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2500000031

第13章 被迫低头

鲁国国君向晋国发来求救信。信中称,潞国人到鲁国国境挑衅生事。他们偷了鲁国农民的牛,被发现后还将人打伤。他们企图逃离时,被赶来的村民合围擒获。村民把这些人捆绑起来,送到官府。官府将他们投入大牢,准备量刑处置。

潞国却以此为由,声称鲁国扣压其平民,不顾潞国的强烈反对,非要强加罪行。他们派军士抵达鲁国边境,扬言要进攻鲁国。他们已经毁坏了鲁国的部分城墙。

潞氏本是北狄的一支部落。这些年,权臣把持朝政,着手内部整顿,统一了周边的几个族群,最后组建国家。这几年,风调雨顺,水草富足,牛羊茁壮,国力增强,野心渐大。所以选鲁国下手,期望借机侵占土地,扩大影响。

鲁国与齐国交界,本应求助近邻才是。不想齐国内斗频仍,国力衰弱,无力外援。“城濮之战”时,晋国打嬴楚国,一跃成为中原霸主。“践土会盟”时,齐国也与其它诸侯国一道,拥立晋国为盟主。

从此,鲁国渐渐与地域相隔较远的晋国关系越来越密切。遇有大事,就会第一时间向盟主求救。

晋国的众多盟友里,鲁国可说是最为忠心殷勤的。鲁文公曾亲自到过绛都,拜会晋襄公。他还,表示要听从晋国召唤,与晋国共进退。晋国对鲁国国君一行也给予了高规格的接待。

自庄公之后,鲁国国政由“三桓”(注:鲁桓公的四个儿子,嫡长子庄公继位国君,其余三子的后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后世称为“三桓”。)轮流把持。内部互相倾扎,得势者忙着聚敛财富,架空君主,国势渐弱。当年不放在眼里的小小潞国,如今竟然能威胁鲁国。不得不让人感叹——弱肉强食,真乃不变的真理。

接到鲁国国君的信,赵盾把狐射姑召来,共同商议对策。自从立太子之事不欢而散过后,两人没再坐在一起议事。公子乐被杀,彼此心照不宣,两人关系更是降到冰点。能不碰面尽量不碰面,能回避的更是尽全力回避。

可是眼下,阳处父遭人杀害,外事一块,暂时空缺。事发突然,又未能及时补缺。新君还未回到,赵盾必须亲自坐镇主持大局。鲁国所说事宜,必须迅速回应。既然已威胁到鲁国安全,晋国必须派一个足够份量的强势人物过去,才能展现晋国的盟主威望,将此事平息。狐射姑任职中军佐,军中排名第二的人物,自然非他莫属。

二人碰头,也不费话,赵盾率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鲁国被潞国攻击,城墙已有损毁,形势危急,向我国求救。”

“有这等事?”狐射姑不紧不慢说道。国内这出戏还没唱完,外部就有事让赵盾烦心,狐射姑不知多高兴。当然,表面仍不露声色。

“晋国乃中原盟主,本当维护盟友利益,共患难同进退。鲁国是我国的忠实盟友,此次是潞国寻衅滋事在先,我们更不能置之不理。”眼前的狐射姑,一副事不关己、轻描淡写的神情。赵盾心想,背着我私下迎立公子乐,看看如今什么下场?强装镇定也洗脱不了你失败者的宿命。这么一想,对狐射姑又生出几分不以为然。

“赵将军的意思是?”狐射姑当然清楚,赵盾招他来所为何事。只是他导演的大戏还没唱完,他不想就这么离开国境。所以故意不说破,想着能避则避。

“现今的形势,狐将军是清楚的。我身为执政,必须监国。要平息鲁国与潞国的纷争,必须派得力之人前去。”赵盾看向狐射姑,说道:“狐将军身居高位,才干过人,自是最佳人选。”其实赵盾一点不担忧,小小潞国,还不至于不给晋国面子。这件事情出现的时机还挺好,可趁机支开狐射姑。眼不见心不烦,理由都不用找。

