追寻。
六朝是指吴、东晋、宋、齐、梁、陈这6个先后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的朝代。这一时期是中国南、北分治的南北朝,六朝属南朝政权,之所以称六朝青瓷,是因为这一时期大部分烧造青瓷的窑场都在六朝统治下的南方,但这一时期里,中国北方也有青瓷烧造,因此,六朝青瓷泛指三国、两晋、南北朝这300多年历史时期的青瓷。
六朝青瓷的釉料由石灰石和瓷土配成,铁为主要呈色剂,氧化钙为主要助熔剂。东晋青瓷胎骨坚实、釉色匀净,以淡青色为主。西晋使用化妆土成功,外观更为饱满柔润。东晋青瓷的生产趋向普及,而且在质量上有明显提高。南朝青瓷胎骨致密,呈灰色,通体施釉匀净透明,多为淡青或淡绿,有的泛黄。北方青瓷于北魏晚期开始烧制,胎呈灰白色,釉色深浅不一,多为青褐、青黄色。
六朝青瓷的产地以南方为主,集中于长江以南地区,其中以浙江的越窑为中心,另外还有均山窑、瓯窑、婺州窑等著名的青瓷窑场。越窑施六朝青瓷的最主要产地,也是代表六朝青瓷烧制工艺最高成就的瓷窑。越窑主要分布在浙江绍兴、上虞、余姚、宁波一带,这一地区历史上曾是古越人的居住地,春秋时为越国,唐代设越州。这里的青瓷自东汉创烧以来,到六朝时得到了迅速发展,是我国最先形成的窑场众多、分布地区广阔、产品风格相近的瓷窑体系。“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碗,越州上越瓷类玉越瓷类冰越瓷青青则益茶。越窑青瓷基本上拜托了陶器与早期青瓷器的工艺传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成型方法上,除轮制技术有所提高外,还采用了拍、印、镂、雕、堆和模制等,烧造了众多新颖的品种,使瓷器渗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东吴时,越窑青瓷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有的胎较疏松而呈淡黄色,釉以淡青为主,间或有青黄釉、黄釉。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牢固,纹饰有弦纹、水波纹等,晚期出现斜方格网纹,在一些器物上堆塑人物,神佛像,飞鸟走兽等。西晋时,瓷窑激增,青瓷的产量和质量均明显提高,青瓷的胎质比以前加厚,胎色变深,呈灰色、深灰色,釉呈青灰色,釉层厚而均匀。这一时期是青瓷花式品种最多的时期,除日常用具层出不穷外,明器也大大增加。纹饰有弦纹、斜方格网纹、连珠纹,还有忍冬、飞禽走兽组成的花纹带。东晋时期,青瓷生产出现了普及的趋势,但器物的造型逐渐趋向简朴,装饰大为减少,明器也极少见,纹饰以弦纹为主,水波纹减少。
3.西晋青瓷
西晋晚期出现的褐色点彩装饰也广泛流行。另外还出现了受佛教艺术影响的莲瓣纹。瓷胎色偏浅,釉色略偏黄。南朝时,越窑的烧造扩大到浙西北的吴兴,浙东的余姚、奉化、临海等地。这一时期的产品仍采用前期的制瓷工艺,多数胎壁致密,呈灰色,通体施青釉。少数胎质较松,呈土黄色,外施青黄或黄釉。南朝早期褐色点彩仍流行,但比东晋时小而密,刻画莲瓣纹很流行。瓯窑窑址位于浙江温州地区。瓯窑早在西汉就生产青瓷,但影响较小。六朝时,瓯窑开始大规模生产青瓷,但生产规模远不如越窑。均山窑址在江苏宜兴县,1959年被发现,又称“南山窑”,因离均山村不远,故定名为“均山窑”。婺州窑在浙江省中部金华地区。早在新石器晚期,金华地区先民就在丘陵地带建造窑炉,利用当地瓷土和石灰釉制作陶器。