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动、护持,佛教得以在中国生根发展。从东汉明帝、吴国孙权、南朝梁武帝、北魏孝文帝、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宋太祖、清朝的康熙帝、雍正帝、乾隆皇帝等等,都对佛教在中国的弘传有着重大贡献,尤其在隋、唐两代,开展出中国佛教史上最兴盛的一页。
这当中,也有皇帝舍弃王位出家为僧,如梁武帝、唐宣宗、清顺治皇帝等。又如在云南的大理,从南诏时期,隆舜王把佛教尊为“国教”,到大理国时代,二十二位皇帝中就有十位出家,上至国王下至庶民都以出家为荣,全民笃信佛教。乃至慈禧太后也欢喜人家喊他“老佛爷”,可见大家都以在佛教里有一个名号为殊荣。这许多帝王以佛法治国,推动人间的政治,推行人间的佛教。
龙门石窟第1280窟奉先寺虚舍那佛像
唐上元二年675),石,河南洛阳
而历代高僧大德,虽不像帝王将相直接掌政,但爱护国家之心是一样的。他们心系国家社稷的安危,关心庶民百姓的忧悲苦乐;或以国师身辅佐皇帝,或现宰官身为国献策参谋。如南朝刘宋“黑衣宰相”慧琳法师,受文帝信任入京问政,为出家人在朝为相辅佐国事的先例;北魏道人统法果法师,受北魏太祖、太宗倚重,时常请为咨询国事;宝志禅师为梁武帝国师,唐朝慧忠国师受三朝皇帝礼遇,综观历代担任国师者不只百位以上。他们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业,辅佐仁王治国,让君王感到安心,更能为国家社稷奉献心力。
道安大师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提倡“政教合一”的思想,即政治需要佛法的指导,佛教需要政治的护持。正派的佛教从来没有反对过政治,国家富强、政治清明,佛教才能兴盛,两者息息相关。从历史长流来看,凡是人间佛教兴盛的时代,国运就愈昌隆。以下就佛教与国家政治的关系,依年代作进一步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