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6500000015

人道主义良心

[美]弗洛姆

人道主义良心并不是我们期望其高兴、惧怕其不高兴的权威之声的内在化;它是我们自己的声音,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它不受外界制裁和奖赏的影响。这种声音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听到它?又为什么会对此不加理睬?

人道主义良心是我们对整个人格是否完全发挥其功能的反应;它不是对这种或那种能力之作用的反应,而是对构成我们人类和个体之存在的整体能力的反应。良心判定我们作为人而应尽的职责;它(正像该词根con—scientia所示

)是对自己的认识,是对我们各自在生活艺术中成功或失败的认识。良心虽是一种认识,但其范围却并不仅仅涉及抽象思维领域中的认识。它具有一种感情的性质,因为它是对我们整个人格的反应,而不仅仅是对我们精神的反应。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意识到良心在说什么,以便使它对我们产生影响。

那些有助于我们整个人格充分发挥和展现其作用的行为、思想及情感,都产生一种内心赞成、“正直”的情感,这就是人道主义“善良”之心的特征。另一方面,有害于我们整个人格的行为、思想及感情,产生一种忧虑和不安,这就是人道主义“罪恶”之心的特征。因此,良心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反应。它是真正的我们自己的声音,这声音召唤我们返回自身,返回创造性的生活,返回充分和谐的发展——即成为彻底发展潜能的人。良心是我们自身完善性的卫士;它“有能力保护人自身应有的全部自豪,同时使人具有对自己做出肯定回答的能力。”如果爱被定义为肯定人的潜能、对被爱者之独特性的关心和尊重,那么,人道主义良心则能合理地称为自爱、自我关心的声音。

人道主义良心不仅代表着我们所表达的真正的自我,而且也包含着生活中我们之道德体验的本质。人道主义良心中,保存着对人生之目的的认识,保存着实现这种生活目的的原则。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所发现的这些原则与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原则是一样的,它们都是正确的。

人道主义良心表现了人的自身利益和人的完整性,而权威主义良心则与人的顺从、自我牺牲、责任或他的“社会适应性”相联系。人道主义良心具有生产性,因而它是幸福的,因为幸福是生产性生活的必然产物。把成为他人之工具当做自己的原则(无论

它显得多么高贵

),都会使人变得忘我、不幸、顺从、失去勇气,这是对人的良心之要求的违反。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甚或在饮食或性行为上,对人格完整性和正确功能的任何违反,都是违背人之良心的行动。

但是,我们对良心的分析与这个事实并不矛盾,即许多人的良心之声是这样的微弱,以致无法让人听见并按此而行动。事实上,这确实是人类道德不稳定的原因。如果良心常常能发出很响亮、很明确的呼声,那么,就不会有多少人背离他们的道德目标而误入歧途了。从良心本身的真正性质中,我们可推断出这么一个答案:由于良心的作用是维护人的真正的自身利益,因此,只要一个人尚未完全失去自我,尚未变得自我冷漠和自我摧残,良心便还在发挥作用。良心和人的创造性是相互作用的。人的生活越具有创造性,良心的作用就愈大;而良心的作用又反过来增加了人的生产性。人的生活越缺乏创造性,良心的作用就愈微弱。人的矛盾——与悲剧——是,当人最需要良心的时候,良心却最微弱。

造成良心近乎无用这一问题的另一种原因是,我们拒绝听从良心之声,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忽略了对怎样听从良心之声的认识。人们常常有这么一种幻觉,即他们的良心将会发出很响的声音,而且它的启示也将清楚明确;这些人等待着听从这样一种良心之声,然而他们什么也没听见。当良心之声很微弱时,它的启示并不明确,一个人必须学会怎样听见和理解良心的呼唤,以便按良心而行动。

然而,要学会理解良心的呼唤是极其困难的,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为了听见良心之声,我们必须能听从我们自己,但在我们的文化中,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们会听见良心的每一次呼唤,听到每个人的良心之声,惟独听不到自己的声音。在每一场合,我们常常受到各种意见和观念的干扰、冲击:电影、报纸、广播、无稽之谈。假如我们故意阻止我们听从自己的良心之声,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有所长进。

听从自己是很困难的,因为这门艺术要求具有另一种现代人很少具有的能力,即自身独处的能力。事实上,我们已产生了一种对孤独的憎恶;我们宁可要最浅薄、甚至最令人讨厌的伙伴,最无意义的活动,也不愿自身独处;我们似乎害怕看到面对自己的情景。这是因为我们会感到自己是坏伙伴吗?我认为,对自身独处的惧怕,是害怕一旦见到自己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时,会感到窘迫,有时甚至会引起惊骇。于是,我们害怕了,并且逃跑了。这样,我们丢失了听从自己的机会,我们继续忽略自己的良心。

听从自己那微弱、模糊的良心之声是困难的,这还因为良心向我们发出的呼声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同时也因为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我们所受的干扰来自我们的良心。我们也许只为许多与良心没有明显关系的原因感到焦虑(甚或得病

