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7000000021

二 心理需要的第二度对象化

当各个艺术门类和样式在观众心理需要中获取自身本质时,那么,这些门类和样式的一切艺术表现手段的来源,也就更清楚了。具体的艺术表现,是观众审美心理需要的第二度对象化存在。

这一点,历史上很多艺术家已经看得很清楚。

席勒曾经指出,一切艺术的基本形式,由接受者的需要决定。因此,悲剧的形式,就是引导观众达到同情和感动的最佳形式。

这就把一个具体的艺术形式问题,也放到了观众心理的基础之上。

古罗马的贺拉斯曾经说过,艺术除了内部结构外,还要有魅力。这就把作品形式和作品效果分离开来了。在席勒看来,结构本来就应取决于“魅力”的需要,而不是在结构既成之后再加添一些什么感染性的色素。

戏剧的其他因素也是同样,无一不与观众的心理直接相关。

例如,考虑到观众在欣赏陌生事物时的审美心理特点,剧作家在编写古代题材的剧本时,一般需要采用有头有尾、紧凑明晰的结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急速地让观众看懂,是观众产生兴趣的前提;相反,考虑到观众在欣赏熟习的事物时的审美心理特点,剧作家在编写具有充分现实性的剧本时,不妨可以采取散陈杂处、开阔展览的结构方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过于清楚地重述观众熟悉的一切最易产生厌倦,而故意的散豁和简略倒能调动观众的切身联想,补充剧中空白,产生审美快感。

又如,除了席勒所说的悲剧形式出自于观众同情别人、感动自己的心理需要外,连每一个悲剧表现手法,也直接对应着观众的心理依据。德国美学家里普斯曾经揭示过悲剧表现手法上的“心理堵塞”法则,

就很有见地。他说:

灾难加强价值感,是根据一个普遍法则实现的。我通常称之为“心理堵塞

”法则:一个心理变化、一个表象系列,在它的自然发展中,如果受到遏制、障碍、隔断,那么,心理运动便被堵塞起来,即停滞不前,并且就在发生遏制、障碍、隔断的地方,提高了它的程度。

其实,如所周知,早在古希腊就已经有哲人指出某些悲剧表现手法中对应着观众“心理净化

”和“心理突转

”的需要。

可见,几乎所有的艺术表现手法,都能在审美心理上找到原因。离开审美心理原因来侈谈各种艺术法则,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如果说,制定艺术法则是历史上许多艺术理论的主要使命,那么,审美心理学则要求这种法则重新获得实证。不顾审美而设计美,本已非常危险,再把这种设计抽象成法则,当然更加危险。

对于这个问题,近两百年来人们有过很多次痛苦的反思,而反思的结论则是返璞归真。究竟应该信任审美心理还是艺术法则?大家渐渐明白。

19世纪70年代中期,小仲马的《私生子》重新在法兰西喜剧院上演,一位评论家细致地分析了剧中每一个关节,认为这个戏的编剧技巧已达到玲珑剔透、精巧绝伦的地步;这些经他总结的法则,放到任何一出戏中都能见效。左拉也去看了这出戏,他在著名的《自然主义与戏剧舞台》一文中引述了那位评论家的见解,自己没有作什么理论上的反驳,只是简单地指出:“观感相当冷淡。”如果我们比较相信左拉的观感,那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脱离审美感受的技巧理论之可悲处,在于它们对一出很不好看的戏也可能完全适合。

左拉相信自己在剧场里的审美感受,而那位评论家则只相信某些技巧法则,并让法则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力堵塞得既麻木又单一。幽默大师萧伯纳嘲弄这样的人说:“他们就像那些闻惯了大蒜味的农民,一旦你给他吃不带大蒜味的食品,他们硬说没味道,说那根本不是食品。”

从1867年开始,巴黎《时代》日报以三十余年不间断的恒心,每星期刊登同一个记者的一篇剧评。天长日久,这个记者也就成了当时法国戏剧界举足轻重的大权威,他就是萨赛。有不少青年,总以为萨赛是根据几条“戏剧通则”写那么多剧评的,于是便悉心在他的剧评中寻找、归纳,并依据归纳的结果编写剧本。萨赛经常收到这样的信:“我孜孜不倦地阅读您阐明戏剧通则的副刊;如果您赏脸读一读我的稿子,就会发现我是力图符合您制定的那些富有见识的法则的。”其实,萨赛何曾制定什么戏剧通则?他于是发表文章澄清,并告诉人们:美学家不是神学家,而是化学家

神学家手捧先验法则宣道,化学家埋首作细致分析。在艺术领域,“神学家”以几条通则来框范各种艺术现象,“化学家”则具体解析着具体的审美心理活动。

以上这些事例说明,许多高水平的艺术家虽然未必已进入观众心理学的系统研究,但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

观众心理学,是研究观众在接受状态下心理活动的程序和规则的学问

。在创作学上,它揭示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潜在原理”

