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6600000002

第一节过继侄子顶门立户夙愿的破灭

我家祖居蓟县城内的西南隅村,我姑母孟淑珍是1929年出生的,16虚岁也就是1944年出嫁到城东仓上屯村,我姑父尹克昌(1928年——2007年)是个农民。姑母结婚后多年也未生育,解放后在县医院检查不孕原因,才知患了卵巢瘤,做了切除手术后,就丧失了生育能力。

我姑父尹克昌弟兄两个,他弟弟尹克富比他小十来岁,也是仓上屯村农民。尹克富只有三个儿子,没有女儿。我称尹克富为表叔,他儿子们称我为表兄。

按照蓟县农村的习俗,尹克富的三个儿子中,应该有一个儿子继承伯父伯母的家产,充当伯父伯母的赡养人。

尹克富的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又应征入伍成为军官(1986年后转业到蓟县工商局工作),找个对象是国办教师,属于双职工家庭,国家给他们分了家属房,不需要家里的房产了。二儿子和三儿子中学毕业后参加农业生产,小哥俩正好继承老哥俩的家产。我姑母和姑父有意过继二侄子,我姑姑还领着他到我们城里来,托我们给他找对象,计划在他们家给二侄子娶媳妇,结婚后就和他们老两口住在一层房里,对面屋居住。但也是分家单过,只有到他们年老体衰、生活不能自理时,才合到一起生活。这样他们老两口也等于有了自己的“儿子”,不再是绝户了。这种想法和做法,也是符合蓟县农村的传统习惯的,村干部和邻居们都认可。

由于老哥俩的这种特殊关系,哥哥就要尽力讨好弟弟,弟弟孩子多,困难大,哥哥能帮忙也尽力帮忙。

1980年前,生产队分配粮食是二八开,人口占百分之八十,工分占百分之二十。因为按人口分配的百分之八十粮食是大人小孩一样多的,孩子多的家庭粮食有富余,可以拿到自由市场去卖高价。从生产队分的是低价粮食,卖高价后所获差价就可以弥补因人口多孩子小,挣的工分少,需要向生产队交纳欠缺的粮食款的亏空。生产队则需要把分的粮食多而挣的工分少的人家交来的欠款,分给挣的工分多但分的粮食少的人家作为“分红”的钱。由于有些社员欠生产队的钱不积极偿还,所以,年底结算时,生产队把当时存有的现金按比例分配给需要“分红”的人家外,同时还把个人与集体的三角债,变成个人与个人的私人债务,也就是把债权债务直接落实到各户,这种做法俗称“兑现”。如张三欠集体的粮食款,集体欠李四的“分红”款,就让张三把欠款直接还给李四当“分红”款,因为是个人欠个人的,债务人就会积极还债了。

尹克昌家两口人都挣工分,总分值扣除两口人的粮食款外,多余的部分要“分红”支取现金。尹克富家三个孩子,所挣工分不够五口人的粮食款,需要往生产队交纳欠缺的粮食款。生产队就让他们两家“兑现”,哥哥不好意思向弟弟催要,早给晚给任凭弟弟自觉,有时欠的少了,索性就不要了。

在生产队劳动时,老哥俩的关系一直是很好的,每年春节我去仓上屯给姑父姑母拜年,中午吃饭时,都把我表叔尹克富请过来一起喝酒。每逢过年和中秋节,尹克富都要给哥哥嫂子送来糕点、月饼、白酒等礼品。为了“还情”,姑姑就让我以晚辈的身份,拿着姑姑家的糕点和白酒等礼品,送到表叔尹克富家里去。

假如没有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变化,假如农村还处于集体生产的生产模式,姑父姑母的愿望也许就实现了。

但是,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也改变了尹家老哥俩的关系。

1983年后,两家的关系决裂了。原因是尹克富家里有了钱,就要改善居住条件。这样就使两家因房屋问题出现矛盾了。

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前,尹家老哥俩虽然分家单过,还是共同居住在一个大院内,院内并列着六间茅草房,都是闹日本之前盖的旧房子,东面的三间分给了哥哥,西面的三间分给了弟弟。前院二门外是一块与住宅院子同样大的菜园子,菜园子也是分成东西两块。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波及了蓟县,尹家弟兄的茅草房也被震出了裂缝,成了危房,需要拆除重建。于是老哥俩协商“换段”,把从南到北的哥东弟西的长条形宅院,调整为南北两个方形宅院,用一道东西走向的墙把哥俩分开了。哥哥尹克昌在后面的院子,从北面的街道上开门,弟弟尹克富在前面的院子,从南面的街道上开门。哥俩要互相串门需要到东面的南北大街上去绕一圈,但有事时也可以隔着墙喊一声,互相说几句话。