商代开始烧造原始青瓷,真正大规模烧造青瓷是在东汉至东吴时期。除此之外,南方青瓷窑址还有德清窑、岳州窑、洪州窑。六朝时期的青瓷产地除南方以外,在东魏晚期,中国北方也烧制了青瓷,目前在山东淄博发现了北朝青瓷窑址,另外在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等地的一些北朝墓中,也出土了一批北方生产的青瓷器。北方青瓷的器形种类不及南方多,主要有罐、缸、大尊、豆、碗、托杯等,绝大部分为实用器,风格显得饱满粗壮,浑厚质朴,与南方瓷器风格迥然不同。其胎骨一般灰白色、灰色居多,烧造火候普遍较高,胎质纯净而无气孔。少数火候稍低,胎内有黑点及气孔,釉色有青褐色、青黄色、灰绿色等,主要纹饰有莲瓣纹、宝相花纹,连珠人面纹等,刻画莲瓣、鸭子等。
4.六朝青瓷的窑系
六朝的青瓷产地,主要以浙江地区为中心。浙江的上虞、永嘉、萧山、余姚、绍兴、临海、丽水、德清等地,都有六朝窑址发现。浙江的瓷窑大体上可分为四个系统,即曹娥江地区的越窑,东部瓯(ōu)江地区的瓯窑,西部金、衢(qú)地区的婺(wù)窑,北部东苕(sháo)溪地区的德清窑。
在北方,瓷窑虽发现不多,但墓葬出土的瓷器却不断增加,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可能有烧制这些瓷器的瓷窑。从瓷器的造型、胎质、釉色等来看,北方与南方青瓷有着较大的区别。例如,北方瓷厚重,南方瓷轻巧;北方瓷含氧化铝、氧化钛较多,南方瓷含氧化铁较多;北方瓷青中泛黄,南方瓷釉色青翠等等。
在南方,越窑是六朝青瓷中成就最为突出的。越窑系统包括上虞、萧山、余姚、绍兴等地,古代称为会稽窑。
鉴别六朝青瓷的要点必须从青瓷的胎、釉、工艺等方面入手。一般来说,胎质细腻、坚致、瓷化程度高,而且分量较轻,胎壁较薄者为真品,反之则为赝品。真品六朝青瓷施釉均匀,釉层较薄,釉色青中带黄,带有剥釉现象,吴和东晋时期的青瓷施满釉,西晋和南朝施半釉,赝品六朝青瓷则施釉厚而不匀,有堆釉现象,且有较强的玻璃光。从工艺来看,真品六朝青瓷由圆器拉坯而成,手法娴熟,胎壁薄厚均匀,底足常见抛物线形的线割痕迹,造型优美端庄秀丽,而且常有堆贴图案或者捏塑装饰,而赝品瓷器则拉坯手法生硬,胎壁不均匀,底足无线割痕迹,造型呆板,无神无采。掌握了这些要点,鉴定六朝青瓷就相对容易了。
5.北朝和隋代的青瓷
北方瓷器的出现要晚于南方,大致是从北魏晚期到隋(公元581-618年)统一前的近百年中发展起来的。北朝青瓷的器型有碗、盘、杯、罐、壶、瓶、盒等,多为日常用品,陈设品较少。莲瓣罐是北朝典型产品。它有三系、四系、六系和方系、圆系、条系的区别,均从肩至腹堆塑成肥硕的莲瓣,有六瓣或八瓣不等,底有圈足。最能代表北方青瓷生产水平的器物,是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4件莲花尊。其体积最大的一件高约70厘米,口至肩部有三周贴花,饰飞天纹、宝相花纹、兽面纹和蟠龙纹。肩有六系,其下有六层堆塑上覆下仰莲瓣纹。北方瓷器生产虽晚于南方数百年,但它一旦掌握了青瓷生产之后,便迅速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工艺水平,并结合北方的人文特点,导致了白瓷的出现。
隋代青瓷是在南北朝时期陶瓷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隋朝在陶瓷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青瓷的生产出现了南北合融为一体的崭新局面,既继承了南北朝时期的烧瓷技术与青瓷的造型,又有所提高并创造出许多新的器形。
