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2500000032

第14章 仓促逆转

“可是,公子雍一行已在归途——”依照之前收到的书信推断,秦国军队护送晋国使团,应该已经在返回绛都的路上。

这是赵盾最后的挣扎。深深的无力感席卷他,周遭强大的气流令他瑟缩。这些气流汇成一股力量,将他制服,不得不屈服。

赵盾的退缩让在座五位很满意,他们面露喜色。只要再加把力,国君人选就不再是赵盾属意的公子雍,而是公子夷皋。一旦公子夷皋继位,他们算是有功之臣。未来晋国的政治舞台上,他们势必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多分一杯羹。

“既是赵将军邀请秦国帮忙护送公子雍回国,赵将军也可再修书一封,说明晋国现今的情势,婉言将之谢绝。至于秦国为此的花费,馈赠布帛财物补偿就是。”先都是个直肠子,考虑问题直来直去。在他看来,收回决定便是,没有什么大不了。

“如果我国已经决定要遵循先君遗愿,恐怕也只能向秦国言明。就算得罪,只能日后补偿了。”荀林父说道。话虽如此,可是荀林父隐约感觉,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晋献公时期,秦国与晋国结为秦晋之好。之后秦国又扶持惠公、文公回国执政,两国的友谊可说是渊源长久。即便如此,文公去世,秦国马上打起了郑国的主意。被晋国打败之后,又屡次来挑事。虽未占到什么大便宜,从此两国却摩擦不断,芥蒂颇深。

秦君过世,两国均立新君,正是重启两国外事新篇章的绝好时机。秦国将公子雍送回晋国,秦晋两国就能重拾旧好,这是修复两国关系千载难逢的机会。既是晋国发起邀请在先,现在出尔反尔,定会惹怒秦国。怎么看都是晋国主动生事,戏耍了秦国。日后定会纠扰不断,麻烦不止。

“形势已经刻不容。一定要速速告知秦国,才能将两国的摩擦减到最低。”箕郑父的看法与荀林父不谋而合。

秦国一直想东进,因为晋国屡屡受挫。他们冒着背信弃义的风险,趁着晋国国丧也要出征郑国。后又几次三番要冲破晋国的防线。虽未得手,但是他们一直贼心不改。

此时新君继位,政治上仍然稚嫩,恐怕也期待能与晋国有个良好的开端。否则,断不会如此爽快的应承,要将公子雍护送回国。

由此看出,秦国是充满诚意的想要与晋国结为友好邻邦。如果晋国喊停,秦国新君的脸往哪儿搁?他还未及展示自己的执政能力,便遭遇这一瓢冷水,换作是谁,都是大大的怨恨。日后定要兵戎相见,讨回公道。

荀林父和箕郑父的心思,部分与赵盾不谋而合。他们想到的,赵盾也想到了,甚至想得更深。此次是赵盾一力主张迎立公子雍,除了公子雍的出身、性格、才德之外,还考虑到公子雍背后的秦国。

秦国是西陲大国,与晋国又是邻国。只要与秦相安无事,西线便无虞。晋国可继续中原的霸业,全无后顾之忧。

中原争霸,只需防备反覆无常的楚国一国而已。以晋国目前的实力来说,一心对付南方的楚国,绝对绰绰有余。只要西面的秦国不发难,一切都好说。

当初赵盾写给秦国国君的信,可说是发自肺腑,诚恳之极。信中释放出晋国与秦重新交好,彼此信任的强烈意愿。现在要他亲自推翻自己的承诺,他要如何开口?