换段后虽然每家都变成可以盖六间房的宅院了,由于当时还在生产队挣工分,没有多少积蓄。哥哥尹克昌家只老两口,房子盖多了也没用。弟弟尹克富的三个儿子都在上学,家境也不富裕,所以哥两个只是用原来的旧房木料和旧砖石块,又自家打些土坯,另外又买点新砖和水泥瓦,各自盖了三间水泥瓦的瓦房。

我表叔尹克富家是1977年拆了北院的旧房,到南院盖的新房,我姑父尹克昌家是1978年春天拆了旧房盖的新房。虽然还是三间,还是老样式——木板门、纸窗户,可由草房变瓦房,这在当时来说也算“鸟枪换炮”了。那时一家人老少三代住一层房的很多,公公婆婆与儿子儿媳住对面屋,哥哥嫂子与弟弟弟媳住对面屋的现象很普遍。因为按照国家的农村房基地政策,分家单过的弟兄两家应该各有一层房(四间)。两家同住一层房的,允许其中一家申请房基地,到外边去盖新房,把原来的房子归一家。但是,许多收入低的家庭盖不起房,只好两家共住一层房。

1980年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把土地分给个人耕种,同时允许农民外出打工或经商办企业,大多数农民的家庭收入增加了,就要改善住房条件了。许多住半层房家庭都把另外的半层买过来,另一家则是到外边去盖一层新房。

农民的住房面积增加了,姑娘出嫁的条件也提高了,过去有半层房就可以娶媳妇,后来则要求新郎必须有一层房了。而且住茅草房的家庭,根本就没人给说媳妇了。

仓上屯村南就是于桥水库,那时还没搞引滦入津工程,库区周边的农民利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里优势,开始从事打鱼摸虾的捕捞产业,从中赚了不少钱。尹克富父子三人,就是靠在农闲季节打渔摸虾而发家了。

到1982年时,尹克富家有钱了,就要改善居住条件。他家的房子虽然才盖不几年,但是不理想。一是房子间量小,普通的三间房,每间屋子只有三米多宽,五米来长,不如后来时兴的四破五房子豁亮。四破五型的房子中间的堂屋也是三米多宽,可两侧的卧室都是五米多宽,显的宽敞多了。再有就是地震后盖的新房质量低,房子的墙体是用新砖作外框,外墙体用块石内墙体用土坯夹心的传统方法盖的,这种墙体不能防止老鼠盗洞。因为外墙体的块石之间缝隙大,老鼠可以钻进墙里,内墙体是土坯的,可以被老鼠磕坏,使老鼠进入室内。而全部用砖砌成的墙体,也就是俗称的“浑砖到顶”的房屋则没有这个弊病。还有就是传统式样的木板门和纸窗户的保温、透光性能差,不如新式的玻璃门窗好。所以,后来有钱的农户盖房子,都讲究全部用砖砌墙,玻璃门窗。那时虽然还没有现在这样的钢筋水泥结构,塑钢或铝合金门窗,可也比老样式的房子漂亮多了。

尹克富家有钱了,就把才盖不几年的小房子拆了,在院内盖了“四破五跨梢间”的六间“浑砖到顶”新式玻璃门窗的大瓦房。东面是里外两间的跨间,外间屋是厨房,里间屋是卧室。计划等儿子结婚后,老两口自己居住。西面的一层四破五大房,中间一间厨房,两侧各一个一间半的卧室,给一个儿子和媳妇居住。也就是说,儿子结婚成家后,公婆与儿子媳妇分开过。

尹克富家住进了新盖的宽大的新房子,可也遇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北院的哥哥尹克昌家还是三间纸窗户木板门的老式房子。不管是二儿子还是三儿子,总要有一个人去北院大伯家娶妻生子,老哥俩的房子大小、门窗的样式新老不一样,小哥俩也跟着有了差别。留在自己家的儿子,可以住一层四破五的大房,过继给大伯家的儿子,却只能住一间半的小房里,这样的结果也不公平啊。两个儿子,让谁到北院大伯家里去,谁也不愿意啊。