隋代青瓷的造型主要有壶、罐、瓶、碗、高足盘等。壶有带流与无流两种,带流者以鸡头作流,无流者都系盘口。鸡头壶由两晋到唐沿用的时间很长,其造型为洗口,肩部贴附双系,以鸡头作流为其主要特征。盘口壶多流行于南方,基本特征为盘口,有颈,系贴附在肩上。习惯上称为“鸡头壶”与“盘口壶”。罐是隋代青瓷中常见的器皿,北方多流行一种直口无颈,罐身近椭圆形,腹中部凸起弦纹一道,肩上贴附二系、三系或四系,以四系者居多,所以称之为“四系罐”。四系罐在北方隋墓中常有出土,是隋代青瓷的典型器物。南方较为常见的罐为罐身瘦长,口直而大,无颈,丰肩,瘦足而微外撇。肩部贴附六系、八系,一般称其为“六系罐”或“八系罐”。瓶由北朝时期的洗口瓶演变而来,盘口,颈细长,腹径阔大略呈椭圆形。高足盘的基本特征是盘浅式,口沿微外撇,盘心平坦,常有阴圈线纹,沿线纹留有三、五、七个不等的支烧痕迹,下承以空心叭高足。高足盘常与四系罐一起出土,也是隋代青瓷中的典型器物。碗有两种形制:一种深形口微敛,碗壁弧圆,小平底足;另一种侈口深形,碗壁直斜,底部较为丰满,小平底足。前者具南朝特征,后者多见于隋代青瓷之中。
隋代青瓷的胎体一般较为厚重,胎色因产地不同而异,但以灰白色居多。釉为青色,青中泛黄或黄褐色者也为数不少。青瓷一般是在还原焰中烧成的,釉色不够稳定,说明当时的窑炉结构以及在掌握还原焰的技术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器表釉常有流珠现象,器外施釉不到底等。从大量隋瓷上的烧痕以及各窑所使用的窑具上看,均属叠烧,尽管筒形匣钵的出现使装窑技术上有了一些突破,但仍停止在叠烧阶段。多数器物的胎胚在窑内直接接触火焰,受到烟火熏染,在不同程度上还粘上许多渣滓。化妆土的普遍运用是隋代制瓷工艺上的一大进步,采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弥补胎体表面粗糙之弊,同时也能增加胎胚的白度而使成品更加莹润美观。
隋代青瓷上的花纹多种多样,除南北朝时期所盛行的莲花瓣纹外,多采用朵花、卷叶纹样,并使之巧妙地穿插、交替排列,组成不同的图案。一般是在瓶、罐之类的肩部和腹部,以朵花卷叶纹排列成带状纹样,有的在盘类器物的中心部位,用这些题材所组成的圆形图案为饰。隋瓷纹饰题材比较单调,由于匠师们运用多变的构图方法,使图案不仅无单调之感,反而显得整齐端巧,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装饰方法有印花、刻划花、贴花三类,以印花最为普遍。印花大都为朵花,印花模为圆戳式,刻划花也很流行,贴花较为少见。各种装饰方法配合使用,组成各种各样的花纹装饰及圆形图案,是隋瓷装饰艺术的重要特征。
隋代北方青瓷窑口有河北贾壁村窑,河南安阳窑、巩县窑,安徽淮南窑等,它们的胎釉特点是胎骨厚重,胎土经过淘洗,胎色多为灰白色,其中淮南窑瓷胎较粗;釉的玻璃质较强,透光度好,釉面常有纹片,外壁多施半釉,有流釉现象,釉色青绿或微闪黄。南方生产青瓷的窑口除浙江窑场外,还有湖南湘阴窑和四川邛崃窑等。湘阴窑的釉也是玻璃质很强,除青釉外,还有黄釉、褐釉、酱釉等不同颜色,有些积釉处还出现翠蓝色或紫色窑变;四川邛崃窑产品地方特色明显,胎土色重,多为紫红色,常在瓷胎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釉层较薄,透明度不好。
隋代青瓷突出的特点表现有三:
一、和三国两晋南北朝相比,隋代青瓷广泛吸收其他工艺品的优点和艺术成就,使瓷器的造型和装饰更加丰富多彩。常见的器物有碗、盘、杯、钵、盂、壶、坛、盆、缸、盒、枕、炉、博山炉、烛台、唾盂、砚台、水盂、腰鼓、棋盘等。此外还有俑类、兽座、凭几、凳、框等模型,以及青瓷权。
二、隋代青瓷的胎体很坚硬,灰青,颜色比较浅,有的成灰白色。由于工艺水平的提高,南北朝时期青瓷胎体中含粗大沙粒的现象已经减少很多,变得相对细一些。胎体中起泡、窑裂、歪扭变形的现象基本看不到。釉质有的泛灰,有的泛黄,比较凝厚,有流釉现象,一般器物施釉前上化妆土,有的不上化妆土,施釉注意盖口、颈、肩和上腹部,中下腹至底露胎,流釉成蜡泪。底的边棱有的用刀轻国削一下。较原始青瓷,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上的缩釉及麻癞现象减少。四系罐、盘口四系尊一类器物颈肩交接的积釉地方出现美丽的乳浊釉块斑。
三、隋代青瓷的装饰技法主要刻花、划花、捏塑和印花。花纹有图案类、花卉类和动物类。图案类有弦纹、绳纹、瓦沟纹、席纹、篦纹、联珠纹、直线方块纹、双圈纹、云头纹等。花卉类有忍冬、莲瓣、葵瓣、梅花、宝相花、团花、菊花等。动物类有龙、凤、蟋螭等。捏塑的动物有龙头、鸡头等。隋代青瓷表现时代特点很明显。南北朝时,北方瓷窑体系刚刚建立,作品造型风格雄放犷达,南方青瓷胎体较薄,比较精巧细致。到隋代工艺融铸南北,既有北方刚劲粗犷的风格,又有南方清秀的特点,而且很讲究线型的阳刚之气。各个地方区域性窑系的特点表现不明显
6.越窑系青瓷
所谓青瓷,指的是高温颜色品种之一,其坯料和油料均含有较高的铁的成分,然后经过1200摄氏度以上高温焙烧,使瓷器表面挂釉有一层锃亮的青光。在唐及五代烧造青瓷的名窑,应首推越窑,因窑址在今浙江上虞、余姚、宁波等地古时属越州管辖、故名,后来便把浙江称为青瓷的故乡。当时越窑烧造的青瓷,独步南天,冠之为“南青”,誉为“瓷器中的贵族”。唐人陆羽在《茶经》中云:“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洪州次。”说明他把越窑青瓷比为鹤立鸡群推置首位。至五代越窑烧造技术日臻完善,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而且还烧造出一种秘色青瓷,更是被宠于庙堂之上,受到世人的青睐。北宋赵令田寺这样写道:“今之秘色瓷,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造的贡奉之物,不得臣庶之用。”
唐代诗人云,“舒铁如釜之鼎,越泥似玉之瓯”、“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把越窑秘色青瓷瓷胎瓷质形容为玉,青釉如千峰翠色。现代瓷器专家陈万里也在他的《中国青瓷史略》一书中写道:“越窑青瓷似一泓清漪的清水般湖绿色”,把越窑青瓷的特色活脱脱勾画了出来。
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主要有刻花、划花、印花、堆塑、褐彩、镂雕等。其中,刻花、划花最为常见,变化脉络清晰,伴随着越窑的整个发展过程。花纹有植物纹、动物纹、昆虫纹、人物纹、几何形纹等,形式多样,构图美观。上林湖后段二、三期是越窑初创时期,青瓷制作粗糙,釉层薄而无光泽感,已出现刻花。到了四期,刻划兼施的花纹明显增多,刻花、划花少见。花纹以荷花为主,还有荷叶纹、鱼荷纹等。荷花有二叶荷花、四叶荷花,形状各异,丰富多彩;荷叶纹也有二叶、四叶纹。这类荷花、荷叶纹成为当时比较流行的纹饰。
