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7900000021

一、论戏剧的一般特性

研究和揭示戏剧与其他文艺样式在各方面的异同,几乎是一切戏剧理论家都要染指的课题;李渔的理论功力在于,他不是仅仅着眼于那些细碎而又显见的艺术枝节上的异同,而是凭借着这一些,对戏剧整体的基本特性也作了考虑和论述。

《闲情偶寄》卷三《语求肖似》款指出,戏剧的长处和难点,是制造幻境、设身处地、代人立言。这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李渔从自己从事戏剧创作时的主观体验谈起,说戏剧可以把他拉进一个个假而似真的幻境:

未有真境之为所欲为,能出幻境纵横之上者:我欲做官,则顷刻之间便臻荣贵;我欲致仕,则转盼之际又入山林;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之元配;我欲成仙作佛,则西天、蓬岛即在砚池笔架之前;我欲尽孝输忠,则君治亲年,可跻尧、舜、彭筏之上。非若他种文字,欲作寓言,必须远引曲譬,酝藉包含。

造成这一些戏剧幻境的关键,在于戏剧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应该设身处地地体验,惟妙惟肖地代人立言:

言者,心之声也,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地?无论立心端正者,我当设身处地,代生端正之想;即遇立心邪辟者,我亦当舍经从权,暂为邪辟之思。务使心曲隐微,随口唾出,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弗使浮泛。若《水浒传》之叙事,吴道子之写生,斯称此道中之绝技。

“幻境”云云,实际上是点出了戏剧艺术在体现各种事物和人物时的直接性和彻底性。诗、词、散文要借助于“远引曲譬”、“酝藉包含”的文字,戏剧则通过多方乱真的渲染把一个活生生的情景和盘托出。所谓“设身处地”,实际上是揭示了戏剧家在创作时实行全身心对象化的特征。自己的抒发、评判、感叹,全要溶化为对各种戏剧形象的切身体验,转化为毕肖其人的角色。李渔在说明毕肖的艺术境界时借用小说《水浒传》的吴道子绘画的技巧作为例子,两例并用,无意之中恰好指出了戏剧艺术是对于代言体成分很高的小说和形象直观感很强的绘画艺术的综合。

以上所述着眼于戏剧在创作过程中表现于戏剧家主观方面的特性。李渔申述得更多的,是戏剧作用于客观对象方面的特性,即强调戏剧必须通过“搬演”,从而引起“雅俗同欢”、“智愚共赏”,直至取得最终的艺术效果。剧本写作过程本身固然已使李渔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但他又认为,再好的剧本完成之后如果没有好的演员,或有了不错的演员又没有得法的“教率”(兼包训练和导演),简直如同丝巾之被撕裂,璧玉之被堕毁:

填词之设,专力登场。登场之道,盖亦难言之矣。词曲佳而搬演不得其人,歌童好而教率不得其法,皆是暴殄天物。此等罪过,与裂缯毁壁等也。

李渔在这里明确指出了剧本创作(即他所谓的“填词”)对于“登场”的依附,这就把戏剧文学与那些自抒自娱、一经搁笔即已完成的艺术样式划出了泾渭。

李渔把是否适合于登场搬演作为衡量审度剧本的重要标尺,连像汤显祖的《牡丹亭》这样的杰作也不放过。他以《牡丹亭》中《惊梦》一折的首句唱词“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为例,指出这种曲折费解的句子虽惨淡经营、颇具深心,“然听歌《牡丹亭》者,百人之中有一二人解出此意否?”“索解人既不易得,又何必奏之歌筵,俾雅人俗子同闻而共见乎?”李渔懂得,所谓适合登场的问题,有一大半就是适合观众的问题,而戏剧的观众对象,总是具有很大的广泛性:

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

由戏剧须登场搬演的特性,考虑到场中观众,再进一步顾及观众的复杂组成——这是一条十分顺畅的思路。我们很容易由此而回想起古罗马的贺拉斯,他是欧洲戏剧理论史上最早以不厌其烦的论述强调观众因素对于戏剧的重要性的。但是贺拉斯却埋怨“观众中夹杂着一些没有教养的人”,“他们又懂得什么呢?”而李渔却要求戏剧家以这些“不读书人”、“不读书之妇人小儿”的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作为一种艺术上必须服从的约束。这里当然包含着一个自命高雅的诗人和一个不避俚俗的戏剧艺人的区别,但就艺术主张本身而论,显然是李渔更忠实于戏剧的特征,至少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让自己的社会偏见妨碍自己对艺术规律的清醒认识。

