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佛教”是佛陀对“人间”的教化,佛陀所开示的一切教法,都是为了增进人间的幸福与安乐,所以,“佛教”就是“人间佛教”。既然人间佛教就是“佛教”,为什么还要特别强调“人间”两个字呢?
佛教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弘法过程中,由于弟子对教义、戒律的理解不同,及后世弟子对佛陀的崇拜,而产生诸多神秘、神奇的说法,如,佛陀从右胁而生,一出生就会走七步等神话。再加上佛教为适应各地政治、文化等各种元素,致使佛教逐渐脱离人群,远离社会,佛陀的教法与人间渐行渐远,佛法真义也不能发扬光大。
因此,《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总说》一章,揭橥佛教重视家庭伦理,建构社会和谐,乃至安邦兴国,以慈悲与智慧教化人间的菩萨情怀。
总说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两千六百多年前,出生在印度迦毗罗卫国,是净饭王的王子,姓乔达摩,名悉达多。
佛陀出家成道前,虽然贵为一国王子,在王宫里享受着人间的荣华富贵;但他反观一般平民百姓,不但为了生活必须百般奔波营求,尤其当时的印度社会,人民依出生的身份、阶级、职业等不同,分有“婆罗门(宗教师)、刹帝利(王公贵族)、吠舍(工商界)、首陀罗(贱民)”四种姓。这个阶级制度让人民天生就必须被迫接受“尊卑贵贱”的差别待遇,造成社会种种不平等的现象,也让那些低下阶层的人民更是苦上加苦。
当时佛陀虽然尚未出家,还是身处王宫的悉达多太子,但他关怀社会民生,尤其在“游历四城门”(《佛本行经》)之后,更加深刻了解到人民的生活疾苦,以及对生死无常感到无奈。为了打破人我阶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实现“众生平等”的佛法真义,借此解决社会人世的纷争、对立,帮助众生减少内心的忧悲苦恼,进而认识生命的真谛,解开生死的迷惑,增加人生的幸福解脱,佛陀于是发愿出家修道,经过多年的苦修、冥想后,终于证悟“缘起”及“众生平等”的真理而成道。
中道生活 解决人间问题
佛陀成道后,他告诉世间大众,唯有过着离于苦乐、有无二边的“中道”生活,才能解决有关“人生、人心、人事”等诸多的人间问题。所以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都是为了给予当时的社会大众“示教利喜”(《法华经》);也正因为佛陀的慈悲教化,人间就这样有了“佛教”。
树下诞生图
12世纪,石,高74.6厘米,柬埔寨暹粒省暹粒市吴哥窟出土,泰国曼谷,国立博物馆藏
由此可见,“佛教”本来就是佛陀对“人间”的教化,佛陀为了解决人间的问题,所以发愿出家,佛陀所开示的一切教法,都是为了增加人间的幸福与安乐,所以“佛教”其实就是“人间”的佛教,人间佛教就是佛陀“降诞世间、示教利喜”的本怀,佛陀所说的一切法都是人间佛教,人间佛教也就是佛教的全部。
如此说来,既然“佛教”就是“人间佛教”,“人间佛教”就是“佛教”,那么现在我们为什么还要特别揭橥“人间佛教”,何必要特别标榜“人间”两个字呢?