“赵将军希望我怎么做?”眼见赵盾的安排已经呼之欲出,狐射姑只得被动接过话茬。

“狐将军只需去到潞国,面见其君主,并与相国酆舒照面。劝他速速将人从鲁国边境撤离。同时警告他们:鲁国是晋国盟友,出战退敌皆为一体,这是已经立过的誓言。如果潞国一意孤行,晋国定会出兵支援。到时,潞国便无路可走。”

潞国君主年幼,相国酆舒摄政。酆舒其人贪鄙刚愎,简傲自大。大权在握,国内无人敢违抗,故此才助长了他的野心,为所欲为。此次对鲁国动手,不用想,肯定是他的主意。

“谨遵将军命令,狐某一定不辱使命。”赵盾说得如此明了,出使的任务就由不得狐射姑想与不想,去与不去了。

狐射姑离开后,赵盾回信给鲁国国君,说是将派使者到潞国,请他务必宽心,晋国定会将此事处理妥当。

这一边,鲁国与潞国的纷争尽在掌控。另一边,晋国的宫室却不太平。

侍卫来报,穆嬴在宫中日夜号哭,三日不饮不食,还将公子夷皋挟持。公子饥渴难耐,刚开始还哭得满地打滚,现在已经没力气哭喊。躺在床上,气若游丝。宫人想救公子,可是穆嬴把公子死死困在自己怀抱,日夜不离身。谁要靠近,便拿刀作自刎状。吓得上下不敢出声。

众人屏息以待,以为等她疲惫困倦,或可将公子救下。谁曾想,今日穆嬴出了内宫去到花园,还爬上高台。说是要与公子同归于尽,了却一生。宫人吓得魂都没了,这才赶紧来通知赵盾。

赵盾正要赶往宫去探个究竟,管家来报,几位朝中大臣说是有要事求见执政大人。赵盾只得打消出门的念头。命令侍卫赶紧将高台围住,对穆嬴好言相劝。交要他们设法将公子救出,随时禀报进展。

来访五人一一向赵盾行礼,坐定之后一看,分别是箕郑父、士榖、梁益耳、先都、荀林父。

“宫中上下一片混乱,这该如何是好?”先都一坐下就迫不及待。穆嬴闹的第一出,街头巷尾均知。这第二出,可谓是朝中上下皆知。

“具体情形如何,赵某还不知晓。各位想必已经知悉,不如说说你们的想法。”赵盾一收到来报,他们就相携出现,想必不是凑巧。既然如此,不如把问题抛给他们。

“赵将军,”先都引了个头,足智多谋的梁益耳随后跟上,“穆嬴所为,无非是想公子夷皋继承大位。之前无理取闹不成,现在又另起炉灶,誓要与公子同死。眼下情势危急,一定要想个长久之计才好啊。”

狐射姑被派往潞国。先克年少,不足为虑。此时正是“老臣派”大显身手的机会,他们怎会轻易错过?不过太热情倒像是有备而来,所以梁益耳又把问题抛回给赵盾。

“事实摆在眼前。公子夷皋年幼,母亲又这般无理失智。我堂堂晋国的国政交给这样的孩童,各位以为这是良策?”赵盾问道。

凭借穆嬴在赵府门前的精彩演出,天下人都知,赵盾违背先君遗愿,自行更改君主人选。既然如此,他也没必要狡辩,直接把牌摊开。他倒是要看看,这五人今天所来,到底想要怎样。

“赵将军所言及是。公子夷皋,三尺孩童,的确难担大任。”箕郑父位列六卿,与赵盾接触时间长后,渐渐了解,这位大人不可轻易忤逆。遂想,不如先赞同,让他放松警惕,之后或有回旋余地。

“哦,看来箕大人也是赞成赵某易君的?”赵盾有点意外。五人明明是想来搅局的,偏偏还冒出个叛徒不成?