如果观众全是饱学之士,能不能可以让剧本写得深奥一些呢?李渔的回答也是否定的。他认为,剧本与一般的文学样式有“判然相反”的标准。“初阅不见其佳,深思而后得其意之所在者”,这对诗文来说是求之不得的艺术境界,但剧本却不能这样。即使那些能够“深思而后得其意”的高水平观众也不能在剧场中“深思”。李渔未能详述此中原委,但他显然触及了一个需要由近代戏剧美学来廓清的问题:戏剧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剧情的连续发展要求欣赏者与之齐头并进,而不能像品味一句诗、一幅画那样进行静态鉴赏。毫无疑问,仅仅是触及到这一点也是高明的。李渔即使在不顾及观众文化程度低下这一客观条件的情况下,也一再反对戏剧的“书本气”,认为“字字俱费经营,字字皆欠明爽”的妙语。“止可作文字观,不得作传奇观”。李渔所欣赏的《牡丹亭》中“地老天昏,没处把老娘安顿”,“你怎样撇得下万里无儿白发亲”这样的句子,并非只是好在它们可以让没有文化的观众也能听懂,而更因为它们使文化程度很高的观众也不必“深思”而能“赏心”。

在这个问题上,李渔得出的结论是简单的:“贵浅显”。但正是在推导和证明这个结论的时候,他很出色地论述了戏剧以登场搬演为重心的基本特性。从理论意义上说,这些推导和证明要比简泛的结论更深刻。

李渔戏剧理论的每一个部分,大多和登场搬演的问题相联系。他主张在戏剧中穿插一些科诨,倒不是像欧洲某些戏剧理论家那样对喜剧性的概念有太多的认识,而是考虑到如何在场子里不断地振奋观众、驱逐睡魔;他主张“戒淫亵”也不完全是出于什么正统的道德观念的宣教,而是考虑到舞台下雅人正士都有,男女观众同在,如若弄得他们非塞耳低头不可,则显然诸多不便。总之,他一直注意到戏剧的实际演出,而且自以为这是一个戏剧家应有的习性。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状态:“笠翁手则握笔,口却登场,全以身代梨园,复以神魂四绕;考其关目,试其声音,好则直书,否则搁笔:此其所以观听咸宜也。”不仅自己边写边试,有时还得有求于演员,例如他在改编一些陈旧剧本时就要“付伶工搬演,以试旧新。”这样,他的剧作尽管弊病甚多,但在易于搬演一点上却很为突出。清人杨恩寿评论道:“《笠翁十种曲》,鄙俚无文,直拙可笑。意在通俗,故命意遣辞力求浅显。流布梨园者在此,贻笑大雅者亦在此。究之,位置、脚色之工,开合、排场之妙,科白、打诨之宛转入神,不独时贤罕与颉颃,即元、明人亦所不及,宜其享重名也。”(《词余丛话》)近人朱湘曾把李渔与清代另一个剧作家蒋士铨作对比:“蒋士铨的戏曲,如《空谷书》、《四弦秋》,好是真好,但搬演起来时则将失败;笠翁的曲子,任哪一种,如果现在有戏院来排演,听它们的人一定会字字皆懂的。以一种规律繁复的诗体而能作到人人皆懂的地位,也算是难得了。”“蒋氏戏曲中的道白作得简雅,是一些好‘文’;笠翁戏曲中的道白作得精警,是一些好‘戏文’。”(《笠翁十种曲》)李渔剧作在这方面的优点是对他的戏剧主张的实践,因此,这些评论也可看之为对李渔戏剧主张的一种阐释。

