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度化众生,而众生有各种不同的根器,因此度众也要有种种的方便。有的人以为出了家,只要诵经拜佛修行就可以了,不必学习技能。菩萨有无量的方便,如果不多加学习,是无法度众的。
如果懂得医理,行医就是度众的方便;教书、办教育,这也是度众的方便;会唱诵敲法器,可以透过梵呗、音乐与信徒取得共鸣;善于烹饪,煮一桌好吃的素菜,可以和信徒结善缘;字写得好,可写佛教偈子送人,也是度众的方便法门,如弘一大师时常写字送人,深得信徒敬爱。会种花种树,将花草送给信徒,怡养身心、陶冶性情,花树也能变成度众的方便;会写文章,著书立说,文字就成为与信徒之间思想交流的桥梁。因此,学习得越多,在佛教中度众就越方便。
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学问永无止境,要不断吸收新知识,化为种种的方便。譬如现在全世界各佛教间,彼此交流频繁,如果懂得英语、日语,语言就成为佛教发挥力量的方便;懂得建筑工程、水电设施,就能帮助道场的兴建。所以,学习愈勤,懂得愈多,就能为佛教付出更大的力量,度化更多的人。
出了家,不要急着出风头。当住持、当家没有什么了不起;做师父收徒众,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年轻有志的出家人,受了戒之后,要努力充实自己,把自己安住在一个地方,好好学习各种度众的方便。年龄大的人,可以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念佛修行。总之,不是在智慧、知识及学问上用功夫,就要在修行上去着力。
做一个好的出家人,不是受了戒就算了,没有经过十年八载的磨炼,不容易把道学好。出家度众,任重而道远,好比出远门,如果不事先把资粮准备好,一定无法到达目的地。青年僧伽们如果不趁年轻的时候,好好积蓄道粮,为将来弘法利生作准备,如何担负如来家业?
佛教今日之所以不能有更大的发展,就是出家人太急于表现,不能养深积厚、长期规划地磨炼自己;犹如幼苗尚未长成,就急于砍伐使用,当然不能植林,更无法冀望有蓊郁的丛林了。美国发展太空探测,也是经过多年的计划、多次的试验,才有今日的成功。度众,是重大的任务,怎么可以不养深积厚、勤奋去学习各种方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