主要的是,因为佛陀时代距离现在已有两千六百年的时间,在这个漫长的弘传过程中,因为人为的诸多因素,包括弟子对“佛陀教法”及“佛所制戒”产生许多的歧见与异说,形成很多不同的教派与思想主张,使得佛教因为教徒的种种分歧而不容易团结、合作,造成佛教发展的困难。
再者,佛教传到中国之后,由于政治、社会变迁等因素,使得佛教慢慢走入山林,形成“清修自了”的遁世佛教。加上过去佛教里的一些法师说法,总是站在出家人的立场,过分强调“出世思想”,经常否定现实人生所需要的财富、感情、家庭生活等。例如,提到财富,就说“金钱是毒蛇”;谈到夫妻,就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说起儿女,就说“都是一群讨债鬼”。因为传统佛教不重视人间生活,失去了人间性、生活性,因而为世人所诟病。
现在我们提出“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就是希望重整如来一代时教,重新审视佛陀最初说法的本怀,希望透过“人间佛教”的倡导,能够真正把握佛陀的根本教法与化世的精神,借此把各种的异说、分歧与不同,通通统合起来,让佛教重新走入人间。因为唯有如此,才能把佛陀当初的开示、教化,彻底落实在生活里,让普罗大众都能藉由对佛法的理解与实践,得以增加人间的幸福与美满,这才是佛陀“降世说法”的本怀。
五戒十善 是做人的根本
人间佛教,是佛陀的一代时教;人间佛教,未来必然是世界人类的一道光明。我们看,现在举世都在追求“和平”,都在倡导“自由、民主、平等”。其实早在佛陀成道后的第一时间,他就发出了一个重要的宣言:“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华严经》卷五一)
佛坐像
五世纪末,砂岩,高160厘米,印度北方邦瓦拉那西鹿野苑出土,印度北方邦,鹿野苑考古博物馆藏
这句话说明,每一个人的自性里都跟佛陀一样,本来就具足佛性,只要我们把自己内在的佛性开发出来,人人都能解脱自在,都能做自己的主人,而不必受任何人主宰,也没有另外一个神明可以控制我们。所以佛教讲“皈依三宝”,其实就是要皈依自己,也就是佛陀对弟子教诫的“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杂阿含经》卷二四),因此“皈依”的主要意义,就是要找回自己的真如佛性。
“佛性平等”是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重要思想,也是最具有“民主、平等”精神的伟大学说。所谓“四河入海,无复异名;四姓出家,同称释氏”(《增一阿含经》),尤其佛陀对于男女、四众平等非常重视,但当今一些不了解佛陀本怀的傲慢弟子,自抬身价,觉得自己的身份比别人高贵,实是最大的邪见。
因为从“佛性平等”,说明一切“众生”本来就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这是何等尊重、何等神圣、何等高贵的一句话!乃至后来佛陀又创建了“六和敬”的僧团,并且制定各种戒律以维护僧团的和乐,甚至教导在家信众要受持五戒,要奉行十善。
“五戒十善”是人间家庭和乐的基石,更是人身自由的保障。过去一般人不懂,总以为受戒会因为戒条的约束而不得自由,因此有人说:何必受戒,自找束缚!其实,持戒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因为违反法制戒条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牢狱的灾难,所以才会失去自由。
戒律精神 不侵犯而尊重
所谓人间佛教戒律的精神,主要就是“不侵犯”而给予“尊重”的意思。
第一,不侵犯别人的生命而尊重其生存权利的自由(不杀生)。
第二,不侵犯别人的财富而尊重其拥有财富的自由(不偷盗)。
第三,不侵犯别人的身体、名节而给予尊严的自由(不邪淫)。
第四,不侵犯别人的名誉,不夸大宣传获取别人的信仰,不贬抑他人、不造谣生事而尊重他人信用的自由(不妄语)。
第五,不吸食麻醉品、毒品,不吃危害心智的食物,或让人类互相戕害的食品,这就是尊重自他健康的自由(不饮酒、不吸毒)。
戒,是一切修行法门的根本,一切善根功德都必须由持戒才能生起,因此《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甚至《大般涅槃经》更说:“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由此可见戒的重要。