)。忽略良心最常引起的间接反应是一种含糊不定的有罪感和忧虑感,或简言为疲惫感、怠倦感。有时,这种有罪感被认为是由于自己没做这事或那事所引起的。事实上,人们忽略真正的道德问题,并不是由这样一种有罪感所引起的。不过,如果有罪感虽在无意中产生,但由于它强烈以致使人无法保持平静的话,那么,它就会引起更深、更强烈的焦虑,甚至引起生理或精神上的疾病。

这种焦虑的一种形式是惧怕死亡,它不是那种对世人必有一死的正常担心,而是一种对人随时会丧命的恐惧。这种对死亡的非理性恐惧来源于生活中的失意,它表现了由于人浪费生命、错失了创造性地运用自己能力的机会所产生的罪恶之心。死亡是一种强烈的痛苦,但没有很好地生活便要死去则令人无法忍受。与对死亡的无理惧怕相关联的是惧怕衰老。在我们的文化中,更多的人为这一惧怕所萦绕。这里,对老年人我们有一种合理的、正常的理解,但我们的理解与对“太老”而要死亡的恐惧有着性质和程度上的根本区别。我们常能看到,尤其在我们所分析的案例中可发现这样一些人,当他们还很年轻时,便为对年老的惧怕所缠绕;他们确信,体力的衰弱与他们整个人格、情感和智力的衰弱有关。这种观念决不亚于迷信,尽管有压倒性的事实作为反证。这也是由于我们的文化强调所谓年轻性,如迅速、适应、身体的活力,这些都是一个以成功为主要支点的竞争社会,而不是一个以发展人的性格为主要目的之世界所需要的性质。但是,许多例子说明,一个过着创造性生活的人在他衰老前是不会退化的。相反,在创造性生活的过程中,他所发展起来的精神与情感继续成长,尽管体力已有所衰退。然而,非创造性生活的人当他的体力——他从事活动的主要源泉——衰退时,他的整个人格的确退化了。老年人的人格衰退是一种象征,它说明过去未能过生产性的生活。惧怕衰老表现了非创造性生活这样一种感觉——常常是无意识的;它是我们的良心对我们自身残缺不全的一种反应。在有些文化中,更需要因而也更尊重老年,因为老年象征着智慧与经验。在这样的文化中,我们可看到一种如日本画家宏古沙下面所表达的美好态度:

从6岁起,我便迷恋于描绘物品的外形。到15岁那年,我已出版了大量的图案。但70岁前,我所做的一切都不值一提。73岁,对自然、动物、植物、飞禽、鱼类、昆虫的真正结构,才稍有领悟。迈入80,我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年届90,我将洞察事物的奥妙。高龄100,我便可达到奇异的境界。110,所绘的点点滴滴必栩栩如生。

这是我75岁所写,如今已是一个酷爱绘画的老者。

惧怕得不到他人的赞赏,虽不如无理地惧怕死亡和衰老那么明显,但这也是无意识有罪感的一种重要表现。在这种有罪感中,我们同样能看到对正常情况的无理歪曲。现代人期望自己为每一个人所接受,因而他害怕在思想、情感、行为上与文化模式的常轨相背。这种无理地惧怕别人不赞赏的一个原因是无意识的有罪感。如果人未能过生产性的生活,他就会对自己不满意,他不得不借助别人的赞赏来取代对自己的不赞赏。只要我们把这个问题作为道德问题,作为虽属无意识有罪感,却是普遍流行的现象来加以认识,就会对这种需要他人赞赏的渴求充分理解了。

人似乎可以顺利地自我排除,并对良心之声的呼唤置之不理。但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置良心于不顾的意图很难实现,这就是睡眠。此刻,人摆脱了白天喧闹声的干扰,只接受他内心的体验,这些体验是由价值判断与顿悟,以及许多非理性努力所构成的。睡眠中,良心往往不能平静;但令人悲哀的是,我们在睡眠中能听到良心的呼唤,却不能有所行动;而当我们能行动时,却又忘了睡梦中我们所听到的良心的呼唤。

下面所叙述的梦境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有一位著名的作家曾遇到一个机会,以出卖他作为作家的完整性来换取大笔的金钱和名望。在考虑是否要接受这笔买卖时,他做了一个梦:在一座山脚下,他遇见了两个他很瞧不起的投机分子,但这两个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们告诉他,绕小道驱车开往顶峰。他采纳了这两个人的意见,但当快要到山顶时,他的车翻了,他也因车祸而身亡。这一梦境的含义几乎无需多加解释,在梦境中他知道,接受这一机会是以毁灭为代价的。当然,这只是梦境所表达的象征性语言,实际上他不是肉体上的消亡,而是他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生产性的人被毁灭了。

同类推荐
  • 红尘陷落——第三次离婚浪潮

    红尘陷落——第三次离婚浪潮

    红尘陷落——第三次离婚浪潮 小叶秀子
  • 国画

    国画

    朱怀镜本不过是荆都市里一个不起眼的小处长,宦途蹭蹬,而由于上司无意间的一次索画,就此揭开了他飞黄腾达的序幕。在如蜘蛛网一般错综复杂的仕途上,朱怀镜苦心琢磨、谨慎从事;在个人情感的处理上,朱怀镜如履薄冰、难以取舍……
  • 暖暖不请狼自来