他荣登中军元帅和执政首席之后,最重大的内政决策就是迎立新君,第一个外事决定便是与秦国恢复睦邻友好关系。如今,这两个最重要的决定,同时被推翻,他的声势威望必会大打折扣。

对内,改弦易撤,遵从先君遗嘱,让公子夷皋继位。他在晋国的威望还可挽回一二,权威一如从前。毕竟新君年幼,事事都要听命于他。晋国上下大小决策必是出自他之手,他可任意施展他的政治抱负,不受影响。

对外,推翻之前的决定,一定会惹怒秦国。不管是现在书信给到对方,或是对方来到晋国之后再说明原委。在秦国眼里,他都是出尔反尔的小人,晋国也连带成为背信弃义的国家。再多的补偿,显然都无济于事。

两国本就诸多宿怨,再经此次,更是变本加厉。双方都是新君继位。晋国国君年幼就罢了,秦国国君可是正值壮年,一心要向父亲看齐,誓要做一番比父亲声势更大的事业。

秦君满怀希望。如果被人背弃,无论是出于维护自己的执政权威,或是要对权贵利益交待,一定会给晋国狠狠的还击。日后,面临秦国的打击时,所有的矛头便会指向赵盾。正是因为他,才把秦国这只狼引来了,他责无旁贷。

当初他与狐射姑都不赞成公子夷皋继位,只是心仪的人选不同而已。后来他占上风。可是也因此,朝野上下认定,是他一人极力主张扶立公子雍,与狐射姑无关。所有的指责都会集于他一身。

如今为形势所逼,要平息国内众怒,不得不改回公子夷皋。前后两次变动,扪心自问,他都是出于大局考虑,尽力在做最负责任的决定。

可是有谁会深究他的美好初衷?尤其是无端招惹秦国,没人会同情他。所有人都认定祸因他而起,包括在座的这五人在内。说不定将来,等秦国发动战争之时,就是他被这五人合围,被罢黜之日。

他不能让他们如愿。新君未立,他还有满腔抱负未及施展,他不甘心。他要赢到最后,而不是成为弱肉被强食。

“此时再通知秦国已经迟了,得罪秦国已是在所难免。将来秦国依此报复,如何是好?背信弃义的责任由谁来担?”在座的明白人,只让他跟秦国说明原委,不说秦国报复如何处置,就是要将烫手山竽扔给他。赵盾干脆把话题挑明。他倒要看看,他们如何回应。

想不到赵盾如此直接。五人面面相觑,不敢作声。现在劝赵盾改立公子夷皋的是他们。之所以如此,无非是为了将来多攫取点政治上的好处。至于得罪秦国的后果,那是明摆着与他们无关的。和秦国接触的是赵盾,他们可是毫无牵扯,置身事外。

五人都不说话,赵盾暗暗冷笑。

好啊,只想沾扶立幼君的光,却不想跟秦国的报复扯上半点关系。对外还可宣称自己伸张正义,据理力争,终于保住君主的地位。顺便将我说得霸道跋扈,刚愎自用。幸得你五人力挽狂澜,才把晋国基业扶正。

这个算盘打得好精明!可以想象,一旦走出这个门,五人必定第一时间去到公子夷皋面前邀功。第二天,朝野上下甚至市集闾巷对此事的评价定是这般说辞。这些说辞,势必会激化晋与秦的矛盾,秦国的报复只会更激烈。而他赵盾更是罪孽深重,无从遁逃。

形势已经站在他们一边。穆嬴寻死觅活,逼得他不得不推翻之前的决定。如此一来,这个背信弃义的锅,铁定是让他来背。这个锅一背上,就是永无翻身之日。一想到此,赵盾立马否决。要担如此重大责任,一定要把五人一起拉上才行。

“之所以要迎立公子雍,考虑之一,便是秦与我国相邻,两国交好,我国便可安心内政,巩固霸业。迎回公子雍,秦国就是晋国的贵客。如果不接受公子雍,秦国则成了敌人。对付敌人,先下手为强。否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后患无穷。各位以为如何?”赵盾说道。

赵盾想,一不做二不休。与其等日后秦军打来,晋国陷入被动,少不了骂名,还不如趁此机会将秦军打个措手不及。我方有此胜仗在手,就算日后对方报复,也算打个平手,对国内也有交待。

赵盾话音刚落,五人大惊失色。拒绝秦人已是得罪,对方诚心诚意派出护卫仪仗,将你新君护送回国。不感激就罢了,还要倒打一耙,是何道理?说出去,晋国不仅失信在先,还偷袭盟友。将来如何立于诸侯之林?赵盾是不是疯了?