人间的五戒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持戒,就不会侵犯别人,自然不会受到因果乃至法律的制裁,如此自己和他人都能获得“自由”,这是安定社会的一股重要的无形力量。从五戒的教示而发展为“十善”,也就是身体没有“杀生、偷盗、邪淫”等行为,口中没有“妄语、绮语、两舌、恶口”等言论,内心没有“贪欲、瞋恨、愚痴”等三毒。
五戒十善,是佛陀初步给予人间的指示,不但为社会大众定下了一个行事的依循标准,也让人生有了明确的依归和指标,所以“人间佛教”就从这里开展出来了。因此说,人间佛教就是佛陀本有的教化,“人间佛教”追根究底,它确确实实是溯源自佛陀的教法。如太虚大师所谓“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人道能完成了,佛道就会完成。
菩萨精神 人间佛教根本
后来由于佛教的演进,大乘佛教更加倡导菩萨的精神,合乎佛陀的本意、合乎人间的精神。每一位菩萨都是因为发菩提心而来成就菩萨道,所以菩提心也成为人间佛教的根本。
只不过,由于弟子的根性不同,对佛法义理的理解,乃至在修持体悟上各有不同,对佛陀的教法就有了不同的见解和主张,甚至各自执着自己的理念、想法,于是产生了所谓的“我执、法执”,也因此使得佛法的信仰难以统一,甚至影响了佛教的发展。
例如:佛陀入灭后不久,便由于弟子在教义与戒律行持上有各种不同的执着,分裂成很多的部派,所以称为“部派佛教”。后来随着时空的流转,在时间上有了原始佛教和印度大乘佛教的说法;在空间上,因地理位置又分出南传、北传、汉传和藏传的佛教。甚至佛教的传播愈传愈广、愈久、愈大,因此又发展出韩国式的佛教、日本式的佛教、泰国式的佛教、西方人的佛教等等。光是在中国,就分有八大宗派,单指禅门吧,又有一花五叶、五家七派的说法。
尽管佛教在发展过程中,有所谓的“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维摩诘经》),但其实“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只要大家不是在人我是非上纷争计较,而是因为对教义的认知、理解,乃至对修持的方法、体验不同,因此有了各自弘化的法门与方向,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就如同中国的大乘八宗,不也是各有自宗的“判教”标准吗?但是并没有因此分裂佛教,反而让佛教如同百花开放,更显得它丰富而多元,更能顺应各种不同根基的众生需要;因为大家所信仰的,都是同一个佛陀,大家所弘扬的,也都是佛陀根据“三法印”对人间说的一代时教。
然而,晚近以来,由于西学东渐,许多学者不以信仰来研究佛教,以偏执的成见兀自评判,徒然增加教义的分歧与佛教的分裂;有鉴于此,近百年以来,有识之士对于佛教的弘传,就希望能找出一个共识,让大家一起来发展佛教,于是“人间佛教”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人间佛教》杂志
1947年创刊号
首先在大陆,过去有太虚大师在各地讲说“人生佛教”,1932年,又提出《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同一时期,慈航法师则在南洋新马创办《人间佛教》杂志,传播人间佛教的信仰;以及一些当代学者和开明的四众弟子,如杨仁山、欧阳竟无居士在南京设立“金陵刻经处”,宣扬文化等,乃至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长者也提倡人间佛教,尤其从学诚法师口中得知,中国佛教协会已把弘扬人间佛教写入组织章程。大家都觉得应该要用“人间佛教”来回归佛陀的时代,让佛教秉承当初佛陀“示教利喜”的精神,在人间自觉觉他、自度度人,透过“缘起中道”、“法界一如”、“同体共生”、“众生平等”等佛法义理与思想,共同来促进世界和平,共谋人类的幸福,一时风起云涌,“人间佛教”成为世界宗教的主流。
说到人间佛教,如前提及,人间佛教是佛陀的本怀。因为佛陀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佛陀所说的教法,都是为人间而说的,如此,不称为人间佛教,要说是“六道众生”中的哪一类佛教才好呢?难道是要称畜生的佛教?还是地狱的佛教、阿修罗的佛教、饿鬼的佛教才好吗?
