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说法倒是很有意思。不过现实生活中,没有几个仗着信仰决定论任意妄为的例子。你怎么看呢?”
“我觉得首先不是每个人都是决定论者。即便是,也未必有这么大的勇气。人都有趋利避害的一面,当然,人也有任性的一面。当你想着决定论时,你认为别人的成功也是有缘由的,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时候你是个理性派;当你在演唱会上惊叹哪位明星唱功好,电吉他弹得棒,这时候你是感性的,是油然而生的感喟。你明白了决定论又怎样呢,你知道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一切都处在因果链的某个环节上又能怎样呢?你看得透吗?决定论只是在你心里不太平衡时满足一下你的解释渴望,宽慰宽慰。要是忘掉了,你还是一切照旧,有时理性就是压抑,一种枯燥的秩序感。你喜欢感情用事,喜欢凌乱,就算受苦也不吭一声,因为你在听从内心的声音,随性而活,决定论为你的任性提供了借口,同时也框定了你任性的疆土,因为你总不至于像蝙蝠侠一样飞起来吧。
“人真是缺乏安全感的动物,各种习惯和依赖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不听从内心的呼声,是因为我们害怕失去安全感。我们逃避自由,是因为自由让人缺乏安全感,由于我们依赖安全感,或者说我们从来就没有安全感。人若是不需要安全感,那就彻底自由任性了。消费主义时代,现在的大学校园,商业广告向你植入生活方式,你应该穿这个,涂这个,人似乎成了奴隶。现代人在幻觉下生活,我们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获得我们所要的,而大多数人从未怀疑这种行为的前提:即我们是否确知我们真正的需要。我们很难停下来想想,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最感到羞耻的事情莫过于,我们所作所为不是我们自己想做想为的,而最令人感到骄傲和快乐的则是,我们所作所为是发自内心的。看来只有决定论为我们追求自由撑腰了。“为什么不早点做,要是早先遇到她就好了,我常常扼腕叹息,最近我改变了,说不定正是这个时候才会想到,这个阶段才会遇到呢,之前的黑暗和挫折是必要的。为什么以前的尝试都失败了,偏偏这次成功了,你也许会说这次怎么怎么情况不同,是真的下了决心,可那都是事后诸葛。您瞧,典型的决定论对不对。你曾经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而且还拥有良好的身材,但是现在你却是无精打采,而且体重严重超标。你希望改变现状。六个月后你还是老样子。但是某一天早晨,你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量:我已经受够这种生活了。你的意志一下变得坚如磐石。在随后的岁月里你找到了绝妙的办法创办了网站致富了,身材也恢复了原样。在你发愤图强的过程中,毅力、选择以及行动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为什么你现在能做出这样的努力,一年之前无法做到呢?这一点该如何解释呢?有关办网站的主意从何而来?或许你认为是自己创造了这个想法,但如果是这样,你为什么不能立刻再想出一个主意?如果反观自己的内心活动,你就会发现你的选择、意愿和努力的形成过程充满了神秘色彩。不错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可为何这种意愿有时凑效,有时却难以实现?你说,这不是预先决定了的吗?”
“预谋行为、自愿行为和偶发行为是明显有区别的。”
“谨慎思考的背后是无法感知的生理活动。我们的某些意识似乎是自动显现,并非出于我们的意愿;而有些意识则是自我生成的结果,它们经过大脑的慎重思考,并符合我们的意志。举例而言,我听到窗外传来吹叶机的轰鸣声,很显然这种声音是强行进入我的头脑的:我并非这种声音的制造者,我也无法让它消失。不过我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驱赶这种声音。比如说埋头写作。吹叶机的声音突如其来,但我能调整注意力,让它投向别处。一个是非自主的心理活动,一个是自主的,它们分别受控于不同的神经系统。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种差别让我们觉得人类是有自由意志的。这种自由的感觉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我们忽视思想与行为生成的原因。其实自由意志不过是描述了这样一种感觉:某些心理活动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之中,并且得到了我们的认同。”
“你的头脑并非由你自己控制,作为具有明确意识的行为主体,你只是自己头脑中的一枚棋子,完全受制于头脑的其他部分。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决定行事,你可以任性,但却不知道自己要做出怎样的决定,不知道任性的内容是什么。当然你可以创造一些条件,使某个决定更加容易执行。例如,你可以把房间的糖果全部扔掉,这样到了晚上你就不会再吃甜食,但你无法解释的是,你为什么偏偏选择今天做出这种举动,而不是昨天。事实上,意志力本身就是一种生理现象,通过努力和坚持,你可以改变你的生活,改变你自己。但是你到底能付出多少努力和坚持,这却是注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