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这凝视剑猿的人,正是巫林老人的大弟子破风。
“巫林老人座下大弟子破风,代吾师请教高招”,破风双目直视剑猿,丝毫没有惧意。
剑猿见破风仪态非凡,心下明白,此人定是劲敌。
剑猿拱手道:“在下剑猿,请”。话音刚落,便以闪电般的速度从背上取出长剑。
剑未出鞘时,只当这是一柄普通的长剑,此刻剑闪寒芒,隐隐听得剑鸣,方知这是一柄世间少有的宝剑。
破风倒不在意此剑是否为宝剑,只是剑鸣乃是人剑合一的象征,而人剑合一又是要经过千锤百炼方可达到的境界。这剑猿年纪不大,竟能练剑到如此程度,可见功力不浅。
剑猿随着一点剑芒,顺势出招,剑尖直点破风左肩。此招也算不得招式,只是宣布比剑开始,而破风却不避不让,驻在当地,似被剑势所吓一般。
剑猿已然意识到对手的怪异之处,但高手过招,招已出,又那里有收回的道理,脚下用力,将剑势又催促了几分。
各路江湖好汉只看得惊险万分,待剑将及身之时,只见破风在一瞬间用剑托将剑猿的剑挡将去,实是后发先至,以拙为巧。
剑猿见破风此招来得巧,知是遇到对手。但凡高手,若遇旗鼓相当的敌人,便如遇到知音一般。剑猿使尽生平所学,出招如急风骤雨,起初招中虚实相间,而后便是招招凌厉,径攻破风要害。
破风却如山峦一般,见招拆招,招招后发先至,全取守势,看似应接不暇,实则游刃有余,往往剑猿的凌厉招式,均轻描淡写的化解。
一众江湖好汉,看得眼花缭乱,一来惊叹于剑猿的剑招,实是罕见,招式不仅精妙,每一招中竟有无穷无尽的后招,招中竟全无破绽,二来是破风的防守,竟是滴水不漏,每到惊险之处,均能以平淡无奇的招式化解,甚至有的根本算不上是招式,剑法实已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二人相斗良久,剑猿不曾攻入一招,所有招式均被破风化解。
从旁人看来,二人胜负已分,但破风一招未发,全是防守,单从剑招上讲,也无从判定是谁赢了。
二人正比剑时,剑猿突然一个后跃,退开数步,横剑当胸,向破风说道:“阁下的招式巧得很,我是攻不进去了,但阁下不出一招,这又如何算得上比剑”。
破风道:“今日比剑,只为辨别门派真假,我不出一招,却又何妨”。
剑猿凝视半晌,突然狂笑道:“好,哈哈……,我比剑为名,而阁下比剑,竟无半点功利之心,阁下的胸襟我又是不如的,在下输了”。
破风笑道:“剑猿兄豪气干云,心胸坦荡,在下亦是钦敬得很啊”。
剑猿道:“不知破风兄可看出我何门何派了没有”。
“这个……,恕在下眼拙,剑猿兄剑法精妙,乃是不世出的剑法,斗胆请教贵派名号?”
剑猿道:“家师世代均隐居长白山,不曾来过中原武林,故江湖中不知此剑法也情有可原,家师所学乃是家传武功,并未在江湖中开宗立派,在下这次初入中原,本就为此而来,但门派名字却未取好。不过无妨,我入中原第一次比剑就输了,实是无颜留在中原武林了,开宗立派之说,也不敢再提。在下说过,比剑输了,我便还回长白山练剑,在下告辞了”。
剑猿一拱手,转身穿过众人,径直离巫林而去,只听得林间传来两声“痛快”。
这剑猿去得好快,众人均感叹,此人行事竟如此磊落,而剑法在世间恐怕也是数一数二,却要回长白山隐遁,实乃也是中原武林一大憾事。
破风望着剑猿的背影消失在巫林之中,心中实有惺惺相惜之感,转头向巫林老人说道:“不知师父可看出此人的江湖门派没有?”。
巫林老人缓缓摇头道:“为师行走江湖多年,却也不识得此人的剑法。此人剑法确是精妙,且重在后招,你若以招式还击,只恐会陷入其中,而以静制动,反倒是应付此人的绝佳方法。此人自称剑猿,想必是有原因的,今日只见此人的‘剑’,却不见此人的‘猿’,实在是可惜了”。
破风听得此言,错愕不已,只觉得世间之事,没有比此再巧妙有趣的了。
待剑猿走后,一众江湖好汉便陷入了一片沉寂,众人此时方对眼前这巫林老人有了认识,绝痕的轻功恐在场的没有一个能够胜过,这破风,一招未出便让这剑猿无措,也让众江湖好汉不敢出招,而这还未冒头的天音,却不知又是如何斤两。
大家正各自盘算之际,雁北门的秦无敌却站在众人之前。
秦无敌道:“巫林老人前辈,在下乃雁北门秦无敌,早年间,敝派前任邱掌门与前辈关系甚密,也常与邱掌门切磋武艺。我派不幸在多年前也卷入那场武林争斗中,不少师伯师叔及师兄弟均因此而丧命,我派雁跃掌法的不少精妙招式也随他们而去,在下数十载研习此套掌法,翻阅了我派残留的雁跃掌法掌谱,但却始终不得齐全,而掌法的威力亦是大减。秦某此次前来,不为别的,只为能向前辈讨教一二”。