极乐世界图
轴,清代(1644—1911)丁观鹏,纸本设色,高295.8厘米,宽148.8厘米,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佛教确实是佛陀为“人间”而说,所以现在我们谈说人间佛教,应该要从“人间的佛陀”说起。我们从佛教的史传记载可以知道,佛陀是人不是神!《大般泥洹经》亦讲道:“吾亦恒在比丘众中。”佛陀的一生在历史上都有明确的史据可考,佛陀是觉悟的圣者。他不是像一般宗教的教主,许多都是玄想出来的神明,如玄天上帝、无生老母,或是被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玉皇大帝等。
《长阿含·坚固经》中佛陀谈道:“我终不教诸比丘为婆罗门、长者子、居士而现神足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于空闲处静默思道,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佛陀既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是像某些人被刻意“神格化”才受到崇拜。佛陀确实是经过千辛万苦的修行,他对于人心、人性、人格等所有人的问题,都有了确实的了悟与实证。因此成道后的佛陀,他的道德、人格,他的慈悲、智慧都已经获得了圆满的修证,他所宣说的教法,如缘起、中道、十二因缘、三法印、四圣谛,乃至因果、业报、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都是真正能够让人们安定身心,进而解决生活、生死与生命等人生课题的无上真理。
三好四给 消业重于祈福
例如,佛教讲“业报”,所谓“业”,就是“行为”,我们每个人今生的幸与不幸,命运的好与坏,都是自己行为造作的结果,也就是“业力”所致。因此,对于一般佛教徒喜欢在佛前祈福,我认为“消业”比“祈福”更重要;只要我们大家都能身做好事(就是善)、口说好话(就是真)、心存好念(就是美),内心有了善的力量,自然灾消免难、增福灭罪,所以人人都要奉行“三好”,并且实践“四给”。
“四给”就是四无量心,即:“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给人信心”自然不会说话伤人,“给人欢喜”自然会随喜赞叹,这就是“说好话”(口业净化);“给人希望”,别人有挫折,会给予鼓励、关心、祝福,这就是“存好心”(意业净化);“给人方便”,行事自然不会“官僚”而主动助人,这就是“做好事”(身业净化),所以“三好”“四给”都是人间佛教的思想原则。
只是人之性,在于有所得,因此一般人都害怕布施给人,也怕为善会吃亏、受委屈,感到善门难开、善事难做。其实布施就如播种,你不在田里播种,怎么能长出禾苗,怎么能生出五谷呢?你不植种栽树,怎么能够开花结果呢?这就是佛教的“因果观念、业报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佛陀就已经把这种人生不变的真理,普遍地在人间流传了,这都是人间佛教。
了然生命 启智慧教明理
因此,人间佛教并不是让人迷信地膜拜,也不是叫人盲目地奉献,人间佛教是启人智慧、教人明理的正信宗教,只要我们能奉行人间佛教,就能拥有佛法的智慧,就能了然生命的来去,如此,不但现世“生活”能够安心自在,还能免于“生死”的忧悲恐惧,最终得以圆满“生命”的意义价值。
甚至,奉行人间佛教,不但我们自己受益,还能惠及子孙后代。因为有了佛法信仰,我们就能够“以无尽灯传承后代,以自性佛觉悟心性,以三法印印证佛法,以四圣谛统摄信心,以五乘法贯通法界,以六度门进入佛国,以七觉支开展智慧,以八正道圆满修证”。
换句话说,人间佛教的信仰是真正符合“信实、信德、信能”的宗教,它能让我们每一个人获得生活的安住,让我们从凡夫的烦恼里解脱出来,让我们看清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缘起”而有,自性本“空”;从“空”就能彻悟自己的真如佛性。然后从人到佛,可以获得人格的升华、人性的完成,继而了脱世间的纷争而获得欢喜自在。所以人间佛教是人间真正需要的佛教,人间佛教能够帮助众生在人间过着幸福安乐的生活,这就是佛陀说法度众的本怀。
蓝毗尼园
尼泊尔
解脱烦恼 重在身心安住
人间佛教不是某一个人的,人间佛教就是佛教。正因为人间佛教是普罗大众都需要的佛教,人间佛教就是要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法华经》)的佛教,因此现在我们弘扬人间佛教,应该着重在宣说佛陀证悟开示的真理,如缘起、中道、因果、业报,乃至无常、苦空等人间所需要的义理。
尤其要能把握佛陀化世的精神与特质,如人间性、生活性、利他性、喜乐性、普济性、时代性等。甚至我常说,人间佛教就是“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我们要确实把握这些原则与方向去推动、发展,而不是只在一些旁枝末节的生活仪轨上计较,徒然造成佛教徒之间的互相批评、指责,甚至彼此排斥、毁谤,这都是在分裂佛教。
还记得1963年,我们代表中国佛教访问世界佛教,在日本,大正大学石桥湛山校长对我们代表团说的一段话:
“你们今天代表中国佛教来访问我们,但你们的内心其实是看不起我们日本佛教的,因为日本的僧人现在都已经有了家庭,各自娶妻生子,你们觉得日本佛教没有戒律。
甚至你们也看不起泰国的佛教,觉得泰国佛教光是靠信仰和供养,没有什么学术、义理;但相对的,泰国佛教其实也看不起你们中国佛教,认为你们已经远离了原始佛陀时代的戒律生活,名义上是大乘佛教,实际上对佛法都没有真正的了解。乃至日本佛教也看不起中国佛教,因为日本佛教尽管宗派多,但没有人派;中国佛教不但有宗派而且有人派,这是让日本佛教诟病的地方。”
像以上这种情况,大家互相歧视,彼此互不认同,如此哪能彼此亲信、交流、互访、往来呢?又怎能找到佛教共存共荣的成就呢?因此我们研究人间佛教,从人的性格来看,要让世间的每个人都能团结、统一、合作、共识,这是很不容易达成的目标。
所以,佛教在行事上,就不要太计较,在义理上把佛教单纯化,像三法印、四圣谛、六度、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等,或许将来佛教就能够普遍发展。假如太多的谈玄说妙,只有让佛教提早消灭,不能为佛教增分,因为现代的人都要求单纯;我们看,禅门在中国历史上所以一枝独秀,就是回归佛陀本怀——信仰、修行单纯化。
特别是各地的佛教,由于文化、语言、习俗、气候、地理环境的不同,自然发展出各种不同形态的生活样貌。就拿原始佛教时代的僧团来讲,僧侣们过着清净的修道生活,所谓“偏袒右肩、托钵乞食、树下一宿”;但这是在气候炎热的印度,如果把地点换在大雪飘飘的西伯利亚或中国的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出家人还能偏袒右肩去托钵乞食吗?尤其像在中国社会,乞食被视为是乞丐的行为,你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比丘、比丘尼们还能实行“次第托钵乞食”的仪制吗?
在《宝王如来性起品》中说道:“复次,佛子!譬如水性,皆同一味,随器异故,味有差别。水无是念:‘我作众味。’如来妙音亦复如是,皆悉一味,谓解脱味,随诸众生,受化器异,应有差别。”(《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三四)所以,形式的佛教,大家必须要重新思考;要在精神上、义理上、心灵上、生活里,找寻信仰的宗要,不要拘泥样板,要与时俱进,以现代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弘扬佛法,如此,人间佛教必定能符合当今人心思潮。
纵观中国的佛教,过去祖师大德,在他们的信仰、悟道等修为中,早就已经发出人间佛教的讯息,如六祖惠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再如百丈禅师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等。这种丛林的禅门生活,其实也都是依循着佛陀当初在印度建立教团的示范。
只不过这时候的中国佛教,因为知道在生活形式上与印度不同,不能因循过去,所以才有“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也就是“避开戒律,另订清规”,而依丛林寺院的清规制度来发展中国佛教,因此才发展出中国佛教的特色,甚至开创出隋唐时代“八宗并起”的盛况。
大乘八宗 没有脱离大众
说到中国的大乘八宗,不管是重在慧解的“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唯识宗”,或是以行持为要的“净土宗、禅宗、律宗、密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没有离开人间生活,没有脱离人群大众。它们或者从事慈善公益来福利社会,因此受到普罗大众的信仰;或者是宣说法要来教化人群,因此当时许多高僧大德都能与一些学者名流交谊往来,甚至应邀为帝王、大臣说法。这就如同佛陀当初也是出入王宫为各国国王说法,甚至把护法的责任赋予王公大臣,这就是人间佛教的人间性。
人间佛教是“佛说的”,也是“人要的”,因此人间佛教既要符合“佛说的”,还要顺应“人要的”。人在世间生存,不能没有国家的保护,也不能缺少社会大众的因缘成就。可以说,人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离不开衣食住行等各种资生用物的物质生活,这就有赖士农工商等社会大众的相互帮助。有了吃穿日用,精神方面还要有亲情、爱情、友情、恩情等各种净化的感情生活,乃至提升人格、性灵的艺术生活。更重要的是,人有生死问题,所以不能没有信仰的生活。因此,我提出“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利益归于社会,功德归于信徒”。我也曾为人间佛教提出四个宗要:“家国为尊、生活合理、人间因缘、心意和乐”。我认为让大家共同接受的佛教,才是人间佛教。
佛法指导 丰富生活意义
人间的生活需要有佛法的指导,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有了佛法,生活的意义就不一样。