它具有四个特点,其一是刻与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线条富有变化,具有层次感;其二是从刻划线条的交错现象来看,是先划后刻,即先在坯体上划出纹样,然后再紧挨纹样的轮廓外侧刻出一道粗线条;其三是花纹布满整个碗、盘、盆的内壁,往往在内底刻划盛开的荷花,周壁刻划荷叶;其四是在碗、盘、盆的口沿上刻四曲,成四等份,曲较浅,曲下外壁划粗棱线,此种装饰技法一直沿用到五代。
五期时,刻划兼施的花纹几乎不见,而盛行划花。虽然器物仍以素面为主,但划花占有一定的比例,明显比前期增多。花纹仍以荷花、荷叶纹为主,有二叶荷花、四叶荷花、荷叶、荷花飞鸟纹等。花纹各异,构图注重对称,线条挺拔健壮,自由奔放。花纹主要装饰在碗、盘的内底、盒盖面上。这些荷花纹的形状基本上保持着前期的特征,但花纹的布局,从碗内壁通体缩小到内底;荷叶由大变小,呈不规则三角形状。碗、盘口刻四曲,曲下外壁划棱线的装饰手法非常流行,曲口较前期深,演变成葵口,形似花瓣,整器像一朵盛开的荷花。
到七期,器表装饰仍以素面为主。划花在继承晚唐风格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细线花,纹样在龙纹、交枝四荷纹、交枝四花纹、缠枝纹、朵花纹、波浪纹等。刻花仍比较少见,花纹有仰覆重莲瓣、龙纹等。至八期,划花是最盛行的一种装饰。线条纤细、流畅、繁密,构图讲究对称,布局圆满,这成为划花的重要特征。在装饰纹样题材中,以植物花纹最多见,动物纹亦大量出现,人物故事比较少见。植物类的花纹有四缠枝花、四交枝花、二缠枝朵花、二缠枝菊花、荷花、四荷花、缠枝荷花、缠枝团花、波浪纹等;动物纹有对鸣鹦鹉纹、鹦鹉衔枝纹、云鹤纹、双凤纹、飞鸟二缠枝朵花、飞鸟四缠枝朵花、龟伏荷叶纹、鸳鸯戏荷纹、龙纹、双蝶纹、飞纹、飞鸟二缠枝朵花、飞鸟四缠枝朵花、龟伏荷叶纹、鸳鸯戏荷纹、龙纹、双蝶纹、飞雁纹;人物故事类的有人物宴乐图等。刻划花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花纹有莲瓣纹、牡丹花、开光牡丹花、龙纹、摩羯纹、双凤牡丹纹、波涛纹等。
其中有许多莲瓣纹往往先用细线划好图案,然后在花瓣轮廓线外侧用斜刀刻出深浅的粗线条,使整个图案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九期时,划花、刻划花明显减少,刻花增多,但所装饰的纹样简单、草率、呆板。虽有少量比较精细的制品,但远不及上期制品那样精致。此期的纹样有朵花、双线朵花、二缠枝朵花、四缠枝花、菊花、荷花、荷叶、莲瓣纹、牡丹花、双蝶纹、鹦鹉纹、摩羯纹、人物纹等。双线纹是新出现纹饰,常见于碗、盘的内壁和壶、罐的外壁。
考古资料表明,银锭湖低岭头、开刀山一带的南宋时期瓷业遗存中,存在着二种制品类型。一种制品与越窑晚期风格相近,但就总体面貌而言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另一种产品与北方汝官窑制品颇为接近,称之“官窑型”制品。有学者把这二种制品类型共存的瓷业遗存,命名为“低岭头类型”。低岭头类型遗存的内涵特征,即“后越窑”的内涵所在。
“秘色瓷”为上林湖窑场所创制。对于它的研究,首先必须界定其涵义。“秘色”之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五代时,徐夤又作《贡余秘色茶盏》诗,自宋代以来,“秘色”之名在文献中屡见不鲜,如赵令畤《侯鲭录》、曾慥的《高斋漫录》、周煇的《清波杂志》、叶寘的《坦斋笔衡》、顾文荐的《负暄杂录》、赵彦卫的《云麓漫钞》以及清人蓝浦的《景德镇陶录》等文献中都有记载。从上述文献记载可以归纳以下几种观点:
(1)认为秘色瓷始于吴越钱氏,“臣庶不得用”,把“秘色瓷”理解为“神秘”之秘。
(2)认为“秘色”专指青色,故有从唐代一直延续到明代始绝的说法。
(3)把“秘色瓷”作为越窑一个时期的代称,故有“缥瓷——秘色——粉青”三大历史阶段划分之说。
越窑青瓷从北宋晚期衰落,终于在南宋时期停烧,究其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进行粗辟的论述。我们认为越窑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几下几个方面:
(1)吴越归宋后,由原来的特贡转变成土贡,无需大量进贡秘色瓷,贡瓷的数量锐减。宫廷用瓷舍远取近,汝窑、定窑、钧窑产品大量进入宫廷,取代了越窑秘色瓷的地位,使越窑的瓷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2)北方青瓷在烧造工艺技术方面首先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对传统高钙石灰釉配制方法的改革,成功地创制出具有良好的高温粘度的石灰碱釉,把中国青瓷的发展推到了一新的境界,出现了青瓷生产的另一个高峰,占领了越窑的原有市场。
(3)越窑的衰落与本地区农业生产的高度繁荣,燃料匮乏密切相关。
(4)考丰调查资料表明,北宋晚期,上林湖地区瓷窑址数量急剧减少,仅有10余处窑址;制作粗糙,器表不光洁,特别是圈足不规整,足底往往留下了“鸡心”形状;胎泥的淘洗和练泥不如前期严格,胎质不如前期细密,气孔明显增多,多数釉色呈灰暗,无光泽感;器表装饰只见寥寥刻划数笔,趋于草率;多数制品为明火叠烧,大量倒塌,变形粘釉,废品率高。制瓷工艺衰退,产品质量普遍低劣,失去了与其他名窑竞争的能力。
越窑烧造的青瓷究竟具有哪些特点?1、釉呈青色、或泛淡黄色,呈玻璃质感,莹润碧翠,匀净柔和;2、胎质细腻坚硬,胎色灰白稍带淡黄;3、器物造型多生活用具如碗、盏、壶、碟、盂、盘、罐等;4、多素面而很少纹饰,质朴无华。另外烧造方法,多用松柴烧制,由于火力软而火焰长,烧制中窑内充满火焰,因此釉在熔融呈青色时,受到还原作用。
由于越窑青瓷民间流传极少,故现今如能收藏到一件真正的秘色青瓷,可说是凤毛麟角,价值连城。
越窑青瓷的功用与造型设计
一、越窑青瓷产品的功用设计
1.饮食器产品的功用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源于饮食。人类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将起初仅仅是为了果腹活命的饮食活动不断地挪向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甚至精神生活,因此,这种饮食活动便成了人类迈向文明世界的通衢。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就把饮食之道称为人类的最高文化。饮食器皿从材质而言,有木、竹、陶、石、角、瓷、象牙、玉、水晶、玛瑙、金、银、铜、铁、锡、漆、皮革等;以功能来说,分食具、酒具、茶具三大类。其中历史最久并最为普及的品种是陶瓷,直至今日我们现代人也仍在广泛应用它。而青瓷饮食器皿则又是这一品种中颇为娇妍的花朵。