“各位一定在想,赵盾是个反复无常的奸诈小人,令人齿冷,对吧?”赵盾一点也不意外旁人如此想。换作一年前的他,也定会对此做法不屑一顾,甚至不想与此类人成为同僚。

可是如今,坐到决策者的位置,他才发现,处处身不由己。

他从未心怀恶意,却被逼得利剑出鞘。他不想滥用刀锋,却在体会到快意恩仇之后,深陷泥淖。为了达成目的,他不择手段。似乎有无形的力量在身后呐喊煽动,必须誓死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权威。为此,抛弃他从前奉若圭臬的信条和底线也在所不惜。

就在他内心达成一致,将想法脱口而出时,他在心底安慰自己——他是被逼的,并非主动自愿的出此下策。他拒绝去探究背后深层次的缘由,他甚至不再顾念外人如何看待他和他的决定。他高高在上,目光凛冽。从前那个眼神闪亮、心地纯净的少年,一步步滑入深渊,消逝不顾。

五人不吭声,赵盾继续道:“如果各位想做忠臣,又想甩脱得罪秦国的责任,恐怕事难两全。”他干脆把事情点明,逼五位表明心迹。

如果支持出战,便是众人合议,达成一致。大家并肩作战,不能说是赵盾一人所为;如果现在就否定,那么,不得罪秦国,维持原意,任穆嬴寻死觅活。如此一来,五人就算空手而归。不惹坏事,好事也没摊上。

赵盾所说,字字入耳。五人的如意算盘被拆穿,是进是退总要有个说法。

如果进,反正执政的还是赵盾,他们不过是依令行事。尽管可能要分担得罪秦国的责任,可是他们不在中军元帅的位置,不是最高决策者,责任不是最大。

如果退,今天磨破嘴皮所说,全是浮云,白费功夫。计划落空,未免失意。思来想去,必须做个抉择的话,立公子夷皋,偷袭秦军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扶立公子夷皋,剩下一切全凭元帅作主。”箕郑父代表五人说出答案。

既然达成共识,有些事情必须先厘清。

首先,扶立公子夷皋之事暂时保密。派人将穆嬴和公子夷皋分开,分别专人看管,以免再生事端;其次,组织人马,即刻开赴秦国边境,争取尽早拦截到大军,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秦国都城——雍城。

新任国君秦康公,为其父举行了庄严盛大的葬礼之后,顺利继承大位。

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晋国的新君公子雍回国。这对他和秦国来说,都是大事。

于秦国而言,这些年与邻国晋国冲突不断,又没讨到便宜。本来双嬴的“秦晋之好”弃置一旁不算,两国还渐行渐远。秦国开辟南面进展顺利,国势隆盛。中原之行屡屡受阻,只能暂时搁置。既然如此,如果有机会改善与晋国的关系,秦康公希望从他开始。

晋国未来新君公子雍,宽厚仁义。在秦国任职的这些日子,独当一面,知人善任。与同僚相处融洽,人品才干都为人称赞。最重要的是,待他回到晋国,势必会感恩在秦国受到的礼遇,主动与秦国亲近。未来,两国恢复友好简直是水到渠成。

“秦晋之好”时期,晋文公的姐姐嫁给秦穆公,生下秦康公。所以,秦康公称文公为舅舅。公子雍是文公的儿子,两人就是表兄弟。这层关系,可谓亲密至极。

十六年前,舅舅要离开秦国回晋国,父亲派军队护送舅舅,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现在,自己登上大位,又要派人护送表弟回晋国继位,历史何其相似!