在中国民间有“第一经”之称的《金刚经》,开头序文就说:“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段经文,看起来只是世间上一般世俗生活的一顿早餐。实际上,这顿早餐的内容意义非凡,它含有悟道者“自觉觉他,自度度人”的修持与慈悲、智慧。
例如,“食时,着衣、持钵”,这是说到了吃饭的时候,一定要衣冠整齐、形容威仪、安详有序地依照规矩,手持瓦钵次第去乞食。这是持戒的精神。“次第乞已”,就是不分贵贱,不拣精粗,不分贫富,是忍辱、平等、随缘、随喜的精神。再者,托钵时,信者以饭食供养僧团的生活,僧团就以佛法开示信徒,让大家心开意解,所谓“财法二施,等无差别”,这是布施的实践。饭后整理衣、钵、具等用品,接着洁身洗足,晏然端坐,以禅坐安定身心,这就是精进波罗蜜。
托钵生活 智慧光明普照
甚至饮食的好与不好,社会对佛教的信与不信、对僧团各种的看法,都需要忍辱波罗蜜。要想具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则必须要让般若来统摄。因此,六度在大乘佛教里,即是人间佛教生活的准则。
《金刚经》卷首图
唐咸通九年(868),纸本版画,高23.7厘米,宽28.5厘米,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藏
这一段简单的托钵生活,可以说,就是般若智慧光明的普照,是如来放光的生活。着衣、持钵,是手上放光;城中乞食,是足下放光;次第乞食,是眼睛放光;饭食讫,收衣钵,是口中放光;洗足已,敷座而坐,是通身放光。
这是一般通俗的生活,却把佛陀人间佛教、生活佛教的精神表现无遗。这当中不但是佛陀实践六度波罗蜜的示现,同时也展现了人间佛教的深义。因此,佛法不能只看表面的形象,我们对佛陀行化之间的悲心宏愿,也要能深一层地去透视,才能真正了解佛法。
可惜的是,过去佛教的传播,因为人性的脆弱,也由于信徒的自信心不足、信仰力不够,一直都只是把佛陀当成保护伞,当作靠山。生病了,要求佛陀保佑他健康;家庭人事不和了,要求佛陀保佑他家庭和谐;贫苦穷困了,要求佛陀能帮他发财富贵……
如果是借着佛陀的威德加持来给予自我的信心、自我的提升,这是可以的,但我们对佛陀的信仰,不能只是贪求、要求、祈求,像儿女对父母要求这个、要求那个,这是长养贪心,不是信仰的真义。相反的,应该是为信仰来奉献、服务、供养。信仰的意义就是一种舍己为人,牺牲小我,成就大众。
因此,人间佛教秉持佛陀的精神,倡导信仰的意义是奉献,是不求回报。佛陀一生示教利喜,所谓“割肉喂鹰”、“舍身饲虎”,这种利益众生,对人间牺牲、奉献的精神,是人间至难、至尊、至贵的行为。所以今日我们要让佛教确实“人间化”,首先要建立人间佛教的思想,如经文所言的“佛起大悲心,饶益诸世间”(《别译杂阿含经》卷一)。有了人间佛教的思想,必然会产生人间佛教的言行,必能歌颂人间的善美、赞叹人间的和乐,乃至推动利他的工作、发起助人的服务等。
以《维摩诘经》的维摩居士为例,他就是人间佛教的模范行者;甚至《法华经·譬喻品》等,《华严经》的“事事无碍法界”等思想,都是今后人间佛教重点意义的宣扬。
利他普济 奉献不求回报
换句话说,人间佛教要有利他性与普济性,“人间佛教”是以菩提心为主,以菩萨道为行,能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实践佛陀对人间的开示、教化,效法佛陀牺牲、奉献的行谊,这就是菩提心。
莫高窟第254窟尸毗王本生图(局部)
北魏(386—534),壁画,甘肃敦煌
像“九色鹿”里的鹿王,为它的同类牺牲;像“鹦鹉衔水救火”,不管火救不救得了,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愿力,是它的菩提心。这种精神和行为合起来就是菩萨道,菩萨道才是人间佛教。所以弘扬人间佛教要有菩提心,没有菩提心是为“焦芽败种”,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菩提心就是要有“入世”的精神,还要有“出世”的思想,也就是要能“入于世间”,而又“不着于世间”;正如宋朝岳武穆所说,一个国家要有办法,必须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佛教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出世、入世的调和,那佛教也发展困难,因此人间佛教强调,“菩提心”是信仰与修行的根本。
人间佛教是“入世重于出世,生活重于生死,利他重于自利,普济重于独修”。如果没有菩提心,就无法修学菩萨道,因此,唯有发菩提心的人,才堪任人间佛教的责任,才堪弘扬人间佛教。
莫高窟第257窟九色鹿本生图(局部)
北魏(386—534),壁画,甘肃敦煌
当今的佛教徒,都希望成佛,在经典里说成佛要三大阿僧祗劫,光是信仰的完成,就要一大阿僧祗劫,那是多少时间?因此,佛教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在念佛、求佛、拜佛,应该是在行佛。所谓行佛者,要经过千生万死、千锤百炼,慢慢才能与佛相应,才能悟道。如果到了悟道的阶段,还怕佛道不能完成吗?