“赵将军乃是以大局着重。一心为国,忠贞不二,在下万分敬佩。”箕郑父再接再厉,要让赵盾刮目相看。

“既如此,如今穆嬴闹得鸡犬不宁,箕大人以为如何是好?”既然主动靠拢,赵盾倒想知道,箕郑父打算给自己出个什么计策。

“穆嬴性格刚烈,不同一般女子。如果听凭放任,恐怕闹出人命。一旦出事,赵将军难免会落个逼死孤儿寡母的罪名。不仅赵将军本人受累,将来新君继位,恐怕也要落人口实。”箕郑父不紧不慢的说道。将危害从赵盾引到新君,不怕赵盾不顾念。毕竟,扶立新君可是当下赵盾最上心的事。

“赵将军升任元帅,未及带领众臣,辅助君主做一番事业。反倒要受孤儿寡母牵累,实在可惜。”赵盾的位置原本是士榖的。人生巅峰触手可及,奈何功亏一篑。如今他在箕郑父手下任一参将,故此站出来附和自己的上司。

“眼看大事已定,忽然又起波澜,请赵将军务必三思而后行。如若处理不当,恐怕晋国上下朝野离心,难以收拾。历经三代混乱,才得十多年太平日子,安定来之不易啊。”荀林父十分感慨。

在晋国的政治变乱中,荀氏家族几经沉浮。身在这样的政治世家,荀林父可谓感受深重。立储之事,本是宫廷内政。一旦被歹人利用,便会愈演愈烈。甚至还会引入外部势力,将本国弄得战火纷飞,民不聊生。

先蔑出行前,荀林父便料到,事情绝不会如赵盾设想的如此简单。果真,狐射姑私自派人去迎公子乐,最后无疾而终。明面上无人提及,但是,真相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赵盾手段凌厉,令人侧目。

客观的说,赵盾出手果断也是逼不得已。秦国国丧,再加新君继位行礼,众多事项繁杂拖沓,一时半会新君还回不来。如果赵盾不出手,公子乐回到绛都,大麻烦就来了。到那时,狐射姑必会联合各派,煽动起哄,因立新君引发的腥风血雨,恐怕是一触即发。赵盾的手段虽狠毒,却是生生阻止了一场大风暴。

这波刚平,不料穆嬴又连连发难。争夺“六卿”之位,“老臣派”已然处了下风。荀林父是既得利益者,此番“老臣派”想逼赵盾就范,他自然是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但是他不希望将此事扩大,尤其是与赵盾针锋相对。

赵盾扶立公子雍的用心,荀林父深以为然。公子雍背后是秦国的势力,对晋国而言,争取秦国的友谊不是坏事。可是形势不由人,赵盾可能不得不放弃他的主张。

此次“老臣派”发难,能够逼赵盾改变心意最好。如果不能,待公子雍继位之后,他们再来发难,拿着公子夷皋作挡箭牌,晋国势必重回“骊姬之乱”的老路。这是荀林父不愿意到的。所以荀林父由衷的希望赵盾妥协。这样,他对自己也算有个交待。

“老臣派”的梁益耳和先都,都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荀林父对他们的某些做法是不屑一顾的。可是他又不能公开与他们叫板,他害怕落下‘叛徒’的骂名。毕竟他们家族来往密切,相互依存,他暂时又不能离开他们。所以,想要左右逢源的荀林父,今天是抱着调和矛盾的目的来的。

正说话间,侍卫来报,穆嬴气弱,晕倒在地。侍卫抢得她手中的公子,正命大夫给二人诊治。

众人一听,心头大石落地。

“此次虽然过关,只是这样几次三番,终非良久之策。”梁益耳打的算盘是,此次务必要让赵盾退让。他想借此逼赵盾正视“老臣派”的存在。六卿之事他们不会就此罢休,他们是晋国政治舞台不容忽视的一股势力。