在青瓷饮食器皿中,食具的种类常见的有碗、钵、盘、碟等。这类器物讲究实用,造型简朴,通常为各窑的主要产品。用于贮藏食物的罐、坛等亦应收入此类。这些饮食器具既可用于日常生活,又可作为祭器。
与青瓷食具相比,青瓷酒具的种类和造型要丰富得多,一般可以将其分为贮酒器、盛酒器和饮酒器三类。饮酒器在汉至东晋以羽觞为多见,均作椭圆形,两侧有耳。与此同时,碗也是一种常用的饮酒具。唐代以后,饮酒具的造型日益丰富。有一些器物仿金银器型,如唐代越窑的椭圆形杯,过去称为“海棠杯”。贮酒器,东汉时以瓿、钟等器物为主,三国以后,钟被形体较大的罂所取代,不过,罂还常常兼作他用。盛酒器,东汉至西晋主要有酒樽和温酒樽二种,这二种盛酒器与羽觞配套使用。东晋开始,用于注酒的鸡首壶流行于各地。各地烧制的青瓷注子造型奇特,如:浙江上虞出土的一件五代越窑青瓷注子,整体做成鸳鸯形,背上开口,喙作注子的嘴,制作十分精细。鸳鸯历来被视作夫妻恩爱的象征。此器的容量达半升,它与同期的越窑青瓷小杯为配套的酒具,用于夫妻月下对酌,则可增添无穷的情趣。
茶文化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酒文化不同的是:酒文化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它的源头,而茶文化的发祥地只在中国。饮茶作为一种习俗跻身于饮食文化殿堂的时间比饮酒晚得多,而它传播发展的势头却比酒文化更为迅猛。到了唐代,饮茶风不仅遍及北方,而且还吹向海外。从这时候起,各种专用于饮茶的青瓷器皿便大量出现了。唐以前,饮茶的器具主要是碗,唐、五代时期,饮茶器具除了不同造型的碗外,还有盏、茶托和瓯等。《茶经》云:“瓯,越州上,口辰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
2.文房用具产品的功用设计
青瓷产品除了上述的饮食器皿以外,较为常见的还有文房用具,如:水丞、镇纸、砚滴等。也许是因文人雅士皆神往自然、喜好恬静之故,所以凝聚着自然之色的青瓷文具成了历代文房瓷器中的佼佼者。
青瓷文具较为常见的为砚、笔筒、水丞、镇纸和砚滴五类,而这五类中又以青瓷砚滴最能体现古代窑工们煞费苦心的设计意图。
三国时的青瓷砚滴,往往做成兔形。浙江上虞出土的两件青瓷兔形砚滴,一件兔作站立状,另一件兔作卧伏状。砚滴的背部有进水管,兔嘴有出水的小孔,兔前腿捧钵。从造型上看,它形成了兔子捧钵饮水之貌;从功能上讲,它便于将水滴入砚内而避免洒出砚外。三国两晋时期,越窑还烧出龟形砚滴。显然,这种龟代表着一种神物,它含有吉祥长寿之意。唐代,越窑的砚滴多为葫芦形状,长沙窑的砚滴大多做成小鸡、小鸟形,玲珑可爱。
当然,从瓷器创烧成功的那个时候起,越窑青瓷产品中除饮食器、文房用具外,常见的品种还有青瓷洗、青瓷唾壶、青瓷熏炉、青瓷虎子、青瓷香炉、青瓷粉合、青瓷灯、青瓷净瓶、青瓷枕等各类产品。
二、越窑青瓷的造型设计
1.千恣百态的青瓷人物塑像
青瓷的人物塑像虽没有秦始皇陵陶俑那样的雄伟气魄,也没有唐三彩俑那般的华丽色彩,但它却以小巧玲珑的造型,变化万千的仪态和丰富深遂的内涵而在古代雕塑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汉代以来,随着西域胡人频繁地入驻东南沿海地区,使得这一带的传统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自然也反映到制瓷业中,其中以胡人为题材的塑像便是直观而生动的记证。