人间佛教,重在落实“行佛”。“行佛”就是“菩萨道”的实践。因为学佛最终的目标虽然是成佛,但是“佛果”在“众生”身上求,学佛唯有发“上弘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通过“自利利人、自觉觉他”的菩萨道修行,才有可能完成“觉行圆满”的佛果,所以从“人道”到“佛道”,中间少不得“菩萨道”的实践。
菩提心也是诸佛菩萨度众的重要动力,就拿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四大菩萨为例,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慈悲,文殊菩萨大智大慧的般若,普贤菩萨大修大行的行持,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牺牲自我、救度众生的愿力,这才能代表今后佛教能普及社会、为人所接受的精神。所以,今天我们如果不能把四大菩萨的“悲智愿行”发挥,只在祈求、香火的敬献上着力,那对人间佛教的发展是起不了积极作用的。
为了把四大菩萨的精神加以发扬,借以推动人间佛教,我曾以“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为题,把原始佛教的“四圣谛”,与大乘佛教的“四弘誓愿”相互结合。因为人间忧悲苦恼等问题(苦)要解决,所以“众生无边誓愿度”;因为世间众生贪瞋痴等无明业障(集)要解脱,所以“烦恼无尽誓愿断”;因为众生感到修学(道)重要,因此“法门无量誓愿学”(道);最后信仰的目标是成就众生获得圆满的大解脱(灭),因此发愿“佛道无上誓愿成”。
现在的佛教所需要的,应如过去太虚大师、慈航法师都曾提倡的“今后佛教的发展寄托在教育、文化、慈善”。我对人间佛教未来的发展也归纳了四点:第一以文化弘扬佛法,第二以教育培养人才,第三以慈善福利社会,第四以共修净化人心。
虽然世间在教育、文化、慈善各方面,也有做到培养人才、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但是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共修,更超越社会世俗的行事,因为佛教讲究无相、无我、无着、无求,呈现一个无穷无尽、无量无边的世界,这才是佛教不同于一般社会之处。
自我修行 生命更上层楼
因此,人间佛教积极从“四圣谛”延伸而开展“四弘誓愿”、六度行门,不但是自我修行,也提供了人生解脱的方便,让生命进入更上一层楼的境界,同时也让人间佛教成为“行解并重、古今一体”的佛教。
龙门石窟第104窟宾阳中洞正壁造像
石,河南洛阳
之所以把大乘菩萨的“四弘誓愿”与“四圣谛”的根本佛法相互结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认为佛教不能光是坐谈理论,佛教更应该起而为人间解决问题。因此,佛法不能只是以“苦集灭道”来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相,还必须要有愿力、修行和实践,才能解决宇宙人生的问题。“四圣谛”的内容——要断集、除苦;要修道、圆满,从而达到人生的解脱之境。而如何从理解“四圣谛”,进一步实践“四弘誓愿”,便成为人间佛教重要的精神内涵与实践之道。用“四弘誓愿”的力量去救度众生,人间佛教才能为今后众生所接受,才是未来世界的光明。
研究佛教 不能光作比较
另外,这里还要特别提出一点,就是常见一些研究佛教的学者,只凭着个人思想理念,把这个教派与那个教派互相比较;印度的与中国的比较、最初的与现代的比较,这本经与那本经、这个教授和那个教授,比较来、比较去,你说我的不究竟,我说你的不透彻。其实这都是在亵渎佛教,把佛教分裂得支离破碎,其结果到底是不是佛陀的本怀呢?