“公子夷皋毕竟是先君指定的继承人,朝野民间皆知。今日弄得母子俩都晕倒需要救治,这事传出去,不知者以为晋国大臣不义,要将君主逼到绝路啊。”几位盟友已经旁敲侧击在先,没必要再重复。先都想,单刀直入主题的苦差事他就义不容辞了。

五人你一言我一语,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有含沙射影意有所指的。表面看来各抒己见,实际都是要逼赵盾妥协。秦国那边是箭已离弦,新君眼看就要到了,偏偏穆嬴一次比一次闹出的动静大。上次就算了,总算平息,这次竟然惊动五人联手要胁起他来。

当初说君主年幼,要去秦国迎公子雍,士蔑、荀林父均是知情人,也没说有异议。现在好了,萧墙有祸,便要众人推墙。口口声声说的是,要以大局为重。大局,难道不包括晋国要有位才干过人、德行超群的君子来执掌吗?难道非要这撒泼耍赖的母亲所生的小小孩童当国君?

赵盾非常恼火,可是又无处可发。

另一方面,他也不得不承认,在另立国君这件事上,实在太草率了。

一言不合,他和狐射姑就各自为政,从未想过再行商量达成共识;以为小小孩童构不成威胁,没有认真善后。不想女子使起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伎俩,会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力;以为“老臣派”在六卿争夺中已经败下阵来,不足为虑。

思来想去,都是自己的疏忽大意,给对手制造了机会。本来母子俩无依无靠,闹一闹也就算了。现在五人站出来,分明就是要为她们撑腰,顺势逼迫他让步。

放眼目下,流言四传,朝野议论纷纷。平民百姓,士子庶人,人人将他视作奸诈小人,欲要除他而后快。如果今日的事情传扬出去,母子二人有什么闪失,他就是乱臣贼子,遗臭万年。

赵盾久久不说话。荀林父猜,他应该有所动摇,于是说道:“恐怕穆嬴不会就此打住。如果还有下次,不知能否和此次一样圆满解决?不如……”

荀林父没有继续往下说,可是在座的都明白,赵盾已是骑虎难下。

一方面,秦国已经答应要将公子雍护送回晋国,不可更改;另一方面,穆嬴母子两次将事情闹大,全国上下都知,公子夷皋是合法继承人。如果继续坚持要将他换掉,赵盾面临朝野的质疑不算,新任的君主要怎么立于群臣之前?

新任君主的合法性都无法服众,又怎么统领君臣继续霸业?诸侯各国会作何想法?堂堂晋国,君臣合谋欺负先君遗留的孤儿寡母,有何威信立于诸侯之列?又如何联合诸侯共尊王室,以为表率?

“如果恢复公子夷皋的国君继位人身份,既可平息穆嬴的情绪,又可堵天下攸攸之口。”梁益耳说道。赵盾面色不豫,却并未发作,想来现在的情况,已经超出他的预料。

“君主年幼并非全然是劣势。赵将军才能见识盖世,再加狐将军,二人鼎力扶持,共决大事,有何不可?遇有要事难决,还有我等共同商议。只要广纳良言,任用贤才,假以时日,晋国定会比从前更繁荣强大。”在座各位畅所欲言,士榖也不甘落后。

赵盾看向五人。他曾经不屑搭理他们,可是不得不说,他们此番侃侃而谈,却颇有道理,也经得起推敲。他想,当时执意要去秦国迎公子雍的时候,怎么就没有考虑到这些?是哪一步的遗漏,导致今日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切看起来顺顺当当,马上就要迎回主政决策的君主。就这在当口,一介女流却发起一轮绝地大反击。她手无寸铁,也无三头六臂,没有千军万马,更无一兵一卒作后援。可是,她却凭一己之力,将手握重兵,站在云端的堂堂中军元帅,打得眼冒金星,手足无措。