“潜在原理”的命题,就是萨赛提出来的。

美国学者布兰达·马修斯曾这样介绍萨赛在这方面的观点:

萨赛宣称,他无意去表述什么规则,颁布什么准则,也无意去臆造什么法则或提出什么条规。他自己打算要做的,就是找出戏剧创作的潜在原理

,无偏见地尝试着去表明戏剧的真正依据。他发现这真正的依据就在于这么一个事实:演戏一词就包括观众的见解在内,我们不能设想一出戏可以没有观众。表演、布景、服装、舞台、灯光等所有这些东西都可以没有,唯独观众是绝不可缺少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作品,创作出来是为了给聚集成观众的很多人看的,这就是它的本质,这就是它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

观众是必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戏剧艺术必须使它的手段和这个条件相适应。例如,由于几乎不可能接连两三次都招徕同样的观众,更由于观众不能一直坐好几个小时而保持兴趣不衰,所以剧作家必须设计出一个情节,必须浓缩他的故事,而只涉及描写其中最有趣的因素,删去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又由于观众身份各异,所以艺术家必须涉及人类天性有感染力的主题,避开那些吸引力有限的题材。

因此,观众心理研究,也就是艺术创作潜在原理研究。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喜茶

    喜茶

    有精神洁癖的男人,别嫁给他
  • 逆袭小商贩

    逆袭小商贩

    林耀森。本来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小菜贩,然而,在某一天。他的生命迎来了。不可逆转的逆袭。在他所在的这个城市由于某种原因。他和李雨。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情感。无奈世间的。任何事情哪有那么容易。后来。因为某一天。李耀生。这生活出现了一些转变。
  • 盼军安

    盼军安

    一名国旗护卫队擎旗手与一名空军女特种兵的故事;特种兵一路陪伴擎旗手成长,见证他从一名护卫队队员到万众瞩目的擎旗手,最后归于家庭,扛起为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成全女特种兵的追求。
  • 穿越之转世至尊

    穿越之转世至尊

    从前世跳楼后转生到苏离这个十岁少年身上,原来这个世界和前世因为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归来变成了两条时间线的世界。苏离一个和徐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一个和皇族纠缠不清,最终看他如何解开徐福长生不老的谜团,利用前世的记忆掌控未来!
  • 云清天蓝,一世安然

    云清天蓝,一世安然

    第一次见他,是在医院里。人群熙攘,她却一眼看到了他。
  • 星石大师兄传

    星石大师兄传

    我是个幻想型的人,平时爱看玄幻小说,在现实的生活中得不到成功的快乐,在小说里似乎找到了让精神世界充实满足一塌糊涂的趣味。我相信世上没有人愿意自己心甘尽然去做一个默无闻的人,也相信世上没有人愿意经过东奔西夺而无果而终的人。平时我们经常会听到看到这样的古训格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香自从苦寒来。玉不琢不成器,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人才总会脱颖而出。孔子曰,君子不器。事实告诉我们,有很多行业我们都不能适应,要找到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我们的特长才能形成我们的的平台,否则屠龙之技也是无用之术。没有人愿意为你这块美玉免费雕琢,也没有人愿意为你这个人才去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期待,我们不能永远都年轻。我们不能像金子那样经过无数岁月依然能发出诱人的黄色光泽。朋友们!我衷心的祝福祝愿!让我们找到自己的战场去一战成名!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地狱考卷

    地狱考卷

    当你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填上名字、找出正确的答案就可以延续生命……你会填上名字吗?黄琦看着那份死亡判决书——地狱考卷,战战巍巍的填上自己的名字,却没有想到更加诡异的事件还在后面,山顶的巨大食人怪物,医院里的女尸和鬼婴,废弃游乐园里的鬼……一切的一切都仿佛不是真实存在的。生命真的只能靠着这么一张纸来决断吗?每个人都有无法消弭的罪恶,究竟是选择生还是恶呢?幸运的是,他拥有最好的兄弟和那个他……
  • 重生边军小兵

    重生边军小兵

    一个徒手攀岩爱好者左青峰,失手坠崖,灵魂穿越附身到古代一个边军身上,发现和自己知道的明朝历史格格不入,每日分餐露宿,浑浑噩噩混了半年发现自己没有可以回去的迹象,决定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之后克服战场恐惧,适应军旅生活,积累军功、名望成为一方诸侯,娶妻纳妾,生儿育女。之后朝堂变动,皇帝无诏而崩,不得已卷出夺嫡之争,被各方势力拉拢,身在旋涡不得不割据一方,明哲保身。夺嫡风波平息,各方势力,实力大大缩水。一时间风口浪尖,明枪暗箭层出不穷。一次家人遇险,左青峰彻底暴走,不想看到身边妻小兄弟遭遇不测,宣布独立,依托地势,计谋,尸山血海,终究推翻朝廷。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