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大道无名者,名,是名目。
先天大道,无形无相,无始无终,无首无尾,有何名字。长养万物者。长,为长生。养,为养育。万物,是胎卵溼化。昆虫草木之类,皆得先天之气而生之也。】“大道,就是炁,是无极。这一点,一定要记住,这里应该就是理解道家入门的最最基础的知识点,一定要随时记住。”陈文刀感悟着,提醒着自己。“大道生养万物,就是炁生养万物,就是无极生养万物。万物是胎卵溼化,这句话佛家的解释大了去了,在这里,简单想象为孵化就好。昆虫草木得先天之气而生,字面上好理解,也不用太去深究了,总之把握住因大道而生就对了。”
注:【世人若肯回头向道,访求至人,指示身中之天地,身中之日月,修无形无情无名之道,炼神宝气宝精宝之丹,返上清太清玉清之宫,证天仙金仙神仙之果。逍遥物外,浩劫长存,这等好处,何乐而不为也。】“其实若说回头向道,今时今日,陕西境内终南山多少隐士在苦修,据说有统计的有上千人。可是一味地苦修就能有所悟?未必!修道虽有遁世之法,到最后仍旧免不了需要入世修行,体验众生百态。所以这里访求至人,应该就是个中方法了。只是每个人机缘不同,结果已然注定。后面几句,应该是指丹道了。有外丹内丹之分。目前的道家基本分为正一与全真两大类别。全真教不尚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性后命的内丹修炼;主张功行并重、清净恬淡、无私寡欲;重视儒家的伦理道德实践,强调忠君孝亲。提倡苦行忍辱,苦己利人。道士必须出家住观,不能拥有妻室,蓄发,戒律严格。而正一教传教形式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即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神福禳灾,并崇信鬼神。在戒律方面,正一道士可以有家室,不住宫观,可以不蓄发,宫观清规不如全真道严格。无论全真还是正一,最终追求的结果都是结成金丹,证道成仙。”
注:【木公祖师诗曰:道德天尊演玄妙,尊经一部即真传;求师指破死生竅,得诀勤修龙虎丹。个个同登清静道,人人共上彩云莲;无极宫中受封后,快乐逍遥自在仙。】单纯理解诗的话,倒是简简单单。问题是,这书上的每一个字,都绝不是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的。什么破死生竅,什么修龙虎丹,没有老师指点,是万万不可能成功的。自己在这里就这样瞎看瞎琢磨,这样真的合适么?至于登清静道上彩云莲受封什么的,看看就好了,太遥远。
点上一支烟,合上书,陈文刀有些无语。开篇第一段,就二十七个字,就把自己搞得头昏脑胀。看来以后没事要常常诵读才行,至于注解,有时间的时候再来慢慢解读吧。“不对,这么容易就放弃么?改过要从难改之处改,那看书不也应该从难看之处看么?”陈文刀自嘲似的笑了一下,继续翻开了书。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注:【吾不知其名者,吾乃我也,是太上自叹。大道本无形象所定,更无名色所擬,由勉强取名曰道。】还好,这里通俗易懂,陈文刀笑笑。
注:【夫道虽曰强勉,以字义而推之,实不强也。何矣。仓頡夫子造道字,深隐玄蕴。夫道先写两点,左点为太阳,右点为太阴,似太极阴阳相抱。在天为日月,在地为乌兔。在人为两目,在修炼为回光返照也。】有点意思了,这道字光就上面这两点,就有这许多学问。可在天地,可在阴阳,可在人身,那,应该也可以存在于万事万物间。不过最有意思的,这里又提到了两目,这不就挨着所谓的黄庭所谓的玄关么?看来接下来的东西,应该是环环相扣的了。
注:【次写一字,乃是无极一圈。此圈在先天属乾,易曰乾元也。鸿蒙一破,其天开也。圈折为一,易曰乾一也。经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人得一以圣。儒曰惟精惟一,释曰万法归一,道曰抱元守一。】这里的一,又等同于无极了。一划开天,应该就暗合鸿蒙一破其天开也。不过,感觉这里的一,还有清静的意思,清静为根本,把清静套进去,每一个一字都能适用,而且,还能吻合其意。
注:【次写自字于下者,言这一字圈圈,日月团团乃在自己身上。儒曰道也,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上下相合,成一首字。首者头也,修道是头一宗好事。次写走之者,行持也。乃周身**自转,此名道字之义也。夫道者乃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一个道字,如此解释,实在玄妙至极。两点、一横、自、走之,各有解释,妙论无穷。性与天道,讲究一个静,静极自然悟之。
注:【有清天气也,有浊地气也;有动阳气也,有静阴气也。天清纯阳也,地浊纯阴也;天动乾元也,地静坤方也。清浊动静,在天显像于日月,在地显像于春秋,在人显像为凡圣。日为阳常圆常满,月为阴有晦有亏;春为阳而万物发生,秋为阴而万物颓败;圣为阳脱壳以升仙,凡为阴寿终以为鬼。此谓清浊动静之理,大概而言之也。不知世间乾坤男女,可知身中清浊动静否?若是不知,急早积德,感动天心名师早遇。指示身中之大道,圣日圣月之照临。将浊阴之气而下降,提清阳之气以上升。寂寂然不动谓之静,感而遂通谓之动。常以有欲,以观其竅,动也;常以无欲以观其竅中之妙者,静也。探yao(上左自右家下火,无法打出此字,与“药”同音)者动也,得yao(上左自右家下水,无法打出此字,与“药”同音)者静也。九节玄工,节节有动静清浊。须待口传心授,方可了然于心,成仙有何难哉?】“前面大半部分都好理解,后面部分有几句话也曾出现在老子的道德经里,这是在证明老子即老君?还是道本通途。”陈文刀思考着,“无论感动天心名师早遇还是须待口传心授,都在反复重复着一件事:需要师傅带领入门!天下之大,师何在?”这九节玄工,动静清浊,提阳降阴,却是一时无法由心体悟了。
注:【吕祖诗云:清静妙经亘古无,水精注后理方舒;品分廿四超三界,大地尊崇获宝珠。关帝诗云:一卷无为清静经,旁门外道不相亲;改邪归正循天理,长生不死也由人。】诗就肯定不是什么吕祖关帝写的,应该是后人为了赞美与推崇这本经书而作,托名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