赵盾他没有流血,并未中箭受伤,只是收到四面八方的指责。他的人品受到质疑,他被定义成大奸大恶欲要逼死先君骨肉的奸臣。他背信弃义,为所欲为。滥用权力,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企图一手遮天。

在座的,去年此时,还是他的手下败将。他是不折不扣的赢家,发号施令的人是他。此时,他们要推翻他的决定,说是为了让他将来站得更稳,更高。他仍辅佐新君,不受影响。

可他清楚的知道,他们今日苦苦相劝,不过是为了在朝堂之上多一点话语权而已。他们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共同见证:赵盾,终于沦为众人的笑话。并非无所不能,随心所欲。在现实面前,同样要低头。

这个认知,令赵盾十分挫败。他没能保护好心爱的人,彼此惺惺相惜,他却让她带着误解遗憾早早离去;他没有全盘考虑所处的形势,低估了穆嬴母子,甚至没有设想过,会不会有人利用她们打击他。

他一心一意要选出合适人选并将他扶上君主之位,祈盼君臣二人合作无间,共同施展抱负。他的出发点如此单纯率直,事实却证明:他是多么青涩可悲,幼稚可笑。

同类推荐
  • 魔术之王

    魔术之王

    这是一个以魔术为依托,关于“表象与真相”的故事。魔术师通过技艺制造出不可思议的表象,以不可思议的表象遮掩了真相而具备了神奇的艺术感染力。而人生乃至时代也有它的表象与真相。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魔术师,他靠着出众的技艺闯荡上世纪三十年代波谲云诡的上海滩,被日本人营造的表象迷惑,误入一个巨大的阴谋,却通过他最擅长的魔术最终推导出真相,拯救了自己、拯救了他爱的人、甚至拯救了乱世下的众生……
  • 清王朝的覆灭

    清王朝的覆灭

    一个甲午战争后的小草民,遭冤枉,下死牢,意外被救,不意间获得了父亲留下来的一本兵书,入帮会,灭清兵,三合会的白扇,乞丐国的国王,魔天神教的副教主,参加了十次武装起义,显神威,处处彰显用兵有道,步步上扬,弘扬一个平民的人道,爱情、亲情,手心手背无奈何。一幅南方风情的长轴画卷,一部热血书写的革命史诗,一生的爱情追求乱世情怀,革命派与保皇派到底是敌是友,派系斗争,江湖矛盾,尔虞我诈,谁主沉浮,香山三宝,最后宝落谁处,一个战士克勤克俭,坚守终生的信仰……
  • 三国之先锋廖化

    三国之先锋廖化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歇后语有两层意思,一是蜀汉后期人才凋敝;二是廖化能力平平。然而廖化真是一个平庸之辈吗?人们对三国的了解大多来自《三国演义》,那个时代群英荟萃、名将云集,区区六十万字的小说确实很难面面俱到。所以很多时候廖化的出场都只是简单的露个脸,甚至露脸只是为了衬托别人的光辉,如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而真正的廖化却躲在历史的迷雾里,你可曾知道“千里走单骑”的不只有忠义化身的关二爷,还有忠孝两全,只身一人背着老母千里寻主逃回蜀国的廖化?本书将以蜀汉三老将之一的廖化为主人公,向您展示一个不一样的,却是相对真实的三国......
  • 大海商

    大海商

    才子赴京化身幕僚,权力巅峰游刃有余,天子倚重,内有百年皇家隐情。荡倭寇,平海盗,开一代海上丝绸之路,功德无量,令世人敬仰,却有万般艰险,生死两茫茫。
  • 春秋故宅