在我们觉得,这已经亵渎了佛教的尊严。我们有看过世界上有人敢对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做这样比较、研究的吗?实在说,学者们不宜用这种态度来讨论圣言量,你们是在做研究,但是却让佛教受到很大的伤害。佛教讲究信仰、悟道,不是研究、比较,一个宗教一切依据圣言量而不容许有许多的异说。
妄自论断 只会造成伤害
中央艺术学院田青教授曾说:“学者研究佛学,不能成道;修道的人,要奉行佛法,才能成道。”确实如此!不能赞美佛法、没有佛法的受用,就不要谈论佛法;佛法的行事可以讨论,佛法的根本义理可以研讨、探究,但不可以论长道短地批评。如果我们不能互相尊重、包容、了解、体谅,只凭着自我的立场、思维,批评、褒贬,妄作论断,没有从对佛教的信仰出发,所说的言论只有伤害佛教,不能为佛教的未来建设广大无边的信仰,这是非常可惜的。
因为佛法不是在文字里,佛法是在心里,在宇宙的空间里,在信仰里,如果不懂得信仰里无上的佛陀、净化的佛法,也没有资格来议论佛教。
总之,我们提出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时代,就是基于知道佛教的流传,有时间、地点、生活、习惯、文化的不同,大家要互相尊重包容,彼此合作,不要排斥,让人间佛教包容一切。
尊重包容 世人皆有佛性
也因此,我们提出人间佛教以人为尊,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心的信仰。当然,此间有深浅不同,有广狭、类别不同,不必要求大家都是一致。我们要知道,世界上有七八十亿人口,真正说,每个人的心中对宗教都有高低程度的不同,说来应该就有七八十亿的宗教。
例如,崇拜土地公的,他的心中就是土地公的宗教;崇拜城隍爷的,他的心中就是城隍爷的宗教;崇拜妈祖的,他的心中就是妈祖的宗教等等。实际上,真正的宗教,就如学生在学校读书一样,会有一级一级的分别,光是菩萨就有五十一位,光是罗汉就有四果的分别。因此,虽有层次不同,我们能谅解,但其最高的目标、目的不容轻视,应该要普受大家的尊重。
佛陀虽然昭示世人皆有佛性,但是因为众生的根性或有不同,经过历代的祖师和各地的教派,也把佛教分成了人乘的佛教、天乘的佛教、声闻的佛教、缘觉的佛教以及菩萨道的佛教。在我们认为,人天乘的佛教是入世思想的佛教,声闻乘、缘觉乘是出世思想的佛教,大乘菩萨道是调和入世和出世的人间佛教。
生活宝典 圆满完成人生
因此,今天对于入山修道的苦行者,我们也尊重他是人间佛教;对于弘化传教的热心人士,我们也认为他们是人间佛教;对于奉持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佛法,甚至只要能信仰,能对于社会有贡献的,我们都认为他是人间佛教的信者、行者。
人间佛教是佛陀一脉相承的教法,因此在这段总说之后,后面将分为几个章节,陆续介绍佛陀的人间生活、佛陀最初传教的内容,佛教发展到各地的情况,以及到了现代如何总摄佛教回归佛陀本怀。我们也希望为人间佛教做出一套“生活宝典”,让人的一生,从出生、入学、成年,到结婚、创业,甚至到年老、生病、往生时,都能有佛法的指导,都能在佛法里欢喜圆满完成人的一生。
回顾展望 回归佛陀本怀
我们之所以要把人间佛教的过去、现在、未来,做一个多面向的回顾与展望,主要也是希望借此提供教界大众,对人间佛教的思想内涵、精神特质、发展脉络及弘化方式,都能有个清楚的认识与了解,并且回归佛陀的时代。你不回归佛陀时代的佛教,难道要把佛教分裂成恶道众生的佛教吗?还是外道的佛教吗?还是神权的佛教吗?我们提出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主要是希望佛教界的大德们能共同信仰,共同升华,共同和人间的佛陀同在。
大家共同服膺在一个人间佛教之下,一起来弘扬人间佛陀的教法,让人间佛教重新寻回佛陀的本怀,让佛陀的慈悲、智慧之光,再度普照寰宇,真正为人间带来光明与希望,这就是倡导“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的主要意义与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