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士和杨叔说让两小孩上学堂的时候,云遥和杨明成脑袋里晕乎乎的,本来不是拜师学算卦的吗?怎么突然变成让我们上学啦。听老道士介绍了学堂的先生以前在朝堂当官,杨叔受宠若惊,但是对学费还是有些顾虑,怕承担不起。不过老道士打消了他的顾虑,学堂的先生收费不贵,给多给少在乎心意。
杨叔受宠若惊,连忙详细询问上学地址,又向四周居住的人详细核实了情况,确定老道士所言非虚。小姐年岁大了,老爷家里世代都是书香门第,小姐纵使是位女子,家道中落,也不能目不识丁。而杨明成虽说只是自己的义子,但是这些日子相处下来,他真心当他是儿子的。做父亲的自然希望儿子以后能够有出息,飞黄腾达。
云遥和杨明成就这样到了学堂去上学。在这里认识了四位同伴,分别是张宏羽、曾月才、洪修、谈松,这几位出生不是豪门望族,就是达官贵人。其中,谈松竟然有此地太守的孙子,这是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年纪虽小,但是行为处事却非常老成。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平时一言一行,无不表示出标准姿态,严苛自律地似是一个小老头。其他三位倒是组成小团体,排斥看起来乡巴佬的云遥和杨明成。
许先生讲课非常生动有趣,枯燥无味的书本被他讲起来,却觉得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到书本人物的悲欢离合。
杨明成读书很是聪颖,过目不忘,又能够举一反三,不仅早早地读完了启蒙书,还把四书五经粗读了一遍,不过还需要研读各个朝代的史书,还需要将礼、乐、射、御、书、数全都弄明白,却也不是天才儿童一蹴而就的事情。
仅就杨明成所表现的部分,已经很让人惊喜呢。老道士还经常在许先生面前夸耀自己给他找了一个好苗子,反观云遥,却和杨明成天差地隔,虽然不说是资质愚钝,但也是和普通人差不多。读书读了很多遍都记不住,只能依靠勤奋才能取胜呢。
时间就在这一点一滴中过去,转眼间五年过去呢。
五年期间,不仅仅大家从小树苗抽个子变成了高耸的小树,更多的却是国家政局的变化。局势已经越来越乱,那位遭受国人唾弃,昏庸无道的昏君听说是被刺客刺伤身亡,而那位妖妃也被众人讨伐,上吊自尽而亡。本以为国家会迎来长治久安,谁料各大王子夺位,相继逝去,皇室空无一人。各大地域的藩王相继造反,全国各地战争频发,死伤不断。
“小成子,你背着行囊准备去做什么?”云遥看着眼前这位剑眉朗目、长身玉立的少年,问道。
“谈太守正招募新兵,我打算去报名。”
“你才十一岁,还小。战场上刀剑无眼,你个小孩子瞎闹什么?”云遥打算夺过少年的行囊,却被他轻易躲过。
“姐,先生经常训诫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值国家需要之际,我又岂会临阵退缩,只顾自身安逸。我准备从军,立志军营。”
云遥看了看杨明成,她早已将对方视作自己的亲人呢。这些年杨明成的变化谁也比不上她看得清楚。从一位只知道赚小钱、营小利、事事耍聪明的小滑头,到如今有责任、有担当、有满腔报国之志的好儿郎。
哪怕他今日有此举动,其实云遥也不感到奇怪,参军的事情杨明成恐怕琢磨好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