    春秋故宅

    三代人,两座宅,一生情
热门推荐
  • 先婚后爱,被豪门大佬宠上天

    先婚后爱,被豪门大佬宠上天

    【总裁 1v1双洁 甜宠 虐渣】从小就当成假小子活了二十多年的真姑娘沈思一朝醉酒,误“睡”了司家那个病娇太子爷司墨洲。沈思有点懵,寻思着拿钱了事,被太子爷当场拒绝。“休想不负责,必须结婚!”沈思勉强答应,笃定这病恹恹的司少爷也不能把她怎样。然而婚后——司墨洲:“老婆,我想要抱抱。”沈思狠狠翻白眼:“... ...你滚。”司墨洲很听话,果然滚了,却是滚到了沈思身上:“再来一次。”沈思被按的明明白白,前一秒还咳嗽的司少爷眼角发红,箍着怀里的人亲了又亲,全然不见半点病态。沈思欲哭无泪,骗子,说好的病秧子呢!
  • 穿到女尊我飘了

    穿到女尊我飘了

    琴芸繁,一位现代的千金,因父亲病死,男朋友不爱,接受不住一系列打击而华丽晕倒的人。一朝醒来,竟然穿越了!还是穿到了以女子为尊的古琴国!不过问题不大,反正现代的芸繁父亲不在,男人不爱,那就且看芸繁在女尊世界如何俘获各路美男吧!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天地无剑

    天地无剑

    机缘巧合获得世间最强者的修为会是什么感觉?剑客苏墨在剑尊的附体下踏上了历险的征途……
  • 李铭传说

    李铭传说

    高手级别的跆拳两兄妹,在一次战斗中显露实力,得罪了青龙夺宝联盟,最后为了避风头加入了护玉团,共同对付存心想破坏世界的夺宝联盟,可没想到后来半路杀出了一个又一个实力高强的社团来夺取火系玉佩。后来跆拳两兄妹会有如何的结果呢 ,请阅读本小说。
  • 不识明珠不识君

    不识明珠不识君

    一日,一群锦衣卫来到小山村,抓获劫匪。却使山村少女明前和妹妹的生活完全改变了。她们被告之姐妹中一人是被劫持的丞相之女。少年长侍崔悯断案如神,却一时大意,留下隐患。未能断定谁是真正的相国之女。于是在未来的岁月里,相国遇难、明前远嫁、藩王未婚夫的邂逅情仇,荣升到锦衣卫指挥使的崔悯的再度判案,决定着她们的人生……明前与妹妹谁又能得到身份、婚姻、意中人的爱情和权倾天下的荣华富贵?明前又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和意中人?一切尽在未知中。款款的新作,古装言情。
  • 夜王纪

    夜王纪

    太灵天内万法齐生,又分武修炼魂,武之一徒,坎坷无比,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上古大能,皆可梵天煮海。魂之一徒,变化莫测,三魂七魄,称人有三魂七魄,为人之根本,一为胎光,属于天,上掌太清阳和,二为爽灵,属阴,中归五行,掌五行之气,下为幽精,归于地,掌阴杂万物之气,此为三魂。后附,别有臭肺、非毒、除秽、吞贼、阴雀、伏失、尸狗,掌人之七情六欲,为万生之慧,天地之灵,此为七魄。能善控人体三魂七魄者,便可化天下万相,铸无上圣魂,方为大成!
  • 遇见秋风

    遇见秋风

    一场秋风起,让我遇见你。如果遇见你是我的一场劫难,我不后悔。因为遇见你让我平静的生活出现惊喜,感觉到意义,有回忆的意义。如果遇见你是我的一场梦境,我不愿醒来。因为遇见你用光了我所有的幸运,剩下的只有你。一场秋风起,落叶归于平静。像极了秋风送雁群,不知秋已至,只有我先知。
  • 重生的我是主宰

    重生的我是主宰

    本来已经挂掉的王龙却在死后意外碰见大千世界的创造神王龙“你说啥,看我顺眼让我重生再准许让我许三愿望?那好,我的第一个愿望就是再来十个愿望!”创世神“我@#%**%##……%*&*%¥!!!”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