后来听说,舅舅回到晋国,吕、郤二人放火烧宫室,舅舅差点就葬身火海,情况可说是十分危急。他想,应该是当时父亲派给舅舅的军士不够多,不足以威慑晋国国内的反对势力,所以才差点酿成大祸。此次,一定要让表弟风风光光的回国继位,让那些反对势力好好看看,这位新君背后可是有强大的秦国做后援的。

想到要护送表弟公子雍回国,秦康公不由得热血澎湃。一个崭新的秦晋格局即将拉开序幕,他激动不已。这是他继位后的第一件重大外事。他要派出比当年护送舅舅更强大、更精锐的兵士,将公子雍及其晋国使团平安盛大的护送回晋国。

日后,晋国必定感激秦国,邀请秦国聘问。到时,他要去绛都,表兄弟再见时,两人都已是两个大国的国君。这个画面,真是令人向往。两国交好,一定会比以前更密切更融洽。还有什么比拥有一个强大友好的邻国更令人开怀?

不断勾画秦晋两国未来友好蓝图的秦康公,立马叫来几员大将,请他们多调派人手。原计划的两队人马,扩大到三队。扩大的一队,挑选军中身强力壮的勇士充任。并且吩咐,护送队伍出行,务必仪仗盛大,阵容整齐。所到之处,不犯平民毫厘。

行军过程要不疾不徐,保持好队列,休整充足。务要将气势饱满的威武之师形象带入晋国,不得有丝毫懈怠。另外,还要多带财物珠宝,锦衣文绣,当是秦国送给晋国新君的贺礼。既然护送的是晋国国君,出行仪式一定要讲究。对晋国使团,一路要照顾周到。

总之,晋国是秦国的亲密友好邻邦。秦国一定要以招待友邦的最高规格和仪式,将公子雍一行安全送达,全程要尽心尽力。

秦康公三令五申,多次检查,反复比较终于定案之后,护送公子雍和晋国使团的队伍这才出发。军士仪容整齐,公子雍也被装扮得精神奕奕,衣冠簇新。晋国使团停留秦国多日,终于踏上归程。又得秦国国君厚赏,个个喜笑颜开。一行人满载着秦康公的和平友好心愿,浩浩荡荡的开赴晋国。气氛轻松欢乐,充满希望和憧憬。

同类推荐
  • 异明之惊世龙吟

    异明之惊世龙吟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凤有虚颈,犯者必亡!两世为人,两次痛失至亲的残酷现实,硬生生将一个人畜无害,与世无争的普通人变成一个暴戾无情的刽子手。冷兵器与热武器的碰撞。血与火的交融、情与爱的缠绵,轰轰烈烈,纷纷扰扰!让我们随着他一同搅起异世大明的血腥风云!
  • 戏谈天下

    戏谈天下

    谈天谈地谈历史,谈谈那一位位杰出的人物,谈谈那一部部杰出的动漫作品,在这里,我会给大家全新的体验!秦始皇?武则天?项羽?还有更多!蔷薇少女?未来日记?寒蝉鸣泣之时?夏目友人帐?即将为大家展现!
  • 从万历到永历

    从万历到永历

    不看此书,不知道为什么懒皇帝亡不了国,勤皇帝却要亡国?明朝真是亡于万历吗?不看此书,不明白东林党为什么会受到两代帝王的打击?他们真的是正人君子吗?不看此书,不清楚那支打败倭寇的明军为什么会屡屡败在女真人手里?女真人真是满万不可敌吗?不看此书,不理解袁崇焕为什么会被处以极刑?他真的是民族英雄吗?看了此书,就知道万历、天启并非人们描绘的那么不堪……看了此书,就明白魏忠贤其实也有很多可取之处……看了此书,就清楚努尔哈赤崛起靠的是卑鄙手段……看了此书,就了解李自成流氓无产者的一面……
  • 岭南宗师