俗话说财大气粗,有钱好办事。为了使两个儿子待遇相同,尹克富找到哥哥嫂子商量盖房的问题,他对哥哥嫂子说,为了不让来北院的儿子受委屈,他要把哥哥家的三间房也拆了,在北院也盖起六间大房,布局和南院一样,也是东面跨两间梢间,给哥哥嫂子居住,西面一层四破五,给来这院的儿子居住。这样就无偏无向,不仅小哥俩无话可说,而且给新媳妇预备一层大房,也容易找对象。尹克富知道哥哥嫂子没有力量盖这么大的房子,他表示只要把拆下来的旧房料和院内的几棵树用上就行,其他建房材料由他们家出钱购买,不用哥哥嫂子搭一分钱,老两口只管住新房就行了。

按说这个主意也不错,不把北院的房子改成六间,哪个傻瓜会愿意给大伯当赡养人啊。可是,尹克昌老两口却犹豫了。原因是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模糊不清的问题,到北院来的侄子算不算过继给大伯家啊?如果算过继,侄子就算大伯家的人了,就应该住大伯家的房子,大伯为侄子娶媳妇,现有的三间房也够住了,而且这房子才盖不几年,也没必要拆了重新盖。将来需要增建新屋,也应由大伯家负责出资,怎么还能由外人出钱盖房啊,盖好了房子算谁的啊?

兄嫂提出这个问题后,弟弟尹克富说:“哥哥嫂子你们怎么这么老脑筋啊,什么过继不过继的,走不动爬不动了,有人管你就行了呗。咱们两家的房产本来就是一家的,后来分家变成了两家。以后咱们还是一家人啊,我把两个院子统一规划,有你们住的地方不就行了嘛。”弟弟的这个说法也有道理,就只当老哥俩一直没分家,让弟弟当家,拆了旧房盖新房,肯定也有哥哥嫂子住的屋子啊。弟弟有三个儿子,在外边上班的不要家里的房子了,家里的两个儿子每人一层四破五房,老哥俩都住两间房,也是正常的啊。最后,两个儿子分别为父母和伯父伯母养老送终,不也一样吗。

可是,从法律角度看,这种做法就是把收养过继与一家人共同生活混在一起了。尹克昌老两口虽然不懂法律,可也知道这和原来的期望不一样啊。本来想的是把侄子过继到自己家,虽然不与自己一起过,也等于是自已有了儿子,也就不当绝户了。如果是两家并成一家,自己的家产就没有了,等于老哥俩没分家,弟弟是一家之主。虽然宅院是伙的,房子都是弟弟操持起来的,等于自己老两口拉着弟弟的衣襟过日子,老了要靠弟弟家庭供养自己啊。虽然最后也是由侄子养老送终,可那还是和没有儿子一样啊,自己还是绝户啊。可尹克富也说:“也不是我养不起儿子、娶不起儿媳妇,为何要把儿子过继出去啊。什么绝户不绝户啊,有人给你养老送终不就行了嘛。”结果,老哥俩没商量到一块去。

我姑父姑母本想过继侄子来一起生活,将来享受一下祖孙三代共聚一堂的天伦之乐。现在弟弟提出两家合并成一家后老少两代分家单过,合并后三间房变成了六间,却被侄子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房屋和院子,他们老两口剩下了三分之一,这不明显吃亏了吗。另一方面,自己这院的房子是弟弟出钱盖的,房子就应该算弟弟和侄子的,自己住着也不气硬啊。万一日后与侄子侄媳生气吵架,被人家“轰出去”怎么办啊?所以,他们不同意这个两家并一家的“统一规划”,既不愿丧失家产的自主权,也不愿意落个投靠他人,寄人篱下的名声。

姑父姑母经过反复考虑,并且征求了村里好友的意见,最后决定不用过继的方式解决养老问题了,改为赡养赠与的方式了。他们说既然侄子到北院来也是分家单过,那就等他们七八十岁以后,干不了活了,再把家产交给侄子,由侄子为他们养老送终吧。

