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朕自幼不喜饮酒,然能饮而不饮,平日膳后或遇年节筵宴之日,止小杯一杯。人有点酒不闻者,是天性不能饮也。如朕之能饮而不饮,始为诚不饮者。大抵嗜酒则心志为其所乱而昏昧,或至疾病,实非有益于人之物。故夏先君以旨酒为深戒也。
——【清】康熙《庭训格言》
白话
我从小不喜欢饮酒,但我是能喝酒而不喝酒,平时在饭后或遇到逢年过节举行筵宴的日子,我只喝一小杯。有的人一点酒也不能喝,这是他天生不能饮酒。像我这样能喝酒而不喜好喝酒,才称得上是真心的不好饮酒之人。一般来说,嗜酒的人,他的心智会被酒所迷乱,从而糊涂、愚昧,或者导致生病。酒实在是对身体没有一点好处啊!所以,夏朝的先君都将贪恋美酒作为最要紧的戒法来执行啊!
家训史话
夏朝的禹王一直都很俭朴。他为了治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为了老百姓。大禹外出治水期间,有一年春天,他的女儿游春,半路上闻到一股特别的香味。她顺着香味一找,便找到了一个叫仪狄的人家里。仪狄,会用各种果品、粮食酿造出又香又醉人的美酒。仪狄请她喝酒。禹王的女儿一喝,不由感到浑身舒畅,便把仪狄请到王宫里去酿酒。仪狄到王宫酿起酒来。由于仪狄酿的酒好,王宫里有些人趁大禹不在,便经常饮酒作乐,好些事情都被耽搁了。
大禹治水回来,他的女儿立即把仪狄的酒献给大禹喝,想讨父亲的欢心。大禹觉得酒的味道可口,不一会儿就喝醉了。这一醉,就昏昏沉沉地睡了两天。
大禹酒醒之后,便马上把臣子们召集起来说:“酒虽好喝,但难免会误事。”又断言:“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于是,他下了一道戒酒令,不准人们再酿酒、饮酒。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道戒酒令。
到了商朝,纣王专门把仪狄的传人喊到王宫大量酿酒,把酒装到花园里的大池中,把肉挂在树枝上,成天沉浸在酒色中,史书上说是“酒池肉林”。结果,商朝不久就亡了国。因此人说:“禹王戒酒传天下,纣王酗酒失天下。”
古训今鉴
康熙告诫儿孙饮酒过度会使神智、身体都受到损害,不要贪杯。他自己就是很能饮酒但是严格自律不酗酒的典范。
酒这东西,适量有益健康,增加气氛,过度就害人害己,能少喝酒就少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