千恣百态的青瓷人物塑像多出现于青瓷佛寺罐和塔式罐上。三国西晋时期,塔式罐上的群体胡俑,造型尤其生动活泼,常见有杂耍、舞蹈、跪拜或伫立等情形。杂耍的胡俑多用捏塑法成型,姿态灵活多变,经常见到是抛丸、倒立等形象。浙江上虞出土的一件西晋青瓷佛寺罐上装饰着一组舞蹈胡俑,他们的头部用同一个范子印成,而身体其余部分则捏塑成各种姿态,他们中有的击鼓,有的翩翩起舞,形象十分生动而和谐。浙江萧山西晋墓出土的一对青瓷胡俑,男的手持刀和盾,女的怀抱婴儿,这对充满生活气息的胡俑,犹如一幅妙手绘成的世俗风情画,堪称西晋青瓷塑像中的珍品。
2.妙趣横生的动物造型
东汉以后,随着社会的种种变革,意识形态也经历了显著的转变,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反映在制瓷业中,则表现为动物造型的大量出现。这些动物造型在写实的基础上又被予以合理的艺术夸张,注重神情的刻画和风韵的表现,其中虎、鸡、羊、熊、狮、兔等为常见的造型。
虎,主要作为虎子的装饰。虎子这种器物东汉越窑等就已大量烧制,有青釉和黑釉等不同的品种。三国时,虎子的形状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器身作蚕茧形,器口呈短筒状,提梁不再做成辫形,这使艺术造型的美在舒展的线条和类虎非虎的艺术夸张中表现出来。到了西晋,虎子的提梁做成圆条形,器口的上方印有象征性的虎首纹,器身的二侧刻划飞翼,于是,虎子越来越远离它的原型而出现一种潇洒飘逸的艺术效果。
鸡作为一种主要的家禽,它在古代有特殊的消灾除凶作用。人们认为鸡有驱百鬼、祛百病、辟邪恶的厌胜功能。因此,三国以后,鸡的造型常在青瓷中出现,其中最多见的是酒壶上作嘴的鸡首。浙江余姚出土的一件西晋青瓷鸡首壶,壶把做成黄鼬形,黄鼬俗名“黄鼠狼”,它是鸡的天敌。显然,窑匠将鸡和黄鼬组合在一起,所要表达的并不是鸡的传统象征含义,而是用幽默的造型艺术语言来阐释一个浅显而意味深长的道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器上的黄鼬虽在捕鸡,但它却被提壶注酒者所擒,这一构思巧妙的装饰,除了生动有趣外,还是对争名逐利者的一种告诫。这无不体现了古代窑匠们的设计思维。
越窑青瓷所塑造的动物形象还有羊、龙、狮、熊、鸽、兔、鸳鸯、小鸟、蟾蜍等,这些圆雕动物制作细致,形貌传神,其中浙江慈溪出土的蟾蜍砚滴、上虞出土的双虎枕和鸳鸯注子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它们令现代人不得不惊叹古代窑匠们的设计能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
总之,越窑青瓷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具有制作精美、瓷釉晶莹锃亮、瓷质坚薄、富有一种质感,故当时有人以“类玉”“类冰”“千峰翠色”等来形容和称赞它。至于如何鉴定它的真伪,主要应掌握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胎色灰白,色较深、质较粗、且坚硬,制作欠规整;二是釉色为灰青,青中闪黄、绿色等,晶莹锃亮,圆润,釉泡大而稀朗,时有流釉;三是器物的底足呈上敛下敞,作“入”字形;四是装饰多以印花、刻花、划花、贴花等线条细而有力,如“铁线描体”,一般多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