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讲“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学佛的道路,条条大路通佛国。只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如何才能进入佛法堂奥,如何才能得进佛国?不能没有入门之道。甚至学佛多年的人,也要确认方向无误,才能达成目标。以下“学佛十二门论”,提供参考:
一、学佛的目的:是为了利济世间,还是为了自我了脱?是为了现世安乐,还是为了未来往生?
二、学佛的生活:是应该自力生活,还是受人供养?是应该清淡刻苦,还是乐修法益?
三、学佛的感情:是应该淡情去爱,还是长养慈悲?是应该绝尘离俗,还是升华道情?
四、学佛的修持:是应该律己明心,还是应该培福度众?是先自度后度人,还是先度人后自度?
五、学佛的力量:是以佛法出世为力,还是以积极入世为力?是以慈悲喜舍为力,还是以荣华富贵为力?
六、学佛的利益:是去除贪嗔愚痴为重,还是入世随缘为好?是获得身心轻安为重,还是增长福德为好?
七、学佛的知识:是研究世间法理为先,或探求戒定慧学为要?是重视人我世情为先,或无我无人无相为要?
八、学佛的心境:是必须包容世间所有,还是应该心无挂碍?是必须分清是非善恶,还是应该荡尽俗虑?
九、学佛的伦理:是待人老幼无别,还是处众应有尊卑?是重视佛法方便,还是应该以戒为师?
十、学佛的形象:是性格柔和好,还是择善固执好?是克己礼让好,还是依法行事好?
十一、学佛的经济:是重视世间财富,还是体证修道法益?是追求世间净财,还是享有出世法喜?
十二、学佛的成就:是讲究自觉悟道,还是注重佛力加持?是重视究竟解脱,还是增加法喜禅悦?
经云:“因地不正,果遭迁曲”,学佛首先要有“正见”,如果见解错误,念头不正,没有好的因,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上述“学佛十二门论”,就是要我们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加以厘清,从学佛的目的,到学佛的成就,都要有正确的认识与明确的方向。尤其佛法里有“解门”与“行门”,解门有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行门有四摄法、六度万行、三十七道品等,如果都能一一做到,所谓“解行并重”、“福慧双修”,则何愁学佛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