登场搬演划出了戏剧剧本与其他文学样式的界限,但戏剧与其他表演艺术的界限也不能不注意到。李渔要求剧本符合登台搬演的要求,其实也正是看到了剧本对于戏曲演出的重要意义。他说:“吾论演习之工而首重选剧者,诚恐剧本不佳,则主人之心血、歌者之精神,皆施于无用之地”。就像他反对不能登台的案头之曲一样,他也反对不能全身心地表现剧本内容的盲目表演。从戏曲的特点出发,他曾集中阐述唱曲者深入理解“曲意”、“曲情”的重要,反对那种“口唱而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的表演,认为这种表演像蒙童背书一样勉强而不自然。由此他要求演员在演唱前必须首先向师傅问清演唱的内容、意义,如果师傅也不知道,则应去请教文人,在演唱时则应把已经理解了的意义、精神贯串其中。理解,可以“变死音为活曲,化歌者为文人”。李渔曾告诫编剧的文人洗去“书本气”,这里又希望演员化为文人,这并非自相矛盾,而是对戏剧各门类的大家庭提出的互相照应、互相靠拢、互相理解的要求。在这位一身并兼剧作家、演员、导演、戏班主人的全能戏剧活动家的心目中,戏剧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整体。在他论述剧本专为登场而设的时候,人们看到了他与一大批文人剧作家,甚至包括与汤显祖这样的大剧作家的区别;在他论述演唱以曲情曲意为重的时候,人们又看到了他与一大批曲学家,甚至包括与魏良辅、沈璟这样的一代曲学家的区别。我们在叙述明代戏剧理论时曾说汤显祖对戏剧的认识,在概念范畴的铺盖面上比沈臻大;现在可以看到,李渔在这一点上又超越了汤显祖。当然,李渔既替代不了汤显祖,也替代不了魏良辅、沈璟,而且他的理论成果也恰恰是在他们所作贡献的基础上取得的;但无论如何,李渔标志着中国古代对戏剧特性的新的、甚至是归结性的认识。

戏剧整体各部分的交相配合,最终还是为剧本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服务的。李渔十分重视戏剧的这种内涵,认为戏剧是否具有历史的延续力,关键在于戏剧家的思想意图,在于戏剧作品的实际内容:“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而后鬼神效灵,予以生花之笔,撰为倒峡之词,使人人赞美,百世流芳。传非文字之传,一念之正气使传也。”从这点出发,他很厌恶影射实指的攻讦戏剧,更反对“索隐派”式的戏剧鉴赏陋习。他认为戏剧应该尽普遍概括之能事:“传奇无实,大半皆寓言耳。欲劝人为孝,则举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加之”;“凡阅传奇而必考其事从何来,人属何地者,皆说梦之痴人,可以不答者也。”只有对“应有”之事作普遍性的概括才有普遍流布和长期延续的可能,而任何取意、取材都很狭小的作品都不会有什么生命力。李渔把反对影射实事与传世的问题联系了起来,即把艺术概括的广度与艺术生命力的长度联系了起来。这在文艺理论中虽然是属于非戏剧独有的一般性问题,但在李渔的时代,主要还只是适用于虚构余地较大的叙事性文艺即小说和戏剧;相比之下,当时搬演较为方便的戏剧要比付梓颇为不易的小说又更为经常地遇到这个问题。

至于李渔心目中戏剧所应表现而又能流芳百世的思想内容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事情又将回到他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之上。有的理论家根据他对“忠孝节义”的几处颂扬,就判定他所坚持的戏剧创作的根本纲领是封建伦理观念。这虽断之有因,但又失之欠公。因为李渔还有不少关于写戏“勿使有道学气”、“只怕不合人情”等等的论述,还说剧本的“种子”“要在性中带来”,而他所谓的“性”又以“超脱”和“空灵”为特征。当然,也不能因此而否认李渔思想中有封建礼教的重重束缚,但在他身上,反道学的倾向,“公安”、“竟陵”的气息,显然未曾消损殆尽。离开了对他内在思想矛盾的分析,简单地把他一斩两段,或云根本见解腐朽、具体见解精辟,或云人生观落后、艺术观先进,都似不够熨贴。

至此,我们可以大体看到李渔对戏剧一般特性的理解了。在他看来,戏剧在创作上的基本方法是制造幻境、设身处地、代人立言;戏剧达到艺术效果的基本途径是在选择剧本的基础上登场搬演,引起雅俗共赏;戏剧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互相照应,写剧者应在握笔之时考虑登场,演唱者应在演唱之前先理解曲意;共同的目标,是创造出一系列凝聚了有关题材的“应有”之事、体现正气、足以动人的传世之作。