巫林老人见这秦无敌恐有七十余岁,雁北门据此乃是天南地北,可见此人诚意非凡,巫林老人颇为赞许道:“雁北门一众英雄不远万里而来,老朽颇感其诚,当年我与贵派邱掌门实是挚友,雁跃掌法我也向邱掌门请教过,但所知却不全。不过老朽用所知的掌法,完善出一些新的招式,也算是我对邱掌门报以挚诚之情。这套掌法我也已编成掌谱,但需让我这小徒与贵派切磋几招,不是老朽不信任贵派,实乃江湖多有用心险恶之人,慎重起见,还望贵派谅解”。
秦无敌听得巫林老人完善了这套掌法,心中实是欢喜,他知当年邱掌门愿以门派绝密相授,本也是为了借这巫林老人的武学之博来改良已派武学,没想到此举竞在今日实现。
秦无敌缓步向前,面向天音道:“请出招吧!”。
天音亦出首人前道:“请秦前辈赐教”。
二人阵势一开,同时向前,同时出招。
看这秦无敌,乃是江湖名宿,招式稳迅兼备,而这雁跃掌法,也是首次露于人前。
这雁跃掌法,活脱就是一套灵活的擒拿手,但擒拿手注重拿人穴道,重在制敌,而这雁跃掌法却是以掌攻人穴道,重在伤敌。雁跃掌法还有一番巧妙之处,便是虚实二字,招式中虚实相间,颇有声东击西之意。
这天音的功夫似乎也是雁跃掌法的路数,以打穴为主,但是招式间却多了许多变化,掌在拳指之间随意变换,掌似刀剑,拳如猛虎,而指则像极了一支判官笔,招式中亦是虚实相间,让人难以捉摸。
二人的较量,招式均颇为小巧,看着也不似破风和剑猿二人那般凶险,但明眼人却知道,这场较量丝毫不弱于破风那场比剑。二人招式虽不比剑招凌厉,但招招均往要害上招呼,而高手在这样的较量上,往往输赢也只是一招半式。
二人起初只是招式上争个输赢,而后却渐渐的在招式上注入了内力。
秦无敌掌风呼呼,周围的空气也被他掌力逼得滋滋作响,而天音的招式中竞有破空之声,仿佛有一个声音从天而降,直逼得见惯江湖险恶的众人心中也生出一丝恐惧,这天音的江湖名号,恐怕也是来源于此。
招式上二人难见分晓,均是一般的灵动,但内力一出,这古稀老者却不如一个三十岁的壮年之人。
大多武林门派的内功,越是修炼,越是精深,而这天音的内功,看来远在秦无敌之上。
这巫林老人的三位徒弟,个个均身怀绝艺,实乃江湖百年罕见。
二人拳脚上的较量,内力消耗是极大的,只见秦无敌凌空跃起,从半空中劈下一掌,天音借机一个后跃,灰溜溜的翻滚于众人之前。
如此变故让人看得愤愤不已,这天音明显已渐占优势,又怎么能被秦无敌一掌给逼退呢?
秦无敌的凌空一掌,只劈得地上碎石纷飞,天音从地上爬起,拱手道:“秦前辈的雁跃掌法果然精妙,在下输于这招雁落长空之下,也不枉了”。
这时众人才知,这凌空一掌乃是雁跃掌法中的一招,名为雁落长空。
秦无敌明白,这招雁落长空,是极难接的,但以天音的身手躲开却是极易,不至于落慌翻滚于地,显然,这天音是刻意想结束这场较量。
秦无敌心知,天音内力惊人,再比下去,自己内力不济,终是要落败的,而如此收场,却是卖足了自己面子。
秦无敌拱手道:“巫林老人的三位弟子,果是人中之龙,似我这等‘江湖前辈’,也该退出江湖了”。
天音转身向巫林老人道:“秦前辈的雁跃掌法,实是精妙,虽有残缺,但威力却丝毫不减。秦老前辈想完善此套掌法,还请师父成全”。
巫林老人颇为赞许的点点头,便命破风从茅屋中取出雁跃掌法的掌谱,交给了秦无敌。
雁北门的功夫本极少现于江湖,尤其是这套雁跃掌法,而秦无敌与天音的这场比武,则奠定了雁北门的武林地位。
邱长天在一旁观战,他从不识得他的师叔公竞有如此功夫,更不知,他们雁北门的雁跃掌法竞如此精妙。而在另一边树梢上的慕容千,也是十分惊讶,他昨日还在嘲笑这雁北门没有江湖前辈。
之后,便是各路江湖好汉逐一挑战巫林老人的三位徒弟,用兵器的,则与破风对敌,各路掌法、拳法均与天音对敌,唯独寂寞的是绝痕,漠北流沙不出,只怕也只有回燕庄可以与之较量一二了。
巫林论武大会足开了三日,各路江湖好汉饿了,则食干粮,渴了,便引巫林中的山泉而饮,困了则在巫林之中席地而寝,均不曾离开巫林半步,生怕错过了什么精彩的比武,此场论武大会,实也是江湖少有的武林盛宴。
三日后,各江湖门派均得到了各自的门派秘籍,纷纷离巫林而去。
此次大会后,江湖中人均将巫林老人的三位徒弟称为“巫林三杰”,不过奇怪的是,天下闻名的武当派却没有来参加此次巫林论武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