    暖暖不请狼自来

    暖暖又一次成功恶作剧,两位室友忍无可忍,让她到楼顶罚站。站在楼顶的暖暖被对面楼的楚朔看见,楚朔还报警求救,引来N多人围观,暖暖还以为楚朔要跳楼,二人上演乌龙事件,让赶来的警察、记者满头黑线。可是冤家路窄,暖暖和失恋女友去K歌与楚朔再次偶遇。暖暖为了让女友为自己洗一个月的衣服打了楚朔一个耳光,之后两人开始“互相骚扰”。暖暖被楚朔画成斑点狗,暖暖被楚朔当做孵蛋的母鸡,暖暖潜入楚朔家成功偷走他的钥匙,暖暖把楚朔家刷成粉红色……“互相骚扰”的时候,暖暖发现楚朔有个“青梅竹马”,楚朔看见全国摩托车总冠军向暖暖浪漫求爱……楚朔心中默念:暖暖,我又错过你了吗?暖暖在想,他和他的“青梅竹马”郎才女貌……"
  • 重生之系统NPC
  • 洛阳女儿行.2

    洛阳女儿行.2

    洛阳古都风起云涌,轮回诡巷陈年辛秘,紫宸高手突现穷街僻巷,大荒山秘术鬼神莫测,在世家与权利的追逐中,爱情又能占有多少分量?历史底蕴浓郁深远,字里行问古意深厚。新武侠大师小椴如椽巨笔,重现汉唐风貌!小椴,出生日期:20世纪70年代。何方人氏:常住随州,偶居深圳,有时浪迹四方。代表作品:《洛阳女儿行》,《长安古意》《魔瞳》《石榴记》《弓箭缘》《龙城》。文风:诗词化的文字,人性化的写作。行文颇有大家风范,脉络清晰,文笔流畅,妙笔生花,古文功底深厚。
热门推荐
  • 某某的奇妙冒险

    某某的奇妙冒险

    某某又穿越啦~异世界里到处跑,只为了寻找一个答案~靓仔靓妹都不要!某某只想知道哲学三问的答案啊!每天真的太累了,偶尔在小帅哥怀里休息休息应该没问题吧~哦哦,原来喜怒哀乐可以是这样的感受,但是如果离别也是这样痛苦的话早知道就不去找什么灵魂的心脏呜呜。。不说了,还差最后一部分就拼凑好啦~什么?你说远远还没结束??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海角遗编

    海角遗编

    海角遗编 七峰樵道人
  • 进宝总是有人爱

    进宝总是有人爱

    戴小果从出生起就和林一这个又矮又胖的小鬼认识,因为他,还被叫了6年的进宝。后来,招财出国了,进宝这个名字也逐渐没人提起,当她以为再也见不到招财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自己的沙发上坐了一个英俊高大的陌生男人,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勾起嘴角,薄唇轻启,“进宝。”但是,越到后面却觉得越不对劲,怎么感觉她拿了女二剧本?而男二似乎上了位?
  • 赤那与草原人

    赤那与草原人

    广阔无垠的草原上,分散着诸多的部落,诸部落之间为了食物,土地,甚至是人口展开着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不单单是人类,草原上也聚集着诸多生物,并且也分散成为诸多群体,动物们之间也经常发生纷争。在这种情况下,部落的人们与草原上的动物建立了种种联系,为了自身的 利益彼此合作,尤其是草原中的占据着统治者地位的动物——狼……
  • 紫炎武尊

    紫炎武尊

    八方山河吾为尊,万千世界炎称帝。一朝风云,一世帝王。今吾以千般浩劫,练就金身,万般磨练,成就毅魂。尝尽人间百般难,不成游龙便化骨。
  • 我欲撑霸

    我欲撑霸

    林狼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孩童,缺因不堪忍受世人的欺压,于是便决定只有自己变得强大了,才不会让人欺负。
  • 后唐风云

    后唐风云

    本书就是描写从后唐武皇李克用,历庄宗李存勖、明宗李嗣源、闵帝李从厚,至末帝李从珂的那段历史;亦即从公元856年到公元936年,从武皇李克用出生到末帝李从珂身死国灭的那段往事,历时80年。本书的定位是一部正史战争小说,资料来源于24史中的《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以及北宋名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本书以基本历史事实为依据,再现了后唐帝国那段尘封的往事。本书尤其采用了中国古典兵学中的兵法、阵法来诠释那一场场浴血厮杀背后的未战先算、正合奇胜、谋形造势、避实击虚,让我们有机会再一次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从赘婿小说反派开始

    从赘婿小说反派开始

    急诊科医生穿越赘婿小说中成为反派,面对无脑开挂的主角究竟是死是从,强者为王的世界里能否成功活过全文成功吃鸡?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