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逢在现世,去佛甚遥,但对佛陀悟道后的生活,一定希望有更多的了解。其实,从四部《阿含》等佛经里,约略可以了解佛陀与弟子们平日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在人间活动的情形。若要形容当时佛陀的生活,“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喜而作、随心而有”,应该是最贴切不过了。
佛陀在《遗教经》中说:“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也勉励弟子们要精进用功、禅坐思维、诵读真理、勤劳作务等。因为时空距离因缘不一的关系,我们且先从佛陀的早晨时间说起,来了解他在二六时中如何修行度众。
每日,佛陀在天色尚未破晓时就起床、刷牙、洗脸。说到刷牙,早期印度社会,人们习惯嚼杨枝来洁净口腔,就等于现代人使用牙刷刷牙一样。据《五分律》记载,佛陀告诉我们嚼杨枝有五种利益,消食、除冷热涎唾、善能别味、口不臭、眼明等。
在漱洗动作进行时,佛陀也会发愿。例如洗脸时发愿:“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刷牙时发愿:“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华严经·净行品》)。这些偈语,无非提醒修道者应当时时发愿,时时警策。
简单的盥洗完毕之后,由于前一夜的“吉祥睡卧”,让人少烦少恼,正念分明,故而晨间精神充沛。这时,天色逐渐明亮,已经可以看到行走的道路,于是佛陀便率领弟子在摩揭陀国、憍萨罗国等地境内托钵,次第乞食,接受民众的供养。
所谓“次第”,是指不可以分别、逾越,不论哪一家富有、哪一家贫穷,都要依序向前,不拣净秽、不别精粗,只把饮食当作汤药来维护疗治色身。从这里也可见佛陀的平等观念。
信者的布施供养,并非每天准时预备饭食、饮料等候。当时印度的风俗习惯,人们家中若有喜丧婚庆,才会依着信仰习俗,在门前设一小桌,上面摆放当日要供养比丘的物品。比丘到达的时候,信徒即跪地合掌,恭敬供养一碗饭、一碗菜,或者一朵鲜花、一粒水果。如果在这一家得到饮食后,感觉不够维持一天的饱食,可以再依序向第二家、第三家乞食;若感到托来的食量已足够维护色身,就应即刻回到精舍道场用餐。
印度的土地广大,人烟稀少,比丘们走路必然要遵守远近、次第的行仪。因为态度沉稳庄严,才能让信者生起尊敬的信仰。当初,舍利弗就是见到正在王舍城托钵乞食的阿说示比丘仪容端正,具有神圣感,才趋前问他的老师是什么人、信奉什么教义,最后闻法得度,皈投在佛陀座下。
托钵乞食的制度,使得佛教和信徒密切接触,也与社会的脉动保持关联,民众以物质布施,佛陀和弟子们说法布施,讲述人生的道理,让大众心开意解。所谓“财法二施,等无差别”,“平等食”是佛陀制定托钵乞食的主要意义,也增益了人间佛教的发展。
次第乞食的行程,用现在的时间估计,应该在一小时内可以完成。之后,比丘们便回到各自居住的场所,在屋内一定的地方洗脚、净手、盘坐、吃饭。
吃饭时,必须按照乞食法进行,就像现在丛林里五观堂的“五观想”,佛陀时代的比丘们吃饭,也有这样的规定。
吃过饭之后,洗涤瓦钵,清洗双足,整理衣单。此处就可以看见佛陀重视生活作务、勤劳自理的一面。可以说,佛陀是以身作则,树立了佛弟子修行的典范。
再如经典里的“饭食经行”,饭食后通常会有一段经行的时间。经行,就是在精舍道场围绕走动。据《四分律》记载,经行可以获得五种好处:堪远行、能静思维、少病、消食、于定中得久住等。之后,佛陀便率领弟子静坐,在各自的座位上,展开坐具。接着,佛陀便为大家开示,说**道。
说法开示也不一定都由佛陀发起,只要弟子们在生活上、思想上、内心的感受上,对修道有一些见解,都可以提出来向佛陀询问,佛陀便会一一给予开示正道。结束以后,比丘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居处,静坐、思维、冥想,或者思考佛陀刚才的教示,反复背诵。
在佛陀结束对弟子的说法、大家各自回去修习的时候,已到了社会大众开始日常活动的时间。接近中午的时刻,信徒们便陆续来到精舍请法,各界人士也纷纷前来礼拜,佛陀又再接应大众,对他们开示人生正道。有时讲说四圣谛、三世十二因缘的老病死生循环,有时讲说如何启发信心、如何断除烦恼。另外一方面也勉励信者受持五戒十善、奉行慈悲喜舍。这许多道理多由弟子背诵下来,日后再予结集记录,成为今日所见的经、律、论三藏经典。
竹林精舍遗址
印度比哈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