同类推荐
  • 醉鬼张三

    醉鬼张三

    《醉鬼张三)》是经典武侠小说系列之一。清末,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血溅刑场,维新派人士被广泛株连。以智能双全和豪饮著称的义侠张三和威武神勇的老英雄王五等京城豪杰,在张三才貌双全的未婚妻王丽媛的大力协助下,为救难友,与清廷鹰犬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厮杀,最后,在落日余辉中,张三和丽媛一骑双跨,飞驰而去。
  • 我的女友是系花
  • 舞台哲理

    舞台哲理

    舞台哲理 余秋雨
  • 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

    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

    《观音传》全名《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共二十五回,朱鼎臣编辑。前半部分主要叙述了观音菩萨功成前的凡胎妙善公主的降生出世,坚心修道,历经种种磨难与考验,终于大道归真,修成菩萨。后半部分讲的是观音与善才、龙女收伏青狮白象的故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观音菩萨,被称作“观世音菩萨”、“正法明如来”,是相貌端庄慈祥、手持净瓶杨柳,具有天量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无皮囊色身和男女之相,妇孺皆知,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信仰和希冀。千百年来,一直被举世钦崇,举国景仰。这部小说将神明通俗化,将神通传奇化,以白话形式传播佛家宗教思想,赞美观音菩萨。明清以后,观音菩萨在国人心中逐渐成为慈祥的“娘娘”形象,应当说,与这部《观音传》的流行大有关系。
  • 封魔大帝
热门推荐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大叔的豪门女友之梦

    大叔的豪门女友之梦

    中年大叔俞仲秋在离婚之后,巧遇离家出走的夏初晴,遭遇她的猛烈追求,终于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却在领证的当天飞来横祸,导致两人分离初晴失忆。大叔好运赚得上亿资产,寻得初晴已是豪门千金,只能反过来追求初晴,经过一段时间的同居生活,最终二人离婚。而恢复记忆的初晴,又倒回来重新追求伤心欲绝的大叔。最终结果如何,尽在大叔的豪门女友之梦。
  • 陨荒

    陨荒

    陈洋,平民出生却意外被发现拥有纵横天下的修炼资质。历经百般磨练终恒古称帝。“一念纵横天地间,因果皆我主沉浮!”
  • 商道之民族之光

    商道之民族之光

    他是一个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的孤儿,却意外受到了猎鹰敢死队教官的三年培养,练就一身杀人绝技。他是一个吊儿郎当,根本不懂什么叫爱情的混世魔君,却能屡屡俘获靓丽女人的芳心,娶的美妻娇妾。他是一个大大咧咧,大手大脚,重义轻财的商场奇葩,却能赚的盆满钵溢,成为一代商业大亨。他的身世普所迷离的,他的为人让人赞叹,他的作风说干就干,他是一个男人,一个真正的男人,请记住,他的名字叫王成功,王是王八蛋的王,成是成功的成,功是成功的功。
  • 倩女之死

    倩女之死

    新时代的女性,少儿时受到不健康父母及外人的影响,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演变成一种陋习,在她如花似玉的年龄被病魔击倒。她在幕落之际遇到了真情与爱情。可是最终还是带着满足,带着微笑,离开了这个充满如痴如醉万花桶般的多彩世界。
  • 双向暗恋的他们

    双向暗恋的他们

    彦霖和时毅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只是后来一个分化成了omega,一个成了alpha。嗯,就这样吧。嗯,彦霖&时毅。
  • 太极天尊

    太极天尊

    这里不是净土,这里有阴谋,有厮杀,有热血,当然还有亲情。一个少年,背负血海深仇!在报仇途中却发现这世界居然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食天地灵气,他们御剑飞行,他们缩地成寸,翻云覆雨无所不能,他们叫做修真者!且看这少年怎般在这神奇世界崛起!(作者保证每天一更,不定期爆发,咳咳,不定期哈!喜欢的可以收藏,可以签到啥的)
  • 万界寻仙录

    万界寻仙录

    外星人降临地球,意图奴役。各地巅峰决策者拿出压箱的科技底牌,却被秒破解。外星人不仅科技先进,武力值更是骇人。“剑气破坦克”“徒手瞬移原子裂变物”。唯一有一点点初级修为的叶彬,从异域归来。看他如何逆风翻盘,拯救自己的母星,一步步踏足万界,追寻长生之道的故事。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浮雾之章

    浮雾之章

    16纪末,命运的舞台降临于海边的浮雾之都,旧日的神话即将成为曾经,不朽的神明开启自己的赌局,未知的彼方,迷雾的尽头,最后的预言是否能成为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