可是,二个侄子都该结婚了,当时农村托媒人说媳妇,小伙子没有一层房人家姑娘不嫁你。因为村里都知道小哥俩分别继承老哥俩的家产,他家也没有向村干部申请房基地。一直指望在哥哥这院盖房给儿子说媳妇呢,哥哥嫂嫂突然变卦了,弟弟能不生气吗。于是,他家以不再继承哥哥家的房产为理由,向村里申请房基地。

弟弟尹克富家新的房基地批下来了,是三分地,可以盖一层四破五房。把房子盖好后,两个儿子抓阄,一个在老院,一个去新院。老院的房子是六间,其中两间由父母住到死,父母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服侍,由这院的儿子媳妇负责。但是生活费、医药费三个儿子均摊。

至于哥哥尹克昌的家产,将来爱给谁就给谁吧,他们也不指望要了。当然,哥哥嫂子的养老送终也与弟弟和侄子无关了。两家自此结了怨,走对面互相不搭理。

尹克富家盖了两层房,两个儿子很快都结婚了,订婚和结婚时,都没请尹克昌夫妇去喝喜酒。尹克昌夫妇原来的把侄子过继来家里当“儿子”顶门立户户的夙愿,就这样在新的形势下破灭了。

我姑父尹克昌和弟弟尹克富的关系闹僵了,对尹克富一家来说,也没有太大的损失,只不过是一个儿子新分的宅基地比老宅子较小而已,却还减去了赡养伯父伯母的负担。所以他们决心不再搭理兄嫂和大伯大娘了,走对面也不打招呼。这样一来,我姑父姑母心里可没底了,养老送终的问题怎么办啊?

姑母把这个情况对娘家人说了,他的哥哥、堂弟、侄子、侄女都说:“不要担心,老孟家这么一大家子人,还养不起你们老两口吗。他们老尹家的侄子不管,咱们老孟家的侄子管。”

的确,城里老孟家这边比仓上屯老尹家人多。我爷爷那辈弟兄两个,两家共有四个男孩,只有一个女孩。我老太爷(曾祖父)在世时,一大家人都在一起过,我姑姑和两个胞兄、两个堂弟都像亲的一样。我父辈的老哥四个下面,共有十二个男孩,五个女孩,十七个兄弟姊妹只有这一个姑姑,大家都很尊重她。现在我们这辈兄弟姐妹中有十个居住在在蓟县城里,其余的在北京、天津、三河等地。1983年时,蓟县城里的兄弟姐妹中,有五个已经结婚成家,其余的七个未结婚,正在上学或刚上班。

这些侄子中,不论是职工还是农民,经济条件都不比尹克富的两个儿子差,依靠娘家的侄子养老送终,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就使我姑父姑母放心了。那时他们才五十多岁,自己尚有劳动能力,也不急于解决养老问题,关于家产由谁继承,70岁以后再说吧。

同类推荐
  • 隔壁住着谁呢

    隔壁住着谁呢

    普通高中生平静的生活被打破
  • 第五人格之风神初振

    第五人格之风神初振

    给第五人格的广大玩家和小说纯路人的一份献礼。朋友问我,为什么会喜欢特雷西(特儿)呢?我回答,不知道。也许,这就是一见钟情吧。往往那个瞬间,会觉得,她怎么这么有魅力。我不经拿起笔,去记录,这发自内心的爱意,呃,柏拉图式的。
  • 浮生流沙

    浮生流沙

    装满了的车子,已经没有位置再留给多余的乘客,但不代表不会有新乘客进入,只是代价就是旧的乘车失去了位置。同样的原理也作用在我们生存的环境当中,生物的诞生与逝去都是生命的体现形式,都在总量当中循环往复。地球,一个有生命的星球,在茫茫宇宙海中,它拥有独特的灵魂,用它不可见的气,包裹住生命的气息,让生命得以生存。不可见的气,也保存着逝去的魂。地球在宇宙海中,就是一辆满员客车。面对茫茫宇宙海中的乘客,车子的位置显得是那样的少,流浪的乘客开始往车里挤,尽管有车门,但总有力量想破门而入,这将是毁灭的,结果将是最后连司机的位置都人满为患,变成毁灭的列车。巨大体型的乘客,被强拒车外,但微小极致的乘客,还是挤上了车。有限的位置被强占,就有人没有位置,身体消亡灵魂就流浪进宇宙海,但站起来的他们,也拥有了比坐着的人,更高的视野,与更强大的力量,为了剩下的乘客,将占位置的人毁灭与防止新的乘客进入,他们聚集在一起。
  • 殁雾