    岭南宗师

    地振高冈,一派西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世道无常,打出七分情拳脚无眼,心留三分义红尘滚滚谁堪问铁骨铮铮大宗师
  • 十三岁娃

    十三岁娃

    我抓不住人世间最美好事情的样子,我为双目神明失去了希望的火把,可这叫做世人的危险信号!
热门推荐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第二次 初恋

    第二次 初恋

    那是一个只敢把情愫寄予纸上的年纪。夏日的风把窗帘吹得飘扬,斑斑驳驳撒了一地的阳光。穿着白色校服衬衫的少年背着光坐在桌上,他的表情隐在了光影里,只是从姿态都能看出慵懒的困倦。他的身边站着一个女孩,侧脸很美,高高的鼻梁,卷翘的长睫毛。女孩拽着少年的袖子,执拗的盯着少年,似乎在等待一个答案。这样一个美丽的倔强的女孩,连夏日灼人的阳光都不忍心晒到她的身上。年少时的情愫可能就是这样,美好又执拗。
  • 策士11
  • 苦难童年白手起家的青少年

    苦难童年白手起家的青少年

    这是一个朋友的真实经历,不是虚构。他买了几套房子一个商铺,用他的话说就是小时候住在风雨飘摇的危房里吓怕了,所以他总想多买几套房子,心理踏实。我认识他几年年,只了解他的为人,但不曾了解他悲惨的童年和发奋励志白手起家的青少年,一天喝酒时候他才全盘吐出他的半生经历,让我肃然起敬,更加钦佩他。此文没有字字珠玑妙笔生花的文笔,只有朴实无华的真情实感。今天我以第一人称把他写出来,只希望正在打拼或者正处在人生低谷、前途渺茫的你看过后他的经历后能励志人生,奋发图强。
  • 农家福宝

    农家福宝

    父亲重伤、哥哥赌钱、母亲病重、朝廷征兵村所有事情都一起发生,里人都说李家的宝贝疙瘩好日子到头了,老娘也拉着七七的手哭哭啼啼。七七却手握系统,带领哥哥嫂嫂们开荒种地发家致富,日子越过越好。
  • 道我非我

    道我非我

    随心而动,随想而写
  • 我以我眼见三国

    我以我眼见三国

    穿越三国成为曹操的长子曹昂是名留青史,还是消散在历史中,当然是做出一番大事业啊我不要在这英雄倍出的时代过早的离去,我曹子修一定要改变我的命运,我以我眼见这三国
  • 大明天启录

    大明天启录

    一个废品收购站的小老板,因醉酒魂穿而来到大明,灵魂附体朱由校,且看他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后世知识,制造枪炮、改革制度、击败女真人、征战世界,重新复兴大明的道路,记载其过程,故名大明天启录。
  • 我成了原始人神巫

    我成了原始人神巫

    身为高中生的苏黑,在一次做实验中,发生爆炸。重生到异世界,成为部落首领的儿子。后来,依照当时的传统成为了神巫。苏黑要凭借科学知识,建设新的异世界。钻木取火、制作衣服,耕种谷物、制作石器、制作农具、建设城墙堡垒、建设学校、打造武器等利用现在最强科学知识,建立新的人类文明。(轻松种田文,闲暇时间放松身心,倘若有一块地,怎么也得种点什么。)
  •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刘元穿越三国,本以为蛰居小酒馆,签到满三年,就能回到曾经的繁华盛世。没想到却被刘备发现,能够听到这位绝世高人的心声。“刘元兄弟!跟我走吧!”听过抬棺打仗的,没听过带着酒馆打仗的。不去!我要做咸鱼。“刘元兄弟!知道白玉美人糜贞嘛?我亲自为你撮合!”“什么?糜贞!”刘备名下的女人,我真的能得到嘛?那岂不是说,貂蝉,大乔,小乔,孙尚香……我是那贪色忘义的人嘛!我是那见到美女走不动道的人嘛!我是那……好吧我是!什么时候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