    殁雾

    人死后回去哪里?为何死者的国度在逐渐面临毁灭,倒塌的建筑,巨大尖锐的水晶刺,永不散去的紫色雾气,从未出现过太阳的压抑天空,随处可见的半透明枯骨,似人非人双眼血红的怪物,一切的一切散发着腐朽的气息。
  • 与妹妹的异世界生活

    与妹妹的异世界生活

    妹妹与我本已经死了,可是我们却又像是复活般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里和那完全不一样,怪物、植物、魔法、冒险家、王国……书上出现的那些东西无一例外的出现了,在这个奇幻的世界里我们应当何去何从。一切都是未知数,就像你内心存在的枷锁一样——
热门推荐
  • 伊人?灯火阑珊处

    伊人?灯火阑珊处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少年折断鱼竿,提起笔墨,为眼前少女重塑金身。“修道至今,不过是大千世界的一场梦么?”少女放下手中的剑。只可惜少年早已不是那个少年,少女也早已不是那个少女。
  • 团宠女主
  • 碧雪青婷之青青的七草

    碧雪青婷之青青的七草

    学人家路见不平,却糊里糊涂误打误撞卷入一场复仇风波。本以为神赐真命天子,然而真相大白之日自己却是多么可笑的存在。七草啊七草江湖终究不适合小白的你!当以为大家已各归各位,她自愿心碎守护爱情最美的样子!可神秘的火焰教的疯狂报复,又将平行的青青和七草再度聚交!风云散尽,原来一切却是蓄谋已久……
  • 我若飞升,你必成魔

    我若飞升,你必成魔

    什么年代,人,神联手要干掉魔界又什么年代,人,魔联手要干掉神界。又又什么年代,人,神,魔三界其乐融融。三界有情化作泪,三界无情歌声起。一壶浊酒前,有人成神,有人就要成魔,说来可笑,她为成神追了七生七世逼他成魔,结果他一转眼成了三界第一魔王。逃命要紧,他追她从天涯到海角,只为告知:“你只须作我唯一的神明。”
  • 猎神纪

    猎神纪

    富者乞天求永生,猎者猎神而为神。求魔成神,心之一念。内容:猎神灭,山河现。苍生厄,潜龙出。且看少年猎西陵,秉承猎神一族意志,作为洪荒天选者,出现于猎神全族以献祭为代价、凝结而出的苍生之眼--山海大陆里。攫取大五行本源,重回诸神并立的洪荒神境,破开因果,设下猎局,誓要猎杀上古九大神族许下的天道!(老白风,典雅,狂野,缜密,热血,不喜勿入)--兄弟们,百度有同名贴吧,大家喜欢逛贴吧的可以去吼吼。【境界设定:觉境、大五行境界、生荣境、死虚境、战境.......】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剑魂独尊

    剑魂独尊

    这是一个没有绚丽魔法,也没有复杂斗气的世界!这里有的这是简简单单的剑魂与剑技!杨枫天生修炼废体,一个偶然,神秘剑魂入体,成龙系剑魂,逐渐通往前者之路!等级划分:剑士、剑者、剑师、剑灵、剑王、剑皇、剑宗、剑尊、剑圣、剑帝!【看书收藏是好习惯!孤狼已鉴定:看书收藏的朋友,男的个个高富帅,女的个个白富美!】QQ群:310975379欢迎大家加入!
  • 我不是精英!

    我不是精英!

    你在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真相与我们只有一线之隔在这一线之上悬系着我们珍视并渴望的一切正义也许会迟到真爱或许永不再来但是在下一个路口命运会为勇敢坚持的你送上祝福
  • 净化大陆

    净化大陆

    当绝色美人飞升失败,被时空乱流卷走流浪在没有美人的世界。失忆加上时灵时不灵的法术会怎么样
  • 绝世魔皇

    绝世魔皇

    纷乱世界,杀戮丛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一个赤裸裸的疯狂世界!死亡炼狱,厉天无意间炼化一滴魔血,从一个平凡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代至尊。九州动乱,宗派征战,凭着自身努力和奇遇,他踩着累累白骨,最终踏上了征战天下的无上魔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